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冶金

我国锂电铜箔行业发展现状:产能、产量和销量均上升 但加工费下跌
受益于终端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产能、产量、销量和销售收入持续上升。不过,随着产能不断扩张,我国锂电铜箔行业出现阶段性产能过剩,加剧了市场竞争和内卷现象,从而导致其加工费下跌。未来,随着企业调价、新增产能投放减缓以及部分产能出清,我国锂电铜箔加工费有望上涨。此外,我国锂电铜箔行业集中度不高,2022年

政策推动我国稀土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控制指标稳增 进口量超出口量 全球地位提升
世界稀土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其中我国储量和产量均排名全球第一。根据数据,截止2023年底,全球稀土资源总储量约为 1.1 亿吨,其中我国储量达到 4400 万吨,占比约 40%;全球稀土矿产量为 35 万吨,其中我国稀土矿产量达到 24 万吨,占比 69%。

铝板带箔行业供需两端平稳增长 产品结构待优化 产能区域集中但龙头企业数量少
近年来国内铝板带箔市场需求量持续增长。2010-2023年,国内铝板带箔产品表观消费量由 628 万吨增长到 1485.84 万吨,CAGR达到6.85%,2023年表观消费量约占国内铝板带箔产量的 79.88%。

我国钼行业分析:供给较为稳定且钼价较高 市场新旧需求接替发力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钼生产国和消费国,钼精矿供给较为稳定,钼价维持在较高水准,且新兴需求如高温合金、风电材料等行业对钼需求增加,使得行业新旧需求接替发力。

我国碳素行业进入企稳缓增阶段 未来将逐渐向高端化方向发展
近年,多个新兴领域的发展驱动着全球范围内碳素行业持续发展,2024年上半年全球炭素行业市场规模约为99.74亿美元,其中亚洲地区是全球炭素行业最主要的区域市场,份额达到46.12%。

矿产银供应收缩推动全球回收银行业产量提升 中国贡献主要增量 工业回收银占比较大
近年来,矿石品位下跌以及公共卫生事件、大型罢工等扰动频发,导致全球矿产银供应收缩,推动回收银产量持续提升。分地区看,全球回收银生产集中于东亚、北美与欧洲;分国家看,美国、中国与印度回收银产量排名前三。受益于银价持续增长和产业集群发展,中国回收银行业快速增长,为全球回收银行业贡献主要增量。目前全球回收银主要来源于工业、首

我国金属包装行业下游可挖掘增量市场仍存 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我国金属包装市场竞争激烈,行业集中度整体偏低。2025年4月17日龙头企业奥瑞金将完成对中粮包装的收购,届时将进一步提升行业集中度。同时奥瑞金也将成为国内首家营收规模突破200亿元的金属包装企业,并确立其在金属包装,尤其是二片罐市场中的领军地位。

我国钢结构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加工量稳升 政策规划明确下发展潜力十足
近年来,我国钢结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为行业发展带来大量新增需求。同时我国钢结构加工量持续增长,集中度也在逐渐上升,但始终偏低。展望未来,在钢结构住宅、建筑应用增多以及政策支持等因素推动下,我国钢结构行业发展潜力十足,市场前景广阔。

我国工业硅行业发展现状:产能增速放缓 供需错配下价格承压下跌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壮大,到目前工业硅已成为我国第五大有色金属品种,且产业链不断完善。2021-2024年11月,我国工业硅产能持续增长,但自2023年起增长速度放缓。同时其产量也在不断上升,由2020年的210万吨上升至2024年的497.5万吨。不过,由于产量快速增长但下游需求不及预期,2024年我国工业硅市场整体处于

终端需求萎缩下我国光伏玻璃产能增速放缓 价格低位运行 市场呈现两极分化
光伏玻璃作为光伏组件最重要的材料之一。进入2023年,在光伏产业遭遇的业绩下滑和行业洗牌下,光伏玻璃市场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呈现出明显两极分化,领先企业凭借成本优势和稳固的市场地位。目前在经历了几年的高速扩张后,我国光伏玻璃行业正面临产能增速放缓,已冷修的产能超过1万吨。与此同时,受终端产品产量缩减的影响,光伏玻璃需求

我国氧化铝行业产量和消费量处于低速增长状态 出口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电解铝产量上升,我国氧化铝市场需求也随之增长。但受电解铝产量增长缓慢影响,其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处于低速增长状态。同时其在建产能增长也较慢,2019-2024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72%。此外,随着出口规模扩大和进口规模缩小,我国于2024年由氧化铝净进口国转为净出口国,实现了从贸易逆差到贸易顺差的转变......

