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天然气行业产业链现状及上下游企业优势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能源需求持续上涨,其中热值高又具有清洁能源特性的天然气能源日益受到重视,发展天然气也已成为各国改善环境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天然气产业链分为上、中、下游三部分,上游主要是勘探开采,中游为储存运输,下游则是应用到终端用户市场。

天然气行业产业链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一、上游分析

       1.全球天然气储量

       2019年全球天然气勘探取得了多个重大发现,新增天然气可开采储量2.1万亿立方米,约71%分布在海域。截至2020年底,全球天然气剩余可开采储量为188.1万亿立方米,储采比为49.8%。

2016-2020年全球天然气储量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我国天然气储量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天然气市场调研报告-行业竞争格局与发展前景预测》显示。我国沉积岩分布面积广,天然气资源丰富。2019年,全国天然气探明储量为5.97万亿立方米;从全国天然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来看,2019年,全国天然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为0.81万亿立方米。由此可见,我国天然气资源勘探潜力巨大。

2016-2019年我国天然气储量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我国天然气产量

       目前,国内天然气生产增速放缓。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资料显示,2019年我国天然气产量达1736.2亿立方米,2020年我国天然气产量达1888.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8%;2021年1-8月天然气产量为1360.5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10.8%。

2016-2021年1-8月我国天然气产量及增速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企业优势分析

       现阶段,我国天然气行业产业链上游优秀企业主要包括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港华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华润总公司等。

我国天然气行业产业链上游代表企业优势分析

企业名称

优势分析

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

企业规模优势:中国燃气是中国最大的跨区域综合能源服务商之一,是中国燃气获得国内唯一拥有开采权的地方性天然气公司股权,总部分别位于香港和深圳。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产能优势:2015年国内生产原油11143万吨,生产天然气954.8亿立方米,加工原油15132万吨,生产成品油10369万吨;同时在海外获取权益原油产量1642.3万吨、天燃气产量25.9亿立方米。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0168亿元,实现利润825亿元。全年国内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72817万吨、新增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5702亿立方米,新增探明油气储量当量连续9年超过10亿吨。

港华投资有限公司

企业规模优势:港华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港华燃气集团)是一家以市场为主导的大型能源集团,属下的燃气合资公司及项目已超过120家,遍布珠三角、长三角及山东等地区,为广大居民和工商客户供应安全可靠的燃气,提供亲切、专业和高效率的服务,并致力于保护及改善环境。

中国华润总公司

企业规模优势:华润集团下设7大战略业务单元、19家一级利润中心,有实体企业2,300多家,在职员工40万人(2011年数据为:下设7SBU21家一级BU,实体企业1,200家,在职员工35万人)。华润在香港共有5家上市公司,在内地总有6家上市公司。旗下蓝筹三杰,华润创业(现更名为华润啤酒)、华润电力、华润置地位列香港的恒生指数成份股。华润燃气、华润水泥位列香港的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和香港的恒生中资企业指数成份股。华润集团是全球500强企业之一,2012年排名居全球第233位,自2005年起连续获国资委A级央企称号,2011年在央企业绩考核中位居第7。华润零售、华润燃气经营规模全国第一。华润电力在中国是业绩增长最快、运营成本最低、经营效率最好的独立发电企业;华润置地是中国内地综合地产开发商最具实力的企业之一;雪花啤酒、怡宝矿泉水、万家超市、万象城是享誉全国乃至国外的著名品牌。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中游分析

       1.天然气管道分类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天然气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之一,国家积极推进全国天然气的使用。但是,由于我国天然气存在供需分布不均衡问题,因此天然气管道建设成为了重中之重的任务,国家加紧规划布局天然气管道建设。从用途上划分,可将天然气管道分为集气管道、输气管道、配气管道等三种,输气管道是整个输气系统的主体。从分布范围上分类,天然气管道可分为骨干管道、省级管道和市级管道三种。

天然气管道建设分类

分类依据

分类

主要功能

按管道用途分类

集气管道

从气田井口装置经集气站到气体处理厂或起点压气站的管道,主要用于收集从地层中开采出来未经处理的天然气

输气管道

从气源的气体处理厂或起点压气站到各大城市的配气中心、大型用户或储气库的管道,以及气源之间相互连通的管道,输送经过处理符合管道输送质量标准的天然气,是整个输气系统的主体部分

