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年中国钢铁行业集中度及五力竞争模型分析。由于中国以小高炉为主体的钢铁厂数量偏多,目前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依然偏低。CR4行业集中度仅为19.31%,CR10也仅为33.58%。
相关行业报告《2017-2022年中国H型钢铁产业发展态势及十三五发展定位分析报告》
一、中国钢铁行业集中度分析
由于中国以小高炉为主体的钢铁厂数量偏多,目前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依然偏低。CR4行业集中度仅为19.31%,CR10也仅为33.58%。
近年来,中国钢铁业的集中度依然呈下降趋势。受历史因素影响,中国钢铁行业的产业结构呈“二元化”特点:大型钢铁企业产品以板带材为主,中小型钢铁企业以长材为主。粗钢集中度指标下降主要是因为大型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同比下降,而中小型钢铁企业增产较多。这也暴露出大型钢企与中小型钢企轧材品种的产品结构在市场上的适应性存在差异。由于中国城镇化仍在继续发展,对建筑钢材仍有较大需求,这种态势今后还会延续相当长一个时期,预计集中度指标仍会继续呈下降趋势。
二、中国钢铁行业五力竞争模型
1、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钢铁的主要原材料是铁矿石和焦炭。铁矿石方面,由于中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高达65%,同时国外铁矿石生产企业产业集中度远远高于国内钢铁企业,铁矿石产能增速比钢铁产能增速慢,导致国内钢铁企业对铁矿石的议价能力较弱。而且国际金融资本的介入,加剧了铁矿石价格的波动,进一步削弱了国内钢铁企业对铁矿石的议价能力。但是,随着国内、外铁矿石产能的增加,铁矿石市场正在从供不应求向供大于求过渡,加之钢铁需求增速放缓,钢铁企业对铁矿石的议价能力正在逐渐提升。煤焦方面。2012年以前,中国煤炭资源供不应求,而且煤炭企业产业集中度高于钢铁生产企业,钢铁企业对煤焦基本上没有议价权。随着新增产能的释放和进口量的增加,以及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导致能源消耗增速下降,煤炭产品开始供大于求,使钢厂对煤炭产品的议价能力有所提升。总体来讲,中国钢铁企业对原材料的议价能力整体上较弱,但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却不明显。
2、购买者议价能力分析
从中国重点钢铁企业主要钢材产品的营销模式看,钢厂直供给终端客户的钢材占比不高,其中,建筑用钢为25%,薄板带为33%,管材为36%,普通板带为40%,棒材为50%,钢材的流通主要由钢铁贸易商来承担。
从直供渠道来看。钢厂直供给终端用户的钢材产品分低端产品和中高端产品,钢厂对低端产品的议价能力较高端产品要弱许多,中高端产品的定价权基本掌握在钢厂手中。部分情况下,钢铁企业会对区别对待个别重要的终端用户,但总体上对直供的产品有较强议价能力。从其他渠道来看。中国钢铁贸易商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相比之下行业集中度较钢铁企业更低,加上贸易商在融资和采购渠道上依赖于钢铁企业,使钢铁企业在客观上对钢材产品有较大的定价权,尤其是在钢材供不应求时期。近年来,钢材供大于求矛盾的进一步凸显,钢价整体下行,钢铁贸易企业不愿意做代理、屯库存,而更愿意从市场上购买钢材,因为这样操作风险更小、价格更低。结果造成钢铁企业库存压力加大,议价能力有所下降。总体来讲,钢材产品的定价权依然由钢铁企业掌握,但目前正在逐渐在往下游转移,且趋势比较明显,从宝钢、沙钢出厂价风向标作用的减弱可见一斑。
3、新进入者威胁分析
钢铁行业具有高投入、长周期、大规模、长流程、专业化的特点,因而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都很高。同时现有钢铁市场的分销渠道已基本被现有企业掌握,面对激烈的竞争,新进入者很难开现有钢铁业产能中有一多半并未经国家核准,部分企业长期生存于灰色地带,游离在国家正常监管之外。此外,国家对外资的审批相当严格,外资企业很难进入中国钢铁行业,即便进入也不能控股。
总的来讲,在当前需求增长放缓、产能严重过剩、钢铁企业赢利普遍欠佳的情况下,除国内一些有实力的钢铁企业对细分品种和边远地区的市场有投资意向外,几乎没有新的投资者愿意再投资钢铁行业(兼并、收购除外)。
4、替代品威胁分析
替代品是指那些与客户产品具有相同功能的或类似功能的产品。由于钢铁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同时还是可再生的资源,性能价格比相对其它材料也具有较大的优势,因此钢铁替代性竞争的压力相对而言比较小。从目前材料科学发展状况看,在可预见的将来,钢铁仍是人类社会的最主要的材料。从价格性能比看,钢铁最为经济;从生产规模看,钢的供给能力最强,没有一种材料能够全面替代钢。尽管如此,钢铁产品在应用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钢铁行业对环境的重度污染,易锈蚀,密度大等。从应用的角度看,可能部分替代钢铁的材料主要有铝合金、塑料和新型纤维等,这些材料具有密度低、强度高、耐腐蚀、绝热性能好等优点。
5、行业竞争现状
早在2012年,中国粗钢产能超过1000万吨的企业有17家,钢材产能超过1000万吨的企业有14家,同时中国钢铁行业的集中度仍较低,存在大量的中小型钢铁企业。从规模上看,钢铁行业具有典型的规模经济特征,规模较大的企业在现有市场的竞争中往往占据一定的优势。从所有制形式来看,国有企业规模大、产品结构丰富,技术水平高,市场占有率高,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民营企业不但面临行业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的压力,还要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求生存,整体面临的竞争更为激烈。从经营效益来看,民营企业因机制灵活、成本控制能力强、企业负担小,整体上效益比国有企业好。从产品来看,大型企业追求规模化,主要生产需求大、技术难度高、利润高的产品,中小型企业更多瞄准需求不大的细分市场。从区域来看,华东和华北的钢铁企业数量多竞争激烈,而西南、西北地区钢铁企业数量较少且原燃料资源丰富,整体上后者的盈利状况要好于前者。总体上讲,中国钢铁企业之间存在严重的无序竞争、同质竞争、低价竞争,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互不相让,此外政府在这个过程中扮演很特殊的角色,导致市场被严重扭曲,淘汰机制失灵。
资料来源:互联网,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