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业

我国童装行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主要销售渠道为商场购物中心
儿童服装简称童装,指适合儿童穿着的服装。按照年龄段分包括婴儿服装、幼儿服装、小童服装、中童服装、大童服装等。童装行业产业链中,上游主要包括植物纤维、动物毛皮以及化学纤维等原材料;行业下游主要为各销售渠道,包括商场联营店、品牌专卖店、电商平台等,最终下游为终端消费者。

我国汉服产业链分析:下游爱好群体数量上升 行业销售额大幅增长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我国箱包产业链分析:旅游出行人次上升带动行业持续向好发展
箱包是对用来装东西的各种包包的统称,包括一般的购物袋、手提包、手拿包、钱包、背包、单肩包、挎包、腰包和多种拉杆箱等。箱包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由铝合金、皮革、布料、塑料、海绵等原材料构成;行业中游产品包括真皮类箱包、布料类箱包、PU箱包、PVC箱包等;行业下游为箱包行业的销售渠道,主要通过商超、品牌实体店、服装批发市场以及电商平台等线上线下渠道进行销售。

2020年我国快时尚服装行业竞争现状分析:替代品威胁较大 市场洗牌加剧
快时尚是一种“快速响应顾客时尚、潮流消费需求”的服装生产模式,旨在通过优化供应链,缩短服装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周期,以较低的价格为顾客提供具有一定时尚性的服装。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不断转变及人力密集型产业发展面临困境,快时尚品牌的吸引力在逐渐下降,利润空间被逐渐压缩,发展速度放缓。

中国头盔行业下游需求量扩大 带动整体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头盔是保护头部的装具,是军人训练、作战时戴的帽子,是人们交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头盔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ABS、EPS、PC、碳纤维等原材料;行业下游应用于运动、骑行、军事、建筑隧道施工等领域。

我国羽绒服行业PEST分析:平均单价持续增长 产品以国产为主
羽绒服是一种用内充羽绒填料的上衣,外形庞大圆润。我国羽绒服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原材料企业,包括各类羽绒、服装面料和各种辅料;行业下游应用于销售领域,主要包括专卖店、商超、电商等。

2019年中国衬衫行业产量有所回升 区域集聚特征明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经济水平的提高,用于衣着方面的消费支出逐年增长,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衬衫的消费需求。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1338元,增长3.8%,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6.2%。2020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847元,下降11.9%,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5.7%。

2020年服装行业产业链现状及上下游企业优势分析
服装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发展,行业逐渐向品牌、设计、渠道等竞争方向转变,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其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具体来看,服装行业上游主要是以棉麻、毛丝、化纤、纺纱、染料等为主的原材料,下游为百货商尝购物中心、专卖店、电商平台等销售渠道,最终应用于消费者。
我国运动服饰企业积极开拓线上渠道 加快转型降低疫情影响
运动服饰行业是指从事运动服饰事业体的集合,行业主要业务包括运动服饰的设计、生产以及销售。我国运动服饰行业发展至今已经初具规模,不过行业整体集中于低端产品竞争,国产品牌竞争力不强,行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运动服饰行业竞争格局稳定,疫情过后需求或将引来反弹
运动服饰行业格局稳定,头部品牌市占率稳步提升,中小品牌定位小众细分市常行业头部品牌已形成,多重壁垒且不断深化,行业集中度稳步提升,竞争格局趋于稳定。运动鞋服市场基本形成了国际品牌与国内品牌两分天下的局面,以耐克和阿迪达斯为代表的国际知名运动品牌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前沿的设计理念和强大的品牌推广与市场营销能力,占据了一线城市运动鞋服市场的领导地位

2020年中国运动服饰市场有望快速复苏,安踏李宁表现亮眼
体育赛事赞助是运动品牌的重要营销渠道,通过赛事中的品牌曝光,能够更高地塑造消费者的品牌认知,提升品牌忠诚度,进而带动品牌运动服饰销售的增加。以安踏为例,安踏自09年起成为中国奥委会官方合作伙伴,连续历经伦敦、里约两个奥运周期,有效提升了自身品牌形象与知名度,在此期间成为国内最大运动品牌。李宁、特步等国内品牌也加大体育赛事赞助力度,影响力不断提高,近年来保持较快增长。

2020年鞋履设计行业产业链现状及上下游企业优势分析
鞋履作为日常生活必需品,整体行业规模巨大且维持稳定增长;从产业链角度来看,中国鞋业正逐步从单纯代加工走向自行研发设计、自有品牌的产业链环节和运营模式,产业升级趋势明显。其上游主要为向其采购少量样品材料的原材料商,下游则面向品牌商及广大中小鞋履制造商、贸易商。

2020年中国服装行业承压运行 企业盈利难度增加 出口市场明显下滑
近几年,我国服装行业承压负重、迎难前行,积极推进转型升级和务实创新发展,在生产经营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总体基本保持平稳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中国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244.72亿件,同比下降3.28%。2020年1-5月份,我国规模以上服装企业服装产量73.17亿件,同比下降17.91%。

我国内衣行业市场零售额逐步上涨 品牌价值成未来发展核心
过去追求生产的便捷性,我国内衣企业常进行规模化的大批量生产,在这种模式下,达不到消费者的精细化需求,一旦前端销售受阻,会使得后端产生大量的库存堆积,陷入低创新、粗放化的行业局面。为打破这种局面,未来内衣行业的发展趋势会逐渐朝以产品价值为中心,满足并引导消费者的消费喜好发展。

全球运动鞋市场销售额逐步增长 预计2025年突破3700亿美元
健身带动全球运动消费上涨,而运动鞋作为运动市场的其中一个消费点,也获取到很好的成绩。自2010年起,全球运动鞋市场销售额逐步增长,至2019年市场销售额达1684.7亿美元,同比增长15%。

2020年中国服装检验检测行业机构数量减少 市场规模持续下降
服装检验检测是指检验检测机构接受产品生产商或产品用户的委托,综合运用科学方法及专业技术对某种产品的质量、安全、性能、环保等方面进行质量检验检测,出具质量检验检测报告,从而评定该种产品是否达到政府、行业和用户要求的质量、安全、性能及法规等方面的标准。服装检测内容主要包括:服装号型、纤维、物理性能、色牢度、尺寸稳定性、织物结构、化学性能、外观质量的评定等。

2019年中国汉服行业消费人群逐年增多 襦裙销量占比最大
从我国汉服爱好者的数量来看,2014年我国汉服爱好者数量为32万人,2018年汉服爱好者数量增长到了204.2万人,同2017年相比增长72.9%。虽说我国汉服爱好者人数仅约200万人,对比来看是属于一个较为小众的群体,但这一群体支撑的消费规模却突破了10亿元,说明这一群体的消费力强并且消费热情高、粘性大。

2019年中国女性内衣行业规模逐年增长 人均拥有内衣数量达5.件
我国适于穿戴内衣女性的年龄主要在15-64岁之间,近年,我国女性人口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15-64岁之间的女性人口为44591.7万人,2017年上升到45512.8万人。

2019年全球运动鞋行业销售、市场规模持续增大 美国份额占比最高
2018年,在全球运动鞋服的销售规模中,美国占据的销售市场份额最大,达到31.1%;其次是巴西及中国,其所占的市场份额分别为9.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