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未来竞争激烈指纹识别市场占得先机主要以下原因
未来竞争激烈指纹识别市场占得先机主要以下原因。智能手机指纹识别芯片由于其较强的定制化需求,较快的出货速度和较高的出货量等特点,往往会要求产业链上下游负责不同环节的企业间具备较高的业务协同性。我们看好指纹识别领域具备封装与模组制造一体化能力的企业硕贝德,能够在未来竞争激烈的指纹识别市场占得先机。

指纹技术方案变化有利提升模组单品价值
指纹技术方案变化有利提升模组单品价值 。在国内智能机使用指纹技术的初期,较多采用了Coating镀膜方案。随着配套供应链的成熟、模组整体平均单价的下降并趋于稳定,越来越多的国产手机厂商开始采用盖板式方案,甚至更为先进的隐藏式(IFS)或玻璃下(UG)方案,并带动了模组单品价值与毛利的提升,相关厂商有望从中受益。

现在我国智能手机指纹识别主要包括苹果系、三星系、国产品牌为主体三大体系
现在我国智能手机指纹识别主要包括苹果系、三星系、国产品牌为主体三大体系。在旺盛市场需求下,指纹识别技术渗透率不断提升。指纹芯片供应的不断充足及价格的下降,也带动了模组价格的下调和趋于稳定,进而推动了指纹技术应用向中低端智能机市场的渗透。从产业链来看,现在智能手机指纹识别主要包括苹果系、三星系、国产品牌为主体的三大体系。其中国产品牌主要较多采用 FPC 和汇顶的技术方案。

TSV 技术较传统封装技术优势与特点分析
TSV 技术较传统封装技术优势与特点分析。指纹识别在智能手机中的应用最早源自苹果的 i Phone5s。由于指纹技术良好的用户体验,以及移动消费支付的兴起,促使相关技术在智能手机中得到快速普及。而指纹识别的芯片封装技术,历经苹果几代产品的使用,也发生了演进与改善。指纹识别是手机上,人机互动最直接的硬件之一,同时对交互体验的要求也是日趋提高。

目前科技巨头均已基本完成“人工智能+”生态基础设施布局 正在医疗行业应用布局大公司主要有四家
目前科技巨头均已基本完成“人工智能+”生态基础设施布局 正在医疗行业应用布局大公司主要有四家。AI 被视为颠覆互联网乃至各个行业的下一阶段重要技术,未来的竞争是人工智能的竞争。对于全球科技巨头而言,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某项技术、某个领域的竞争,更多是生态圈与生态圈的竞争。

近年国内电商代运营市场交易规模及增幅情况分析
导读:2011年以来品牌服饰行业进入去库存调整周期,叠加下游需求端随着宏观经济增速下行而出现的疲弱,纺织服装行业公司经营难度增大、利润空间也被压缩。

我国移动支付行业相关上市公司情况
我国移动支付行业相关上市公司情况。移动支付的先驱。公司是微信支付、QQ 钱包首批受理机构,支付宝首批 ISV 合作伙伴,银联二维码首批受理机构,京东钱包、百度钱包、电信翼支付签约受理机构/服务商,可以为客户提供全行业移动支付解决方案和相关的增值业务服务。

对移动支付安全指纹识别过程与优势分析
对移动支付安全指纹识别过程与优势分析。安全问题是移动支付推广最大的障碍:调研数据显示,约有 36%的用户因为对手机支付有安全顾虑而决定放弃使用;还有 11.8%的非网上支付用户则担心账户信息泄露。移动支付涉及客户私隐,如果保管不善,轻则造成个人信息被卖,严重者银行账户资金受到威胁,还有常见的木马病毒、恶意手机应用带来安全隐患。

近年来我国二维码发展进程分析
近年来我国二维码发展进程分析 。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二维码支付技术就已经形成,其中,韩国与日本是使用二维码支付比较早的国家,日韩二维码支付技术已经普及了 95%以上。然而由于缺少成熟的支付方案支撑,国内二维码应用一开始只是应用于打折、比价等信息应用层面,无法进入资金结算环节。随着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的兴起,支付成本成为关键。

