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分析

我国布地奈德混悬液行业分析:市场规模稳步提升 国家集采后价格下降
根据数据显示,全球哮喘诊断率约为45.7%,意味着患者有超50%没有得到诊断;中国哮喘患者诊断率仅有28.8%,超七成患者未被诊断,且治疗率仅有28.3%,而与美国哮喘患者46.7%及40.0%的诊断率和治疗率相比,我国哮喘患者诊断率和治疗率提升空间大。

我国智慧农业行业市场正发展快速 预计到2035年有望将进入世界农业强国前列
近年得益于我国全方位政策红利支持、财政投入不断增加,我国智慧农业市场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为868.63亿元,同比增长约26.81%。预计到2024年我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到达到1050亿元。

我国生化诊断为体外诊断中发展最为成熟领域 其中生化试剂已基本实现国产替代
数据显示,2016-2022年我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从430亿元增长到了 1197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9%。估计2023年我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将在1603亿元左右。

我国工业控制阀产量攀升 市场有望持续扩大 政策支持下国产替代或将加速推进
在工业现代化计划的实施下我国工业控制阀市场扩大。2022年我国工业控制阀行业市场规模约440.9亿元,2017-2022年CAGR为13%。

全球飞机租赁市场渗透率将不断提升 企业并购活跃 行业竞争格局趋于良性
根据数据,1980-2023年,全球机队规模从2850架扩张至23561架,同时,航空租赁渗透率从2.4%提升至51.3%。43年间,全球机队规模增长了7倍多,而租赁机队增长了93倍。

我国铜基材料行业分析:主原料铜矿供应端趋紧 精炼铜供需规模稳步增长
铜基材料下游需求主要集中于电力及其相关设备行业。根据数据,铜基材料下游大类行业需求占比为建筑行业22%,电力行业20%,电子通讯行业15%,交通行业13%,家电行业11%。从子行业需求来看,主要用途为电力设备、电力线缆及设备、通用电器、家用空调、电气汽车、变压器及电机等。

价格、营收双跌! 我国钻石进入“白菜价”边缘 未来行业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
根据相关资料可知,2023年,力量钻石营收达到7.52亿元,同比下滑17.03%,净利润为3.64亿元,同比下滑20.97%;黄河旋风营业收入达到15.75亿元,同比下降幅度高达34.67%,净利润亏损7.98亿元,同比同比下降幅度高达2690.91%。

中国超声设备处于增量阶段 国产品牌跻身行业前列 高端市场国产化空间仍较大
2019-2020年中国超声设备出货量由4万台增长至4.2万台,预计2024年中国超声设备出货量达6.8万台。2015-2020年中国超声设备市场规模由69.9亿元增长至90.2亿元,预计2030年中国超声设备市场规模达216.2亿元,2020-2030年年复合增长率8.1%。

BOPP薄膜产需量总体保持增长 出口量远大于进口量 行业趋向环保化、功能化
聚丙烯是BOPP薄膜的主要原料。我国聚丙烯产量及产能保持增长,为BOPP薄膜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根据数据,2017-2023年我国聚丙烯产量由1900万吨增长至3229.47万吨,产能由2277万吨增长至3937万吨。

我国分子诊断行业:多重因素推动下市场已步入成长期 PCR成为主要市场
但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及生活水平的改善等,市场发展较为快速,一直保持 17%以上的增长速度,远超全球平均水平。数据显示,2016-2022年我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从430亿元增长到了 1197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9%。估计2023年我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将在1603亿元左右。

我国正畸行业潜在需求市场庞大 隐形正畸逐渐成为市场黑马
近年来得益于居民消费能力的持续提升、口腔服务供给端持续扩容以及颜值经济的推动,我国正畸行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数据显示,2019-2023年我国正畸行业市场规模从510亿元增长至61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左右。预计2024年我国正畸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670亿元左右。

我国代餐消费正趋向日常化 行业得到快速发展且市场仍是一片蓝海
近年来,在市场需求推动、消费场景拓展、产品不断创新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我国代餐行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入局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容。数据显示,我国代餐企业数量由2018年的2109家上升至2022年的4933家,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8.52%;市场规模则由2018年的108亿元上升至2023年的1750亿元

我国聚合MDI行业现状分析:冰箱冷柜为最大下游市场 对外贸易以出口为主
从下游来看,冰箱冷柜是我国聚合MDI下游第一大需求领域,2023年占比超过50%;其次是胶粘剂,占比约19%;汽车则排行第三,占比仅5%;其余需求领域占比均在5%以下。

我国液晶材料行业现状分析:供需量同比下降 下游面板需求有望回升
近几年,随着面板产能的转移,我国混晶材料厂商积极扩张产能,持续满足对于混合液晶材料的需求,国产化进程加快。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混合液晶材料产量为351.4万吨,与2021年相比有所下降。但是,随着面板厂商扩产,液晶材料行业产量有望回升。

突破“卡脖子” 我国生物反应器行业投融资火热 国产替代化进程加快
在中国市场,由于国内CDMO凭借成本、疗效和质量等方面的优势受到全球医药行业的青睐,我国生物反应器行业规模增长率远比全球平均值更快。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生物反应器市场规模达41.5亿元,预计2022年将达54.5亿元。

造船业增长和转型带动全球船舶电子发展 中国市场潜力大 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在船舶电子市场中,欧美国家掌握着高端技术和市场资源,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船舶电子领域的制造商主要来自北美、西欧和日本,其中美国斯佩里海事公司、英国凯文休斯公司、德国SAM公司、英国雷松公司等国际船舶电子设备制造商在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方面国际领先。

特种工程塑料行业规模增速显著 中国已成为主要市场 本土企业加速产能布局
近年来,全球特种工程塑料市场保持增长态势。2022年全球特种工程塑料市场规模为49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36.11%。预计2027年全球特种工程塑料市场规模将达到84亿元,2022-2027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1.38%。

中国已成农业机械制造与使用大国 行业机械化、智能化、高效化发展正当时
市场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18-2022年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市场规模由4286亿元增长至561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4%。估计2023年我国农业机械市场规模将在5857亿元左右。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经济、政策、社会环境多重利好驱动 免疫诊断市场占比最大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免疫诊断市场规模达308.6亿元,同比增长10.4%。预计2024年我国免疫诊断市场规模将增至337.3亿元。发展到目前,免疫诊断已快速成长为我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最大的细分市场,市场占比比重约为 37%。

我国苯酚行业产能呈井喷式增长 下游需求旺盛且市场供不应求
目前,我国苯酚市场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但近年来随着其产能、产量持续增加,市场供求关系得到持续改善,进口量和净进口量呈现下滑态势,分别由2020年的70.99万吨和69.39万吨下降至2023年的36.69万吨和33.83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