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6-2017年中国煤炭行业产业链上下游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一、煤炭行业产业链示意图
 

      二、煤炭行业上游市场发展情况


      煤(煤炭)是指植物遗体在覆盖地层下,压实、转化而成的固体有机可燃沉 积岩,对各种煤炭的开采、洗选、分级等生产活动构成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简称煤炭行业。

      2016年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3.1万亿元,同比增长4.4%。采矿业主营业务收入44135.5亿元,同比下降5.9%。
 
      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598.7亿元,同比下降4%;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为5726.1亿元,同比下降20%;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为5930.3亿元,同比下降8.9%;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为5770.7亿元,同比增长5.1%;非金属采选业为4916亿元,同比增长1.8%;其他采矿业为25.8亿元,同比增长17.3%

  2016年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0334.1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比1-10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1549.8亿元,同比下降36.2%。
 
      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利润总额850亿元,同比增长156.9%,较前10月利润增长276.9亿元。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净亏376亿元,同比下降141%;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实现利润总额376.1亿元,同比下降10%;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实现利润总额412.9亿元,同比增长7.3亿元。 

      三、煤炭行业中游市场发展现状

      1、煤炭产量。根据国家统计数据,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原煤产量33.64亿吨,同比下降9.4%。从全年煤炭产量月度变化情况看,随着年初煤炭去产能和煤矿减量化生产政策措施实施,4月份起产量降幅超过10%,全国煤炭供需形势由严重供大于求逐渐转为供需基本平衡;9月份以来,逐渐取消煤矿减量化生产措施,煤炭产能逐渐释放,产量环比增加,降幅不断收窄。

  2、煤炭进出口。2016年全国共进口煤炭2.56亿吨,同比增长25.2%;出口878万吨,增长64.5%;全年净进口煤炭2.47亿吨,同比增加4800万吨,增长24.2%。受国内供应形势和价格回升影响,自6月份起,煤炭进口持续处于高位,月均进口量均在2000万吨以上,11月份当月达到2700万吨。

  3、煤炭运输。2016年全国铁路发运煤炭19亿吨,同比下降4.7%。前9个月铁路发运煤炭一直呈现负增长,同比下降9.1%;9月份以后随着需求增加,发运量同比由负转正,11月份当月同比增长11.9%。主要港口发运煤炭6.44亿吨,同比基本持平。

  4、煤炭库存。2016年全社会存煤在连续四年增加后出现下降。年末,重点煤炭企业存煤9300万吨,比年初减少3499万吨,下降27.3%。重点发电企业存煤6546万吨,比年初减少812万吨,下降11%,可用16天。

  5、煤炭价格。2016年末,中国煤炭价格指数160点,比年初下降44.2点,增幅38.1%。秦皇岛港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平仓价639元/吨,比年初回升269元/吨,增长72.7%;其中上半年价格回升30元/吨,7-11月回升300元/吨,11-12月价格下降了60元/吨。山西焦肥精煤综合售价1489元/吨,比年初回升920元/吨,增长161.7%。
 
      6、煤炭投资。2016年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3038亿元,同比下降24.2%,其中民间投资1864亿元,下降18.3%。

  7、行业效益。2016年前11个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06万亿元,同比下降4%。利润总额850亿元,同比增长156.9%,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整体亏损,前7个月利润水平同比下降19%,8月份后利润实现正增长。协会统计的90家大型煤炭企业(产量占全国的68%)1-5月份亏损40.65亿元,6月份后利润实现正增长,1-11月份实现利润277.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19.19亿元。
 
      8、煤炭市场景气指数。2016年12月全国煤炭市场景气指数为-7.8点,景气程度总体处于正常区间。

      四、煤炭行业下游市场发展现状

      煤炭行业下游行业市场格局如下:

煤炭下游四大行业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1、火电行业

      2016年12月,我国火电发电量年度累计439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当月发电量4236亿千瓦时。从政策层面看,未来将严控煤电,改变清洁能源发展政策。在能源、电力“十三五”规划中,除水电、核电超前规划,适度加大开发,做好风电、光伏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外,改变了过去对风光电一味鼓励发展的政策。

