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保健

需求基数持续上升 我国减重药行业市场快速扩容 发展潜力可观
根据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预测2030年国内成年人肥胖率将达到23%;假设总人口0.21%增速,>14岁占比82%,至2030年肥胖人口将达到2.7亿;假设国内2022年减重药物渗透率为0.1%,随着上市药物增多(更好的疗效和依从性),2030年渗透率达到2.2%;

我国产后康复设备行业现状分析 销售额持续增长 产康机构需求占比提升
按照产品功能差异,产后康复设备可分为盆底康复设备、产后恢复设备两大类。按照使用场景,产后康复设备可分为医疗专用器械、非医疗设备、家庭设备三大类,在产后康复设备市场中分别占比45%、45%、10%。

我国基因治疗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 行业快速升温 未来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根据预测,2025年全球及我国基因治疗市场规模达305.4亿美元和178.9亿元,2020-2025年CAGR分别达71.2%和276.0%。

我国医疗器械流通行业:企业间竞争激烈 已现呈分化态势(附主要企业竞争优势)
目前我国已发展为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仅次于美国。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8438.2亿元,并预计2023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达10564亿元。

我国神经介入医疗器械行业现状分析 政策+资金双重驱动 国产化替代加速
神经介入对于技术以及医护人员的专业度要求都很高,它需要高度专业的神经学家来执行使用当前传统设备的程序,需要推进技术和设备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介入手术中的失败,因此近年来我国神经介入医疗器械市场需求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市场规模正在逐渐扩大。2015-2019年我国神经介入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29亿元增至6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

我国口腔修复膜行业分析:种植牙需求扩增下 市场规模及消耗量持续增加
种植手术会进行组织切开和翻瓣,口腔修复膜可以为宿主细胞生长和快速血管化提供良好的环境,具有调节、引导细胞长入、促进血管化和上皮形成的功能,从而更快地完成组织缺损的修复和重建。因此,口腔修复膜在口腔种植手术中应用最多。在种植牙费用结构方面,修复材料约占种植牙费用的13%。

我国口腔骨修复材料行业分析:种植牙持续放量 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149.5亿
自体骨的骨量有限,难以满足大规模临床应用,且会造成额外失血与创伤,增加手术难度与时间成本,取骨部分存在潜在并发症风险。同种异体骨也面临来源有限的问题,亦具有引起免疫排斥反应、传播疾病、产生延迟愈合和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口腔修复骨粉用量为201万克,预计2025年市场需求将达到534万克。

我国干眼症药物行业分析:临床需求尚未满足 市场格局或将迎来改变
现阶段,我国干眼症用药选择较少,而在患者占比达50%左右、市场潜力较大的中重度干眼症领域,我国的疗法比较单一,主要以传统的人工泪液为主。据统计,预计2022年中国干眼病用药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2.8%。

我国穿刺机器人行业发展背景与现状分析 市场环境及政策利好 行业增长势头强劲
截至2022年底,全国注册护士总量超过520万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约为3.7人,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地方标准相比,缺口超过千万人。

我国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研发进展迅速 目前已超30家企业布局相关领域(附主要企业竞争优势)
我国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研发起步较晚,目前市场规模小。但2016年以来,双特异性抗体等创新药物研发进展迅速。目前国内共有300余款双抗在研药物,其中进入临床阶段的近百款。适应症方面,在已上市和在研药物中,肿瘤适应症占据多数,约占所有双抗药物数量的86.7%,排第二名的适应症为血液病,约占20.89%。

我国生物药物治疗水平逐渐与世界接轨 单克隆抗体药物市场增长空间大(附主要企业竞争优势)
而虽然近几年我国单克隆抗体药物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由于在欧美市场上市的许多单克隆抗体药物尚未在中国获批,同时,中国患者的支付能力有限,因此相较于全球市场,中国单克隆抗体药物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我国眼科医疗行业呈现需求蓝海 眼科药物及器械市场增长潜力大
综上,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加剧、青少年近视比率上升及国家鼓励相关眼科医疗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我国眼科患病人数持续增多,眼科医疗行业呈现需求蓝海。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眼科医院诊疗人数增加至4340.73万人,同比增长25.36%,眼科医院手术人数为216.83万人,同比增长20.24%。

我国角膜塑形镜行业分析:多因素推动渗透率提升 消费量及市场规模稳定增长
此外,随着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均出现持续快速增长,增速维持在8-9%左右,而医疗和教育领域则是消费能力增长后最大的受益领域,这有助于提高角膜塑形镜可及性。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538元。

我国屈光手术行业分析:刚性需求稳健增长 2030年规模将进入千亿市场
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屈光不正患者人数达56063万人,其中成人近视32557万人,成人远视23506万人;预计2025年我国屈光不正患者人数将达61774万人。

我国血糖监测行业市场现状及竞争分析 CGM兴起且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
2021年,我国血糖监测器械市场规模达到112.90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2.72%;2022年,我国血糖监测器械市场规模达到129.6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4.79%。

我国AI医疗器械行业现状分析 产品集中于诊断与治疗环节 癌症为最大应用领域
从应用领域看,癌症是我国AI医疗器械中最大的应用领域,占比达36%。此外,肺结节检测、冠心病诊断、骨折诊断分别占比27%、23%、14%。

我国干细胞治疗行业:政策红利继续加持 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同时数据显示,我国需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人数由2017年的70300例上升至2021年的78700例, 2022年估计超过8万例。

种植牙及正畸等需求上升 我国口腔CBCT行业渗透率及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在高错颌畸形率、高复杂型错颌患病率的背景下,我国正畸行业市场高速发展。在市场规模方面,按收入端计算,2019年我国正畸市场达到73亿美元,2015-2019年的复合增长率20.7%,高于全球增速10.3%,预计2030年将达到296亿美元,2019-2030年CAGR约为13.6%。

我国POCT产品需求日益凸显 市场处于明显寡占V型格局
未来,在社会运转模式不断向高效快节奏发展的城镇化背景下,随着分级诊疗的不断推进,POCT 产品的需求将日益凸显。这也是POCT成为增长最快的体外诊断市场原因之一。2022年市场规模为225亿元,具体如下:

内镜诊疗器械行业:本土企业加快追赶步伐 部分领域已实现技术领先(附主要企业竞争优势)
近年来我国内窥镜在医用领域的应用市场规模逐年增大,且目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市场前景广阔。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内窥镜市场规模已达356亿元,较2020年同比增长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