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材料

我国矿山服务行业:市场将向头部倾斜 企业出海寻新机 技术成竞争焦点
近年来,随着工业转型升级,关键矿产需求快速增长,带动矿山服务需求增多。2023年,我国采矿运营管理和矿山工程建设市场容量约为854.98亿元,其中采矿运营管理业务市场容量约为767.60亿元,占比90%;矿山工程建设业务市场容量约为87.38亿元,占比10%。

三元正极材料行业需求趋稳、产能渐过剩 中镍高电压竞争力提高 高镍产量占比下降
三元正极材料需求趋于稳定,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维持低位。随着镍含量的增加,三元正极材料比容量也逐渐增加,但镍含量的增加也会带来三元材料的循环性能下降,热稳定性减弱。近年来我国高镍三元产量占比呈下降趋势,中镍高电压则凭借性价比与安全性优势实现快速增长。

我国炭黑行业结构性矛盾凸显 进口量快速上升 黑猫股份为龙头企业
近年来我国炭黑行业结构性矛盾凸显:一方面,我国低端炭黑同质化竞争严重,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另一方面,高端炭黑产品供给不足,仍需要依赖进口补充。虽然行业保持净出口,但进口量从2020年的8.7万吨快速上升至2024年的29.97万吨,年均增速高达36.24%。

我国软磁铁氧体材料行业分析:新兴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宽 市场前景可观
软磁铁氧体材料具有高磁导率、高电阻率、低损耗、高加工性,广泛应用于通信、传感、音像设备、开关电源和磁头工业等方面。2023年,我国软磁铁氧体材料行业销量及销售额有所下滑。不过,受益于智能消费电子、新能源、通信、数据中心及储能等领域发展的共同推动,软磁铁氧体将在该等新兴产业探索更多应用场景,市场前景可观。

海内外需求火热 国内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大幅增长 中美关税战带来出海挑战
储能锂电池是专门应用于储能领域的锂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安全性高等特点。锂电池全称锂离子电池,是一种通过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迁移实现充放电的二次电池,近年得益于自身优势、成本下降,叠加可再生能源加速发展以及电力自发需求上升,已逐渐成为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储能电池,尤其是磷酸铁锂电池占据了市场90%以上份额

我国白刚玉行业已实现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转变 而国内产需量正渐下滑
随着自主研发能力的不断增强和产业链的持续完善,我国白刚玉行业不仅成功摆脱了对进口产品的依赖,更实现了从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的华丽转身。近年来其出口市场表现抢眼,出口量从2020年的23.54万吨快速增长至2024年的44.51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7.26%。然而,自2023年起,我国白刚玉行业产量和国内消费量均进入

电力投资增长促绝缘纤维材料行业扩容 特高压建设加速下高端化与国产化成市场主旋律
绝缘纤维材料是电力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电力投资规模增长,带动电力产业快速发展,促进绝缘纤维材料市场扩容。和海外相比,我国绝缘纤维材料行业起步较晚,但在本土企业的多次突破下发展快速。随着国内特高压建设步伐加快,本土企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核聚变产业化提速 全球高温超导材料行业市场规模扩容 价格或将下降
高温超导磁体由于材料特性,磁场强度可以做到更高,已经开始向多种低温超导磁体不能达到的高场应用领域渗透,可以更好地满足可控核聚变等高场磁体的设计需求。根据数据,2024年,全球高温超导材料市场规模为7.9亿元,同比增长77.3%,预计2030年市场将超百亿规模,达到105.0亿元,2024-2030年的复合增长率为53.

我国光伏电池行业技术迭代加快 TOPCon工艺率先实现整线降本成为当下主流工艺
受益于“碳中和”政策及度电成本持续下降,我国光伏电池市场不断发展,生产制造能力不断提升,产量稳步增长。目前我国是全球光伏电池第一大生产国,其产量已连续16年居全球首位。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68495.3万千瓦,同比增长15.7%,占全球比重为91.9%。2025年1-4月,我国太阳能电池累计产量为239

我国集成灶市场需求疲软 以旧换新政策下旧橱改造成新增点 行业正转型升级
自2022年起,我国集成灶市场需求疲软,行业承压前行,到2024年市场零售量和零售额同比分别下滑15.2%和30.52%。同时,火星人、浙江美大、亿田智能和帅丰电器4家头部上市公司的业绩均出现显著下滑。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以旧换新政策的深入推进,旧厨改造正成为集成灶行业新的增长点。此外,行业正加速向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

