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业

下游市场推动 间甲酚行业需求量保持增长 进口依赖度较高
间甲酚是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行业进入壁垒较高,主要体现在产品分离难度大、副产物及三废处理较为复杂。间甲酚生产工艺路线分为提取法和合成法两大类,其中合成法具有质量好、成本低等诸多优点,占据绝对的优势,目前间甲酚合成路线以甲苯氯化水解法为主。

2020年我国医疗废水处理技术多样化 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医院作为病患集中的场所,从病房、诊疗室等地流出大量带病原微生物废水,这些废水中同时含有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病毒、虫卵等致病微生物,若流入环境,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可能会引发大规模的传染病,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对其进行消毒预处理。医疗废水传统的消毒技术有液氯法、二氧化氯法、臭氧法、紫外线法,以及目前研究较多的高级氧化法和纳米材料消毒法等。

我国BOPP薄膜行业现状:产能不断扩大 出口量额稳步增长
BOPP薄膜阻隔性能、抗静电性能、热封性能优异,而且耐热耐磨,具有良好的印刷性、力学性以及光学性能。随着技术基础的积累,BOPP薄膜在食品、药品、日用品等包装、电子、医疗、建筑等行业有着广泛应用。

我国表面活性剂行业供需发展平衡 洗涤剂成重点应用领域
表面活性剂终端应用广泛,下游涵盖洗涤剂、化妆品、纺织、食品等多个领域,洗涤剂是表面活性剂的最主要应用领域,占比达51%,其次为化妆品、纺织业及食品工业,分别占比11%、8%、6%。而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下游需求方面,地产基建占比最大,达65%。此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洗涤用品、农药乳化剂、纺织印染、皮革工业、造纸工业等行业也有应用。

我国新戊二醇行业现状分析:产能持续扩大 价格上行乏力
新戊二醇(NPG)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在化工、纺织、医药、涂料、农药、汽车、塑料、石油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市常当前NPG工业化生产路线有两种,即卤代丙醇路线和异丁醛路线,国内外基本上均采用异丁醛路线,工艺上又分为歧化法和缩合加氢法两种。

中国溶解浆行业发展现状:消费量不断增长 进口依赖程度高
为满足国内需求,中国溶解浆进口依赖度不断提高,2019年接近80%,2020年上半年溶解浆进口依赖度到85%以上,短期国内浆厂开工积极性难有提升,预计仍有上升可能。据统计数据,中国溶解浆进口数量从2014年的209万吨增长至2019年的306万吨。截至2020年上半年,中国溶解浆进口量165.71万吨,增幅明显,较去年同期上涨7%。

2019年我国氮肥产销量有所回升 出口数量也呈现增长态势
近年来,国家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减少不合理化肥用量,提高肥效和科学施肥水平,因而我国氮肥产量逐渐下降,2018年下降至3794万吨,同比减少1.6%。2019年产量有所回升,氮肥产量达到3964.7万吨,同比增长4.1%。销量方面,2019年我国氮肥销量为3451.964万吨,同比增长3.2%。

2020年我国尿素行业供给不断收缩 农业需求占比超七成
尿素,又称碳酰胺,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氮肥,因其易保存,使用方便,对土壤的破坏作用小,也是使用量较大的一种化学氮肥。我国油气资源匮乏,煤炭资源丰厚,当前国内尿素生产工艺主要有煤制、天然气和焦炉气制法三种,其中煤制尿素工艺占据主导地位,产能占比分别为75.3%、24.5%和0.2%。当前国内尿素产能区域集中度高,主产区华北、华东、西北、华中产能占比分别为29.8%、21.7%、17%、12.7%。

我国合成橡胶行业产量保持增长 但仍需大量依赖进口
合成橡胶,是通过人工合成方法而制得的高弹性聚合物,是三大合成材料之一。从产业链来看,合成橡胶行业上游主要是由丁二烯、乙烯、丙烯等烯烃组成,下游应用包括轮胎、橡胶板、管带等橡胶制品。

