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近几年中国钼矿资源供给现状及钼矿产业存在问题分析

导读: 近几年中国钼矿资源供给现状及钼矿产业存在问题分析。随着我国钢铁行业高速发展,我国对钼矿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加,钼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我国钼矿产业在国际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相关行业报告《2012-2016年中国钼矿行业竞争格局与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从国内钼生产地域分布看,我国钼生产供应主要集中在在河南、陕西、内蒙、辽宁、吉林、河北等省(自治区),河南省的钼产品产量一直居于全国领先地位。2015年我国钼精矿产量为30.03万吨,同比2014年的29.22万吨增长2.78%


  随着我国钢铁行业高速发展,我国对钼矿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加,钼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我国钼矿产业在国际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但是,与世界上其他钼业强国相比,我国钼矿产业仍然存在以下诸多问题。 

  1)资源保证年限形势不容乐观 

  我国钼资源产量和储量均居世界首位。在已探明的钼矿床中,大中型钼矿多,分布相对集中,贫矿多,富矿少,品位大多比较低,多为露天开采,但传统手工圈定开采境界的方法工作量大、精度低,浪费较严重。近几年来,我国对钼矿资源的投资和开采过热,这种开采和投资方式导致我国矿山产量与日俱增,造成生产过剩和资源浪费严重;同时,钢铁工业快速发展,我国对钼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些现象的综合作用导致我国钼资源保证年限越来越低,形势不容乐观。 

  2)选冶技术水平低 

  原生钼和共生钼是钼的主要来源,世界上赋存着大量的、各式各样的难选钼矿石,用传统的浮选方法处理这类难选钼矿石不仅回收率不高,而且难以选出较高品位的钼精矿产品,同时产品质量不高。国内主要难选钼矿石主要有:高氧化率型钼矿石、含滑石型钼矿石或含滑石型铜钼矿石、含碳、碳质页岩和有机钼碳型钼矿石或多金属、浸染粒度较细或超细型钼矿石以及结构复杂型钼矿石等。关于对这些难选矿石的选冶技术一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并且由于选冶矿石技术水平低,导致在我国处理这些难选钼矿石的过程中能源消耗高、效率较低。 

  3)产业结构不合理 

  国内钼生产企业中除了金堆钼业集团和洛阳钼业集团公司拥有综合性生产能力的一体化大型钼生产企业之外,80%是一些中小型钼生产企业,这些企业产业集中度偏低,采选、冶炼、化工和加工的单体企业数量大,大多为生产钼的初级产品,以资源地为依托,规模效益不尽理想。对于钼的盲目开采和加工现象严重,一些企业还出现急功近利的现象,为了利益和收入的增多,无视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率的提高,同时还出现资源的无节制开发而导致浪费严重。我国钼加工技术落后,产品趋同现象严重,高附加值产品所占比例太小,难以摆脱全球钼铁 “加工厂”的角色。 

  4)环境污染严重。 

  片面追求 “GDP”和 “先发展、后治理”发展模式,导致地方政府管理不到位,除少数大型钼采选企业重视安全环保外,众多小型钼采选企业在利益驱动下,工艺装备落后,安全环保措施不健全,忽视矿山环境治理。同时我国钼矿在冶炼和运用过程中对环境污染严重:许多钼精矿焙烧厂产出的低浓度二氧化硫未得到有效治理,排放未达标,甚至有的小焙烧厂这些废物未经过治理就乱排放;高铅钼精矿焙烧时产生的氧化铅,个别钼精矿含 Pb>0.4%,有的还大于10%;在钼酸铵生产过程中,氨污染长期性的得不到有效控制,某些含六价铬废水和含氟废水治理的不彻底等。 

  钼矿的开采和加工技术都比较落后,目前,我国的钼矿的开采的数量上比较多,开采和加工以及出口上,总量都出现过剩的现象,但是,其开采和加工的技术方面,都是比较落后的。此外,钼矿在开采上,还存在着产业集中度比较低,资源浪费极为严重的状况。此外,在我国的钼矿技术的开采和加工上,一些企业受到利益的驱动,而急功近利的想要获得经济上的收益,而无视技术的提高,其生产和加工的设备都极为落后。 

  在自然界中没有金属形态的钼存在,主要以钼精矿的形式存在。我国是全球最大钼资源和钼产品生产国,截至2015年末,全球钼矿储量为1100 万吨,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钼资源国,储量为430 万吨,美国位居第二,智利第三,储量分别达到270万吨和180万吨,三国的合计储量约占全球钼资源的80% 

  我国钼矿山主要分布在四大区域:陕西金堆城、河南栾川、辽宁葫芦岛、浙江青田地区。我国最大的钼矿床是2011年发现的安徽金寨沙坪沟钼矿,钼金属量239 万吨,是仅次于美国科罗拉多州克莱麦克斯钼矿的世界第二大钼矿床。


