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

我国风力发电齿轮箱行业分析:下游需求上升 2030年市场规模将超40亿美元
风电齿轮箱主要功能是将风轮在风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动力传递给发电机并匹配发电机需要的转速。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减少碳排放背景下,全球风电行业总体快速发展,2023年风电新增装机量116.6GW,累计装机容量突破1TW,风力发电齿轮箱市场规模大约为56.88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88.26亿美元。

我国物流无人机行业需求释放 政策推动渗透率提升 支线运输及快递企业争相布局
从细分市场看,随着低空经济的发展,支线无人机运输需求逐渐旺盛,天域航通、山河华宇、郎星、白鲸航线等相关公司布局进展随之加快;随着快递行业竞争加剧,顺丰、京东等头部玩家开始由价格竞争转向服务竞争与产业化延伸,无人机快递布局正不断推进。

三大因素推动我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 市场规模增速高于全球
服务机器人是机器人产业中的重要分支,在人口老龄化、政策、技术等因素推动下,近年来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不断扩容,2019-2023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2.41%。同时,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始终始终高于全球水平。从产量来看,2022年我国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下降29.91%;但自2023年起其产量不断回升,且增速逐渐

我国计量校准行业应用广、需求潜力大 市场不断放量下机构数量与营收持续增长
当前,我国计量校准行业市场容量正在逐步释放,相关机构数量与营收持续增长。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计,2016-2023年我国计量校准机构数量从607家增长到791家,复合增长率为3.9%;计量校准机构的营收总额从56.68亿元增长到123.95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1.8%。

我国油气弹簧行业应用向新能源乘用车领域拓展 产品仍集中于低端领域
随着油气悬架产品应用拓展至乘用车领域,油气弹簧行业将迎来新增长点。国内量产油气弹簧的企业较少,主要企业包括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湖北优软、中航气弹簧、重庆铁马等。由于技术不成熟,我国油气弹簧产品与国外产品相比存在差距,以低端产品为主,中高端产品占比较小。

“节能减排”“降油增化”助推换热设备行业增长 绝对龙头尚未出现 市场较分散
来自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换热设备企业在技术、品牌、服务等方面存在优势,主要集中于高端市场;国内企业在规模、成本、渠道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面临着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的压力,主要分布于中低端市场。目前我国换热设备企业竞争实力相当,尚未出现绝对龙头,市场较分散。

汽车智能化趋势下线控制动系统行业渗透率可观 EMB前景广阔 国产替代势头强劲
相比传统制动系统,线控制动系统具备稳定、高效、节能等优势。线控制动系统支撑智能驾驶功能的实现,国内汽车智能化大势下,线控制动系统渗透率可观。目前线控制动系统以EHB为主流,但随着智能驾驶进入L5 阶段,能提供更精确制动执行的EMB的重要性将逐渐凸显。

全球光学显微镜行业渗透率较高 亚太地区增长领衔 中国政策加速推进国产化
近年来国内需求带动技术和制造设备领域持续突破,我国在高端光学显微镜领域取得一定进展,诸如麦克奥迪、舜宇光学科技、永新光学等企业快速发展并具备高端产品生产制造能力,逐步抢占更多市场份额。未来,随着支持显微镜国产化相关政策出台,我国光学显微镜国产化进程有望进一步加快。

我国机械密封件行业以金属类为主 中高端市场有望高增 竞争格局趋向集中
目前,我国机械密封件市场以低端产品为主,中高端市场随着石化、航空、核电等行业发展将进入高速成长期。与国外高度集中的市场格局不同,我国机械密封市场整体竞争格局呈现两极分化特点,但随着下游行业老旧装置、落后产能的逐步退出以及产能升级,大型密封件生产企业并购整合,我国机械密封件市场趋向集中。

电力需求增多带动全球燃气轮机行业增长 亚太为最大区域市场 寡头垄断格局明显
燃气轮机在电力、能源开采与输送、舰船以及分布式能源系统方面应用广泛,目前发电为燃气轮机主要应用领域,占比达32%。生成式 AI的蓬勃发展使得电力需求高增,成为推动全球燃气轮机行业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

