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钢铁冶金

全球铟行业分析:供需规模整体平衡 高纯度铟材料或是中国企业研发目标

全球铟行业分析:供需规模整体平衡 高纯度铟材料或是中国企业研发目标

而且全球铟需求量维持在1700-1800吨/年,供需关系整体平衡,并且ITO靶材及新兴的铟镓锌氧化物(IGZO)靶材占全球铟消费量的80%。海外高纯铟及其氧化物加工企业凭借着起步较早、技术水平优势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国产企业主要是一定规模的单独从事金属精深加工的企业。

2025-01-06
资源濒危近在眼前 我国锑行业产量逐年下降 国家正加大生产监管力度

资源濒危近在眼前 我国锑行业产量逐年下降 国家正加大生产监管力度

锑是重要的“工业味精”,是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金属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各种阻燃剂、合金、陶瓷、玻璃、颜料、半导体元件、医药及化工等领域。其中,阻燃剂占比55%,铅酸电池占比15%,聚酯催化占比15%,玻璃陶瓷占比10%。

2024-12-30
我国铜板带行业发展现状:自给能力增强 贸易差额由逆转顺 出口量持续增长

我国铜板带行业发展现状:自给能力增强 贸易差额由逆转顺 出口量持续增长

近年来,为了满足下游电力、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领域发展需要,我国铜板带行业持续扩能,产能逐年增长,由2019年的308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378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5.25%;其产量也在持续增长,由2019年的222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281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6.07%。

2024-12-24
我国氧化锆行业供应链成熟 上游锆资源匮乏需依赖进口推高成本 下游市场需求广阔

我国氧化锆行业供应链成熟 上游锆资源匮乏需依赖进口推高成本 下游市场需求广阔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氧化锆行业拥有成熟且稳定的供应链,从原材料供应到提炼加工再到最终产品出售的整个过程形成一体化闭环。从上游来看,目前我国的锆矿资源较为匮乏,需要大量依赖进口,从而推高了氧化锆成本。从下游来看,氧化锆应用广泛,市场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在固态电池领域中,未来市场需求将得到显著提升。

2024-12-20
铝型材行业:工业铝型材产量占比提升 市场竞争呈现多元化和集中化

铝型材行业:工业铝型材产量占比提升 市场竞争呈现多元化和集中化

铝型材,是铝棒通过热熔、挤压、从而得到不同截面形状的铝材料。随着经济发展和加工技术进步,近年来我国铝型材产量总体保持稳定增长。2019-2023年我国铝型材产量由1878万吨增长至218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3.8%,预计2024年我国铝型材产量达2204万吨,增速为1.10%。

2024-12-06
我国菱镁矿行业储量稳增且产量居世界首位 出口需求持续旺盛

我国菱镁矿行业储量稳增且产量居世界首位 出口需求持续旺盛

近年来我国菱镁矿越来越受到海外市场青睐,出口需求持续旺盛。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菱镁矿出口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达到417.39万吨和5.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3.99%和38.9%。

2024-12-04
我国铝板带箔行业发展现状:产能增长 但产量、加工费和出口量均下滑

我国铝板带箔行业发展现状:产能增长 但产量、加工费和出口量均下滑

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景气度高等因素推动下,一些铝板带箔企业积极扩能扩产,带动行业产能持续上升。但在2023年,受罐料、单零包装箔等产品需求不足以及出口需求减少等因素影响,其产量和出口量均出现下滑。同时,我国铝板带箔行业内卷现象愈发凸显,加工费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2024-12-03
我国六氟化钨行业现状分析:下游需求规模扩张 市场供需缺口逐渐缩小

我国六氟化钨行业现状分析:下游需求规模扩张 市场供需缺口逐渐缩小

随着集成电路工艺的不断迭代,尤其是3D NAND层数的不断增加,对六氟化钨行业需求也随之上升。根据数据,2021年六氟化钨全球总需求5675吨,预计2025年需求将增长至8901吨左右,增长空间将近1倍,年均增速达到14%;2021年全球六氟化钨行业供给达到6497吨,2025年将达到8512吨,届时需求量将超过供给。

2024-11-27
光伏增长势头强劲 光伏铝边框行业迎来广阔空间 市场向头部企业集中

光伏增长势头强劲 光伏铝边框行业迎来广阔空间 市场向头部企业集中

光伏市场增长势头强劲,作为光伏边框主流产品的铝边框市场空间广阔。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为390GW,铝边框需求量达234万吨;预计2024年、2025年、2026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为432GW、512GW、574GW,铝边框需求量达254万吨、293万吨、319万吨。

2024-11-27
全球白银需求主要受工业发展驱动 墨西哥产能遥遥领先 国内强者恒强格局明显

全球白银需求主要受工业发展驱动 墨西哥产能遥遥领先 国内强者恒强格局明显

国内工业用银需求迅速提升,主要受光伏行业设备制造的原料银浆需求及电池技术的迭代驱动。2023年中国工业用银需求量为8124吨,较上年同比增长44%,占全球工业用银需求量的比重排名第一位,达39.9%。