我国光伏电池片行业出口需求持续旺盛 TOPCon市占率激增且超过PERC
近年来,我国光伏电池片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供给能力显著增强,且全球主导地位持续巩固。同时其出口需求持续旺盛,出口量由2020年的9GW激增至2024年的58.3GW,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59.54%。值得一提的是,随着P型电池片转换效率接近上限,叠加N型电池片在制造技术和产品性能方面持续取得突破,我国光伏电池片市场经历从

“抢铀时间”开启 我国已建立“四位一体”天然铀供应保障体系 但行业仍供不应求
近年随着本土企业的不断努力,我国铀矿勘查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巴音青格利铀矿床的铀矿带长度达到了惊人的120km,为我国首个10万吨级铀矿资源基地的建成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国内开采、海外开发、国际贸易、战略储备“四位一体”的天然铀供应保障体系,成为全球第二个掌握CO2+O2地浸技术的国家,实现了从难采

我国高压实铁锂电池行业分析:下游需求释放 湖南裕能、富临精工已实现量产
在宏观政策活力加速释放、“两新”政策持续发挥作用、新能源免购置税政策延续以及海外市场空间持续扩大等有利因素影响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产销量分别达到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增长分别34.4%和35.5%;2025年1-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4

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行业:原材料产能处扩张期 下游叶片大型化下迎来发展机会
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主要是指用于风电叶片制造的应用型环氧树脂。根据相关资料显示,风电叶片成本结构中基体树脂占比约为36%、增强材料占比约为28%。而其中在风电叶片用树脂方面,目前市场上主要的叶片制造商均采用环氧树脂作为叶片灌注成型的基体材料。因此,环氧树脂是现在风电叶片的关键材料。

我国棕刚玉价格上涨 产业呈现区域集中特征 出口“量增价减”
2024年我国棕刚玉产量、价格均上升。同时出口呈现“量增价减”态势:出口量上升,但出口额和出口均价均下滑。我国棕刚玉产业呈现明显的区域集中特征,高度集中在河南、贵州、山西、重庆和广西五大产区。其中,2020-2024年河南棕刚玉产量整体下滑,2024年骤降至25万吨,占比缩减至28.09%。与此同时,重庆产区异军突起,

全球可持续航空燃料(SAF)行业:欧盟等地推行力度大 中国具备原料、产能、认证优势
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作为航空业脱碳的主要手段,市场需求将不断增多。截至 2025 年 1 月底,全球多个国家均出台 SAF掺混比例政策,其中欧盟等地的政策推行力度较大。国内市场方面,此前已有相关政策指引,且我国作为国际民航组织的成员,届时也或将推出SAF相关掺混政策,逐步打开国内 SAF 需求空间。

政策利好 我国分布式燃机发电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市场呈现梯队化竞争格局
21世纪以来,发达国家在先进的分布式发电基础上推动智能电网建设,为各种分布式能源提供自由接入的动态平台,能源结构不断优化。同时,发展中国家也逐渐开始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推进分布式燃机项目建设,全球分布式燃机发电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我国金属复合材料行业:政策利好+下游需求日益旺盛 市场将迎来发展机遇期
近年随着航空航天、武器装备、军工电子、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需求不断增长。2023年,我国金属复合材料需求量达到了163.19万吨左右,同比增长11.07%。与此同时,预计随着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应用领域需求的持续强劲,我国金属基复合材料行业在未来几年增长

我国聚醚醚酮(PEEK)行业分析:下游市场应用广泛 汽车、机器人带来新增量
随着汽车产业轻量化及节能减排需求不断加大,PEEK良好的耐摩擦性能和力学性能使其能在关键零部件方面对金属进行替换,成为实现汽车轻量化的重要材料。目前,特斯拉ModelS汽车的电池支架采用30%玻纤增强PEEK,减重的同时提高电池安全性及可靠性,碰撞能量吸收率提升35%。

钴酸锂行业复苏 市场呈寡头垄断格局 未来竞争将主要集中在高电压领域
钴酸锂应用以电池级为主,在手机等3C电子产品中具有极强的适配性。2024年,我国消费电子换机潮带动钴酸锂市场复苏,随着“以旧换新”等政策的推行和消费电子产品升级换代,未来钴酸锂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得到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