能源材料
从福斯特技术研发、产业链延伸及营销策略看我国感光干膜行业发展现状
感光干膜主要应用于PCB制造过程中电路设计的图形转移,在制造加工过程中,贴合在覆铜板上的感光干膜经紫外线的照射之后 发生聚合反应,形成稳定物质附着于铜板上,从而达到阻挡电镀、刻蚀和 掩孔等功能,实现PCB设计线路的图形转移。
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来需求 全球锂电池用碳纳米管行业出货量及市场规模持续上升
碳纳米管又名巴基管,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径向尺寸为纳米量级,轴向尺寸为微米量级,管子两端基本上都封口)的一维量子材料。
我国石英晶体行业产量、需求量及销售收入均保持增长 进出口量逐年下降
石英晶体一般指石英(矿物),是石英族矿物中分布最广的一个矿物。石英是一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均十分稳定的矿产资源,晶体属三方晶系的氧化物矿物。
我国已成为全球聚乙烯醇行业生产国和净出口国 产量、需求量及出口量均保持增长
聚乙烯醇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微溶于二甲基亚砜,不溶于汽油、煤油、植物油、苯、甲苯、二氯乙烷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制造聚乙烯醇缩醛、耐汽油管道和维尼纶、织物处理剂、乳化剂、纸张涂层、粘合剂、胶水等。
2021年我国电解液行业现状:产能已实现自给自足 天赐材料龙头地位稳固
按质量占比来看,有机溶剂占电解液的比例最大,约80%;其次为电解质锂盐,占比约为10%-15%;而按成本占比来看,电解质锂盐占比最大,达到了45%;其次为有机溶剂与添加剂,占比分别为25%、20%。
我国有机硅行业进出口现状:进口量再现回升态势 进口单价波动上升
2010-2020年我国有机硅进出口金额与进出口量的趋势大致保持一致,进口额在2016年降至6.92亿美元,2017年开始回升,2020年进口额为8.18亿美元;出口额在2018年达到峰值,为11.01亿美元,2020年进口额降至7.23亿美元。
我国有机硅行业竞争现状:主要分为三个梯队 CR4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目前,中国有机硅行业主要由合盛硅业、新安股份、兴发集团和东岳硅材四家为主要生产厂商,2020年其有机硅产能市场份额分别为16.1%、14.8%、10.9%和9.1%。
我国有机硅产业上游有机硅DMC产量稳增 下游超三成需求来自建筑领域
有机硅单体:有机硅单体是制备硅油、硅橡胶、硅树脂以及硅烷偶联剂的原料,由几种基本单体可生产出成千种有机硅产品。
我国非晶带材行业现状及竞争:政策推动市场规模扩大 青岛云路产量占全国半壁江山
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与驱动下,我国非晶带材行业自2015年以来发展快速,市场规模整体呈上升状态。根据数据显示,2015-2019年我国非晶带材行业市场规模由1.30亿美元上升至2.0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89%。
我国碳基材料行业产业链现状及上下游企业优势分析
碳基材料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中游为不同种类的碳基材料,主要包括金刚石、石墨烯、碳纳米管、碳纤维等;下游为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半导体、电子器件、光伏电池、航空航天等。
我国化工新材料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政策协同发力 供需端将放量增长
与传统材料相比,化工新材料具有质量轻、性能优异、功能性强、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等特点。按照工业类别进行分类,化工新材料包括三类:一是新领域的高端化工产品,二是传统化工材料的高端品种,三是通过二次加工生产的化工新材料(高端涂料、高端胶黏剂、功能性膜材料等)。
我国垃圾发电行业产业链现状及上下游企业优势分析
垃圾发电是指通过特殊的焚烧锅炉燃烧城市固体垃圾,再通过蒸汽轮机发电机组发电的一种发电形式。垃圾发电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及发电设备,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工业垃圾、焚烧炉、发电机等;中游为垃圾发电,主要分为垃圾焚烧发电和垃圾填埋气发电两大类;下游为应用领域,主要分布工业用电、商业用电、居民用电等。
2021年我国炼油行业运行现状——基于波特五力模型视角
炼油一般是指石油炼制,是将石油通过蒸馏的方法分离生产符合内燃机使用的煤油、汽油、 柴油等燃料油,副产物为石油气和渣油,比燃料油重的组份,又通过热裂化、催化裂化等工艺化学转化为燃料油,这些燃料油有的要采用加氢等工艺进行精制。我国炼油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常压蒸馏、减压蒸馏、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加氢裂化、延迟焦化、炼厂气加工、烷基化等。
我国风力发电行业产业链现状及上下游企业优势分析
风电是指利用风力发电机组直接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方式。我国已将风电产业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产业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驱动的双重作用下,全国风电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全国为数不多可参与国际竞争并取得领先优势的产业。
全球限塑禁塑风潮带来发展机遇 看好PLA与PBAT两大降解塑料原材料
目前主流的技术厂家主要有:巴斯夫、彤程新材(巴斯夫)、恒力石化、金发科技、长鸿高科(中科启程)、瑞丰高材(聚友化工)等。
我国耐火材料行业产业链现状及上下游企业优势分析
耐火材料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耐火原料制造,主要包括矾土、菱镁矿等无机非金属矿物原料开采、冶炼与加工行业,硅溶胶等;中游为各类耐火材料及其制品,下游为高温工业,主要包括钢铁工业、建材工业、有色金属工业、化学工业、环保、军工等领域。
我国水力发电行业产业链现状及上下游企业优势分析
水力发电是研究将水能转换为电能的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行等技术经济问题的科学技术。水力发电利用的水能主要是蕴藏于水体中的位能。为实现将水能转换为电能,需要兴建不同类型的水电站。我国水力发电行业上游为发电设备,主要包括水轮机、水轮发电机、水轮机调速器、油压装置、电气设备等;中游为水电站,主要包括堤坝式水电站、引水式水电站、混合式水电站、潮汐水电站、抽水蓄能水电站等;下游为应用领域,主要分布工业用电、商业用电、居民用电等。
光伏硅料行业目前需求大于供给,硅料行业市场有望持续增长
和玻璃产能一样,硅料产能也是一种长产能周期、低产能弹性的大化工产能,长产能周期意味着一旦紧缺需要通过较长时期的等待才会有新产能释放去平衡供求关系、低产能弹性意味着紧缺到来时我们并不能通过加班加点来增加产出。长产能周期、低产能弹性共同作用下就意味着一旦紧缺或过剩,只能通过价格或库存调节供求关系的变化。这也就使得这个产业环节总是容易出现极端价格:过剩时并且当库存调节能力失效后,价格会直奔现金成本而去;紧缺时价格则会往下游不可承受的边际上限涨去。
我国碳中和行业产业链现状及上下游企业优势分析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碳中和行业产业链上游为碳排放,中游为碳中和,主要包括能源替换、节能减排、碳吸收、碳交易等;下游为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新能源发电、储能、绿色建筑、林业、碳交易市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