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6年中国铜行业运营现状及价格走势情况分析。铜作为一种基础金属,目前是全球使用最广泛、最重要的金属之一。铜化学符号为Cu,原子量63.54,密度8.92,熔点1083℃,沸点2567℃。
相关行业报告《2017-2022年中国铜材行业竞争现状及十三五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1)铜的性能和用途
铜作为一种基础金属,目前是全球使用最广泛、最重要的金属之一。铜化学符号为Cu,原子量63.54,密度8.92,熔点1083℃,沸点2567℃。铜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特性,如热导率和电导率高,化学稳定性强,抗张强度大,易熔接,具有抗蚀性、可塑性和延展性。铜还可以与钴、锌、锡、铅、锰、镍、铝、铁等其他金属形成合金。
目前,铜被广泛应用于电气、电子、机械制造、建筑、国防等工业领域,其中,铜在电气、电子工业领域应用最广、用量最大。
(2)世界及中国铜资源概况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资料,2013 年世界铜的储量为6.9 亿吨金属量,铜矿资源相对集中,主要分布于智利、澳大利亚、秘鲁、美国、墨西哥等国,上述国家铜储量总和约占世界总储量的61%。其中,智利、澳大利亚、秘鲁三国的铜储量之和约占全球铜储量的50%。
世界铜储量主要分布国家及其储量情况如下表:
中国铜储量为3,000 万吨,约占全球铜储量的4.35%,储量排名与俄罗斯并列全球第六。但是,由于我国铜矿的品位较低,大型铜矿缺乏,可开采能力相对较低,加之我国人口众多,因此我国铜资源相对而言也较为贫乏。
(3)全球铜行业情况
铜金属作为一种基本金属和全球大宗金属,2006 年以来,一直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年均消费量超过1,700 万吨,2014 年全球铜消费量已超过2,248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3.46%。
2006 年至2014 年,全球铜消费量如下图所示:
一直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是全球铜消费的主要国家,最近20 年铜消费量基本保持稳定,每年消费量基本在700~800 万吨左右。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的是,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成为了铜消费的主要增长点,使得欧美等国铜消费占比逐年递减。1995 年,我国铜需求量占全球约为7.4%,同期欧洲和北美合计占比约为62.5%,此后由于我国需求增速较快,铜消费占全球比重逐年增加。
(4)中国铜行业情况
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受益于我国经济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发展,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引起的用铜量大幅增加,导致我国铜消费量增长迅速。目前,我国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2014年精炼铜表观消费量约占全球铜消费总量的48%。2014 年国内精炼铜产量771.38 万吨,而表观消费量达到了1,135 万吨,国内精炼铜产量远不能满足需求,仍需大量进口。
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铜消费结构不同,我国铜产品消费量较大的行业主要有:电力电缆、电子通讯、家用电器、机械制造、建筑工业、交通运输、国防等。其中,电力设施及电缆行业约占我国铜消费的46%,建筑18%,家用电器约占16%,交通运输约占11%,电子约占7%。
目前,随着新一届政府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以及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银行的成立和“一带一路”推进的影响,全球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铜消费需求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此外,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其他新兴国家的金属消费也正在崛起,如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而言仍然较为落后,随着新兴经济体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对铜等基本金属工业原材料的需求势必会出现持续性的增长,将对全球铜需求形成有力支撑。
(5)铜价格走势情况
2011 年至今,宏观经济背景为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铜价总体上处于下降趋势。其中:2011~2013 年,铜供给和需求相对稳定,美国实施了三轮全面量化宽松政策,铜价高位震荡;2013 年之后,中国刺激政策的影响逐步衰退,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铜需求增速放缓,但铜矿产能集中释放导致了原矿的供给过剩,铜价缓慢震荡下行。
(6)铜冶炼行业的技术水平
炼铜行业的工艺技术主要分为火法工艺技术和湿法工艺技术。
火法工艺技术是传统的炼铜工艺,适合处理硫化铜,该工艺包括焙烧、熔炼、吹炼、精炼等工序。受到环境和成本的压力,传统工艺逐步为现代强化熔炼工艺所取代,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硫的捕集率超过99%,改变了高耗能、高污染的形象。目前火法工艺占矿铜产量的75%左右。
湿法工艺是上世纪70 年代中期后兴起,对于火法难以利用的铜原料,包括低品位矿石的利用、尾矿处理、难选的硫化矿、难熔矿、废弃的矿山、高杂质多金属的原料进行湿法冶炼,该工艺用溶剂浸出铜矿石或精矿,而后从浸出液中提取铜,主要过程包括浸出、净化、提取等工艺。
随着世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生产成本的压力,利用非富铜矿的湿法冶炼比重不断提高,目前湿法工艺占矿铜产量已经上升到25%左右。
资料来源:互联网,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