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陶瓷色釉料行业发展现状浅析

        内容提示:随着陶瓷色釉料行业的发展,陶瓷色釉料企业的经营规模一直在不断增长,一方面陶瓷色釉料专业化生产的比例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不少新兴的色釉料品种(如:金属釉、全抛釉、闪光釉、干釉等)相继出现,这些新品种釉的出现往往使生产制造集中度比较高,而且目前大多陶瓷色釉料企业往往兼营其他陶瓷原辅材料。5亿元产值的陶瓷色釉料企业近几年才开始出现,陶瓷色釉料企业的规模将不断壮大。

        业内人士都知道,陶瓷色釉料是每一件陶瓷产品所不可或缺的材料,除了表面有明显上釉痕迹的陶瓷产品之外,没有上釉的陶瓷产品也普遍使用了坯体色料,色釉料对于一件陶瓷产品来说,虽然没有像空气对于人那样重要,但其重要性已经是举足轻重的了,已经是陶瓷产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一直以来,人们对我国陶瓷色釉料的发展现状存在认知和评估的一些误差,对此,我们通过近年来对整体行业陶瓷产品产能的考察及对色料行业的考察,做出以下关于陶瓷色釉料行业发展现状的解析,以期对业内人士的决策给出一定的参考。
  
  陶瓷色釉料产量产值分析
  
  陶瓷矿物原料年消耗为2.5亿吨
  
  卫生陶瓷、日用陶瓷、琉璃瓦西瓦产品几乎都是百分之百的上釉产品,陶瓷砖产品至少三分之二也是上釉产品,而三分之一没有上釉的产品普遍大量使用坯体色料,可以说陶瓷色釉料几乎使用在每一件陶瓷产品中。
  
  根据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相关统计数据表明,2010年我国建筑陶瓷砖的产量为75.7566亿平方米;卫生陶瓷产量为1.7784亿件;日用陶瓷年产量达270亿件,其中艺术陶瓷产量50多亿件。建筑陶瓷、卫生陶瓷、日用陶瓷都是世界第一生产制造大国。陶瓷砖产品平均以每平方米消耗25公斤原材料计,2010年75.76亿平方米的陶瓷砖将需要1.9亿吨陶瓷原材料。计上1.78亿件卫生陶瓷、270亿件日用陶瓷(包括工艺美术陶瓷)以及没有计入的琉璃瓦、西瓦等陶瓷产品,估计目前我国传统陶瓷行业每年消耗各种陶瓷矿物原料约2.5亿吨。
  
  陶瓷色釉料年产值约300亿元
  
  近几年随着仿古砖产品的流行,仿古砖产品的产量越来越大,陶瓷砖产品中上釉产品的比例逐年增加,陶瓷色釉料的品种、用量都在不断增长。最近全抛釉产品、微晶产品及喷墨印花的流行,不仅增加了新的色釉料品种,也大大提升了色釉料的用量。宏观上来看,中国75.76亿平方米陶瓷砖的产值约2500亿元,色釉料约占总产值的8~10%,粗略估算我国陶瓷砖方面色釉料的产值约为200~250亿元,如果涵盖卫生陶瓷、日用陶瓷,我国陶瓷色釉料的市场总量约300亿元。
  
  2010年陶瓷色釉料年产量536.37万吨
  
  由于中国陶瓷早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与消费大国,陶瓷色釉料产品也是世界最大的生产与消费大国,而且也是全球最大的色釉料出口大国。目前我国拥有各种色釉料生产制造企业2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的企业约500多家,主要分布在广东的佛山、潮州与山东的淄博。广东、山东两省的色釉料企业占全国色釉料企业总数的60%以上。

前面我们说过,2010年瓷砖产量为75.76亿平方米,在75.76亿平方米陶瓷砖中:30%的抛光砖(陶瓷砖总量25%的抛光砖使用3%的坯用色料);40%的瓷片(1000克釉/㎡);20%的仿古砖(320~760克釉/㎡);其中10%的仿古砖产品为全抛釉;10%的外墙砖(400克釉/㎡);外加0.5%的西瓦琉璃瓦(1200克釉/㎡)、卫生陶瓷(400克釉/每件)、日用陶瓷(15克釉/每件)。2010年建筑陶瓷、卫生陶瓷、日用陶瓷使用色釉料共计515.78万吨;其中:成釉450.35万吨、全抛釉6.07万吨、坯用色料54.36万吨、釉用色料5.02万吨、色釉料出口20.6万吨。合计2010年陶瓷色釉料产量536.37万吨。
  
