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器

动力电池安全性和品控问题受多方重视 电池检测设备迎来发展机遇
动力电池故障也越来越成为消费者售后问题的核心,在全部纯电动汽车的投诉中已占50%以上,若加上可能是BMS等电池组件故障引起的充电故障、续航不准等动力系统问题,则占比达到8成。与此同时,诸如刀片电池、CTC\CTP架构等旨在提高功率密度的创新设计层出不穷,在安全性和品控上尽最大努力把好关已经是头部电池和新能源车厂商的共识

AIGC时代开启 散热需求暴涨下我国液冷行业或将迎来高速增长期
以GPT模型为例,GPT-3模型参数约为1746亿个,训练一次需要的总算力约为 3640 PF-days。而AI的高速发展带来大量算力和数据中心机柜需求,拉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我国AI算力规模维持高增长。根据数据,2019-2022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由30EFLOPS左右增长至268.0EFLOPS。

我国变压器行业已实现规模化出口 上游铜材、取向硅钢成本占比较高
发展到目前,我国变压器产品已经实现规模化出口。虽然2021年以来我国变压器出口有所下滑。但预计未来随着海外电网建设加速,变压器出口规模有望实现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变压器出口数量为273972万个,相比2022年同期减少了48096万个,同比下降14.9%。

我国逻辑芯片行业产业链分析:中游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但上游高度依赖进口
近年来,受益于下游5G通信、AI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相关政策支持,我国逻辑芯片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容,由2017年的1887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4150.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7%。根据预测, 其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

我国MEMS惯性传感器行业现状分析 海外企业占据民用市场主导地位
在对传感器成本、尺寸、产能规模等方面均提出较高要求的民用领域,由于中国本土企业竞争力薄弱,我国MEMS惯性传感器市场基本被Bosch、ST、ADI等海外龙头垄断。数据显示,MEMS惯性传感器海外企业合计占据国内加速度计器市场70%以上份额,占据陀螺仪80%以上份额,占据IMU85%以上份额。

激光雷达规模扩大带动VCSEL芯片行业需求提升 国产厂商替代空间充足
随着下游通信、激光雷达等领域快速发展,全球VCSEL芯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数据,2022年,全球VCSEL芯片市场规模为9.8亿美元,2028年市场规模有望达14.0亿美元,2022-2028年市场规模CAGR达6%。

工业自动化进程加深 我国智能交互显示设备行业迎来旺盛需求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达2611亿元,同比增长3.2%,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2822亿元。而随着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智能交互显示设备行业有望起量。

政策支持+AIGC加速发展 我国光子芯片行业迎来确定性高增 国产替代加速推进
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国产光模块企业中已有中际旭创、华为、海信宽带、光迅科技、新易盛、华工正源和SourcePhotonics进入全球前十大光模块厂商。而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大背景下,考虑到供应链安全需求,光模块核心原材料光芯片的国产化进程将加速。

全球光伏焊带行业现状分析 互连焊带为主流 市场集中度有望不断提升
对于常规光伏组件,互连焊带和汇流焊带的耗用量配比约为4:1;对于多栅组件,互连焊带和汇流焊带的耗用量配比约为5:1。互连焊带耗用量较大,市场需求量远超汇流焊带。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互连焊带需求量为163883吨,占比83.33%;汇流焊带需求量为32777吨,占比16.67%。

全球高清视频桥接芯片行业现状分析 市场份额主要被美系和台系厂商占据
高清视频桥接芯片市场份额主要被美系和台系厂商占据。根据数据,2020年,美国德州仪器、日本东芝、中国台湾联阳、美国亚德诺、中国台湾谱瑞、中国大陆龙迅股份、美国硅谷数模、中国台湾瑞昱市场份额排名全球前八位,分别为41%、16%、8%、6%、5%、4%、3%、3%,其中美系和台系厂商总市场份额达82%。

京东方、天马等已成全球车载显示屏主要供应商 行业规模和装配率将进一步提升
在全球车载显示屏市场中,以京东方、天马等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已成为全球车载显示屏市场的主要供应商。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企业在全球车载显示屏行业中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由2016年的12.9%增长至2022年的46%。根据推算,中国企业2023年车载显示屏市场份额将超过50%。

我国六维力传感器行业销量持续上升 机器人领域为富有潜力场景
近年来,随着机器人、汽车等下游市场快速发展,我国六维力/力矩传感器市场增速强劲,销量持续上升。根据数据,2022年,我国六维力/力矩传感器销量8360套,同比增长58%,预计2027年销量突破8.4万套,复合增速超60%;2022年市场规模2.39亿元,同比增长52%,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超15亿元。

我国电解铝行业:产能置换成主流趋势 且正向水电丰富地区转移
我国电解铝生产地区分布较广,除了西藏、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海南等个别地区没有电解铝生产企业,我国大部分省都有电解铝企业,其中又以山东、新疆和内蒙古等地是电解铝生主要地区。但自2020年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以来,电解铝能源转型需求不断增长,国内电解铝产能已从山东、河南等煤电省份向云南、广西等水电省份转移。

功率半导体行业分析 全球市场基本被欧美、日本厂商主导 中国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根据数据,2018-2023年我国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由1311.52亿元增长至1519.36亿元,其中功率IC为第一大细分市场,占比超50%;此外,MOSFET、功率一极管、IGBT占比较大,分别为16.4%、14.8%、12.4%。

我国电感器处产品国产化转型阶段 本土企业加大研发促进行业向高端化发展
近年来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我国电感器行业正在不断壮大和创新。尤其是2020年我国电感器件市场规模迎来了爆发性的增长,同比暴增103.99%。2022年我国电感器市场规模约达到388.2亿元,同比2021年上涨9%左右,增速放缓。预计2023年我国电感器市场规模将达到423.5亿元。

我国LED植物生长灯:渗透率逐年增长 市场供需规模不断扩大
得益于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植物生长灯产量也在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15-2022年我国植物生长灯(折合50W/只,下同)产量从1198万只增长到了5564.1万只。估计2023年我国植物生长灯产量达到6684.8万只左右。

下游市场需求持续释放、政策助力 我国半导体射频电源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已初步形成设计、芯片制造和封测三业并举发展格局,产业链基本形成。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市场规模达到12036亿元,同比增长15.09%。射频电源作为半导体设备的核心零部件之一,伴随半导体CVD、刻蚀机等核心设备的市场空间同步成长。

我国植物生长灯行业:市场供过于求 垂直农业与植物工厂是前景巨大应用领域
预计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温室大棚和植物工厂等新型农业形式将更加普及,我国植物生长灯的需求将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植物生长灯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6.0亿元,同比增长17.3%(全球当年增速为22.83%)。估计我国植物生长灯行业市场规模达18.62亿元左右。

我国环氧塑封料(EMC)行业产需量稳定增长 高端市场基本被国外品牌垄断
近年来,随着半导体快速发展,环氧塑封料等材料产业作为其产业链中重要一环,也得到快速发展,产量及需求量呈现稳定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环氧塑封料行业产量及需求量分别为8.67万吨和13.75万吨,预计2022年环氧塑封料产量和需求量将分别达到11.13万吨和17.16万吨。

我国封装基板行业分析:市场规模达百亿 国产化替代迫在眉睫
近年来,全球封装基板行业产值稳定增长,2022年约为174亿美元,预计2027年产值将达到223亿美元,2022-2027年CAGR约5.10%。市场格局方面,2022年,我国台湾、韩国与日本的封装基板厂商产值占整体产值超90%。其中,中国台湾封装基板厂商占比最高,达到38.3%,而中国大陆内资封装基板厂商仅占整体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