配气管道

从城市调压计量站到用户支线的管道,压力低、分支多,管网稠密,管径小,除大量使用钢管外,低压配气管道也可用塑料管或其他材质的管道

按管道分布范围分类

骨干管道

天然气由井口到各省之间的长输管道

省级管道

天然气进省后到城市分销管道之间的区域短途管道

市级管道

天然气的城市分销管道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天然气管道里程数

       从建设里程数上看,2016-2020年,我国天然气管道里程数逐年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其主要原因是受到天然气管网改革等因素的影响。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天然气管道里程数达到8.34万千米,较2019年同比增长3%;据推测,2021年我国天然气管道里程数将达8.55万千米。

2016-2021年我国天然气管道里程数、增速及预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天然气加气站

       天然气加气站分为CNG和LNG,也有部分合建站,既可以加CNG,又可以加LNG,称为L-CNG站。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天然气加气站保有量达9600座,2020年我国天然气加气站保有量达10200座,同比增长6.25%;预计2021年我国天然气加气站保有量将达10800座。

2016-2021年我国天然气加气站保有量、增速及预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企业优势分析

       现阶段,我国天然气行业产业链中游优秀企业主要包括国新能源、富瑞特装、新奥股份、广汇能源、金卡智能等。

我国天然气行业产业链中游代表企业优势分析

类型

企业名称

优势分析

天然气管道

国新能源

产能优势:2008年,集团公司主营及其它业务实现销售收入84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45亿元;总资产44亿元,全系统共完成煤炭发运量2241万吨,比2007年同期增加633万吨,同比增长39.4%。集团公司绝对控购的山西天然气股份公司2008年销售天然气5.1亿立方米,较2007年同比增长45.7%。天然气管道铺设累计近1000公里,累计完成投资16.8亿元,覆盖全省940余县区,管输能力超过30亿立方米/年。

 

富瑞特装

企业规模优势:公司作为一家专业从事LNG产业链成套设备供应科技型企业,现已实现了从LNG液化、运输、储存、LNG汽车加气站、LNG车船用供气系统整个产业链的系统设备制造能力,主要产品有LNG汽车加气站、LNG车用瓶及供气系统、LNG船用供气系统、LNG储罐、低温运输罐车、半挂车、及低温阀门、真空管、加气枪等零配件

LNG接收站

新奥股份

企业规模优势:新奥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是河北省最早上市企业之一,经过持续战略升级,已形成覆盖天然气全场景的业务布局,致力成为天然气产业智能生态运营商。基于天然气产业全场景,新奥股份打造产业智能平台,通过智能产品充分赋能生态伙伴,构建数字化全国,及区域性天然气需求生态、资源生态、储运生态、贸易生态、资金生态、工程能力生态,实现全方位技术智能匹配,促进天然气生态共创共荣。

广汇能源

产能优势:截止20126月底,公司拥有总股本35.04亿股,总资产191.6亿元,员工5700余名。自上市以来,广汇能源立足新疆本土及中亚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确立了以能源产业为经营中心的产业发展格局,做强资源获取与资源转换,目前已形成了以LNG、煤炭、煤化工、石油为核心产品,能源物流为支撑的天然气液化、煤化工、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三大业务板块。拥有一个油气田(哈国斋桑油气区块)、两个原煤和煤基燃料基地(新疆淖毛湖和富蕴)、三个LNG工厂(新疆鄯善LNG、淖毛湖LNG、吉木乃LNG)。

加气站

金卡智能

企业规模优势:公司追随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潮流,努力构建全新的公用事业行业生态体系,持续开拓新的技术、产品与服务,深度融合5G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为公用事业客户提供从智能终端、通讯网络、软件系统平台到互联网应用的高价值、高性能的产品及端到端整体解决方案。同时,公司与各大公用事业企业、华为、阿里巴巴、电信运营商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传统公用事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下游分析

       1.消费量

       近年来,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被越来越广泛的接受和使用,其消费量逐年上升。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从2016年的2058亿立方米增长至2020年的3240亿立方米,复合增长率为12%;2021年1-7月我国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总表观消费量达到2112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同比增幅17.1%。

2016-2021年1-7月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及增速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进口情况

       近几年,我国天然气进口量逐年递增。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天然气进口量达10166万吨,较2019年同比增长%;2021年1-8月我国天然气进口量达7931万吨,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22.2%。

2016-2021年1-8月我国天然气进口量及增速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消费渠道

       受“煤改气”政策的推动、供给侧改革、社会用电需求增长等政策导向和经济驱动的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城镇居民、工业及发电用天然气的需求增长显著。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城市燃气板块的天然气消费量占比仍位居首位,达38%;其次是工业燃料和发电用气,分别占比33%和19%。

