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

我国交流电动机行业:新能源车、工业机器人等应用市场将是未来关注重点
到2022年,我国交流电动机产量为42928.7万千瓦,较上一年度增长了5.99%。进入2023年受市场饱和、原材料成本上涨、市场需求下滑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交流电动机产量出现明显下降。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交流电动机产量为36812.5万千瓦,同比减少14.25%。

合成树脂产能扩张将为气力输送系统行业带来增长动力 市场向本土头部企业倾斜
随着国内石化、化工行业向高端化和差异化方向发展,技术升级和产能扩张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动力。根据预测,2023-2027年间,国内合成树脂的新建产能将是过去五年的两倍以上,这意味着气力输送系统的市场需求将在此期间大幅提升,市场空间预计可达到200亿元。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处于调整期 新一轮周期将启动 全球化战略布局持续深化
工程机械新一轮周期将启动。从更新需求来看,工程机械产品的更新需求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设备到达设计使用年限后,因老化和性能下降被淘汰,市场购入新机替代老机;二是因环保限制、政策补贴以及产品迭代升级等因素带动市场置换需求提前释放。

锂电铜箔行业:新能源车与储能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轻薄化”趋势明显
近年铜箔作为锂电池的重要组成材料之一,受电池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带动,锂电铜箔需求也保持快速增长,出货量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锂电铜箔出货量达53.5万吨,同比增长27%,占全球锂电铜箔出货量的 78.1%。预计2024年我国锂电铜箔出货量将增至65万吨。

我国组串式光伏逆变器行业分析:市场规模及功率密度有望持续上升
光伏逆变器市场以集中式和组串式逆变器为主。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光伏逆变器市场仍然以组串式逆变器和集中式逆变器为主,其中组串式逆变器市场占比为80%,集中式逆变器市场占比为20%。

我国切削工具行业分析:政策大力支持 汽车、通用机械等领域为市场增添需求
高效先进刀具可明显提高加工效率,使生产成本降低10%~15%。刀具的质量直接决定机械制造行业的生产水平,更是制造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最重要因素。由于综合性能俱佳及成本较低等特点,硬质合金迅速抢占市场份额,而切削刀具产品市场使用硬质合金材料的占比达53%。

碳纤维设备行业现状: 碳纤维需求爆发将带动设备端发展 国产替代趋势明显
中国碳纤维需求量稳步上升。碳纤维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风电叶片、体育休闲、压力容器、碳/碳复合材料、交通建设等领域,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物资。2015-2023年中国碳纤维需求量从16789吨增加至69075吨,复合增长率为19.34%。

我国臭氧发生器行业:市场呈现梯队化竞争格局 下游需求空间潜力大
我国臭氧发生器市场呈现梯队化竞争格局。位于第一梯队的企业以国林科技、龙净新陆(原名新大陆)、珏辰环保、赛莱默、苏邦环保、江苏康尔等为代表,其具备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自主研发能力,掌握多项臭氧发生器核心技术,同时其产品类型丰富,可根据不同客户、不同市场和不同应用终端的需求,制造不同规格的臭氧发生器

中国电脑针织横机行业进入全成型时代 2025年将迎替换高峰 且出海步伐坚定稳健
电脑针织横机设备通常5至8年需要进行更新换代,随着设备的磨损老化,当前我国存量电脑横机市场广阔,存在较大替换空间。根据数据,我国电脑针织横机市场分别在2010年前后、2017年前后呈现销量高峰,依据电脑针织横机设备更新周期,我们预计国产电脑针织横机将在2025年左右迎来替换需求的高峰。

新能源汽车及储能等旺盛需求驱动我国锂电设备市场扩容 产品基本实现国产化
我国锂电设备国产替代进程不断加速,到目前其国产化率已超过90%。其中,涂布设备和卷绕设备的国产化率达到98%以上。

直流无刷电机行业:受汽车制造、家电生产等领域旺盛需求推动 本土企业竞争力弱
BLDC电机优质企业主要集中在欧美及日本等区域。欧美起步早,掌握着BLDC电机较为核心的技术;亚洲技术实力较好的企业则主要分布在日本,除德昌电机等少数头部外,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相对不足。

政策+需求双轮驱动 我国热泵行业迎来良好发展机遇
根据EHPA预测,2026年,欧盟热泵市场规模将超过150亿美元,2031年销量预计达到1400多万台,2022-2031年CAGR将达到15%;假设未来5年热泵渗透率保持每年2pct的提升幅度,则对应热泵销量到2026年预计达到460万台。

海内外市场需求驱动 我国注塑机行业规模突破百亿 出海有望成新增长点
注塑机成为中国塑料机械中发展速度最快、水平与工业发达国家差距较小的塑机品种之一。根据数据显示,2016-2021年我国注塑机市场规模由211.6亿元增长至262亿元,预计2026年我国注塑机市场规模将达310.8亿元。

我国减震器行业:正处升级高端化发展阶段 汽车为最主要应用市场
近年来随着市下游应用领域的增多,市场需求的上涨,我国减震器市场规模呈现逐年上涨态势。数据显示,2016-2021年我国减震器行业市场规模从83.61亿元上涨至139.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83%。

我国机床(工业母机)行业:高端机床国产替代空间大 市场梯队化竞争格局明显
当前,我国机床市场呈现梯队化竞争格局。位于第一梯队的企业是以日本山崎马扎克、德国通快、美国马格等为代表的外资企业,凭借着入局时间较早、技术成熟等优势,垄断国内高端机床市场;位于第二梯队的企业为通用技术、海天精工、创世纪、纽威数控

我国输送机械行业现状分析: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竞争格局较为分散
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输送机械行业市场规模530亿元,2019-2023年的复合增长率为2.5%,其中带式运输机械占据主要地位,市场规模288.67亿,2019-2023年的复合增长率为2.75%。

全球光伏跟踪支架高速发展 国内渗透率较低 本土厂商竞争力有待提升
相比之下,中国光伏跟踪支架渗透率较低,2022年仅占比12%,主要由于早期跟踪支架技术不够成熟,稳定性和可靠性不高,国内光伏电站投资业主倾向固定支架;早期标杆电价较高,采用固定支架的电站投资回报已经达到或超过预期收益;跟踪支架造价高、技术附加值高,出厂单价一直高于固定支架。

全球半导体晶圆激光开槽设备行业规模持续扩大 中国市场增长较快且被外资垄断
在先进制程及先进封装快速发展带动下,半导体晶圆激光开槽设备备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全球激光开槽设备市场规模达5.76亿美元,2023-2025年CAGR达13%。

多重因素推动 我国液冷服务器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 市场规模突破百亿
在算力需求提升、数据中心加快建设、政策和技术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液冷服务器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其市场规模达到73亿元,同比增长189.9%;2023年其市场规模突破百亿元,同比增长49.32%;同时,2023年其出货量超过16万台,同比增长57.3%。

我国挖掘机行业结构呈“两头强中间弱”特征 企业正积极开辟海外新空间
国际上疫情反复叠加国内挖掘机厂商出货意愿强烈,我国挖掘机出口量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挖掘机出口量达10.95万辆,占国内挖掘机整体销量的41.9%,2023年一季度,我国挖掘机出口量进一步增长,达2.86万辆,占国内挖掘机整体销量的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