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分析
科研投入驱动下我国实验室分析仪器市场扩容 政策推动国产化进程稳步推进
近年来我国科技经费投入保持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总量为3.613万亿元,同比增长8.3%,实现稳定增长,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深海“风起” 海上风电智能运维行业高歌猛进 三足鼎立竞争格局或解构
当前我国海上风电开发呈现风机容量跨越式增长、风电场址向深海拓展两大显著特点。我国海上风电在2019年9月底实现累计并网容量超9GW,提前15个月完成”十三五“装机目标,2020年我国已成为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第二多的国家,2023年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规模达到全球海上总装机的一半;2024年,中国海上风电累计并网量达到41
AI浪潮下高端PCB铜箔行业需求激增 日韩垄断市场 中国企业有望引领新潮流
AI服务器与分布式算力集群推动PCB产业高端化进程,高端PCB铜箔迎来发展机遇。在AI服务器领域,AI服务器对HVLP铜箔需求激增(单台用量为传统服务器的8倍),英伟达新一代Rubin平台明确采用HVLP5代铜箔配套PTFE基板,推动价值量提升。在高端封装与HD领域,极薄可剥离铜箔用于芯片封装载板,支撑先进封装技术(
政策与效益双轮驱动 我国内河电动船舶行业市场空间将超百亿 岸电覆盖率提升
在国际海事组织(IMO)和欧盟等机构日益严苛的碳排放法规(如EU ETS)驱动下,全球航运业绿色转型已是大势所趋,而内河航运作为中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减碳任务尤为紧迫。内河电动船舶凭借其“零排放、低噪音、无污染”的核心优势,正成为破解内河航运污染难题的最优解决方案之一。它不仅顺应了国内外强有力的政策导向,更
微软、谷歌等巨头竞逐新边疆 我国太空算力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在人工智能时代,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而地面数据中心的建设和运营正面临能耗与散热的巨大瓶颈。太空,这一充满想象力的新边疆,提供了破局的终极答案:太空算力。全球科技巨头如英伟达、微软、亚马逊已通过合作发射算力卫星、构建星地协同系统等方式抢先布局。在中国,这一赛道更兼具国家“航天强国”与“数字中国”双重战略的驱动,以及遥感
我国光伏串焊机行业将进入稳健增长阶段 多家企业已实现0BB机型量产
受益于我国光伏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光伏串焊机市场规模实现高速扩容。数据显示,其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7.5亿元稳步增长至2023年的45.32亿元,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7.33%,行业成长势头显著。展望未来,我国光伏串焊机行业仍具备充足的发展空间,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两大核心维度:
全球生物农药行业转向多维博弈 中国积极抢占技术竞争高地 应用市场将走向成熟
近年来全球生物农药市场实现快速扩张,销售额由2005年的5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60亿美元,CAGR达15.7%,预计2025年全球生物农药销售额达80亿美元。
RWA行业规模化爆发 区域市场展现高度活跃性 竞争呈技术驱动与合规导向双重特征
RWA市场全球化特征显著,但不同地区的政策环境和市场需求催生了区域化的创新模式,RWA区域市场展现出高度活跃性。如中国香港相继发布虚拟资产相关政策,其和内地的试点项目(如太极资本、嘉实国际与蚂蚁数科的合作)也凸显了区域市场的创新潜力。
太空竞赛里的市场机遇 我国航天数字仿真行业需求爆发 技术与效率不断提高
随着全球太空资源竞争进入白热化,低轨卫星轨道与频谱的“先登先占”原则正引发一场前所未有的星座建设热潮,而航天数字仿真——这一通过构建“数字孪生”体在虚拟世界中完成全流程验证的核心技术,已从辅助工具演变为决定航天任务成败、抢占战略资源的关键基石。
补贴政策驱动千船换代 我国内河船舶行业订单回升 绿色化与大型化浪潮来袭
中国内河航运作为连接内陆与经济腹地的“黄金水道”,在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与庞大的运输需求相比,我国水运基础设施建设仍显滞后,尤其是高等级航道占比低(仅12%)与内河船舶老龄化严重(10年以上船龄占比67%)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行业降本增效和绿色发展的关键瓶颈。
