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材料

我国分布式能源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并网消纳仍是难题
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容量253GW,同比增长60.5%,占光伏装机总规模的42%;新增装机容量达到了96.29GW,同比增长88.4%。预计2024年我国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量将达到317GW,新增装机容量预计将达到111.87GW。

非晶变压器占比提升将带动非晶带材行业需求增长 云路股份龙头地位稳固
我国非晶带材产业化应用自2010年以来已有十多年时间,近年来产量快速提升。数据显示,2015-2022年,我国非晶带材产量由5万吨左右增长至11.15万吨。

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现状分析:出货量持续增长 磷酸铁锂及三元材料占主导
根据数据,2019-2023年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由40.4万吨增长至248万吨,预计2024年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达319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28.6%。

我国熔盐储热行业分析:装机容量稳步增长 大规模建设成必然趋势
目前,我国熔盐储热行业处于起步阶段,装机容量稳步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熔融盐储能累计装机容量是657MW,同比增长7.6%,新增装机容量是46MW。同时,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我国要完成2亿千瓦存量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增加系统调节能力3000万千瓦到4000万千瓦。

我国飞轮储能行业分析:政策叠加资本驱动 市场即将迎来爆发节点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31.39GW/66.87GWh。其中,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比97.4%,飞轮储能占比仅0.2%左右。根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我国飞轮储能市场规模已超过320亿元,预计到2023年将突破千亿大关,年度增速预计将超过40%。

规模化提速 我国储能行业或将面临供需失衡隐忧 企业该如何应对?
低碳排放、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成为全球共识,我国可再生能源行业也快速发展。根据数据显示,我国风电行业累计装机容量由2017年的16367万千瓦上升至2023年的44134万千瓦,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5.22%;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达到216.88GW,同比增长148%,创下历史新高。

碳纤维复合材料行业:中国航空航天领域需求有望增多 国产替代仍有空间
2023 年,全球树脂基碳纤维复材市场规模 229.6 亿美元,其中,航空航天军工领域市场规模 146.2 亿美元,占比 64%,体育休闲领域市场规模 35.9 亿美元,占比 16%,风电叶片领域市场规模 6.2 亿美元,占比 3%。

我国抽水蓄能行业正处重要战略机遇期 预计到2024年底装机规模将达到5700万千瓦
从主要投资企业来看,仍以电网企业、能源央企为主,合计占比超80%。数据显示,在2023年抽水蓄能电站投资市场中,电网企业占比53%,能源央企占比32%,两者合计占比达到88%。

资本、应用、企业三大因素驱动 我国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
因此,在各种优势的加持下,钠离子电池一度引发市场热议,其出货量也一路上升。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钠离子电池出货量约为0.5GWh,预计2024年钠电池出货量有望首次突破1GWh,并且需求量将达11.9GWh。

我国稀土储氢材料行业:下游应用市场政策红利叠加技术支持下前景广阔
我国是全球最大稀土储氢材料生产国,近年来产量总体维持在1万吨以上,且在经历2年产量下滑后,在2022年其产量恢复增长,达到1.28万吨,同比增长18.52%。稀土储氢材料也是我国目前唯一实现大规模商用化的储氢材料,2022年产量占储氢材料总产量的比例达到90.14%,占据主导性地位。

国内产能爬坡 TOPCon电池将成为未来主流电池技术 行业出清速度加快
光伏技术主要包括PERC、TOPCon、HJT,当前我国的电池技术路线以P型电池为主,TOPCon电池技术路线的市场占有率尚处于较低水平,2022年占比不足10%,主要由于相比较于标准PERC工艺,TOPCon技术资本支出(CAPEX)偏高约10%,运营成本(OPEX)偏高约25%。

我国高岭土行业发展现状: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部分产品依赖进口补充
高岭土具有较好的可塑性、粘结性、绝缘性、抗酸性、耐火性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在造纸、陶瓷、耐火材料、涂料、橡胶、塑料等传统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同时随着高岭土的加工和改性技术不断进步,其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应用范围已延伸至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为高岭土行业带来更广阔、更深层次的发展空间。

政策+下游需求+核心设备国产化助推我国加氢站行业迅速发展 建成数量高速增长
在政策、下游需求和核心设备国产化率提高等因素推动下,我国加氢站行业发展迅速,加氢站建设不断推进,至2023年底累计建成474座加氢站,同比增长32.4%。同时,我国加氢站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容,由2018年的3.6亿元上升至2022年的49.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92.47%。

政策助力我国成为全球主要电化学储能国 山东等地领先发展 锂离子电池为主流设备
在政策助力下,我国电化学储能市场将保持快速发展。根据数据,2023年我国电化学储能累计投运电站958座,总功率达25005MW,总能量达50864MWh。预计2024年我国电化学储能总功率将达28650MW,总能量将达57300MWh。

陶瓷基复合材料行业:航空航天应用领域景气度上行 国内市场展现出良好发展前景
目前陶瓷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发展较快,根据数据,2022年全球航空航天领域在陶瓷基复合材料市场占比达到37%,随着航空航天景气度上行,预计未来几年航空航天仍将处于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主导地位。

我国HJT电池厂商正积极扩产 行业产业化有望加速 华晟新能源产能遥遥领先
2022年光伏电池仍以PERC电池为主,市场占比为88%。N型电池片占比约9.1%,其中N型TOPCon电池片市场占比约8.3%,HJT电池片市场占比约0.6%,XBC电池片市场占比约0.2%。HJT电池市场占比仍然较小,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资源与技术双重掌控下我国稀土占据全球“主导地位” 新政落地行业将迎重大转折
我国稀土资源丰富,储量占全球的34%,稀土矿产的产出比例更是高达70%,是全球唯一具备稀土全产业链各类产品生产能力的国家,多年来以不到全球40%的稀土资源供应了70%以上的稀土原料。根据USGS2024年公布的数据,当前全球稀土资源储量为1.1亿吨,其中中国储量为4400万吨,占全球储量的40%。

我国稀土永磁材料市场供需基本平衡 行业格局持续优化下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数据显示,当前全球稀土资源储量为1.1亿吨,其中中国储量为4400万吨,占全球储量的40%。2023年全球稀土产量35万吨;其中中国稀土产量为24万吨,同比增长14.29%,占全球稀土产量的68.57%;其次为美国,产量4.3万吨,位居第二。这一数据充分显示了我国在全球稀土资源市场中的主导地位。

我国AWE制氢行业现状分析:关键材料基本国产化 隔膜国产替代空间较大
在电堆方面,电解电堆包括膜片/电极组件,成本占比57%;多孔传输层,主要为泡沫镍板或镍丝网等材料与结构,成本占比8%;极板成本占比7%,常用铸铁金属板、镍板或不锈钢金属板;结构层(极框),与极板共同实现对电解小室的结构支撑,成本占比14%。

我国天然石墨行业发展现状:准入门槛提高 产量整体保持增长但出口量下滑
近年来我国天然石墨出口规模始终大于进口规模,且出口量整体呈现下滑态势,2023年达到22.19万吨,同比下降7.08%;进口量则呈现波动变化态势,2023年达到9.3万吨,同比下降45.45%。据悉,2023年10月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关于优化调整石墨物项临时出口管制措施的公告》, 要求对天然鳞片石墨及其制品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