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近几年中国钼矿资源供给现状及钼矿产业存在问题分析

导读: 近几年中国钼矿资源供给现状及钼矿产业存在问题分析。随着我国钢铁行业高速发展,我国对钼矿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加,钼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我国钼矿产业在国际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相关行业报告《2012-2016年中国钼矿行业竞争格局与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从国内钼生产地域分布看,我国钼生产供应主要集中在在河南、陕西、内蒙、辽宁、吉林、河北等省(自治区),河南省的钼产品产量一直居于全国领先地位。2015年我国钼精矿产量为30.03万吨,同比2014年的29.22万吨增长2.78%


  随着我国钢铁行业高速发展,我国对钼矿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加,钼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我国钼矿产业在国际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但是,与世界上其他钼业强国相比,我国钼矿产业仍然存在以下诸多问题。 

  1)资源保证年限形势不容乐观 

  我国钼资源产量和储量均居世界首位。在已探明的钼矿床中,大中型钼矿多,分布相对集中,贫矿多,富矿少,品位大多比较低,多为露天开采,但传统手工圈定开采境界的方法工作量大、精度低,浪费较严重。近几年来,我国对钼矿资源的投资和开采过热,这种开采和投资方式导致我国矿山产量与日俱增,造成生产过剩和资源浪费严重;同时,钢铁工业快速发展,我国对钼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些现象的综合作用导致我国钼资源保证年限越来越低,形势不容乐观。 

  2)选冶技术水平低 

  原生钼和共生钼是钼的主要来源,世界上赋存着大量的、各式各样的难选钼矿石,用传统的浮选方法处理这类难选钼矿石不仅回收率不高,而且难以选出较高品位的钼精矿产品,同时产品质量不高。国内主要难选钼矿石主要有:高氧化率型钼矿石、含滑石型钼矿石或含滑石型铜钼矿石、含碳、碳质页岩和有机钼碳型钼矿石或多金属、浸染粒度较细或超细型钼矿石以及结构复杂型钼矿石等。关于对这些难选矿石的选冶技术一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并且由于选冶矿石技术水平低,导致在我国处理这些难选钼矿石的过程中能源消耗高、效率较低。 

  3)产业结构不合理 

  国内钼生产企业中除了金堆钼业集团和洛阳钼业集团公司拥有综合性生产能力的一体化大型钼生产企业之外,80%是一些中小型钼生产企业,这些企业产业集中度偏低,采选、冶炼、化工和加工的单体企业数量大,大多为生产钼的初级产品,以资源地为依托,规模效益不尽理想。对于钼的盲目开采和加工现象严重,一些企业还出现急功近利的现象,为了利益和收入的增多,无视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率的提高,同时还出现资源的无节制开发而导致浪费严重。我国钼加工技术落后,产品趋同现象严重,高附加值产品所占比例太小,难以摆脱全球钼铁 “加工厂”的角色。 

  4)环境污染严重。 

  片面追求 “GDP”和 “先发展、后治理”发展模式,导致地方政府管理不到位,除少数大型钼采选企业重视安全环保外,众多小型钼采选企业在利益驱动下,工艺装备落后,安全环保措施不健全,忽视矿山环境治理。同时我国钼矿在冶炼和运用过程中对环境污染严重:许多钼精矿焙烧厂产出的低浓度二氧化硫未得到有效治理,排放未达标,甚至有的小焙烧厂这些废物未经过治理就乱排放;高铅钼精矿焙烧时产生的氧化铅,个别钼精矿含 Pb>0.4%,有的还大于10%;在钼酸铵生产过程中,氨污染长期性的得不到有效控制,某些含六价铬废水和含氟废水治理的不彻底等。 

  钼矿的开采和加工技术都比较落后,目前,我国的钼矿的开采的数量上比较多,开采和加工以及出口上,总量都出现过剩的现象,但是,其开采和加工的技术方面,都是比较落后的。此外,钼矿在开采上,还存在着产业集中度比较低,资源浪费极为严重的状况。此外,在我国的钼矿技术的开采和加工上,一些企业受到利益的驱动,而急功近利的想要获得经济上的收益,而无视技术的提高,其生产和加工的设备都极为落后。 

  在自然界中没有金属形态的钼存在,主要以钼精矿的形式存在。我国是全球最大钼资源和钼产品生产国,截至2015年末,全球钼矿储量为1100 万吨,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钼资源国,储量为430 万吨,美国位居第二,智利第三,储量分别达到270万吨和180万吨,三国的合计储量约占全球钼资源的80% 

