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饮料

我国白茶产量、内销量稳步增长 产业生产集中于福建福鼎市
白茶,属微发酵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我国白茶产品主要分为传统白茶、新工艺白茶、紧压白茶这三类,其中传统白茶又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四种类别。

我国牛肝菌产品均价大幅上涨 产业规模受益保持稳步扩增
数据显示,得益于上述优点,我国牛肝菌需求量稳步上升,截至2019年为70123.39吨;与此同时,近五年来得益于种植技术得到突破,我国牛肝菌产量实现也稳定增长,截至2019年已达70235.6吨。

我国干拌面市场规模有望突破百亿元 目前线下仍为行业主要销售渠道
在产需量以及产品均价整体呈增长态势下,我国干拌面市场规模也保持稳步扩增,截至2019年已达37.4亿元,同比增长32.1%;预计未来在消费者对于高品质、方便性食品的消费支出将逐渐加大影响下,我国干拌面渗透率将不断提升,到2025年其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元。

我国粽子需求旺盛 速冻及真空类为主要消费产品 2021年产业规模或达百亿
速冻与真空粽子需求量占比较大,为我国粽子需求量增长的主要来源,2020年其需求量约为22.35万吨,占比达59.92%。

我国杏鲍菇产量总体增长 产品批发均价下滑但市场规模稳步扩大
数据显示,近五年来得益于政府鼓励扶持杏鲍菇种植产业发展,我国杏鲍菇产量呈不断增长态势,截至2019年已达212.22万吨,同比增长6.8%。

我国鸭梨进出口分析:产品主要集中出口 长期处于贸易顺差地位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梨生产国之一,鸭梨主要用于出口,产品出口量额远远大于进口量额,长期处于贸易顺差地位。在数量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1月我国鸭梨进出口量分别为15.71吨、24829.97吨。

我国芒果产量、需求量稳步攀升 行业进口数量逐渐超越出口数量
中国是芒果生产、消费大国,需求量方面也持续攀升,到2018年表观消费量达到218.3万吨,同比增长6.13%;2019年中国芒果表观消费量达到244.01万吨,同比增长11.78%。

我国昆虫蛋白行业现状:需求量仍小于供给量 饲料业为最大消费领域
昆虫蛋白产业链上游主要来自昆虫;产业链中游为昆虫蛋白生产和销售企业;产业链下游为医药、化妆品、食品、饲料及其他领域。

近两年我国干木耳贸易顺差有所缩小 但仍占据较大优势
在进出口量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前三季度我国干木耳进出口量分别为1.1万吨、1430.3万吨,虽然近两年出口量有所下滑,但整体仍远远高于进口量。

我国银耳产量呈波动增长态势 产品主要集中出口于泰国
从产量结构来看,我国银耳产品主要用于出口,出口量、额波动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前三季度我国银耳(干)出口量为2372.7吨,出口额为3375.8万美元。

政策扶持下我国平菇产量占比逐年上升 山东、河南为主产区
数据显示,近五年来在国家政策扶持下,我国平菇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其产品产量稳定增长,截至2019年已达686.47万吨,同比增长6.7%。

我国草菇产量实现大幅增长 产业发展还需不断延伸产业链
我国草菇产量居世界之首,且近年来得益于人工栽培技术升级,以及下游需求稳定增长,我国草菇产量更是大幅提高,截至2019年已达23.43万吨。

我国皮蛋行业销售收入稳定增长 内销市场为主要拉动力
我国皮蛋市场价格总体呈现出明显波动上升态势,截至2020年达20.97元/千克,同比上年下降0.31元/千克,但整体仍有所增长,相较于2015年提升0.97元/千克。

我国小吃行业现状:炸鸡炸串需求量增幅大 品牌连锁化进一步加快
根据美团平台大数据显示,2019年小吃品类店铺数量排名前三的品牌是福建沙县特色小吃、正新鸡排、华莱士,新增商户增长最快的品牌是华莱士、正新鸡排,订单量最多的品牌为福建沙县特色小吃。

我国双孢蘑菇行业产量逐年下降 其中江苏省相关企业生产量较大
近十年来,我国双孢蘑菇产量呈波动式下降趋势,尤其是在2016-2019年下降明显。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双孢蘑菇产量减少至231.4万吨,同比下降6.81%。

我国绿豆行业种植面积及产量均呈下降趋势 西北地区内蒙古是生产大省
近六年来,我国绿豆种植面积整体呈下降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绿豆种植面积为435.2千公顷,同比下降10.3%。受此影响,我国绿豆产量也在2019年出现明显的下降,为57.3万吨,同比下降15.9%。

2020年我国西瓜行业供需端基本保持平衡 河南省产量遥遥领先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我国西瓜产业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生产与消费水平均居世界首位,并且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持续增收的“金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西瓜种植面积为1539.4千公顷,同比增长1.4%,产量达到6324.1万吨,同比增长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