2020年中国粘胶短纤行业发展现状:产量及需求量均下滑
粘胶短纤属于人造纤维的一种,兼具天然纤维的舒适和合成纤维的功能性,具有吸湿性更高、染色性好、手感柔软、加工性好、环保可降解、穿着舒适性高等优点,性能接近棉花,是棉花的理想替代品,常用于各类服装及装饰用纺织品。

需求向好 中国六氟磷酸锂企业扩产较快 产能利用率持续攀升
六氟磷酸锂(LiPF6)具有良好的离子导电率和电化学稳定性,是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核心工艺主要为氟化锂(LiF)和五氟化磷(PF5)直接合成六氟磷酸锂(LiPF6)。由于六氟磷酸锂生产工艺难度较高,利润水平较低,行业早期进入的主流玩家优势较为明显,未来基本没有新进入者,行业格局将保持稳定。

2020年我国PVB中间膜行业产业链现状及上下游企业优势分析
PVB中间膜行业产业链的上游主要是PVA(聚乙烯醇)树脂、丁醛、盐酸和增塑剂等化工原材料;下游主要是建筑夹层玻璃、汽车夹层玻璃、双玻光伏组件等行业;终端主要是建筑、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光伏发电等行业。

2020年我国纤维母粒行业产业链现状及上下游企业优势分析
纤维母粒行业上游原材料主要包含PET切片,专用助剂,炭黑、颜/染料、钛白粉等着色剂;下游终端应用领域主要包含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其他终端应用领域。其中PET切片属于大宗类商品,供应商主要是切片制造企业或切片贸易商;纤维母粒是化纤原液着色和功能改性的核心原材料。

产能持续释放 国内烧碱行业供应较为充足 消费量也稳定上升
烧碱是一种基础化工原料,具有强腐蚀性,下游应用广泛,主要用于生产染料、纸、肥皂、人造丝,以及石油、冶炼、木材加工、食品加工及机械工业等方面。近年来,国内烧碱企业不断投产,行业产能持续增加。据统计,2019年,我国烧碱行业总产能共计4380万吨。

企业相继布局加大聚乳酸供给 下游需求+技术提升推动行业发展
聚乳酸是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主要由乳酸所形成的聚合物,具有生物安全性、生物可降解性、环境友好性等优点,在生物医用高分子、纺织行业、农用地膜和包装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我国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投资规模持续攀升 天士力生物成行业领头羊
现代医药产业主要包含制药产业和生物药业,其中生物药业分为生物医学材料制品、(生物)人工器官、医学影像和诊断设备、医学电子仪器和监护装置、现代医学治疗设备、医学设备技术、康复工程技术和装置、组织工程等。

2020年ITO导电膜行业产业链现状及上下游企业优势分析
ITO导电膜是具有优异导电性能及光学性能的薄膜材料,是目前制备触摸屏等器件常应用的高透光学导电膜材料,其产品可应用于消费电子、商用显示、工业控制、办公、教育等场景。ITO导电膜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光学级PET基膜、ITO靶材、保护膜等材料的生产商,下游为触控模组生产厂商。

下游应用广泛 我国碳酸钙行业产量、产值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碳酸钙(CaCO)是一种无机化合物,俗称灰石、石灰石、石粉、大理石等。它是地球上常见物质之一,存在于霰石、方解石、白垩、石灰岩、大理石、石灰华等岩石内,也是动物骨骼或外壳的主要成分。

我国电磁屏蔽膜市场规模稳定增长 第一梯队企业出货量占比达七成
电磁屏蔽膜是一种电磁屏蔽材料,是以聚脂薄膜为主要原料,经混料调配、涂布、分切、烘烤、真空溅射、电镀、涂胶等多道工艺加工而成的电子材料贴膜,能够有效阻断电磁干扰,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电子产品所需的柔性电路板中,为柔性电路板提供电磁屏蔽。电磁屏蔽膜从材料结构差异上可分为三类,分别是导电型电磁屏蔽膜、金属合金型电磁屏蔽膜和微针型电磁屏蔽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