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材料

空调产业需求旺盛 我国空调铝箔行业产量及消费量持续增长
来,随着我国组合式空调、中央空调等新式空调的发展和制造,我国空调铝箔行业需求量将呈增长趋势,预计2026年将会达到115万吨。

我国海洋油气产量、增加值稳步上涨 行业前景仍十分广阔
近五年来,受国际油价持续走低影响,为保障国家能源供应,海洋油气企业加大增储上产力度,产品产量实现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海洋原油产量为5164万吨,海洋天然气产量为186万吨。

2021年我国铝箔行业上游原料供应充足 但产能过剩日益明显
从消费量来看,目前我国铝箔行业供过于求,产能过剩明显。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铝箔消费量为278万吨,同比下降0.7%;预计2020年将达到290万吨,同比增长4.32%。

我国导热材料产业链分析:上游原材料供应充足 中游飞荣达等企业发展快速
从导热材料行业产业链下游情况来看,消费电子和通信设备是导热界面材料最主要的下游应用领域,二者合计占比超80%。新能源汽车、工业、医疗、数据中心等领域对导热界面材料的需求占比在10%以下,未来仍有提升空间。

新能源产销需求增多带动我国新能源资产管理服务行业向好发展
预计新能源资产中光伏发电量占比将从2020年的3.4%大幅提升至2025年的12.7%。随着新能源产销需求增多,我国新能源资产管理服务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2020年我国紫胶行业产品质量已达国际水平 但产量及深加工量出现下降
从我国紫胶深加工产品产量来看,由于紫胶树脂具有良好的成膜、抗盐雾、抗盐渍等特性,所以被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紫胶深加工产品产量为352吨,同比下降61.4%。

中国桉叶油产量整体呈增长趋势 行业出口数量远大于进口数量
需求量方面,随着产量的持续增长,我国桉叶油表观需求量也从2015年的0.69万吨增加至2019年的0.89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4.62%;2020年中国桉叶油表观需求量为0.94万吨,同比增长5.62%。

我国高铁刹片行业国产化进程不断加快 更换需求占比稳定在九成以上
近五年来,得益于高铁建设不断推进,国内生产商数量增多,产能规模扩大,我国刹车产量呈逐年增长态势,截至2019年已达297.5万片,同比增长12.9%。

我国钍行业现状:超七成资源分布在包头 进口依赖度较大
在自然界中,钍的存在形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一类是钍的独立矿物,主要包括钍石和方钍石两种。第二类是含钍的矿物,主要包括独居石、钛铀矿、铀钍石、铀方钍石、方铈石、含钍沥青铀矿等矿物。第三类是与其他元素共生,主要是与铀或稀土元素共生。

我国空心微珠行业现状:玻璃微珠应用最广 高端市场仍由外企占据
近年来,随着技术工艺的不断进步,在各行业的应用深度也逐渐加深,全球的空心微珠行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2019年全球空心微珠行业市场规模达31.9亿美元,但受疫情影响,2020年的空心微珠产需逐渐下滑,市场规模也随之降至27.8亿美元。随着疫情逐渐可控,预计未来全球空心微珠市场规模将缓缓回升,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0亿美元。

我国锂电池结构件业市场规模保持增势 产业壁垒较高使格局分化加剧
近年来,动力电池装机量的快速增长,带动我国锂电池结构件市场规模的增长,尽管结构架单品价格出现下滑,但下游需求强劲使得我国锂电池结构件市场规模保持增长态势。2020年我国方形和圆柱锂电池结构件市场规模分别为62亿元、14亿元,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分别突破200亿元及40亿元。

我国特种纤维复合材料出货量呈增长态势 未来行业竞争加剧
根据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特种纤维复合材料出货量从450万吨增长到2019年的622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8.4%。未来的五年内,基于我国航空航天、国防军工、能源交通、资源环境等行业需求,特种纤维复合材料将形成多层次市场结构,对特种纤维复合材料市场发展形成有力的支撑。预计到2024年,我国特种纤维复合材料行业未来五年出货量将保持6.5%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

我国橄榄油总体产量不高 产品依赖进口 集中于西班牙
在数量方面,2020年受疫情冲击,我国橄榄油进口量有所下滑,但整体仍远远高于出口量。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橄榄油进口量高达49863.03吨,而出口量仅为98.36吨。

我国纳米晶材料行业产量稳健增长 无线充电业发展促进市场规模扩张
近年来,随着纳米晶合金材料在无线充电模块的应用逐步推广,纳米晶材料迎来广阔的市场空间。2015年我国纳米晶材料市场规模约46.3亿元,到2019年增至74.65亿元,且同比增速也逐年加快,并超过全球市场规模增速。

我国液化天然气(LNG)产需量稳定增长 进口量额仍远远高于出口量额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液化天然气进口量为6713万吨,出口量为3.03万吨;进口额为233.93亿美元,出口额为0.12亿美元,实现贸易逆差233.81亿美元。

我国电力勘测设计整体呈良好态势发展 营收、总承包额实现稳定增长
近两年,我国电力勘测设计行业整体呈良好态势发展。受成本、人力上涨等影响因素,行业净利润、利润总额、总产值、经济增加值有所下滑,但总承包额、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总资产、总承包收入均实现稳定增长。

我国针状焦产量、产能呈逐年增长态势 油系针为主流产品
针状焦下游主要应用于石墨电极,近五年来得益于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比重不断增加,对针状焦需求量上升,我国针状焦产量呈逐年增长态势,截至2020年已达48.8万吨,同比上年增加4.3万吨。

我国生物天然气工程项目多处于试运行状态 行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我国生物天然气行业生物天然气工程数量较多、产能较大的企业有迪森股份、华西能源、江苏新能、金通灵、粤水电、宁波热电、华光股份、韶能股份等。上述企业在生物质能源行业知名度较高,年营收突破亿元。此外,以中广核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企业凭借可再生能源工程开发投资、建设及运维方面的优势,积极布局生物天然气行业,获得竞争优势。

我国反光材料行业市场规模逐年上升 公路领域需求量占比较大
着上游材料产量的增长与下游市场需求的上升,我国反光材料的行业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增速渐缓。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反光材料行业市场规模从2010年到38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7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3.84%;到2019年我国反光材料行业市场规模达到85亿元,同比增长7.59%;预计到2020年中国反光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92亿元。

上游原材料充足为我国发展人工硬脑膜提供有力保障 行业基本实现国产化
我国人工硬脑膜产业链上游主要市场参与者为畜牧业供应商、化工原料提供商,产业链中游参与主体为人工硬脑膜生产商,下游主要为医疗机构与终端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