      2、钢铁行业

      2016年,全国粗钢产量80837万吨,同比增长1.2%,上年为下降2.3%;钢材产量113801万吨,增长2.3%,增速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焦炭产量44912万吨,增长0.6%,上年为下降6.5%。铁合金产量3559万吨,下降2.8%,降幅同比扩大0.2个百分点。钢材出口10843万吨,下降3.5%;进口1321万吨,增长3.4%。铁矿砂进口102412万吨,增长7.5%。焦炭出口1012万吨,增长4.9%。

      钢材价格继续回升。12月份,国内市场钢材价格综合指数平均为99.48点,比上月提高11.23点,同比提高44.13点。6.5mm高线、20mm中板、1.0mm冷轧板卷平均价格分别为3424元/吨、3630元/吨和4731元/吨,分别比上月上涨342元/吨、408元/吨和453元/吨,同比上涨62.9%、89.7%和89.8%。    
 
         3、建材行业

      2016年,建材行业经济运行呈现筑底回升、稳中向好势头,主要产品生产增速平稳,价格理性回升,经济效益持续好转,发展质量有所改善。但产能过剩矛盾没有根本缓解,供给结构仍待优化,国际市场需求疲软,行业回升势头仍不稳固。

      (1)、生产总体平稳

      2016年建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增速与2015年持平,比整个工业高0.7个百分点。主要建材产品产量与2015年相比均实现增长,其中,水泥产量24亿吨,同比增长2.5%,平板玻璃产量7.7亿重量箱,同比增长5.8%。商品混凝土、玻璃纤维、钢化玻璃、建筑陶瓷、砖瓦等产品增长7%以上。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8-2023年中国煤炭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分析及投资商机分析预测报告

      (2)、产品价格回升

      建材行业主要产品价格自2016年1季度触底后,呈持续回升势头,扭转连续两年下滑局面,但全年平均价格仍低于上年水平。12月份,水泥出厂价格较年初上涨46.5元,涨幅20%,升至302.7元,重回300元以上区间,年末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3.18点;平板玻璃出厂价格也回到每重量箱70元以上,达到70.7元,同比上涨6.6元,年末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08点。

      (3)、行业效益好转

      2016年,建材工业主营业务收入7.6万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4906.9亿元,同比增长9.1%。其中,水泥行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8764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利润517.5亿元,同比增长56%,均扭转近两年连续下滑局面;平板玻璃行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682亿元,同比增长16%;实现利润57.9亿元,同比增长283%。行业效益改善主要得益于大力推进去产能调结构增效益工作,业内联合重组加快,无序竞争有所遏制,区域市场供求关系得到阶段性改善。

      (4)、固定资产投资降中趋稳

      2016年建材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万亿元,同比增长1.0%,与前3季度同比下降3.9%相比,增速由负转正。其中,水泥全年完成投资990亿元,同比下降8.4%,,平板玻璃全年完成投资270亿元,同比下降9.3%。这一方面说明抑制水泥、平板玻璃过剩产能投资效果显现,另一方面说明建材新兴产业发展逐步提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产能过剩行业投资下降。
 
         (5)、出口量价齐跌

      2016年建材行业出口310亿美元,同比下降19%。除建筑与技术玻璃外,占建材出口半数的建筑卫生陶瓷、建筑用石出口数量和金额均继续呈现下降势头,其中建筑卫生陶瓷出口1898万吨,金额91.7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6.6%和33.4%;建筑用石出口1153.4万吨,金额62.8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0.6%和17.5%。主要原因是国际市场低迷,建材产品出口离岸价格同比下降26.8%,导致建材出口量价齐跌。

      (6)、发展质量有所改善

        2016年,建材工业平均销售利润率6.4%,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比全国工业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高0.4个百分点。其中,水泥行业销售利润率5.9%,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平板玻璃行业销售利润率8.5%,同比提高5.9个百分点。截至12月,建材行业亏损面缩小至11%,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全年人均创造利润7.53万元,人均创利同比提高11%;资产负债率51.3%,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
 
