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业

我国三氟化氮行业分析:出口量呈爆发性增长 中船特气技术处于领先地位
三氟化氮生产中的主要杂质包括四氟化碳、氧气、氮气、一氧化氮等,四氟化碳因与三氟化氮性质相似较难去除,是下游客户衡量产品质量的关键指标。中船特气高纯三氟化氮的纯度可达到 5N,主要产品技术指标处于行业一流水平,各类杂质含量较低,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我国盐化工主要产品产量整体上升 行业逐步向绿色低碳、精细化方向转型
2024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发布《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在“产业延链工程”中明确提出盐(矿)化工、生物化工产业链延伸为重点方向。其中在盐(矿)化工行业重点加强氟、硅、磷等矿产资源的高值利用,发展超净高纯氢氟酸,特种含氟单体,第四代含氟制冷剂等含氟化学品,高品质氟树

我国石英砂产量持续上升 高纯石英砂市场供不应求且价格大涨
近几年由于高纯石英砂国内供给不足,再加上下游光伏、半导体等领域需求旺盛,使得其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一路上行。据《中国基金报》报道,国产高纯石英砂价格由2022年年中的5万元/吨涨至2023年3月的14万元/吨。而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数据,2023年初至2023年9月,高纯石英砂(内层砂)的价格由不到10万元/吨

我国聚偏氟乙烯(PVDF)行业分析:产能及产量大幅增长 进口替代效应显著
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聚偏氟乙烯(PVDF)行业产能达到12.35万吨,同比增长6.93%。同时,PVDF产能向头部企业集中,2023年PVDF产能CR4达到60.62%,浙江孚诺林、东岳集团、内蒙三爱富、阿科玛氟化工产能分别达到2.8万吨、2.5万吨、2万吨、1.45万吨。

终端新能源汽车+储能拉动我国碳酸乙烯酯行业发展 产能产量大幅增长
我国碳酸乙烯酯下游消费以锂离子电池为主,应用终端主要涉及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等行业。近年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快速发展,我国碳酸乙烯酯消费需求不断增长,产能产量也大幅上升,已成为全球最大碳酸乙烯酯消费国和生产国。此外,我国碳酸乙烯酯产能分布较为集中,2022年CR6接近80%,其中浙江石化以26.06%的占比位居国

我国聚酰亚胺薄膜行业现状:市场不断扩容 国产替代进程加速进行
近年来随着下游市场不断发展,我国聚酰亚胺薄膜市场不断扩容,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6-2022年我国聚酰亚胺薄膜市场规模从25亿元增长到72.4亿元。估计2023年我国聚酰亚胺薄膜市场规模在80亿元左右。

我国聚丙烯行业正处于扩能期 产量、表观消费量上升且对外依存度下滑
近年来,为了满足下游市场发展需要,我国聚丙烯生产企业积极扩产,使得行业处在持续的扩能当中,产能不断扩张,由2018年的2317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3976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1.4%。

我国丁腈橡胶行业发展现状:产需整体上升 兰州石化产能居市场首位
截至2023年底,我国仅有6家丁腈橡胶生产企业,产能格局集中。其中,兰州石化的丁腈橡胶产能居国内市场首位,达到10万吨,占比30.49%;其次为宁波顺泽和镇江南帝,分别达到6.5万吨和6万吨,占比分别为19.82%和18.29%。

我国聚醚改性硅油行业市场增长潜力强劲 直锁型聚醚改性硅油是最主要细分产品
随着相关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和升级生产设备,我国硅油产能、产量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硅油产能107万吨,同比增长26.3%;产量62万吨,同比增长6.2%。预计2024年我国硅油产能将达到129万吨,产量将达到70万吨左右。

我国聚酰亚胺行业应用前景巨大 国内厂商正强力推动国产化进程
近年我国聚酰亚胺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7-2022年我国聚酰亚胺市场规模由90.3亿元增长至148.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9%。这一增长率表明,当前国内聚酰亚胺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我国塑料制品行业现状:发展韧性不断增强 日用塑料制品成产量增长最快产品
但进入2023年,随着市场需求回升,产量得有增长,累计约为5577.5万吨,同比增长0.7%。2024年以来各月增幅虽有一定起伏,但行业整体呈现向好势头。2024年1-9月,我国塑料制品产量累计约为5577.5万吨,同比增长0.7%。其中9月塑料制品产量达749.3万吨,同比增长3.1%。

