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业

2020年我国硝酸铵钙行业现状特征、市场需求规模及区域分布情况【图】
自2016年以来,全国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每年下降约100-200万吨左右,单质肥(氮肥、磷肥、钾肥)施用量逐年下滑,而复合肥的施用量逐年增加,农户对化肥产品的选择逐步倾向于硝酸铵钙等复合肥新型肥料。同时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进步和人们对于环保质量要求的提升,硝酸铵钙等高效环保肥料必将逐步取代传统氮肥,迎来市场需求爆发。

2020年我国硝基复合肥行业供需格局分析【图】
据统计,当前我国硝基复合肥产能尽管保持着良好的上涨态势,但仍旧相比于农业作物需求来说有着巨大的差距,2020年国内硝基复合肥产能为1845万吨左右。我国硝基复合肥主要应用于经济作物,如玉米、棉花、油菜等,这些产品巨大的种植面积使得硝基复合肥需求量巨大,每年需求量大约在3000万吨级别。

2020年我国车用防冻液行业市场需求分析【图】
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消息,2020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72亿辆,其中汽车2.81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达4.56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4.18亿人。2020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3328万辆,新领证驾驶人2231万人。

我国家用卫生杀虫用品产业链分析 拟除虫菊酯类产品发展潜力较大 销售渠道逐渐向线上转移
家用卫生杀虫用品可以归结到消杀防护用品检测种类,主要用于防治蚊虫、蟑螂等有害生物的产品。家用卫生杀虫用品产业链上游为化工原材料供应,中游为家用卫生杀虫用品生产环节,下游为销售渠道和消费终端。

受全球氦气资源短缺影响国内市场价格缓慢上行 预计春节前后价格仍将持续上涨
氦气元素符号为He,是一种无色无味稀有气体,其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状态下是一种极轻的无色、无臭、无味的单原子气体,很难和其它物质发生反应。虽然氦气是所有气体中最难液化的,是不能在标准大气压下固化的物质。但氦气液化后温度降至2.174K时,具有表面张力很小、导热性很强、黏度极低等特殊性质,而利用液态氦可以得到接近绝对零度

全球及中国碳纤维行业产量及需求量均整体呈上升趋势 我国国产替代趋势明显
碳纤维是由聚丙烯腈等有机母体纤维,在高温环境下裂解碳化形成碳主链机构,含碳量在90%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具有耐高温、抗摩擦、导电、导热及耐腐蚀等特性。

我国钾盐行业产量、资源区域分布及进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对外依存度仍较高
2017-2019年,我国钾盐产量明显下滑,2020年有所回升,预计2021年将呈稳定增长趋势。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钾盐产量为704.37万吨,同比增长11.08%,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740万吨左右,2021年至2025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1.7%。

我国海绵钛现状及前景分析 未来2-3年海绵钛价格有望突破7.5万元吨
2019年,我国海绵钛产量在全球海绵钛总产量中占的比重为40%,产能在全球海绵钛总产能中占的比重为52.4%;2020年,我国海绵钛产量在全球海绵钛总产量中占的比重为38.4%,产能在全球海绵钛总产能中占的比重为46.3%。

全球镓行业产能总体保持维稳 中国供给大于市场需求且规模变动幅度较大
镓(Gallium)是灰蓝色或银白色的金属,元素符号Ga,原子量69.723。镓的熔点很低,但沸点很高,纯液态镓有显著的过冷的趋势,在空气中易氧化,形成氧化膜。

2021年我国聚乳酸(PLA)行业现状:产能较低 需求量逐年增加 国内企业加大对市场布局
由于PLA具有优异的生物降解性,废弃后能在较短时间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完全降解,生成CO2和水,对环境不产生污染。从而使得聚乳酸应用领域较为广泛,主要包括食品接触级的包装及餐具、膜袋类包装材料、纤维、织物、3D打印材料、医疗辅助器材、汽车配件、农林环保等领域。

我国粘胶纤维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发展趋势分析 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粘胶纤维是人造纤维的主要品种,是中国产量第二大的化纤品种。按照不同的原料和纺丝工艺,粘胶纤维可分为普通粘胶纤维、

我国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行业需求量及规模呈现增长 航空航天领域为主要需求市场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显示,树脂基碳纤维复

2021年中国正硅酸乙酯(TEOS)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下游需求将带动产业需求增长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正硅酸乙酯(TEOS)行业分析报告-行业深度研究与投资潜力分析》显示,正硅酸乙酯(TEOS

我国铝塑膜行业成本及投资分析:原材料成本超7成 投资回报率超50%

我国蜡烛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主要用于出口 工艺蜡烛逐渐成为市场需求新的关注点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蜡烛行业分析报告-行业竞争策略与发展趋势前瞻》显示,蜡烛是一种日常照明工具,

我国聚醚多元醇行业发展现状及竞争:产能规模整体保持增长 市场集中度低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聚醚多元醇行业分析报告-市场全景评估与发展潜力预测》显示,聚醚多元醇(简称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