  2010年中国色釉料总产值约为283.90亿元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色釉料出口国,2010年各种色釉料出口20.6万吨,出口金额1.62亿美元。出口平均单价790美元/每吨(折合每吨人民币5290多元),广东、山东两省的色釉料企业出口量占出口总量的70%以上。按2010年我国色釉料产品出口的平均单价每吨5293元计算,我国2010年陶瓷色釉料的产值为283.90亿元人民币。这一结果与根据陶瓷产量产值所作的色釉料产值300亿元的估算比较接近。事实上,这一计算结果应该是略偏低,大量使用色釉的仿古砖产量逐年都在递增,对平均每件卫生陶瓷与每件日用陶瓷的釉料消耗都使用了偏低的基础数据。更何况这里根本没有涵盖一些新兴的色釉料品种,如:干粉釉、喷墨印花用墨水等。也没有包含电工陶瓷、电瓷、电子陶瓷所使用的陶瓷色釉料。估计目前:成釉有70%是陶瓷生产企业生产的,30%为色釉料企业生产的;熔块有40%是陶瓷生产企业生产的,60%是色釉料企业生产的;色料5%是陶瓷生产企业生产,95%是色釉料企业生产的。
  
  色釉料企业分布情况
  
  全国规模以上的色釉料企业有五百多家,其中:广东省有218家,山东省有142家,福建省有31家,江西省19家,湖南省有34家,江苏省有18家,河北省有14家,其余省份共有51家。
  
  色釉料企业主要分布在全国的三大陶瓷产区:广东的佛山陶瓷产区有118家,广东的潮州陶瓷产区有74家,山东的淄博陶瓷产区有125家,三大产区共有色釉料企业317家,占全国规模以上色釉料企业的60%以上。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国内色釉料行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国在大部分色釉料市场处于主导地位。目前除喷墨印花的墨水还主要依赖进口外,其他陶瓷色釉料产品都已全部实现了国产化,并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国内陶瓷色釉料企业可以说品种齐全,各有专长,各个领域都涌现出一批优秀企业。

色釉料企业专业化程度低
  
  陶瓷色釉料从陶瓷生产企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陶瓷生产制造的上游行业仅20多年历史,实际上这种分离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不完全的,特别是成釉与熔块,目前仍然有不少陶企自己生产制造大量的成釉与熔块,如:宏宇、新中源、新明珠等大型陶企。某些陶企所拥有的熔块及成釉生产规模在陶瓷色釉料行业都可算上较大规模。目前估计约70%的成釉、40%的熔块、以及少量的色料仍还是陶瓷企业自己生产制造自给自足。
  
  尽管如此,陶瓷色釉料产品专业化生产制造的比例一直在逐年发展增加,陶瓷生产制造大而全、小而全的模式正在为大多数企业所放弃。
  
  企业规模小而分散
  
  我国陶瓷色釉料行业进入门槛低(投资、技术、环保等),整个行业大多数为小企业,小企业多而分散,很多色釉料生产小企业仅靠一两个色釉料品种以及相应的一两个陶企的业务关系而生存。同时由于大多数陶瓷企业货款支付滞后,甚至拖欠货款,信用欠缺,而导致色釉料企业资金压力较大,企业融资渠道不畅的情况下,不仅无法扩大生产规模,也导致企业研发资金不足,产品质量控制升级及新产品研发得不到保证。陶瓷色釉料企业厂家多、规模小、分散几乎成为这个行业目前的特点。目前年销售5亿元的色釉料企业甚少,销售3亿元的色釉料企业就是大企业。大多像样的陶瓷色釉料企业的规模保持在5000万~1.5亿元人民币产值之间。这种行业状况与欧美发达国家的陶瓷色釉料行业的发展大相径庭。
  
