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钢铁市场现状及2012年发展展望

        内容提示:2011年钢铁下游行业平稳增长,国内钢铁市场整体表现出较为旺盛的钢铁需求。预计2012年国内钢铁市场走势将呈现先抑后扬的走势。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国政府在国内物价上涨压力较大、国际经济持续动荡的背景下,在控物价、稳增长和调结构中寻求平衡,实现了有效遏制物价过快上涨,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预期目标。2011年我国钢铁工业总体运行态势良好,国内钢铁市场因基础设施投资和工业生产的平稳增长,特别是国家对于保障性住房投资力度的加大,需求较为旺盛,带动钢铁生产大幅增长。但在供大于求和钢材金融属性日益增强的情况下,国内钢铁市场波动频繁。

  2012年我国经济仍将面临国际经济环境不稳定、外需放缓的局面,同时国内经济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针指引下,增速也将适度放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钢铁消费强度,这对于钢铁工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钢铁工业将在“十二五”规划和市场对资源有效配置的共同作用下,逐步提升产品质量,调整结构,推动钢铁工业转型升级,提高钢铁工业整体竞争力,逐步改变中国钢铁业多年来“大而不强”的局面,向钢铁强国迈出坚实的步伐。

  一、国内钢铁市场2011年回顾

  2011年,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欧债危机进一步深化蔓延,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形势严峻。由于外围经济的不确定和不稳定性,再加上国内通胀压力持续加大,在控通胀稳物价的主基调下,货币紧缩政策持续,对钢铁产业链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形成严重影响,企业融资困难,企业经营困难。国内钢铁生产高位释放,钢铁下游需求增速放缓,国内钢铁市场在供大于求、金融属性凸显的整体形势下,呈现频繁波动特征。

  1、国内钢材市场价格波动频率加快

  2011年,在钢铁产能严重过剩、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下,我国钢材市场波动频繁,大致经历了以下6个阶段:

  第一阶段通胀拉动上涨期(从年初至2月中旬

  2011年伊始,国内钢铁市场在原燃料价格坚挺、通胀导致的物价上涨、厂商心态、库存下降等利好支撑下,承继2010年底的上涨态势,呈现了“开门红”的局面。春节后厂商拉涨意愿强烈,钢材市场价格小幅上涨,2月中旬达到阶段性高点。

  第二阶段节后探底期(从2月中旬至3月中旬

  春节过后市场经过短暂拉涨后,由于缺乏实体需求的支撑,国内钢铁市场在成交持续低迷、出货艰难、资金紧缺的情况下,社会库存快速走高,钢材价格持续下行。

  3月中旬由于日本地震对其国内钢铁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引发国内对钢材出口转好的看好心态,再加上气候转暖,进入建筑施工旺季,国内钢材需求逐渐启动,社会库存有所下降,国内钢材市场价格持续震荡上行。

  第四阶段震荡调整期(从5月中旬至6月底

  “五一节”后出现一波短暂拉涨行情后,受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大幅下跌、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及钢铁产量居高不下、下游行业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国内钢铁市场进入了震荡调整阶段,钢材社会库存下降速度趋缓。

  第五阶段阶段性小幅反弹期(从7月初至8月初

  受钢坯以及期货、电子盘触底回升影响,市场各方看涨心态明显,抄底资金进入和厂商集中拉涨带动国内钢铁市场阶段性反弹。

  第六阶段弱势下行期(从8月上旬-10月底

  8月上旬-9月中旬,国内钢铁市场受国际资本市场动荡和国内淡季需求的影响,呈窄幅弱势调整局面。随着欧美等国债务危机的升级和经济形势的动荡,引发全球大宗商品大幅下挫,对国内外资本市场形成较大冲击,钢材期货和电子盘顺势而落,市场恐慌情绪迅速蔓延,再加上由于长期实行货币紧缩政策导致货币流动性匮乏,而人民币加速升值和欧债危机导致的外需不振,加之通胀预期引起的内需疲软,供需矛盾凸显等诸多市场利空因素集中发力,钢铁现货市场大幅下跌。9月中下旬起,市场价格回调幅度进一步拉大,市场呈现大幅下跌局面。

