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冶金

我国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政策推动下市场趋向绿色化、低碳化
作为有色金属生产第一大国,我国在有色金属研究领域,特别是在复杂低品位有色金属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取得了长足进展。近30年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迅速,产量连年来居世界首位。根据数据,2017-2022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由5377.8万吨增长至2022年的6774.3万吨。

我国钢铁行业:产量稳中有增 转型升级加速推进 整体效益有所回升
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9月,我国粗钢产量7.95亿吨,同比增长1.7%;生铁产量6.75亿吨,同比增长2.8%;钢材产量10.29亿吨,同比增长6.1%。1-9月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累计生产粗钢6.34亿吨,同比增长4.1%;累计生产生铁5.67亿吨,同比增长4.86%;累计生产钢材6.25亿吨

2023年我国铝箔行业现状分析 电子铝箔极具想象空间 市场集中度较低
我国是铝土矿生产大国,为铝箔产能扩张提供有力支撑,近年来我国铝箔产量呈现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18-2022年我国铝箔产量由383万吨增长至502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00%。预计2023年我国铝箔产量将达537万吨。

我国铝加工行业现状分析 综合产量呈增长态势 铝挤压材为主要产品
目前铝产量仅次于钢铁,居金属材料第二位。根据数据,2018-2022年我国铝材产量由4554.6万吨增长至6221.6万吨,2023年H1我国铝材产量为3187.5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10.2%。

我国金属3D打印行业:下游应用场景丰富 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金属3D打印归属于3D打印产业。近年随着3D打印技术在航天、医学、食品、建筑、生化、文物保护、配件饰品、工业制造及工业设计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市场需求规模逐渐扩大。目前我国3D打印行业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3D打印机市场规模105.06亿元,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26亿元左右。

我国钛丝行业分析:生产及需求量波动幅度较大 低端钛加工材供应过剩
在进出口方面,我国钛丝出口量远大于进口量,但高端产品对外依存度仍然较大。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钛丝行业出口量达到624万吨,进口量为297万吨;2022年中国钛丝进口数量为318.91吨,同比增长7.4%,进口金额为2845.9万美元,同比增长3.5%,出口数量为1125.3吨,同比增长80.3%,出口金额为2

我国金属软磁粉芯行业需求不断释放 5G、光伏逆变器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电子、通信技术进步,以及我国对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通信和消费电子等行业的大力支持,金属软磁粉芯市场需求不断释放,目前已成为全球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国。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金属软磁粉芯行业产量约20.4万吨,需求量约为22.5万吨。

钢结构产业链现状及企业优势分析:全产业链受供给侧改革、环保政策等影响较大
由于我国钢厂普遍采用以销定产的经营模式,因此目前我国钢材供给需求总体上保持动态平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钢材产量达134033.5万吨,同比增长0.3%;表观消费量为128358.5万吨,同比下降5.5%。

钢铁环保趋严为钢渣处理行业提供良好政策环境 生产量及利用规模均超1亿吨
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生铁产量为86382.8万吨,同比下降0.6%;粗钢产量为101795.9万吨,同比下降1.7%;钢材产量为134033.5万吨,同比增长0.3%。

2023年我国不锈钢行业现状分析 产能分布集中 300系为主流产品
我国不锈钢产能扩大,产量也随之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01年我国不锈钢产量仅为73万吨,2006年我国不锈钢产量超过日本,达530万吨,成为世界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国。近年来我国不锈钢产量延续增长态势,2022年已达3197.5万吨,占全球不锈钢产量的比重达58%。

我国镀锌钢丝行业分析:电力电缆需求不断增加 拉动市场规模上升
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863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2023年1-8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608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2022年中国镀锌钢丝行业产量达55.9万吨,同比增长15.98%,需求量达52.7万吨,同比增长17.37%。

我国电子玻璃行业:下游需求下滑导致规模有所回落 市场主要参与者仍以外资企业为主
2020年以前,电子玻璃厂商对需求恢复较为乐观,冷修意愿较低,但新冠疫情以来下游需求下滑,产线持续亏损导致部分产线提前进入冷修,行业在产产能大幅收缩。从产量来看,2018- 2022年我国电子玻璃产量从1.01亿平米下降到0.84亿平米。

我国玻璃基板市场规模超300亿元 彩虹股份等本土优质企业正积极扩产
玻璃基板是平板显示的关键基础材料,是液晶面板的基本部件。我国是电子产品生产大国,受益于智能手机、电脑、电视、车载显示等行业发展,玻璃基板行业快速发展起来。2018-2022年我国玻璃基板市场规模由173亿元增长至310亿元,预计2023年我国玻璃基板市场规模将达333亿元。

我国节能玻璃行业现状分析 中空玻璃为应用主流 Low-E玻璃发展空间大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耗国,其中建筑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费量比重为46.5%,建筑单位能耗水平约为欧洲4倍、美国3倍。在能源紧张、环境污染形势的加剧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背景下,建筑节能需求逐渐释放。而通过门窗传热能源消耗约占建筑能耗28%,通过门窗空气渗透能源消耗约占27%,门窗能耗合计占建筑能耗55%

我国弹簧行业分析:生产及需求规模较为平衡 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
目前,我国弹簧行业供需较为平衡。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弹簧行业产量达152.25万吨,需求量为125.26万吨,预计2022年产量及需求量分别约为157.63万吨、129.64万吨。

我国钼行业产量居全球首位 特钢需求增加拉动市场消费量上升
根据数据,2022年全球钼产量为26.21万吨,同比下降1%,消费量为28.64万吨,同比增长约3%。具体从区域结构方面,我国是最大的钼生产国,2022年产量为11.28万吨,同比增加12%;而南美是第二大钼生产地区,产量为75613吨,同比下降8%。

我国钢丝绳索具行业产业链:上游钢铁市场进入寒冬 下游需求整体有待提振
近两年,由于房地产业低迷及地铁投资放缓、汽车轻量化趋势,对钢铁产业需求下降,行业进入寒冬。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生铁产量为86382.8万吨,同比下降0.6%;粗钢产量为101795.9万吨,同比下降1.7%;钢材产量为134033.5万吨,同比增长0.3%。

钛材行业:航空领域需求快速增长 高端应用场景及潜在市场空间将被逐步拓展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钛材产量约为13.59万吨,同比增长40.10%,2017-2021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5.16%,增长迅速;2022年中国钛材产量达到15.1万吨,同比增长11.0%。未来,随着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高端发展、工业4.0等国家政策深入推进,我国钛材高端应用场

铼行业:国内生产及需求规模不断扩大 但市场规模逐渐下降
我国逐渐成为作为全球最大的钼生产、消费国。同时,伴随着下游产业不断发展,推动了我国钼行业快速发展,产量及消费量也随之不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钼产量达10.08万吨,同比增长13.9%;消费量达11.14万吨,同比增长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