  但是随着陶瓷色釉料行业的发展,陶瓷色釉料企业的经营规模一直在不断增长,一方面陶瓷色釉料专业化生产的比例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不少新兴的色釉料品种(如:金属釉、全抛釉、闪光釉、干釉等)相继出现,这些新品种釉的出现往往使生产制造集中度比较高,而且目前大多陶瓷色釉料企业往往兼营其他陶瓷原辅材料。5亿元产值的陶瓷色釉料企业近几年才开始出现,陶瓷色釉料企业的规模将不断壮大。
  
  行业竞争无序
  
  陶瓷色釉料行业进入门槛低,固定资产投资比例低,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色釉料企业估计有2000多家,特别依附在一些新兴的陶瓷产区。很多小型、微型陶瓷色釉料企业甚至连营业牌照都没有,依托一两个色釉料配方就投入生产。环保方面通过偷排、税收方面通过漏税来降低成本,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在一些地方处于鱼龙混杂、各自为政的状态,以短期利益为重,依靠一两个关系客户及某些潜规则偏安一方,罔顾行业整体利益。技术保密形同虚设,知识产权保护不力,行业本身不够自律,互相挖人、挖技术、拼价格的现象随处可见,人员流动性巨大,尤其是技术人员与出口部经理最为吃香,部分色釉料企业老板文化层次较低,跑业务出身,抓住某次机遇、某个客户,摇身一变成了老板,小富即安、思维僵化,自大自傲的情绪弥漫,员工生活福利保障制度、培训学习计划滞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后劲明显不足,严重影响了色釉料企业做强做大以及长远的发展。

色釉料行业服务意识欠缺
  
  陶瓷色釉料企业与陶瓷产品生产制造企业彼此是上下游关系,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全面合作、互动与服务意识在两个行业间都非常缺乏。大多数陶瓷色釉料企业过于看重短期利益,缺少全面服务意识,而陶瓷企业一味追求购买更低价、付款条件更优惠的色釉料及原辅材料,没有将陶瓷色釉料企业视为真正的新产品开发合作伙伴、战略合作伙伴,导致色釉料企业在整个陶瓷行业生产链中仅仅处在一个供应商的位置上,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严重制约着色釉料生产企业的发展壮大。
  
  国外知名的陶瓷色釉料企业往往主张色釉料产品、产品开发、技术服务是密不可分的。陶瓷企业与色釉料企业紧密配合、各取所需、共同发展是上下游企业双赢的发展方向。现在随着色釉料产品在陶瓷新产品开发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色釉料企业的技术服务也在不断增加,可以肯定陶瓷企业与色釉料企业之间的合作、服务、共同开发将成为这两个上下游行业的主流。
  
  国外企业纷纷进入中国
  
  国际上一些著名的陶瓷色釉料生产企业,如:美国的福禄FERRO公司、德国的巴斯夫BASF、西班牙的陶丽西TOR?鄄RECID集团、博耐德(Bonet)、奇美瓷(Quimicer)、意大利的卡罗罗比COLOROBBIA集团、美高(Metco)、爱斯玛格拉斯ES?鄄MALLGLASS集团、意达加(Ita?鄄ca)、庄兴万丰(JohnsonMetthy)等都在中国设有厂家和分公司,地点多设在位于华东的苏州、昆山和上海一带。还有大鸿制釉、万兴无机、星谊精密陶瓷科技等台资企业。这些世界知名色釉料企业纷纷登陆中国,一方面给中国的陶瓷色釉料企业带来了激烈的竞争,另一方面竞争中给中国色釉料企业带来了提升进步。
  
  国内产品出口恶性竞争
  
  2010年我国各种陶瓷色釉料出口20.6万吨,出口金额1.62亿美元。出口平均单价仅790美元/每吨(折合每吨人民币5290多元);而进口各种陶瓷色釉料1.9万吨,进口金额7899万美元,平均单价4157美元/每吨。是陶瓷色釉料出口平均单价的五倍多。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国内色釉料企业产品出口的恶性竞争,实际上我国色釉料产品品种齐全,中国色釉料企业很多产品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占有主导地位,如:包裹色料、闪光釉等,但由于行业的自律不够、竞争过度,我国色釉料出口价格过低。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铸件行业应用广泛 市场拥有广阔发展前景 当前汽车工业是最大需求领域

