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冶金

我国黄金产量主要来自山东 近两年黄金产销持续下降
黄金矿产有多种分类方法,从产出状态来看,黄金矿床主要分为岩金矿床、砂金矿床和伴生矿床,目前黄金矿产的主要形态是岩金矿,在中国黄金资源构成中独立岩金矿占比高达 85%。

2019年我国电解锰行业产能产量保持增长 宁夏天元锰业产量遥遥领先
电解金属锰是指用锰矿石经酸浸出获得锰盐,再送电解槽电解析出的单质金属。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解金属锰由于它的高纯度、低杂质特点,广泛运用于钢铁冶炼、有色冶金、电子技术、化学工业、环境保护、食品卫生、电焊条业、航天工业等各个领域。

航空航天领域消费扩大 未来我国钛材行业在高端领域需求将呈加速增长态势
钛资源是制取钛渣、人造金红石、钛白、海绵钛、钛金属及钛材、焊条涂料的重要原料。从产量分布来看,我国探明的钛资源分布108个矿区,主要分布在四川攀西、河北承德、云南、海南、广西和广东,其中以四川储量最大。从产量来看,四川地区的产量也占大头,2018年四川地区钛资源产量约占八成。

2020年我国粗钢行业产量稳步增长 河北成为第一生产大省
我国作为世界钢铁的生产和需求大国,各个产业的强劲增长为我国钢铁产业带来发展机遇。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着国内建筑设施、汽车制造和城市交通产业的快速发展,刺激着粗钢产品需求持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12月份中国粗钢产量为842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1.6%,全年粗钢产量达到99634万吨,同比增长8.3%;2020年1-3月我国粗钢产量为15470万吨,同比增长3.1%。

疫情抑制国内钢企铁矿石进口需求 但产量增长有所回升
铁矿石作为钢铁生产企业的重要原材料,是含有铁单质或铁化合物能够经济利用的矿物集合体。而且铁矿石的种类很多,用于炼铁的主要有磁铁矿(Fe3O4)、赤铁矿(Fe2O3)和菱铁矿(FeCO3)等。回顾2019年及2020年,我国铁矿石产量总体保持增长趋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3月份,我国铁矿石原矿产量为7475.7万吨,同比增长9.1%;1-3月累计产量为18790.2万吨,同比下降0.1%。

海外疫情严峻 全球钢铁行业深受创伤 我国钢铁出口面临压力
自2020年3月份以来,国外疫情持续蔓延,海外钢铁需求骤减,钢铁产品出口接单困难。同时随着机械、汽车、家电、造船等行业出口下降,我国钢材间接出口也受到较大冲击。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中国钢材出口量达到了6429万吨,累计下降7.3%;截止至2020年3月中国钢材出口量为647.6万吨,同比增长2.3%;2020年1-3月累计出口量达到1428.6万吨,同比下降16.0%。

2019年我国有色金属行业产量小幅增长 内蒙古开发区总面积居首位
有色金属作为国民经济、国防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材料和战略物资,在进入新世纪后,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迅速,基本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需要。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达到5841.6万吨,同比增长3.5%,增幅同比回落2.5%。

海外需求不振 光伏玻璃价格首次下跌 国内出口供应能力提升
我国光伏玻璃受到疫情导致海外的装机延迟以及终端客户订单的推迟或者取消,使得组件端持续下压玻璃价格,在稳定一段时间后的光伏玻璃价格在四月出现波动。2020年4月新签单价格下跌1块人民币左右,均价来到每平方米28元人民币,较低的价格也略有所闻。短期内玻璃价格将继续受到需求转弱冲击,尤其市场上也传出玻璃龙头大厂价格降至26元人民币,使得玻璃价格短期内将持续下跌。

2020年我国原镁行业供需端稳定增长 海外市场需求回升
在海外原镁消费略显疲软行情下,国内原镁消费增速持续上涨。根据有色金属协会镁业分会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镁消费量48.5万吨,同比增长8.6%,增幅同比提升1.6%。其中,冶金领域消费31.3万吨,同比增长6.2%;加工领域消费16万吨,同比增长14.2%。

2020年我国黄金行业产销量有所下降 储备量不断增加
自2019年以来,受资源、环境的双重不利因素影响,我国黄金产销量均有所下降,行业转型升级亟待加快。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共生产黄金500.4吨,同比下降2.6%;黄金消费量1002.8吨,同比下降12.9%。其中产金量依旧占据全球首位,这也是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

2020年我国铜材行业产量、出口量及消费量均增长 外依存度有所下降
近几年来我国铜行业经过宏观调控后,低端落后产能陆续退出市场,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外依存度。进入2019年,我国铜材行业供给产量有所回暖,进口量呈现持续下降态势。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国内铜材产量增至2017.2万吨,进口量下降至50.33万吨,进口金额也下降至54.82亿美元。

2020年我国PMMA行业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市场格局相对分散
PMMA,俗称亚克力或有机玻璃,凭借良好的光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广告、交通、医学、工业、照明等领域。其中,在建筑和光电领域的应用占比较大,分别为43%、24%。

2020年我国再生锌行业现状分析:产量稳步增长
再生锌是由废旧铝和废锌合金材料或含锌的废料,按原料来源主要分为新废料和旧废料。其中,新废料主要包括来自镀锌行业、铜材厂、锌压铸作业、锌材加工行业、电池生产工业的锌渣、灰、边角料以及铅、铜冶炼系统的锌渣等。

2020年我国钢材行业发展势头较好 出口呈现“量降价增”态势
随着我国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以及受到“去产能”、取缔“地条钢”和环保限产等因素影响,我国钢材供需关系有效改善,国内钢材市场出现利好,钢铁企业经营状况好转。2019年我国钢材行业持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钢材产量达到120477.4万吨,同比增长9.8%;2019年1-11月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为105590万吨。

2019年中国黄金行业产销量持续下降 黄金首饰为消费市场主动力
据中国黄金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2-2016年,我国黄金年产量(不含进口原料产金)小幅提高,2016年我国黄金产量增至453.49吨,达到峰值。2017年受到国家环保政策影响,2018年受自然保护区内矿业权清退,以及部分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改造等因素影响,我国黄金产量持续下滑。2019年前三季度,国内原料黄金产量达275.35吨,同比下降4.97%。我国黄金产量依旧是持续下降态势。

2019年全球3D打印材料行业市场现状 金属专用材料领域潜力较大
目前,全球3D打印产业基础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材料部分的创新也层出不穷,在航空航天、汽车、消费电子、医疗等领域备受青睐。因此从应用领域来看,3D打印的最大市场将是独立制造,占比达到53.8%;其次是医疗保健,占比约为13.1%;教育领域、专业服务领域以及消费者服务领域占比分别为8.6%、6.5%和4.7%。

2019年中国海绵钛产区集中于辽宁、四川和河南 进口量大幅增长
海绵钛在进口方面,因高端钛材需求量增加,进口量出现大幅增长。据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1-10月我国海绵钛累计进口达6348.8吨,同比增长67.6%。其中进口前三名国家分别为哈萨克斯坦、乌克兰、日本。

2019年中国不锈钢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300系不锈钢占据市场半壁
2019年,在国际贸易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国家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加大环保力度的背景下,我国不锈钢行业发展态势稳中向好,运行质量明显提升。

2019年我国有色金属行业产量不断上升 政策出台推动绿色转型升级道路
有色金属工业是制造业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是实现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迅速,基本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需要。但与世界强国相比,在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质量效益、绿色发展、资源保障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