2020年我国天然气消费结构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 居民燃气

       随着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天然气利用迅速扩大,中国城市天然气用气人数从2016年的3.08亿人增加至2020年的4.21亿人。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城市化率稳步提升,预计2021年中国城市天然气用气人数将达4.48亿人。

2016-2021年我国城市天然气用气人口及预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5.天然气汽车

       天然气具有来源丰富、燃料经济性好、污染物排放量少、安全性好等特点,是理想的汽车代用燃料之一。天然气汽车又细分为压缩天然气(CNG)汽车和液化天然气(LNG)汽车。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天然气商用车产量由2016年1.06万辆增长至2021年的14.27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1%;预计2021年我国天然气商用车产量将达16.09万辆。

2016-2021年我国天然气商用车产量、增速及预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TJL)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行业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 进口量整体上升

我国铁矿石资源虽总量丰富,但普遍存在品位低、贫矿多、开采难度大等问题,导致实际可利用资源短缺,对外依存度长期超80%,且行业已形成“以进口为主、国产为辅”的供应格局。在“基石计划”及其他政策推动下,一方面,鞍钢集团、河钢集团等企业加大对国内铁矿石资源的开发力度,铁矿石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另一方面,中国宝武、力拓集团等企业

2025年04月03日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动力电池装车量猛增推动导电剂市场扩大 新型导电剂占比及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近年来随着“双碳”政策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受新能源汽车终端需求提升带动,进而推进锂离子电池导电剂市场。传统导电剂应用已相当成熟,其中炭黑2020 年占比约 72%。碳纳米管等新型导电剂将凭借更好的导电性能开始逐步渗透,预计2025年新型导电剂占比将达50%。导电剂开启国产化趋势,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煤炭行业供给端分析:产量及进口量保持增长 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

我国煤炭行业供给端分析:产量及进口量保持增长 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

自2020年起,我国煤炭行业进入新一轮景气度上行周期,煤炭价格上涨,截止2024年原煤产量47.6亿吨,并且动力煤产量维持增长态势,炼焦煤增速下降。区域分布来看,晋蒙陕疆原煤产量占比持续提升,我国煤炭生产区域集中度提升。此外,我国煤炭行业进口量大幅增加,俄罗斯和蒙古国是最主要增量国。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稀土磁材行业应用分析:下游需求规模增长 人形机器人市场打开新成长曲线

我国稀土磁材行业应用分析:下游需求规模增长 人形机器人市场打开新成长曲线

稀土磁材作为新兴战略产业,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未来新兴产业培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工业节能电机、变频空调等领域稀土磁性材料市场需求稳步增长,尤其是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应用领域发展为稀土需求打开新的成长曲线。

2025年03月29日
我国碳纤维行业分析:产能、产量持续扩张 实际消费量恢复正增长

我国碳纤维行业分析:产能、产量持续扩张 实际消费量恢复正增长

近几年,在下游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各路资本和企业大量涌入碳纤维产业,投资热度持续高涨,产能大幅度提升。我国碳纤维产能从2019年的2.67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13.55万吨,复合增速达到38%,产能利用率在2024年回落至44%。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大 多家厂商纷纷入局生产

我国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行业分析:需求增长空间大 多家厂商纷纷入局生产

由于固态电池有潜力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在相同大小的空间内存储更多的能量,提供更长的续航时间。此外,由于固态电池具有更好的电导率,因此它们可能支持更快的充电速度,提高用户的充电效率。凭借诸多优势,近年来我国固态电池市场快速增长,且展现较大的发展空间。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固态电池市场规模达10亿元,预计

2025年03月22日
低空经济蓬飞 我国eVTOL电池行业机遇与挑战“齐飞” 多家企业纷纷布局

低空经济蓬飞 我国eVTOL电池行业机遇与挑战“齐飞” 多家企业纷纷布局

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eVTOL电池市场迎新机遇。不过,我国eVTOL电池行业面临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基础设施等挑战,但随着技术不断突破,其必会成为低空经济产业链中最为核心的“新基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2025年03月22日
高压密铁锂行业正处爆发风口 产品供不应求 壁垒提升下市场格局将优化

高压密铁锂行业正处爆发风口 产品供不应求 壁垒提升下市场格局将优化

高压密铁锂这一需求井喷的背后,主要是是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市场的双轮驱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为548.4GWh,同比增长41.5%。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牢牢占据主导地位,累计装车量为409.0GWh,占总装车量的74.6%,同比增长56.7%。

2025年03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