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塑料前期一直发展很慢,主要原因就是生产成本较高,推行政策不够强力,但随着2018年起中国禁止进口洋垃圾,行业趋势发生了明显变化。过去海外发达国家虽然产生了大量的塑料废物,但是通过出口到中国等地区,就以很小的现金成本解决了巨大的外部成本;而中国则承担了额外的外部成本,且负担越来越沉重。为了解决比较严重的废物问题,中国开始禁止进口洋垃圾,这使得发达国家的处理成本突然大幅提升。所以可以看到2018年开始欧洲国家陆续推出针对塑料的强制政策,国内政策也开始越来越严格,因此可降解塑料已经进入了行业暴发期,而PLA(聚乳酸)和PBAT(己二酸丁二醇酯和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共聚物)是其中最有前景的材料。
目前已经应用的可降解材料包括淀粉复合材料、PLA、PBAT、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HA(聚羟基脂肪酸酯)等等,2019年的总需求量近120万吨。其中淀粉复合材料目前占比最大达到38%,PLA与PBAT分别排第二、第三,占比为25%和24%。淀粉属于天然材料,性能缺陷很大,使用范围非常受限,难以大规模应用,而PLA具有独特的硬度与透明度性能,PBAT在软质材料中最具成本优势,这两种材料将成为未来可降解塑料中成长最快的品种。
塑料废物主要有四种处理方式:丢弃、填埋、焚烧和再生,这四种方式的处理成本依次升高,其中丢弃是零成本,填埋的成本也非常低,焚烧大约单吨成本在300元左右,而再生成本几乎与生产新料的成本相当。现在全球约25%的废塑料能够实现回收再生,但塑料再生适用的情况比较有限,许多制品使用后无法转化为再生料,因此再生循环的占比提升空间不大。为了减少塑料垃圾的外部成本,就必须开发新的循环处理方式。
可降解塑料打通了废塑料到塑料原料的新循环,且几乎不产生污染,成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可降解塑料通过堆肥处理能够转化为肥料、二氧化碳和水,种植出含糖或淀粉的作物后,通过发酵或者化工加工就又能转化成用于生产高分子材料的有机分子。这样的可降解循环与再生循环一样,可以大幅减少废塑料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另外,可降解塑料根据原料可以分为生物基和石化基,如PLA、PHA、PBS等主要原料是农作物,PBAT、PCL(聚己内酯)主要原料是原油,石化原料生产可降解塑料进入可降解循环就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排放,还可以打破社会对石化产品碳排放大的固有认知。
虽然可降解塑料目前在塑料总规模中的占比还微乎其微,但其产业也已经发展了多年,其中哪些品种最受市场重视实际已经有了答案。目前可降解塑料中占比前三的是淀粉复合塑料、PLA和PBAT合计占到近90%。从各种材料的性能对比可以看出,淀粉复合塑料的各项性能实际都比较差,当前占比能够排在第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门槛不高且价格较低。但是材料最终是为了解决问题,仅价格低并不会具有太强生命力。因此虽然PLA和PBAT价格明显高于淀粉复合塑料,但两者的份额并不比淀粉材料低多少。
PLA与其他可降解塑料相比,在一些方面并没有优势,但是硬度和透明性上PLA却具有独一无二的性能。一般单一种类的塑料不可能所有指标都具有优势,所以经常会采用复合的方式来制成满足下游需求的产品。而可降解塑料与传统塑料相比,性能上还是略有不足,因此更需要采用多种材料复合的方式,不同的材料提供自身独特的优点。而绝大多数塑料制品都对硬度有要求,许多应用场景也需要透明度,因此聚乳酸就成为了发展可降解塑料的必备基础材料。
PBAT、PBS和PHA等三种材料的性能比较接近,主要是由于构成这些材料的单体分子结构上比较类似,而与构成PLA的乳酸差别很大。这几种材料与PLA搭配,就能制成多种形式的制品,如可降解塑料袋一般就是PLA与PBAT的复合材料。PBAT能够在其中占据最大份额,主要是由于原料相对易得、生产技术比较成熟。PBAT完全通过化工合成生产,生产规模达到十万吨级,原料也都是大宗化工品,所以单价在可降解塑料中相对便宜。PHA与PBS的生产规模都明显偏小,导致单价比PBAT高很多。目前国内大规模PBAT项目也层出不穷,我们预计随着供给扩张和技术成熟,PBAT价格也有望进一步下降,与PLA配合成为可降解塑料发展最重要的材料。
可降解塑料市场空间巨大
可降解塑料进人快速增长期的重要催化剂是2018年中国禁止废塑料进口,并于2020年出台了新的限塑令,这开始推动国内外使用可降解塑料替代普通塑料。国内规划到2025年分三步逐渐扩大对普通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生产使用限制,这将带来千万吨级的可降解替代空间,因此可降解塑料未来的增长实际取决于供给增速。可降解塑料对普通塑料的替代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分步实现,首先需要禁止和替代的就是一次性用品,包括塑料袋、餐具、快递袋、编织袋、胶带等等。但即使未来只有部分一次性塑料被可降解塑料替代,对于目前国内可降解塑料仅十万吨不到的用量,预计也存在几十倍的增长空间。
未来在一次性塑料产品领域,可降解塑料对普通塑料替代的动力将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1)国家对普通塑料制品的标准和限制提高,导致使用成本大幅提升;2)可降解塑料生产规模扩大和技术进步带来成本下降;3)国家给予可降解塑料一定补贴。以农膜为例,国内衣膜的年消费量约在250万吨,包括棚膜和地膜,棚膜用于覆盖大棚,较难受到破坏,所以回收的难度不是太大;而地膜容易受到破坏和污染,回收利用难度很大,也特别容易残留在土地中形成污染。而可降解地膜已经可以做到在种植完成后自动分解,不需要回收,还能增产作物,因此推广可降解地膜就非常有吸引力。但前期可降解地膜推广并不顺利,主要原因还是价格较贵。目前国内聚乙烯地膜的厚度一般在8微米,每亩的成本约在70元左右,而可降解地膜的成本约在200元/亩,每亩100多元的差距,农民就很难主动更换可降解膜。国家规划到2025年农膜要实现全面回收,按照日本经验地膜厚度要达到20微米才能实现较好回收,那聚乙烯地膜每亩的成本将达到约175元。考虑可降解塑料规模扩大和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下降,到时可降解地膜的成本可能与聚乙烯地膜接近,如果政府再给予适当的补贴,可降解地膜就有望大规模替代聚乙烯地膜。预计欧洲未来可降解塑料的需求也将保持快速增长。在需求面临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可降解塑料行业的核心问题实际是供给端的发展是否能够满足下游需求。
欲了解更多内容,请参阅我们的行业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可降解塑料行业分析报告-产业发展现状与市场商机研究》
《2021年中国可降解塑料市场调研报告-市场现状与未来商机分析》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