        (7)、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6年中建材、中材两央企实现合并,金隅和冀东、拉法基和华新水泥、昆钢嘉华和华润分别完成战略重组,吉林省和河北沙河分别启动压减水泥和平板玻璃过剩产能试点,河南、内蒙古、辽宁等省区开始组建水泥集团,初步统计,2016年全国前10家水泥及熟料产业集中度分别为44%和58%,比上年分别提高5.0和7.0个百分点。同时,建材行业正由传统产业单项支撑向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双支撑转变,2016年建材加工制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1%,增速比整个行业高1.8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占整个建材行业比重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为全行业稳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

      4、化工行业

      2016年我国化工行业发生了大大小小的事件,有喜有悲。经历了产品的暴涨暴跌,产能过剩、结构调整、化工企业搬迁、并购热潮等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但同时也获得了新产品研发、人民币贬值利好于化工行业的出口、房地产火爆带动了一批以装修、装饰材料为终端的化工产品行情等丰硕成果。

      从2016年化工大宗商品涨跌榜来看,2016化工产品涨多跌少。据统计,2016年大宗商品价格涨跌榜中化工板块环比上升的商品共92种,其中涨幅5%以上的商品共79种;环比下降的商品共有27种,跌幅在5%以上的商品共15种。

      (1)化工市场上半年小幅慢涨,下半年大幅快涨

      2016年化工市场触5年新低后大幅反弹,化工指数由年初618点上升至年末的833点,整体上升了215点。从化工指数走势来看,整体呈现上半年小幅慢涨、下半年大幅快涨的局面。年初化工市场小幅回落,化工指数由1月份618点小幅回落至2月初的年内最低点601点,也是五年以来的最低点。2月初到3月中旬化工市场小幅上涨,化工指数由601点上升至636点。3月中旬到5月下旬化工市场上行速度放缓,化工指数由636点上升至657点。5月下旬到8月上旬化工市场重回跌势,化工指数由657点下跌至643点。8月下旬到12月份化工市场步入快速上升期,化工指数由643点上升至年末833点。

      (2)化工品种整体涨多跌少,多重因素推动价格上涨

      从2016年化工大宗商品涨跌榜来看,2016化工产品涨多跌少。据监测,2016年大宗商品价格涨跌榜中化工板块环比上升的商品共92种,其中涨幅5%以上的商品共79种;环比下降的商品共有27种,跌幅在5%以上的商品共15种。具体分析:

      首先,原油上涨提升化工产品成本,带动相关产品上涨。据监测,2016年原油市场低位反弹,截止年底WTI原油已突破50美元/桶关口,涨幅为46.91%。受原油市场坚挺带动,芳烃类产品表现良好,纯苯、加氢苯、粗苯等分别上涨76.90%、64.71%、61.03%。

      其次,装置集中检修造成了今年丁二烯、醋酐、溴素等部分产品的不同阶段的大幅上扬。以涨幅榜第二的丁二烯为例,春节过后丁二烯装置即遭遇集中检修,市场货源难寻,丁二烯价格从2月到4月底短短两个多月上涨幅度即达55.52%。

      第三,供应侧改革及环保督察造成供应减少,推动价格上涨。2016年化工市场产品供应面受到重大影响。以纯碱为例,纯碱2016年整体上涨幅度达59.94%。随着环保督查导致纯碱厂家开工率低,加之国内房地产市场的火爆,纯碱下游玻璃市场涨势凶猛需求强劲,纯碱市场一度供不应求价格一路上扬。

      第四,人民币汇率贬值,进口成本攀升,推动价格上涨。据统计,截至2016年12月27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自年初以来贬值幅度超过7%,达到7.04%,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从年初的6.50降低到当前的6.95。乙二醇、苯乙烯、PX等进口占比较大的产品受到直接影响,其进口成本大幅攀升,涨幅分别为59.99%、40.12%、13.46%。

