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冶金
我国铜行业下游分析:存量需求稳中有增 新能源边际需求强劲
电网投资是我国稳增长的重要方式,也是逆周期调节的重要环节,能拉动上下游产业链企业。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电网投资完成额累计值6083亿元,同比增长15.26%。由此可见,我国铜行业下游需求中的传统电力需求韧性仍在。
我国硅铁行业发展现状:价格震荡下行 进口量大幅增长
2024年1-11月我国硅铁产量为507.82万吨,相较2023年1-11月同比微增0.54%。同时在2024年其价格整体呈现震荡下行态势。我国硅铁生产区域高度集中。近3年来其生产逐渐向内蒙古集中。此外,我国长期保持硅铁净出口国地位,贸易顺差稳固。在2024年其进口量达8.29万吨,同比增长40.51%,延续了2023
核电机组密集投产 我国核级海绵锆需求有望爆发 市场将持续向技术优势企业倾斜
核级海绵锆生产的核级锆合金材料是核电站运行的第一道安全屏障。随着国家低碳战略需求的提出,国内核电迎来高速发展时期,为核级海绵锆带来增长机遇。新建核电机组将密集投产,我国核级海绵锆需求有望爆发,预计2030年超4000吨。
基建与新兴产业双轮驱动我国金属制品行业发展 绿色化、智能化成必然发展趋势
金属制品是我国制造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我国是全球制造业大国,且自2010年超过美国以来,就一直保持领先地位。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制造业实现增加值约4.8万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约27%,占全球制造业产出的比重达到28.9%,领先第二位的美国近12个
我国家居五金行业正迎来多重增长引擎 消费升级助力中高端市场发展
家居五金及户外家具的消费规模与国家经济发展情况及居民收入水平紧密关联。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居民消费升级为市场增长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数据显示,202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四万元大关,达到4131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1%;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22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3%
我国中厚板行业发展现状:出口量突破千万吨 国内市场价格震荡下跌
我国中厚板应用领域持续拓宽,涵盖机械、钢结构、造船、风电、石化等多个领域。钢结构加工量稳步提升、造船业三大指标同步增长,风电、氢能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等共同推动中厚板需求持续增长。2017-2023年,中厚板产量从6910万吨增至9818万吨;2022-2024年其出口表现亮眼,2024年出口量突破千万吨大关。随着新增产
我国药用玻璃行业发展现状:整体市场规模稳增 中硼硅玻璃发展空间广阔
近年来,我国药用玻璃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17-202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65%。中硼硅玻璃凭借优异的性能成为国际主流药用包装材料,但国内渗透率仍低,发展空间广阔。近年来,受三大因素推动,我国中硼硅玻璃需求量快速上升。我国药用玻璃行业集中度较低,2021年CR4约为32%,市场格局分散,其中山东药玻以19%的市场
我国二片罐行业发展潜力依然可观 市场格局将从“四足鼎立”到“一超两强”演变
随着啤酒罐化率上升和碳酸饮料市场规模扩大,我国二片罐需求量和市场规模逐年递增。不过,我国啤酒罐化率仍然偏低,二片罐在啤酒领域仍拥有广阔应用前景,未来行业发展潜力依然可观。随着奥瑞金完成对中粮包装的收购,其市场占有率将突破35%,超越宝钢包装成为我国二片罐行业新龙头,推动市场竞争格局从“四足鼎立”向“一超两强”转变。
我国铸件行业应用广泛 市场拥有广阔发展前景 当前汽车工业是最大需求领域
近年来,随着技术和工艺的不断提升,我国铸件工业的产品种类日益丰富,包括冷铸、热铸、铸锻件和沉淀铸件等。这些零件不仅可以作为零部件使用,而且满足了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此外,新材料的开发利用也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使行业的方向更加多元化,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我国镁行业分析:镁价显现较大上行弹性 新型现代产业集群逐渐形成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统计,2024年,中国镁资源储量占全球70%。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24年,全球原镁产量为112万吨,同比增长12%;其中,中国原镁产量102.48万吨,同比增长24.73%,推动中国原镁全球产出占比从2023年的82%增长至2024年的92%。
我国钛材行业发展现状:消费量逐年递增但增长放缓 市场双寡头竞争格局稳固