  我国钼矿山主要分布在四大区域:陕西金堆城、河南栾川、辽宁葫芦岛、浙江青田地区。我国最大的钼矿床是2011年发现的安徽金寨沙坪沟钼矿,钼金属量239 万吨,是仅次于美国科罗拉多州克莱麦克斯钼矿的世界第二大钼矿床。


  我国是钼资源大国,钼矿床分布广泛,类型齐全,过渡类型较发育,储量集中。目前,中国已知的钼矿床成因类型主要有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脉型和沉积型等,其中以斑岩型、矽卡岩型为主,热液脉型次之。近十几年来,中国钼矿的找矿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已发现新疆东戈壁、河南洛阳东沟、河南嵩县鱼池岭、安徽金寨沙坪沟等数十处大型—超大型钼多金属矿床。

 

资料来源:互联网,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眼镜镜片材料行业分析:市场增量发展空间大 光学树脂类材料将备受青睐

我国眼镜镜片材料行业分析:市场增量发展空间大 光学树脂类材料将备受青睐

随着镜片材质的更新迭代、消费市场的持续发展,全球眼镜镜片材料行业规模持续扩大。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眼镜镜片材料市场规模已达16.24亿美元,预计2031年全球镜片材料市场规模达28.96亿美元。

2025年07月24日
铂金价格狂飙下或迎复苏曙光 全球或进入短缺时代 中国资源贫乏严重依赖进口

铂金价格狂飙下或迎复苏曙光 全球或进入短缺时代 中国资源贫乏严重依赖进口

铂金(Platinum,简称Pt),又称白金,是一种天然形成的白色贵金属。当下,已沉寂多年的铂金市场正迎来历史性转折。进入2025年5月,受黄金价格波动的影响,铂金价格飙升,部分头部品牌的铂金报价甚至已经高达500元每克,与年初相比上涨了40%-50%左右。2025 年5月,国内各大金店铂金价格区间为 300-465

2025年07月22日
镍行业:中国低成本供应增多 本土企业话语权增强 全球市场进入加速整合期

镍行业:中国低成本供应增多 本土企业话语权增强 全球市场进入加速整合期

全球镍资源储量较丰富且分布集中。2024 年全球镍储量约为1.3亿吨,其中印尼储量占比42%,排名第一位;此外,澳大利亚和巴西储量分别占全球总储量的 18%和 12%。

2025年07月18日
风电发展为我国轴承钢市场带来新增量 “一超多强”格局稳定 行业高端转型加速

风电发展为我国轴承钢市场带来新增量 “一超多强”格局稳定 行业高端转型加速

我国拥有庞大的汽车市场,产量、销量均位居世界第一,为轴承钢行业提供了强劲需求支撑。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汽车产量和销量不断上升,2025年上半年双双突破1500万辆,分别为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相较2024年上半年分别分别增长12.5%和11.4%。

2025年07月18日
我国光伏支架行业:跟踪支架渗透率偏低 发展潜力更大 多家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我国光伏支架行业:跟踪支架渗透率偏低 发展潜力更大 多家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由2019年的30.1GW增长至2024年的277.17GW,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5.90%;2025年1-5月其新增装机容量迎来爆发式增长,达到197.85GW,较去年同期增长149.97%。其中,5月新增装机容量92.92GW,同比暴涨388.03%。此外,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光伏累计装机容

2025年07月11日
我国高温合金行业产需缺口逐渐扩大 本土企业正加速追赶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高温合金行业产需缺口逐渐扩大 本土企业正加速追赶国际先进水平

高温合金凭借其在高温环境下卓越的机械性能和抗腐蚀能力,已成为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在现代航空发动机中,高温合金的用量占比高达40%-60%,凸显其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航空出行已经成为大众化的交通运输方式。在航空出行需求推动下,近年来我国民航全行业运输飞机期末在册架

2025年07月09日
我国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发展向好 经营效益持续提升 智能化、绿色化已成必然趋势

我国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发展向好 经营效益持续提升 智能化、绿色化已成必然趋势

有色金属冶炼是全球基础工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市场发展受到经济和技术以及市场需求等各方面因素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有色金属冶炼工业高速发展,逐步摆脱以往粗放的生产模式,冶炼加工技术日趋成熟,部分工艺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新材料、军工、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有色金属冶炼行业保

2025年07月05日
我国银粉市场供不应求 行业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未来发展将更加侧重于技术创新

我国银粉市场供不应求 行业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未来发展将更加侧重于技术创新

银粉行业起源于20世纪初,最初被用作导电材料和防腐材料。不过到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电子工业的蓬勃发展推动了银粉在电子元器件制造中的广泛应用。进入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飞速进步使得银粉的需求持续攀升,同时,新制备技术的涌现以及新应用领域的开发也为银粉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进入21世纪后,纳米

2025年06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