      第五,煤炭等黑色系产品上涨拉动相关化工品价格。今年煤炭期货现货强势上涨带动醋酸、丙烷等相关产品价格上涨。煤炭市场涨势迅猛,一方面使得煤制甲醇价格高位,醋酸作为甲醇下游产品,受成本支撑价格大幅上扬,幅度在61.89%。

      最后,G20峰会、爆炸等重大或突发事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部分化工品价格上涨。据了解,受到今年召开的G20峰会影响,杭州附近的装置出现不同程度的关停或减产,导致维生素E、DOP等部分化工品开工率下降供应偏紧价格上涨。另外,9月20日烟台万华MDI装置发生爆炸,引起市场炒涨,主力工厂相继大幅上调报价。10月德国巴斯夫工厂爆炸导致TDI价格一月内由2万元/吨附近暴涨至5万元/吨附近。

      (3)丙烯产业链表现抢眼,化肥板块积弱难返



      虽然2016年化工市场整体回暖,但各板块之间表现差异,其中丙烯产业链、MDI产业链、氯碱产业链强势上涨,溴化工前期平淡年末上涨,氟化工震荡盘整,化肥板块积弱难返。以丙烯产业、化肥板块为例,具体来讲:

      2016年丙烯产业链表现抢眼,据监测,2016年丙烯产业链指数由年初578点上升至年末802点,年内上涨了224点。纵观丙烯产业链涨跌榜可以看出,榜单中上涨产品占产业链产品的91.67%。首先,下游需求推动丙烯产业链产品价格上行;其次,装置检修带动产品价格上调,如环氧丙烷;再次,石化厂家调价推动产品价格上涨,如丙酮,年内价格上涨了107.74%。

      从2016年化工大宗商品涨跌榜来看,化肥板块占据跌幅榜主流。从磷肥到钾肥再到氮肥价格下跌无一幸免。以硫酸铵为例,硫酸铵价格2016年整体下跌15.14%。 

      (4)结构的力量、周期的力量推动化工行业步入上升

      2016年化工市场大幅上涨从具体产品来看是各种因素的叠加造成的,但从整个化工行业来看,结构的力量、周期的力量成为化工市场结束连续五年下跌的关键性因素,推动化工行业步入上升期。一方面,市场结构力量促进化工行业形成新平衡,利于价格上涨。在供应侧改革背景下,几年来各省市化工行业落后、多余产能淘汰取得了一定成效,从供应面使得化工市场结构更加利于价格上涨,以山东省为例,据了解,截至2016年9月,山东省已关闭935家安全环保隐患企业,还有1319家企业处于停产状态。另一方面,周期力量推动化工市场上行态势。从化工指数走势及涨跌榜看,2016年的化工市场结束了自2012年开始的连续下跌态势,自此开启化工新周期。据生意社监测,化工指数由2012年4月的1011点一路下滑至2016年2月的601点,此后逐步反弹。从榜单来看,2016年化工市场涨多跌少均涨跌幅达29.84%,结束了自2012年开始每年均涨跌幅为负的局面。

      综合来看,预计化工市场2017年将呈现整体上涨态势,但上涨速度较2016年会有所放缓。从走势上看,预计2017年上半年将在一轮反弹之后再次出现放缓或小幅下跌态势,三季度有望回升至较高区间。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钛材行业发展现状:消费量逐年递增但增长放缓 市场双寡头竞争格局稳固

我国钛材行业发展现状:消费量逐年递增但增长放缓 市场双寡头竞争格局稳固

我国钛材行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正处于发展调整阶段,不断向高端方向转型发展。近年来,我国钛材消费量逐年递增,但自2021年起其增长速度增速逐渐放缓。同时我国钛材产量持续增长,生产主要集中在陕西、江浙、珠三角等地区。从竞争来看,我国钛材行业集中度较低,且市场呈现以宝钛股份为领头羊的"一超多强"格局。值得注意的是,