政策助力我国智能物流装备行业持续发展 目前市场渗透率不足30% 未来提升空间大
当前我国智能物流设备渗透率尚不足30%,且立体仓库数量少于美国日本。以2021年的数据为例,AGV、输送线及机器人的渗透率不足30%,远低于发达国家80%左右的智能物流装备渗透率水平,未来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多重利好因素驱动我国码垛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但行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但与此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和应用场景的日益复杂,码垛机器人行业也面临着技术成熟度、成本投入、维护保养、法规标准、智能化与自主性以及绿色化等诸多挑战。总体来看,当前我国码垛机器人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相关企业需要紧跟市场趋势和技术发展动态,不断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以满足市场需求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全球科学仪器行业现状:以质谱仪等实验分析仪器为主 中国国产化有待推进
我国科学仪器行业自主创新能力较为薄弱,导致以色谱、光谱和质谱为代表的大部分高端科学仪器产品供给高度依赖进口,面临“卡脖子”难题。近年来,中央持续强调科学仪器自主可控并推动相关方案实施,同时在美国进一步约束背景下,安捷伦等美国品牌或将不能直接销售给国内终端客户,或将倒逼质谱仪等高端仪器自主可控提速。

我国缝制机械行业经济效益回温 贸易顺差局面稳定且缝前缝后设备出口需求稳增
从出口金额上来看,工业缝纫机在我国缝制机械出口总额中占比最大,2024年1-10月约为44.85%;其次为刺绣机和缝前缝后设备,分别占比19.50%和14.25%。从这三大产品出口量来看,2024年1-10月我国工业缝纫机出口量恢复增长,达到389.89万台,相较2023年同期同比增长5.58%;刺绣机出口量则在202

全球高空作业平台行业:欧美保有量增长来源于更新需求 国产市占率有所提升
全球高空作业平台主要市场由海外企业占据。2023 年全球高空作业机械前 20 强营收为 155.3 亿元,其中国外企业占比 69.11%。中国企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市场地位有所提升。2023年共有 5 家中国企业入围全球高空作业平台市场前 20 强,为徐工机械、浙江鼎力、中联重科、临工重机、星邦智能,

全球电动OPE行业分析:环保政策及锂电成本下降驱动市场发展 竞争格局较稳定
市场竞争方面,全球电动OPE市场竞争格局稳定,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地区累计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电动OPE核心厂商在产能布局方面,主要以中国为核心生产基地。

石油化工等下游升级将带动阀门行业扩容 高端产品替代空间大 企业竞争两极分化
国内阀门行业呈现竞争格局较为分散、企业两极分化严重的局面。国内阀门市场上存在众多中小型企业和少数大型企业,大型企业凭借技术、品牌、市场等方面优势,在中端市场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中小型企业则通过灵活的经营策略和差异化的产品定位在市场中寻找机会,目前主要聚焦于低端阀门及民用阀门市场。

商用车产量修复下我国多缸柴油机行业销量回升 潍柴控股龙头地位稳固
近年来,我国多缸柴油机行业集中度较高,且整体呈现上升态势,2023年CR5和CR10分别达到52.77%和77.74%。同时,我国多缸柴油机市场竞争格局由潍柴控股、玉柴集团、安徽全柴、云内动力、江铃汽车等本土企业主导,同时还有康明斯等部分外资企业参与竞争。

我国履带起重机外销占比已超内销 风电核电应用拓展或为行业带来新增量
2022年,我国履带起重机总销量出现下降,约3215台,同比下降19.4%;2023年其总销量下降态势延续,但下降幅度已大幅减缓,同比微降0.2%。

我国火箭发射行业分析:民营厂商技术持续发展 市场将进入爆发期
全球航天发射活跃度不断提升,2023年轨道发射次数达到224次,中国霸占全球发射榜单前三,2023年国内运载火箭发射67次,且每年仍在持续创新高。虽然太空无边无际,但低轨卫星轨道和频段资源却是有限的,所以部分国家及企业纷纷加快发展低轨通信星座,抢占可用频率使用权,为确立太空优势奠定基础,我国火箭发射行业将进入爆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