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保健
我国口服降糖药行业:销售规模不断扩大 达格列净销售增长强劲
近年来我国口服降糖药销售规模不断扩大,2022突破300亿元,同比增长27.96%。等级医院是口服降糖药主要销售渠道,2022年销售额达到212.2亿元,同比增长30.02%,占比约为70%;零售市场销售额达到92.6亿元,同比增长23.47%,占比约为30%。
我国隐形正畸行业分析:需求基数庞大 未来市场规模或将实现稳步增长
目前,我国错颌畸形患者体量巨大,复杂病例占比高。根据相关资料可知,2022年,我国错颌畸形患者达10.41亿,其中II/III类畸形比例为45-50%,高于欧洲和美洲20-40%的占比;我国整体人口中II/III类错颌畸形率达到36%,显著高于同期美国的17%。
全球一次性内窥镜行业分析: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Ambu成为龙头企业
一次性内窥镜能够保证每次使用时都处于无菌状态,解决重复式软镜的交叉感染问题,常见的有一次性支气管镜、一次性十二指肠镜、一次性输尿管镜、一次性膀胱镜等。
我国化学发光免疫诊断行业规模超百亿 罗氏等外资企业占据七成份额
化学发光免疫技术由于具备较高的灵敏度以及高通量快速检测的技术性能,已逐步成为引领免疫诊断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作为免疫诊断的新兴检测技术,化学发光由于具备无放射性、特异性高、灵敏度高、自动化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检测场景。因此化学发光市场发展迅速,增速维持较高水平。
政策端接连发力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国产替代化加速
医疗器械主要指直接或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物品,包括各种医用材料、医用设备、医用器具、医用耗材、医用软件等。医疗器械的种类非常广泛,包括医用影像设备、手术器械、康复设备、诊断试剂、口腔医疗器械、眼科医疗器械、心血管医疗器械、呼吸系统医疗器械等。
我国人工血管行业:高度依赖进口 国产替代前景大
虽然国产人工血管产品已获得突破进展,但是目前我国人工血管仍高度依赖进口,本土企业市场份额占比仍然较低,国产替代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我国哮喘药物行业:肾上腺素类药物占市场主导地位 布地奈德销售额排名第一
目前我国哮喘药物主要分为控制类药物和缓解类药物。控制类药物又可以分为糖皮质激素类、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缓解类药物则包含肾上腺素类、黄嘌呤类和抗胆碱药等。
我国药用玻璃市场规模呈增长态势 中硼硅玻璃渗透率有望提高
作为医药包装的重要组成之一,药用玻璃行业市场规模随着医药市场规模的扩张而不断增长。根据数据,2021年我国药用玻璃市场规模为286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1.7%,占医药包装的17%;预计到2026年,我国药用玻璃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42亿元,2023-2026年的CAGR为8.51%。
热潮来袭 我国核药行业竞争日趋升温 中国药企或将产生下一个“炸弹”
2023年12月底,跨国生物医药巨头百时美施贵宝(BMS)宣布以41亿美元溢价收购核药新锐RayzeBio,超过RayzeBio IPO定价的三倍,一举成为2023年核药赛道并购案;
我国心脏起搏器需求庞大 外资品牌占据9成市场 行业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按照电极线植入的产品来看,目前双腔起搏器是我国心脏起搏器市场上主流产品。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心脏起搏器临床应用植入量达 11.6 万台 ( 含大陆医和军队医院 ) 。其中双腔起搏器临床应用植入量达85420台,占总市场的76%,超过国际平均水平70%。
全民健身热潮开启 我国运动营养行业方兴未艾 发展空间局限有望被打破
疫情激发全民自下而上的运动健身需求,我国运动营养市场潜力巨大。同时,在国家相关体育运动产业相关政策支持下,为运动营养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例如,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指出2025年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要达到38.5%。
我国消毒剂日常化使用频率增加 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增长下行业需求将持续旺盛
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消毒剂产品的性能也在不断提升,更加高效、安全、环保的产品不断涌现。从渠道来看,目前电商平台的品牌专营店和实体药店是我国消毒剂的主要销售渠道。有数据显示,2023年消费者从电商平台的品牌专营店购买消毒剂的占比达到了63.0%,从实体药店购买消毒剂的占比为60.9%。
PCI手术量持续增加 我国冠脉支架行业需求旺盛 药物球囊发展空间较大
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2022年,我国PCI手术例数为1293932例,平均支架/药物球囊数为1.47个,其中支架占比82.4%。在市场渗透率方面,我国PCI手术每百万人口手术量为824.1,与美国、欧洲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高致残率、低渗透率 我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介入器械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由于AIS病症高病死率、发病人数持续上升,我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介入器械市场规模增长迅速。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介入器械市场规模达13.22亿元人民币,2015年-2020年CAGR为45.8%,预计2026年达到73亿元,2020-2026年CAGR约为33.0%。
我国生长激素行业竞争现状分析:本土企业领跑 市场呈现寡头垄断格局
当前,我国生长激素行业集中度高,市场呈现出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金赛药业凭借着入局时间早和获批生长激素数量最多等优势,多年占据着70%以上的市场份额。
多因素驱动下我国医用内窥镜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国产替代已成大势所趋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据测算,预计“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我国消化道癌症形势严峻。
颅内动脉瘤千万人群市场下我国血流导向密网支架行业规模增长迅速
颅内动脉瘤指颅内动脉壁的囊性膨出,大多是由动脉壁局部薄弱和血流冲击形成,极易破裂出血,是出血性脑血管病中最常见且引起后果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颅内动脉瘤发病人数达到8402万人,2017-2021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2%,预计2032年发病人数将增长到9275万人。
从“三分天下”到“百花齐放” 我国抗ED药物行业市场正呈一片红海之势
从药品三大终端六大市场销售占比来看,西地那非是最受欢迎的抗ED药物,领跑抗ED药物市场。数据显示,其2022年销售占比超过65%,分别在零售药店和公立医院渠道拿下41.36亿元和27.35亿元的销售额,较2021年有所微降。其次是他达拉非,占比超过30%。
集采刺激初见成效 我国神经介入器械行业竞争格局或将重塑
近年来,神经介入手术有效性逐步得到研究验证,神经介入手术的临床应用范围扩展,再加上一系列医疗器械创新政策的出台,我国神经介入器械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神经介入器械市场规模为58亿元,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75亿元,期间CAGR为20.1%。
我国创新药行业获批数量居历史高位 GLP-1等创新大品种市场潜力大
根据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NMPA批准了39款新药,超之前四年总和;2022年由于疫情等原因,获批数量有所减少,但2023年创新药获批数量恢复至40款,其中进口新药6款,国产新药34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