我国聚丙烯酸(PAA)行业现状分析:下游应用广泛且需求持续上升 国产化率高达95%
PAA粘结剂应用范围广,不同企业、不同应用领域的电池添加比例不同,如石墨负极用PAA粘结剂添加比例一般在1.5%左右,硅基负极用PAA粘结剂添加比例一般在2%左右,涂炭铝箔浆料重量占比一般为铝箔的2%。目前,PAA在负极的添加量在1-3%之间,2023年我国负极材料出货量165万吨,PAA粘结剂需求量约2.15万吨。

我国铜版纸行业现状分析:产量、销量恢复增长 市场呈供过于求趋势
近几年来,受短视频、电子媒体等因素影响,我国铜版纸行业需求有所下降,产能虽然相对稳定,但是过剩局面进一步体现,所以多年没有新增产能。根据数据显示,2022-2024年,我国铜版纸行业产能均为704万吨,预计2025年产能也为704万吨;开工率从2019年的78%增长到2023年的65%。

我国辛醇行业发展现状:产能有望迎来集中投放期 进口量出现爆发式增长
我国是辛醇净进口国,近年来其进口规模始终大于出口规模。在2023年,由于辛醇产量减少而市场需求上升,这使得其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进口量大幅上升,达到31.35万吨,同比增长104.1%;出口量则在2023年出现大幅下降,达到2.54万吨,同比减少64.67%。同时,2023年其进口额也大幅增长至28.17亿元,同比增长

我国双胶纸行业现状分析:供应规模稳定上升 下游需求持续增加
在企业产能扩建方面,目前,我国双胶纸行业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头部企业,规模纸企通过推进浆纸一体化项目,不断扩大产线规模,同时通过优化原料及运输成本、新增基地布局等方式,来提高自身市场占有率。但仍有一些中小企业,它们的产能、技术开发、投资等方面可能要远低于大企业。

快餐外卖等领域给日用塑料制品带来成长空间 安全性、环保性是行业发展方向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上半年我国日用塑料制品产量为282.9万吨,同比增长7.05%。这一数据也体现出我国日用塑料制品市场需求的恢复。预计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政策开辟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后,我国日用塑料制品产量将会迎来新的增长点。

我国海绵钛行业产业链分析:中游供给规模稳增 下游需求持续上升
近年来,在下游市场推动下,我国海绵钛产能产量持续上升,2023年分别达到27.9万吨和21.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2.91%和24.57%,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分别达到63%和68%,处于主导地位。

我国瓦楞纸行业现状分析:环保政策提供助力 开工率、产量恢复增长
2021-2023年,我国瓦楞纸行业产能小幅下降。但是,随着经济恢复增长,电商迅猛发展和消费者在线购物习惯的持续增强,瓦楞纸作为物流包装的主要材料,需求上升,进而带动产量及开工率恢复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瓦楞纸行业产能3545万吨,开工率为59.9%,产量达到2124万吨。

我国室温硫化硅橡胶行业:产能、产量持续上升 光伏等新兴领域带来新增量
室温硫化硅橡胶是我国硅橡胶市场第一大品种,近年来产能及产量不断上升,2023年分别达到245.9万吨和142.8万吨。随着技术进步,我国室温硫化硅橡胶下游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为其带来了新的增量空间。同时由于近年来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建筑领域在室温硫化硅橡胶下游消费中的占比持续下滑,但其

我国工业雷管行业:整体产销下滑 但政策推动下电子雷管产量呈爆发式增长
工业雷管是我国民爆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到产品结构调整和爆破方式改变等因素影响,近年来其产销规模不断缩小。但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进民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十四五”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安全发展规划》等政策推动下,性能优异的电子雷管表现强劲,产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在工业雷管总产量中的占比已超90%,已基本实现对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