  10月份国内钢铁生产企业检修减产规模的扩大对国内的供需矛盾将有一定缓解,近期铁道部融资规模的扩大,使市场对铁路建设用钢需求重拾信心,银行信贷也有适度放松趋势,对钢铁下游中小企业也无疑是重大利好;此外,根据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前三季度,全国财政收入已经达到全年收入的91.12%,而支出比例仅69.32%。年底政府加大预算支出以及钢铁下游行业完成年度计划任务将对钢价形成利好支撑,年底或将有一波反弹行情出现。

  2、钢铁产能高位释放粗钢月度日产创下近200万吨纪录

  自2001年以来,我国粗钢产量连续7年呈现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态势,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我国粗钢产量增速出现大幅回落。随后两年受益于国家4万亿投资拉动国内钢铁需求,粗钢产量恢复到较高增长幅度,2010年粗钢产量增速9.3%。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1-10月,我国累计生产粗钢58078.7万吨,同比增长11.1%;生产钢材74017.5万吨,同比增长13.7%。10月份我国粗钢、钢材日产水平分别为176.4万吨和235.7万吨,若2011年后两个月按10月份生产水平来生产,则预计2011年我国粗钢产量将在6.9亿吨左右,同比增长约10%;钢材产量将在8.8亿吨左右,同比增长约11%.

  2011年我国粗钢产量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1-10月平均日产粗钢191.05万吨,其中前7个月粗钢日均产量均保持在190万吨之上,特别是在6月份创下历史高点,达199.8万吨。

  3、基础设施、保障房建设拉动长材产量增速高于板带材

  2011年1-10月,我国共生产钢材74017.5万吨,同比增长13.7%。就产品结构来说,受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保障性住房建设需求拉动,长材需求旺盛,长材产量增速明显高于板带材。2011年1-10月,我国长材产量同比增长16.3%,比钢材总产量增速高出2.6个百分点;而受制造业需求不旺,特别是汽车、造船、石油、化工、电力、轻工等行业对钢材需求萎缩影响,今年以来,国内钢铁市场对于板材类产品的需求增速放缓较为明显,1-10月板带材产量同比增长10.2%,比钢材总产量增速低3.5个百分点。具体到分品种钢材来说,轻轨、特厚板、热轧薄板、冷轧薄板和焊接钢管的产量增幅较大,在20%以上;但从1-10月的产量可以看出,今年以来由于铁路建设投资的大幅下滑(1-9月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和基本建设投资同比均下降19.3%,导致对铁路建设直接用钢--重轨需求的下降,重轨产量同比下降30.2%。

  与2010年全年相比,2011年1-10月,长材产量占钢材产量比重上升,板带材、铁道用材比重下降,管材比重与去年持平。2011年1-10月,长材、板带材、铁道用材三类钢材产量占钢材总产量的比重分别为45.50%、44.59%和0.51%;长材比重比2010年上升0.62个百分点,板带材和铁道用材分别下降了0.76和0.18个百分点。

  4、出口形势虽然严峻钢铁出口仍大幅增长

  2011年,在全球经济形势严峻,外需放缓和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情况下,我国钢材出口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据海关统计,2011年1-10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4097万吨,同比增长11.3%;累计进口钢材1316万吨,同比下降3.5%。进口钢坯48万吨,同比下降2.2%。钢材、钢坯累计净出口折合粗钢2910万吨。

  在钢材品种出口结构方面有所变化,长材、管材比重提高,板材比重下降。1-9月,我国累计出口长材686.8万吨,同比增长19.9%,占钢材出口总量的18.5%,比重较去年同期上升1.6个百分点;出口板带材2077.1万吨,同比增长2.4%,占总量的55.9%,比重同比下降3.8个百分点;出口管材662.8万吨,同比增长23.1%,占总量的17.8%,比重同比提高2.0个百分点。进口钢材仍以板带材为主,1-9月进口板带材1013.5万吨,同比下降4.4%,占钢材全部进口量的84.8%。