2025年04月10日
钨行业:供给压力推动价格高位运行 国内进口量及再生利用量增多以保障消费

钨行业:供给压力推动价格高位运行 国内进口量及再生利用量增多以保障消费

全球钨资源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中国为最大钨储藏国。中国钨矿储量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江西、云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由于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全球钨供给面临压力;我国受钨精矿总量控制指标影响,钨产量增长乏力。钨矿供应紧张,推动钨价持续高位运行。钨应用广泛,消费结构稳定,为满足市场需求,近年国内钨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激增,且钨

2025年04月09日
国内不锈钢焊管行业供需双弱 出口量持续增长 友发集团为龙头企业

国内不锈钢焊管行业供需双弱 出口量持续增长 友发集团为龙头企业

近年来受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重大项目开工延后,房屋新开工和施工均疲软影响,我国不锈钢焊管需求量及价格均呈现下降趋势。需求端表现不及预期,钢厂有所亏损,生产积极性下降,不锈钢焊管产量也明显下降。国内不锈钢焊管供需两弱,国外购买力较强,推动不锈钢焊管出口步伐加快。国内不锈钢焊管生产企业日益增多,但大型企业较少,目前友发集团

2025年03月27日
我国电解铝行业供应弹性有限 消费量将保持增长 产能向清洁能源地区转移

我国电解铝行业供应弹性有限 消费量将保持增长 产能向清洁能源地区转移

我国电解铝产能扩张速度超过需求扩张速度,产能过剩现象严峻。在国家政策调控下,我国电解铝逐渐形成产能天花板,供应弹性有限。电解铝下游以建筑、交通、电力为主,受益于房地产回暖及光伏、汽车产业发展,我国电解铝总消费量将持续增长。

2025年03月24日
我国取向电工钢行业:动态产能、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上升 出口需求持续旺盛

我国取向电工钢行业:动态产能、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上升 出口需求持续旺盛

我国取向电工钢下游需求结构较为单一,以变压器为主,2020年占比在88%左右。近年来,我国取向电工钢动态产能、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呈现持续上升态势。从产品结构来看,磁感取向电工钢是我国取向电工钢市场中的主流产品,近年来其产量不断攀升,2024年同比增长28.11%。此外,我国取向电工钢行业基本上实现自给自足,同时还有部分

2025年03月24日
我国不锈钢行业供需矛盾突出 出口市场持续走强 大型企业凭借广泛布局占据主导

我国不锈钢行业供需矛盾突出 出口市场持续走强 大型企业凭借广泛布局占据主导

我国不锈钢产量增速已高于国内粗钢,在国际供给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其中300系不锈钢产量占比超50%,为我国不锈钢最大细分品类。不锈钢环保、性能优势突出,应用由建筑、汽车、家电拓展至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表观消费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整体来看,我国不锈钢行业运行呈现强供给、弱需求的特点,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出口持续走强。

2025年03月21日
优特钢产能扩大 我国特钢行业质变潜力广阔 市场集中度及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待提高

优特钢产能扩大 我国特钢行业质变潜力广阔 市场集中度及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待提高

汽车制造、航空航天、机械、能源等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刺激国内特钢产量增长及优特钢产能扩大。国内特钢市场竞争激烈,市场集中度偏低,促使大型企业积极出海,特钢出口金额已远超过进口金额。但国内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偏低,导致特钢进口平均单价几乎倍于出口平均单价。整体来看,我国特钢行业具备“由弱走强”潜力。

2025年03月20日
我国无取向电工钢行业:高牌号产量占比提升 进口量减少但均价上涨

我国无取向电工钢行业:高牌号产量占比提升 进口量减少但均价上涨

近年来,我国无取向电工钢动态产能不断上升,同时其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呈现整体上升态势。目前中低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仍是我国无取向电工钢市场中的主流品种,但近几年来,其产量占比逐渐缩减;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产量占比则不断提升。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产量和销量不断攀升,为无取向电工钢行业发展带来了新增量。受此驱动,新能源

2025年03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