红包争夺战背后:是移动支付用户与市场份额争夺
红包争夺战背后:是移动支付用户与市场份额争夺。2014 年春节,微信凭借“微信红包“轰炸了微信群聊和朋友圈,让大量用户绑定了银行卡,腾讯由此借势闯进了阿里巴巴更擅长的支付领域。腾讯的这一行动曾被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马云形容为“偷袭珍珠港“。

在支付宝与微信为争夺用户背景下叫车软件上拉开 “请全国人民打车”烧钱大战
在支付宝与微信为争夺用户背景下叫车软件上拉开 “请全国人民打车”烧钱大战。依赖阿里巴巴和腾讯的投资背景,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逐渐成为该行业的双寡头。而这两大打车软件的商业竞争背后是两大互联网巨头对移动支付用户的争夺。“嘀嘀打车”改变了出租司机的等客方式,它可以让司机师傅用手机等待乘客“送上门来”。

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与腾讯已完成产业布局
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与腾讯已完成产业布局。阿里巴巴和腾讯作为两大互联网巨头,在社交、金融、电商等领域内都有了较为成熟的布局。而移动支付作为其庞大生态圈中的一部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活水作用,贯穿于各个领域的系统内。

银联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拥有面向全国统一支付平台
银联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拥有面向全国统一支付平台。银联:银联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是中国银联控股的银行卡专业化服务公司,成立于 2002 年6月,拥有面向全国的统一支付平台,主要从事以互联网等新兴渠道为基础的网上支付、企业B2B账户支付、电话支付、网上跨行转账、网上基金交易、企业公对私资金代付、自助终端支付等银行卡网上支付及增值业务。

2015Q3-2016Q3我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呈现稳定高速增长 支付宝、财付通与拉卡拉占据前三甲
2015Q3-2016Q3我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呈现稳定高速增长 支付宝、财付通与拉卡拉占据前三甲。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迅猛发展使其受到了各方的关注。第三方支付公司、银联、运营商和银行纷纷进入移动支付市场,通过价格杠杆,应用场景构建等方式争夺市场份额。

我国目前移动支付技术PK:二维码VS NFC
我国目前移动支付技术PK:二维码VS NFC 。当前,国内各类线上及线下支付场景中,二维码、条形码支付占比为 28%、刷卡支付占比 23%、刷手机 NFC支付占比 7%,其余的总计占比 42%。未来,中国移动支付领域的竞争格局可能从“群雄争鹿“的状态转变为“寡头垄断“的局面,主要由二维码支付和 NFC 支付互相博弈。

移动互联网支付场景可区分为线上与线下两类 目前我国各大巨头逐渐将目光从线上转移至线下
移动互联网支付场景可区分为线上与线下两类 目前我国各大巨头逐渐将目光从线上转移至线下。当前,移动互联网支付的场景可区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类。线上的种类繁多,其中名列前五的分别为:网上购买商品,使用移动支付的消费者占据 81.87%;电话费、手机费缴纳或充值,使用移动支付的消费者占据 77.8%;电影票预定,使用移动支付的消费者占据 58.36%;支付打车费,使用移动支付的消费者占据 58.22%;信用卡还款,使用移动支付的消费者占据 57.40%。

近年来中国消费者网络购物交易规模逐年递增
近年来中国消费者网络购物交易规模逐年递增。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展翅腾飞,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且增长率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移动支付方式主要有二维码支付技术与NFC技术、密码支付、指纹支付、语音支付、虹膜支付
移动支付方式主要有二维码支付技术与NFC技术、密码支付、指纹支付、语音支付、虹膜支付。伴随着移动购物的兴盛,第三方支付技术也应运而生。第三方支付是指,消费者在网购交易过程中将价款给付至独立于买家和买家的第三方,由第三方在确认买家收货后将相应价款拨付至卖家的资金账户。相比货到付款的时代,第三支付因为更便捷、更安全而广泛受市场青睐。

2017年我国按揭贷款受限对信贷挤出效应:预计规模 2-3 万亿
2017年我国按揭贷款受限对信贷挤出效应:预计规模 2-3 万亿。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 9 月末,房地产贷款余额为 25.3 万亿元,同比增长 25.2%, 增速较 6 月末高 1.2%。房地产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的 24.3%,比 6 月末高 0.7%。 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 16.8 万亿元,同比增长 34.9%,较 6 月末高 2.7 %。我们预计到 2016 年年底房地产领域贷款 26 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