  2011年其他国家对我国钢材产品贸易救济调查依然较多。监测显示,2011年1-10月,共有11个国家对我国出口的9种钢材产品和3种钢铁制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调查类型涉及反倾销和双反(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两种,其中美国和加拿大各有两起“双反”调查,其他均为反倾销调查。

  自2011年3月份以来,我国钢材出口已连续6个月保持在400万吨以上,预计四季度我国钢材出口每月保持在300万吨以上的水平,预计2011年全年钢材出口在4800万吨左右,钢坯、钢材进出口相抵、折合粗钢实现净出口将超过3200万吨。

  5、下游行业平稳增长钢铁需求较为旺盛

  2011年我国政府坚持“控通胀、稳物价”作为首要任务,政策效果逐步显现,经济运行总体较为平稳。从工业增加值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这两大用钢主体考察指标来看,钢铁下游行业保持平稳增长,拉动钢铁需求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1-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同比增长14.2%;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1365亿元,同比增长24.9%。

  2011年,由于我国4万亿投资拉动内需政策的收尾,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呈现较大幅度回落,监测数据显示,1-9月,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比增长9.3%,预计2011年内基础设施投资全年增速在10%左右,较2010年17.9%的增速有较大幅度的回落。特别是铁路建设由于事故、资金紧张等因素影响,1-9月铁路基本建设投资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9.3%。

  另一方面,制造业对于钢铁的需求也有放缓的趋势,就汽车工业来说,由于购置税鼓励政策退出、油价上涨、部分城市汽车限购、日本地震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汽车工业,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1-10月,我国汽车产销双双超过1500万辆,1503.41万辆和1516.06万辆,同比增长2.66%和3.15%,同比增幅有较大回落。

  2011年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大,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对于钢材需求的释放,特别是对于螺纹钢、线材等建筑钢材的需求起到强力支撑,直接拉动了建筑用钢市场需求的回升。总体来讲,2011年钢铁下游行业平稳增长,国内钢铁市场整体表现出较为旺盛的钢铁需求。

  二、2012年国内钢铁市场展望

  近期工信部发布的《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将以内需拉动为主,经济发展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势头,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比“十一五”期间将有所降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减缓,消费及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逐渐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对钢铁消费需求还将继续增长,但增速减缓。

  2012年,将是我国政府的换届之年,也是我国各项规划集中启动实施的一年,“调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仍将是经济发展的主基调,经济增长虽将有所放缓,但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速度,预计全年经济增速在8.6-9%之间。

  2012年,对于钢铁下游行业来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也将较2011年有所放缓,对钢铁需求的增长也将是减缓的趋势,我国粗钢产量预计在7.3亿吨左右,增速回落至6%左右。

  2012年,全球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复苏趋缓,发达经济体结构调整乏力,受主权债务危机拖累,财政刺激空间压缩,而私人部门需求迟迟不能接替公共需求,经济增长动力不足。2012年,虽然发达经济体仍将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但财政政策着眼于中长期整顿,即便不爆发深度危机,增长也将处于2%以下。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虽然好于发达国家,但由于国际市场动荡,出口条件恶化,资本流动的冲击正在加大,新兴经济体难以避免波及。因此在全球需求放缓、人民币升值和贸易保护主义仍然盛行的前景下,2012年我国钢材出口量或许难以达到今年水平,预计全年钢材出口量保持在4000万吨左右。

  综上所述,2012年我国钢铁工业将面临国内外需求增速放缓的局面。而钢铁工业在“十二五”规划的指导下,在节能减排、淘汰落后和提升钢材产品质量等方面将得到逐步推进,钢铁市场的结构性过剩将有所好转。宏观经济因素领先钢材价格3个季度左右,2012年一、二季度,宏观经济综合指数处在下行通道中。预计2012年国内钢铁市场走势将呈现先抑后扬的走势。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铸件行业应用广泛 市场拥有广阔发展前景 当前汽车工业是最大需求领域

我国铸件行业应用广泛 市场拥有广阔发展前景 当前汽车工业是最大需求领域

近年来,随着技术和工艺的不断提升,我国铸件工业的产品种类日益丰富,包括冷铸、热铸、铸锻件和沉淀铸件等。这些零件不仅可以作为零部件使用,而且满足了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此外,新材料的开发利用也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使行业的方向更加多元化,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2025年04月19日
我国镁行业分析:镁价显现较大上行弹性 新型现代产业集群逐渐形成