我国有声阅读行业:用户规模庞大但营收有限 有声书主导地位弱化
近年来,我国有声阅读市场营收规模持续扩大,增长势头强劲。其中,订阅收入虽仍是第一大收入来源,但占比呈下滑趋势。与此同时,行业面临“用户规模庞大与营收贡献有限”的显著反差,2024年用户规模超6亿,渗透数字阅读用户超九成,但营收占比不足两成。在内容层面,作品总量突破2000万部,有声书主导地位弱化。此外,行业积极拥抱AI
我国抗溢胶特种膜行业重要性正在日益凸显 新广益稳居行业龙头地位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电子科技时代,电子产品正朝着小型化、轻量化、高性能以及多功能的方向不断演进。在这一进程中,柔性电路板(FPC)作为一项关键技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FPC凭借其独特的性能和优势,已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成为现代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超千款产品应用数字标签 我国食品标签迈入数字化时代 资源或进一步向头部集中
数字化标签的推广是食品行业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它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食品信息的多样化需求,为食品行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提供了新的平台;同时也为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更契合了资源节约和低碳减排的节能要求。
小分子口服减肥药赛道升温 中国把握行业变革关键期 转向仿制与创新并重阶段
口服减肥药产品持续推进,减重效果比肩注射剂型。诺和诺德于2023年5月公布口服司美格鲁肽 50mg 治疗肥胖症的 OASIS-1的Ⅲ期试验结果。OASIS 是评估每日一次口服司美格鲁肽 25mg 和 50mg 治疗肥胖症的全球三期临床开发计划,共纳入约 1300 名肥胖/超重合并并发症患者。据诺和诺德公布数据,基线平均
我国银屑病药物行业规模强势增长 企业激烈角逐IL类抑制剂 行业竞争格局或生变
银屑病患者基数庞大,2022年全球约1.25亿人,其中中国约670万人,占比高达53.6%。随着国内银屑病患者数量增多,我国银屑病药物行业呈强势增长态势。根据数据,2018-2022年我国银屑病药物市场规模由6.04亿美元增长至14.36亿美元,CAGR达24.2%。预计2030年国内银屑病患者数量达680万人,银屑病
航天测控——卫星市场“生命线” 国内市场活力将被充分激发 民营力量如何应对?
航天测控系统作为航天器的“生命线”,是连接天地与掌控太空的核心基础设施,承担着跟踪测轨、数据遥测与指令遥控的关键职能。随着全球在轨卫星数量爆发式增长与中国空间站常态化运营,测控需求正从国家任务向“国家队+商业航天”双轮驱动模式跃迁。商业公司已在市场化赛道开辟广阔天地,推动行业向高效、智能与服务化转型。
IMO净零框架发布 全球绿色甲醇船舶行业经济性逐渐显现 产能及需求增长
国际海事组织(IMO)净零框架正式落地,明确中长期船舶脱碳路径,绿色甲醇等氢基燃料成为实现零排放的核心选择。短期内,航运业通过技术优化与运营调整虽可降低部分碳排放,但根本转型仍需依赖替代燃料规模化应用。当前,绿色甲醇在经济性与成熟度方面逐步显现优势,全球产能加速布局,中国占据主导地位,而上游燃料供应与下游船舶需求的协同
我国生化分析仪行业集中度高 基层医疗下沉机遇显著
近年来,在医疗机构检测需求增长及国产产品推广等因素推动下,我国生化分析仪采购量总体呈现上升态势,由2021年的1675台增长至2024年的1792台。不过,受医疗机构采购成本控制意识增强以及行业规模化生产降低核心部件成本等因素影响,生化分析仪采购均价由2021年的46.39万元/台整体下跌至2024年的39.68万元/
半导体、光伏等领域驱动我国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 高端市场进口替代空间犹存
当前,我国真空泵下游已形成结构多元、分布广泛的应用体系,覆盖半导体、光伏、锂离子电池、制药、食品、精密制造、化工、面板等众多领域。这些领域共同推动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下文将重点围绕半导体、光伏和锂离子电池三大战略新兴领域展开分析。
压缩空气储能有望为我国空气压缩机行业带来显著增量 头部企业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压缩空气储能是目前唯一可对标抽水蓄能的长时储能技术,具有规模大、成本低、寿命长、清洁无污染、安全可靠等优点。然而,受关键技术瓶颈、系统效率及初始投资较高等因素制约,我国压缩空气储能仍处于产业化发展初期,实际装机规模较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