汽车轻量化等新兴产业驱动我国镁需求增长 当前市场呈现明显寡占性格局
由于原镁和镁合金近年来价格波动剧烈,我国镁行业市场规模也出现一定的波动,2021年我国镁行业市场规模同比增长超过100%,达到88.63亿元,之后镁价回落,市场规模有所下降,2024年上半年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3.13亿元。

汽车、光伏快速发展为钢化玻璃开辟新增长点 产量回升 产业结构仍待进一步优化
绿色建筑、节能建筑领域的蓬勃兴起,以及汽车制造业与电子技术等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为钢化玻璃行业开辟了新的增长点,并激发了更为广泛的市场需求,使得产量回升。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钢化玻璃产量累计约为57524.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2%。但当前国产钢化玻璃多集中在中低端领域,且产品同质化严重。预计在需求升级背景下,钢

智能化与高端化将成我国玻璃深加工行业发展双引擎 市场将不断向优势企业聚集
玻璃深加工行业涉及到的产品种类繁多,几乎涵盖了日常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包括建筑、家电、汽车等领域,市场的潜力巨大。当前我国玻璃深加工玻璃正处于稳步发展的阶段,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未来,智能化与高端化成为了行业发展的双引擎,同时市场也将不断向拥有创新生产能力的优势企业聚集。

我国锌行业现状:锌矿储量及产量居全球前列 终端需求受出口提振
锌是白色金属,属六方晶系,比较脆。锌矿资源分布广泛,其中我国为全球第二大锌矿储地,占比达20%,仅次于澳大利亚(29%)。我国锌矿主要分布在云南、内蒙古、甘肃三地,总占比超50%。

我国镁合金行业集中度高 储氢、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有望带来新增量
在汽车轻量化趋势下,汽车用镁合金需求量将有更大提升空间,应用前景广阔。同时随着技术不断进步,镁合金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目前已应用至储氢、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有望为镁合金行业带来新增量。此外,我国镁合金行业集中高,2021年CR5约为85%,且市场已形成“一超多强”竞争格局......

我国不锈钢行业进入转型调整调整期 需求稳增且净出口量进一步回升
在这些下游市场共同推动下,近年来,我国不锈钢粗钢产量及不锈钢表观消费量稳步上升,且2023年其产量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提升至62.75%,稳居全球主导地位。此外,从2010年开始,我国已连续十余年成为不锈钢净出口国,2024年1-9月其净出口总量相较2023年同期大幅增长32.09%。

我国硬质合金行业产业链正不断完善 高端市场国产替代空间较大
我国硬质合金行业起步于20世纪40年代末,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硬质合金生产国和消费国。同时,我国硬质合金产业链不断完善,目前已形成集原材料制备、产品生产加工以及下游应用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全球铋行业分析:供需格局将持续改善 中国企业加大高端产品研发力度
不过,全球铋行业整体消费韧性仍然较强,2023年消费量达到16766吨,并且市场供需格局将持续改善。中国作为全球主要铋金属生产国,并且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企业产品的附加值,我国部分铋行业企业逐渐加大在高端铋产品方面的研发投入,有望逐渐占据全球铋行业主导地位。

复合铝箔行业:产品更轻薄安全但量产成本较高 产业化加速将带来增量空间
工艺路线决定复合铝箔量产成本较高,约为3.2元/平米,是传统铝箔的5倍左右。复合铝箔大规模应用前需进行性能测试,多数复合铝箔厂商仍处于测试阶段。在生产端和应用端共同推动下,复合铝箔产业化将加速,工艺成本或将逐渐下降,市场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带来增量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