我国铸件行业应用广泛 市场拥有广阔发展前景 当前汽车工业是最大需求领域

近年来,随着技术和工艺的不断提升,我国铸件工业的产品种类日益丰富,包括冷铸、热铸、铸锻件和沉淀铸件等。这些零件不仅可以作为零部件使用,而且满足了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此外,新材料的开发利用也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使行业的方向更加多元化,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2025年04月19日
我国镁行业分析:镁价显现较大上行弹性 新型现代产业集群逐渐形成

我国镁行业分析:镁价显现较大上行弹性 新型现代产业集群逐渐形成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统计,2024年,中国镁资源储量占全球70%。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24年,全球原镁产量为112万吨,同比增长12%;其中,中国原镁产量102.48万吨,同比增长24.73%,推动中国原镁全球产出占比从2023年的82%增长至2024年的92%。

2025年04月18日
我国钛材行业发展现状:消费量逐年递增但增长放缓 市场双寡头竞争格局稳固

我国钛材行业发展现状:消费量逐年递增但增长放缓 市场双寡头竞争格局稳固

我国钛材行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正处于发展调整阶段,不断向高端方向转型发展。近年来,我国钛材消费量逐年递增,但自2021年起其增长速度增速逐渐放缓。同时我国钛材产量持续增长,生产主要集中在陕西、江浙、珠三角等地区。从竞争来看,我国钛材行业集中度较低,且市场呈现以宝钛股份为领头羊的"一超多强"格局。值得注意的是,

2025年04月10日
钨行业:供给压力推动价格高位运行 国内进口量及再生利用量增多以保障消费

钨行业:供给压力推动价格高位运行 国内进口量及再生利用量增多以保障消费

全球钨资源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中国为最大钨储藏国。中国钨矿储量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江西、云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由于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全球钨供给面临压力;我国受钨精矿总量控制指标影响,钨产量增长乏力。钨矿供应紧张,推动钨价持续高位运行。钨应用广泛,消费结构稳定,为满足市场需求,近年国内钨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激增,且钨

2025年04月09日
国内不锈钢焊管行业供需双弱 出口量持续增长 友发集团为龙头企业

国内不锈钢焊管行业供需双弱 出口量持续增长 友发集团为龙头企业

近年来受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重大项目开工延后,房屋新开工和施工均疲软影响,我国不锈钢焊管需求量及价格均呈现下降趋势。需求端表现不及预期,钢厂有所亏损,生产积极性下降,不锈钢焊管产量也明显下降。国内不锈钢焊管供需两弱,国外购买力较强,推动不锈钢焊管出口步伐加快。国内不锈钢焊管生产企业日益增多,但大型企业较少,目前友发集团

2025年03月27日
我国电解铝行业供应弹性有限 消费量将保持增长 产能向清洁能源地区转移

我国电解铝行业供应弹性有限 消费量将保持增长 产能向清洁能源地区转移

我国电解铝产能扩张速度超过需求扩张速度,产能过剩现象严峻。在国家政策调控下,我国电解铝逐渐形成产能天花板,供应弹性有限。电解铝下游以建筑、交通、电力为主,受益于房地产回暖及光伏、汽车产业发展,我国电解铝总消费量将持续增长。

2025年03月24日
我国取向电工钢行业:动态产能、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上升 出口需求持续旺盛

我国取向电工钢行业:动态产能、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上升 出口需求持续旺盛

我国取向电工钢下游需求结构较为单一,以变压器为主,2020年占比在88%左右。近年来,我国取向电工钢动态产能、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呈现持续上升态势。从产品结构来看,磁感取向电工钢是我国取向电工钢市场中的主流产品,近年来其产量不断攀升,2024年同比增长28.11%。此外,我国取向电工钢行业基本上实现自给自足,同时还有部分

2025年03月24日
我国不锈钢行业供需矛盾突出 出口市场持续走强 大型企业凭借广泛布局占据主导

我国不锈钢行业供需矛盾突出 出口市场持续走强 大型企业凭借广泛布局占据主导

我国不锈钢产量增速已高于国内粗钢,在国际供给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其中300系不锈钢产量占比超50%,为我国不锈钢最大细分品类。不锈钢环保、性能优势突出,应用由建筑、汽车、家电拓展至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表观消费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整体来看,我国不锈钢行业运行呈现强供给、弱需求的特点,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出口持续走强。

2025年03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