我国钛材行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正处于发展调整阶段,不断向高端方向转型发展。近年来,我国钛材消费量逐年递增,但自2021年起其增长速度增速逐渐放缓。同时我国钛材产量持续增长,生产主要集中在陕西、江浙、珠三角等地区。从竞争来看,我国钛材行业集中度较低,且市场呈现以宝钛股份为领头羊的"一超多强"格局。值得注意的是,
钨行业:供给压力推动价格高位运行 国内进口量及再生利用量增多以保障消费
全球钨资源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中国为最大钨储藏国。中国钨矿储量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江西、云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由于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全球钨供给面临压力;我国受钨精矿总量控制指标影响,钨产量增长乏力。钨矿供应紧张,推动钨价持续高位运行。钨应用广泛,消费结构稳定,为满足市场需求,近年国内钨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激增,且钨
国内不锈钢焊管行业供需双弱 出口量持续增长 友发集团为龙头企业
近年来受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重大项目开工延后,房屋新开工和施工均疲软影响,我国不锈钢焊管需求量及价格均呈现下降趋势。需求端表现不及预期,钢厂有所亏损,生产积极性下降,不锈钢焊管产量也明显下降。国内不锈钢焊管供需两弱,国外购买力较强,推动不锈钢焊管出口步伐加快。国内不锈钢焊管生产企业日益增多,但大型企业较少,目前友发集团
我国电解铝行业供应弹性有限 消费量将保持增长 产能向清洁能源地区转移
我国电解铝产能扩张速度超过需求扩张速度,产能过剩现象严峻。在国家政策调控下,我国电解铝逐渐形成产能天花板,供应弹性有限。电解铝下游以建筑、交通、电力为主,受益于房地产回暖及光伏、汽车产业发展,我国电解铝总消费量将持续增长。
我国取向电工钢行业:动态产能、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上升 出口需求持续旺盛
我国取向电工钢下游需求结构较为单一,以变压器为主,2020年占比在88%左右。近年来,我国取向电工钢动态产能、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呈现持续上升态势。从产品结构来看,磁感取向电工钢是我国取向电工钢市场中的主流产品,近年来其产量不断攀升,2024年同比增长28.11%。此外,我国取向电工钢行业基本上实现自给自足,同时还有部分
我国不锈钢行业供需矛盾突出 出口市场持续走强 大型企业凭借广泛布局占据主导
我国不锈钢产量增速已高于国内粗钢,在国际供给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其中300系不锈钢产量占比超50%,为我国不锈钢最大细分品类。不锈钢环保、性能优势突出,应用由建筑、汽车、家电拓展至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表观消费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整体来看,我国不锈钢行业运行呈现强供给、弱需求的特点,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出口持续走强。
优特钢产能扩大 我国特钢行业质变潜力广阔 市场集中度及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待提高
汽车制造、航空航天、机械、能源等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刺激国内特钢产量增长及优特钢产能扩大。国内特钢市场竞争激烈,市场集中度偏低,促使大型企业积极出海,特钢出口金额已远超过进口金额。但国内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偏低,导致特钢进口平均单价几乎倍于出口平均单价。整体来看,我国特钢行业具备“由弱走强”潜力。
我国无取向电工钢行业:高牌号产量占比提升 进口量减少但均价上涨
近年来,我国无取向电工钢动态产能不断上升,同时其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呈现整体上升态势。目前中低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仍是我国无取向电工钢市场中的主流品种,但近几年来,其产量占比逐渐缩减;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产量占比则不断提升。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产量和销量不断攀升,为无取向电工钢行业发展带来了新增量。受此驱动,新能源
刚果(金)禁运令颁布!全球钴行业价格持续下降 国产企业布局钴回收领域
近几年,全球钴价一路走低,但供应产能却持续增长,所以占据70%以上的刚果(金)宣布禁运令以应对风险,这或将倒逼企业寻求替代供应源。而印尼作为全球第二大钴供应国,成为部分企业首选。而在国内市场,各企业通过布局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将极大程度地降低对钴进口需求,从而降低钴资源的供应风险。
出口进入“管制时代” 我国锑行业市场地位由资源转向冶炼主导
由于锑的资源稀缺性导致多国将锑金属纳入“关键矿产清单”。在中国市场,资源增长乏力叠加环保压力,国家政策加剧锑产量下滑。同时,锑矿出口正式进入明确“管制时代”,我国锑市场地位由资源主导转向冶炼主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