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年来我国三星、苹果占有率持续下滑 国产品牌向上突破成效显著其中华为与“OV”为国产品牌翘楚。中国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渗透率已超过 90%,接近饱和,未来将主要依靠换机需求驱动,在换机周期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增速将进入低位水平。
参考《2017-2022年中国手机行业竞争现状及十三五发展机会分析报告》
中国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渗透率已超过 90%,接近饱和,未来将主要依靠换机需求驱动,在换机周期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增速将进入低位水平。同时,印度、非洲等新兴市场虽增速较高,但绝对增量相对于全球市场规模的高基数而言,拉动作用有限,预计未来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速将维持在 5-10%左右。
产业格局方面,近年来三星、苹果增速放缓,占有率持续下滑
2015 年前虽然全球智能机市场仍然保持较快增长,但三星自 2013 年起就已显露疲态,出货量增速降至个位数以内,2016 年下半年更因电池爆炸,品牌形象受到较大打击,全年预计将出现同比下滑。苹果因为新产品创新力度不够,2016 年销量也大幅下滑。从总体趋势来看,2012-16 年间,苹果与三星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中占比逐步下滑。
国产品牌向上突破成效显著,出货量有望维持 20%增速
国内手机品牌厂商借助国内完善的供应链优势,在产品创新上不断推陈出新,成功向2000-3000元与3000-4000元价位区间为代表的中高端市场拓展。
截止 2016 年三季度,在国内市场上,以上两个价格区间的国产品牌手机出货占比分别达到 92.2%、84.4%。
与此同时,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也由 2012 年的 2.2 亿部上升到 2015 年的5.4 亿部,同比增长超过 140%左右,大幅超过全球智能机市场的平均增速。
从目前智能手机产业格局来看,三星在遭遇一系列危机后,未来 2-3 年出货量增长难言乐观,苹果定位高端,在目标客户中渗透率已较高,难以再现爆发式增长,而国产品牌(尤其是华为、OPPO 与 Vivo)借助国内完善的供应链优势,在产品创新方面已走在行业前面,有望持续高增长。
华为与“OV”为国产品牌翘楚,持续发力带动配套产业链业绩高增长
在线上渠道增长进入瓶颈的大背景下,华为、OPPO 与 Vivo 布局已久的线下渠道迎来收获期,在中高端市场上持续获得突破,带动出货量持续高增长。
2016 年三大品牌线下销售渠道进一步下沉并扩张,2017 年出货量有望继续保持 40%左右的增速,带动配套供应链相关企业业绩高增长。建议关注:欧菲光、长盈精密、德赛电池、欣旺达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