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业

我国诊断(实验)用试剂进出口:2020年实现贸易顺差 进口集中于美德日
2020年受疫情影响,我国诊断或实验用试剂出口额大幅增长,高达18.9亿美元,更是首次超过进口额实现贸易顺差,达0.9亿美元。

我国润滑油添加剂三大产品需求占比稳超七成 车用为主要应用领域
近五年来,受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以及润滑油需求上升驱动,我国润滑油产需量保持稳定增长,截至2020年分别为71万吨、92.58万吨。

我国盐酸行业产量及需求量整体下滑 市场价格宽幅震荡
2014-2019年我国盐酸产量整体处于下滑态势,从938.27万吨降至733.4万吨。2020年1-10月,我国盐酸产量为718.36万吨。

我国橡胶工业用骨架材料产量稳定增长 钢帘线占比过半
橡胶工业用骨架材料行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轮胎制造行业。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受需求放缓等因素影响,我国橡胶外胎产量呈下滑态势,截至2020年为8.18亿条,同比下降3.1%。

我国钾肥行业施用折纯量逐年下降 河南、广西、广东为主要使用阵地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钾肥进口金额为27.30亿美元,同比增长44%,出口金额为2.54亿美元,同比增长279%;2020年1-11月进口金额为20.42亿美元,出口金额为2.20亿美元。

我国四氧化三钴行业进出口分析:出口量远大于进口量
进出口金额方面,2015-2018年,我国四氧化三钴出口额大幅增加,2918年达到最大值,为53848万美元,在2019年呈断崖式下跌,进口金额则在2018年大幅下降,近两年增长稳定。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四氧化三钴进口金额为5525万美元,同比增长56.3%;出口金额为13264万美元,同比下降6.7%。

我国液氯行业产量及消费量保持稳定增长趋势 但进口量额下降明显
进出口金额方面,2018-2020年进出口金额下降明显。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液氯进口金额为713万美元,同比下降18.2%;出口金额为81万美元,同比下降34.1%。

我国聚碳酸酯行业消费以电子电器领域为主 产能利用率逐步回升
聚碳酸酯产业上游是石油、天然气、化工行业,主要原材料包括:光气、DMC、双酚A,下游包括汽车、建筑、包装、医疗保舰家庭用品、航空航天等行业。

我国碳化硅行业专利数量分布比较分散 进口量呈先降后升态势
进出口方面,我国碳化硅进口数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2014-2017年进口量呈下降态势,2018年进口量明显回升,2019年进口量增至5993吨。

产品销售均价大幅下降 我国气相白炭黑行业市场规模呈下滑态势
随着国外公司在国内生产基地建设和国内企业的快速发展,自2017年后我国气相白炭黑产品销售均价却呈大幅下降态势,截至2020年已下滑至11200元/吨,同比上年减少9300元/吨。

我国沉淀式白炭黑市场规模稳步扩增 但行业竞争格局仍较为分散
从供需市场来看,近五年来,在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产业快速发展驱动下,我国沉淀式白炭黑产量、表观消费量呈逐年增长态势,截至2020年分别达189.6万吨、159.06万吨。

我国白炭黑产品销售均价有所回升 行业市场规模逼近百亿元
数据显示,近五年在下游应用领域驱动下,我国白炭黑产量、表观消费量呈稳定增长态势,截至2020年分别达202.4万吨、169.51万吨。

我国氢化双酚A需求、产品均价整体上升 但市场规模仍为千万元级别
近五年来,在下游应用领域快速发展驱动下,我国氢化双酚A需求量稳步上升,截至2020年已达975万吨,同比增长16.1%。

我国双酚A产需稳定增长 但国内企业产能尚未满足市场需求 产品仍依赖进口
从供需情况来看,近五年来,在聚碳酸酯(PC)和环氧树脂等产业发展驱动下,我国双酚A产需量双双保持稳定增长,截至2020年分别达141.73万吨、199.93万吨。

我国玄武岩纤维产业链上游市场呈充分竞争局面 中游生产企业产能仍有待提高
玄武岩纤维产业链上游主要是负责开采玄武岩原石的矿业开采商。玄武岩主要成分包括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铁等。除二氧化硅外其他成分最高可达53%,导致玄武岩成分波动变化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