2024-11-25
新能源车为铝热传输材料核心下游 新型储能也为行业带来新增量 刺激厂商持续扩产

新能源车为铝热传输材料核心下游 新型储能也为行业带来新增量 刺激厂商持续扩产

乘用车销量回升带动燃油新车所需铝热传输材料需求增长。预计到 2026 年中国燃油新车所需铝热传输材料达22.45 万吨,2023-2026年CAGR 达 16.46%。

2024-11-22
我国陶瓷球行业现状分析:风电等下游需求持续上升 国产替代化加速

我国陶瓷球行业现状分析:风电等下游需求持续上升 国产替代化加速

近年来,我国国产企业技术持续精进,已经有部分陶瓷球生产企业的氮化硅陶瓷球产品可以达到G5-G3水平,但在生产成形效率、后期精加工等方面与外资比仍有差距,造成高端氮化硅陶瓷球仍然依赖于进口。

2024-11-20
我国再生铸造铝合金行业分析:政策支持 汽车“轻量化”催生大量需求

我国再生铸造铝合金行业分析:政策支持 汽车“轻量化”催生大量需求

具体在汽车领域,铸造铝合金在汽车制造中的用量约占汽车用铝总量的77%,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壳体类零件以及底盘上的其他各种零部件的制造中。

2024-11-18
我国铝合金行业现状分析:产量稳定上升 新能源、汽车等终端市场蓄势待发

我国铝合金行业现状分析:产量稳定上升 新能源、汽车等终端市场蓄势待发

铝合金具有密度低、力学性能佳、加工性能好、无毒、易回收、导电性、传热性及抗腐蚀性能优良等特点,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也使得铝合金需求量不断增长。从产量来看,我国铝合金产量在2017-2023年期间从792.2万吨增长到了1458.7万吨,连续7年稳定增长;截止2024年1-8月产量累计约为1016.1万吨,

2024-11-01
5G+集成电路发展为我国电子级硅微粉行业提供增长空间 联瑞新材为龙头

5G+集成电路发展为我国电子级硅微粉行业提供增长空间 联瑞新材为龙头

目前常见的环氧塑封料的主要组成为硅微粉等填充料(70%~90%)、环氧树脂(18%以下)、固化剂(9%以下)、添加剂(3%~7%左右)。另外从下游环氧塑封料生产企业成本角度来看,以华海诚科为例,2021年其主要原材料中硅微粉采购金额占比达到26.7%,仅次于环氧树脂,是重要原材料。

2024-10-31
我国铝压延加工产销量稳增长 下游锂电池市场扩张将带动行业需求持续提升

我国铝压延加工产销量稳增长 下游锂电池市场扩张将带动行业需求持续提升

虽然几年我国房地产竣工面积总体降低(由2016 年的 10.6 亿平方米降低至 2023 年的 10.0 亿平方米),但由于铝板带箔产品具有的优良绿色特性,以及铝板带箔产品作为新型建材的市场接受度不断提升,建筑装饰领域铝板带产品出货量保持相对稳定。

2024-10-29
我国成全球金属压力容器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行业正呈高效节能化、一体化发展趋势

我国成全球金属压力容器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行业正呈高效节能化、一体化发展趋势

基于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及下游行业需求不断增长的带动下,我国压力容器市场规模逐年上升,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持续增强。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压力容器市场规模达到2100亿元左右。预计到2027年这一市场规模有望超过3000亿元。

2024-10-15
我国铝土矿行业现状分析:产量下滑且市场供不应求 对外依存度持续上升

我国铝土矿行业现状分析:产量下滑且市场供不应求 对外依存度持续上升

近年来我国铝土矿对外依存度始终处在较高水平,且呈现上升态势,由2018年的44.46%上升至2023年的68.31%。

2024-10-14
我国啤酒罐化率提升支撑二片罐扩容 市场整合加速 行业集中度高

我国啤酒罐化率提升支撑二片罐扩容 市场整合加速 行业集中度高

截至 2023 年我国二片罐行业总规模约为 267 亿元,2019-2023 年复合增速约 5.5%;2023年我国二片罐总需求量约为 607 亿罐,2019-2023 年复合增速约 4.3%。

2024-10-11
我国无取向硅钢行业供需分析:产能持续上升 新能源汽车发展带来新增量

我国无取向硅钢行业供需分析:产能持续上升 新能源汽车发展带来新增量

随着“双碳”战略目标推行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高度景气,推动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生产企业积极扩能;同时部分中低牌号无取向硅钢也在扩产。在两者共同驱动下,近年来我国无取向硅钢产能持续上升,2023年达到1416万吨,同比增长9.26%。

2024-09-30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