我国镁行业分析:镁价显现较大上行弹性 新型现代产业集群逐渐形成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统计,2024年,中国镁资源储量占全球70%。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24年,全球原镁产量为112万吨,同比增长12%;其中,中国原镁产量102.48万吨,同比增长24.73%,推动中国原镁全球产出占比从2023年的82%增长至2024年的92%。

2025年04月18日
我国钛材行业发展现状:消费量逐年递增但增长放缓 市场双寡头竞争格局稳固

我国钛材行业发展现状:消费量逐年递增但增长放缓 市场双寡头竞争格局稳固

我国钛材行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正处于发展调整阶段,不断向高端方向转型发展。近年来,我国钛材消费量逐年递增,但自2021年起其增长速度增速逐渐放缓。同时我国钛材产量持续增长,生产主要集中在陕西、江浙、珠三角等地区。从竞争来看,我国钛材行业集中度较低,且市场呈现以宝钛股份为领头羊的"一超多强"格局。值得注意的是,

2025年04月10日
钨行业:供给压力推动价格高位运行 国内进口量及再生利用量增多以保障消费

钨行业:供给压力推动价格高位运行 国内进口量及再生利用量增多以保障消费

全球钨资源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中国为最大钨储藏国。中国钨矿储量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江西、云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由于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全球钨供给面临压力;我国受钨精矿总量控制指标影响,钨产量增长乏力。钨矿供应紧张,推动钨价持续高位运行。钨应用广泛,消费结构稳定,为满足市场需求,近年国内钨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激增,且钨

2025年04月09日
国内不锈钢焊管行业供需双弱 出口量持续增长 友发集团为龙头企业

国内不锈钢焊管行业供需双弱 出口量持续增长 友发集团为龙头企业

近年来受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重大项目开工延后,房屋新开工和施工均疲软影响,我国不锈钢焊管需求量及价格均呈现下降趋势。需求端表现不及预期,钢厂有所亏损,生产积极性下降,不锈钢焊管产量也明显下降。国内不锈钢焊管供需两弱,国外购买力较强,推动不锈钢焊管出口步伐加快。国内不锈钢焊管生产企业日益增多,但大型企业较少,目前友发集团

2025年03月27日
我国电解铝行业供应弹性有限 消费量将保持增长 产能向清洁能源地区转移

我国电解铝行业供应弹性有限 消费量将保持增长 产能向清洁能源地区转移

我国电解铝产能扩张速度超过需求扩张速度,产能过剩现象严峻。在国家政策调控下,我国电解铝逐渐形成产能天花板,供应弹性有限。电解铝下游以建筑、交通、电力为主,受益于房地产回暖及光伏、汽车产业发展,我国电解铝总消费量将持续增长。

2025年03月24日
我国取向电工钢行业:动态产能、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上升 出口需求持续旺盛

我国取向电工钢行业:动态产能、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上升 出口需求持续旺盛

我国取向电工钢下游需求结构较为单一,以变压器为主,2020年占比在88%左右。近年来,我国取向电工钢动态产能、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呈现持续上升态势。从产品结构来看,磁感取向电工钢是我国取向电工钢市场中的主流产品,近年来其产量不断攀升,2024年同比增长28.11%。此外,我国取向电工钢行业基本上实现自给自足,同时还有部分

2025年03月24日
我国不锈钢行业供需矛盾突出 出口市场持续走强 大型企业凭借广泛布局占据主导

我国不锈钢行业供需矛盾突出 出口市场持续走强 大型企业凭借广泛布局占据主导

我国不锈钢产量增速已高于国内粗钢,在国际供给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其中300系不锈钢产量占比超50%,为我国不锈钢最大细分品类。不锈钢环保、性能优势突出,应用由建筑、汽车、家电拓展至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表观消费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整体来看,我国不锈钢行业运行呈现强供给、弱需求的特点,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出口持续走强。

2025年03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