  我国是钼资源大国,钼矿床分布广泛,类型齐全,过渡类型较发育,储量集中。目前,中国已知的钼矿床成因类型主要有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脉型和沉积型等,其中以斑岩型、矽卡岩型为主,热液脉型次之。近十几年来,中国钼矿的找矿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已发现新疆东戈壁、河南洛阳东沟、河南嵩县鱼池岭、安徽金寨沙坪沟等数十处大型—超大型钼多金属矿床。

 

资料来源:互联网,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镁行业分析:镁价显现较大上行弹性 新型现代产业集群逐渐形成

我国镁行业分析:镁价显现较大上行弹性 新型现代产业集群逐渐形成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统计,2024年,中国镁资源储量占全球70%。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24年,全球原镁产量为112万吨,同比增长12%;其中,中国原镁产量102.48万吨,同比增长24.73%,推动中国原镁全球产出占比从2023年的82%增长至2024年的92%。

2025年04月18日
我国钛材行业发展现状:消费量逐年递增但增长放缓 市场双寡头竞争格局稳固

我国钛材行业发展现状:消费量逐年递增但增长放缓 市场双寡头竞争格局稳固

我国钛材行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正处于发展调整阶段,不断向高端方向转型发展。近年来,我国钛材消费量逐年递增,但自2021年起其增长速度增速逐渐放缓。同时我国钛材产量持续增长,生产主要集中在陕西、江浙、珠三角等地区。从竞争来看,我国钛材行业集中度较低,且市场呈现以宝钛股份为领头羊的"一超多强"格局。值得注意的是,

2025年04月10日
钨行业:供给压力推动价格高位运行 国内进口量及再生利用量增多以保障消费

钨行业:供给压力推动价格高位运行 国内进口量及再生利用量增多以保障消费

全球钨资源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中国为最大钨储藏国。中国钨矿储量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江西、云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由于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全球钨供给面临压力;我国受钨精矿总量控制指标影响,钨产量增长乏力。钨矿供应紧张,推动钨价持续高位运行。钨应用广泛,消费结构稳定,为满足市场需求,近年国内钨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激增,且钨

2025年04月09日
国内不锈钢焊管行业供需双弱 出口量持续增长 友发集团为龙头企业

国内不锈钢焊管行业供需双弱 出口量持续增长 友发集团为龙头企业

近年来受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重大项目开工延后,房屋新开工和施工均疲软影响,我国不锈钢焊管需求量及价格均呈现下降趋势。需求端表现不及预期,钢厂有所亏损,生产积极性下降,不锈钢焊管产量也明显下降。国内不锈钢焊管供需两弱,国外购买力较强,推动不锈钢焊管出口步伐加快。国内不锈钢焊管生产企业日益增多,但大型企业较少,目前友发集团

2025年03月27日
我国电解铝行业供应弹性有限 消费量将保持增长 产能向清洁能源地区转移

我国电解铝行业供应弹性有限 消费量将保持增长 产能向清洁能源地区转移

我国电解铝产能扩张速度超过需求扩张速度,产能过剩现象严峻。在国家政策调控下,我国电解铝逐渐形成产能天花板,供应弹性有限。电解铝下游以建筑、交通、电力为主,受益于房地产回暖及光伏、汽车产业发展,我国电解铝总消费量将持续增长。

2025年03月24日
我国取向电工钢行业:动态产能、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上升 出口需求持续旺盛

我国取向电工钢行业:动态产能、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上升 出口需求持续旺盛

我国取向电工钢下游需求结构较为单一,以变压器为主,2020年占比在88%左右。近年来,我国取向电工钢动态产能、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呈现持续上升态势。从产品结构来看,磁感取向电工钢是我国取向电工钢市场中的主流产品,近年来其产量不断攀升,2024年同比增长28.11%。此外,我国取向电工钢行业基本上实现自给自足,同时还有部分

2025年03月24日
我国不锈钢行业供需矛盾突出 出口市场持续走强 大型企业凭借广泛布局占据主导

我国不锈钢行业供需矛盾突出 出口市场持续走强 大型企业凭借广泛布局占据主导

我国不锈钢产量增速已高于国内粗钢,在国际供给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其中300系不锈钢产量占比超50%,为我国不锈钢最大细分品类。不锈钢环保、性能优势突出,应用由建筑、汽车、家电拓展至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表观消费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整体来看,我国不锈钢行业运行呈现强供给、弱需求的特点,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出口持续走强。

2025年03月21日
优特钢产能扩大 我国特钢行业质变潜力广阔 市场集中度及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待提高

优特钢产能扩大 我国特钢行业质变潜力广阔 市场集中度及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待提高

汽车制造、航空航天、机械、能源等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刺激国内特钢产量增长及优特钢产能扩大。国内特钢市场竞争激烈,市场集中度偏低,促使大型企业积极出海,特钢出口金额已远超过进口金额。但国内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偏低,导致特钢进口平均单价几乎倍于出口平均单价。整体来看,我国特钢行业具备“由弱走强”潜力。

2025年03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