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市场低迷下稀土行业限产保价并非长久之计

  导读:近日,稀土龙头企业北方稀土发布公告称,当前稀土市场持续低迷、产品价格长期低位,为促进我国稀土产业健康发展,有效缓解稀土市场供需矛盾,北方稀土决定实施限产保价,全年冶炼分离产品生产量较工业和信息化部下达给公司的2015年稀土总量控制计划指标量减少10%左右。此消息一出,厦门钨业、南方稀土等五大稀土集团纷纷跟进,打响限产保价战。

  近日,稀土龙头企业北方稀土发布公告称,当前稀土市场持续低迷、产品价格长期低位,为促进我国稀土产业健康发展,有效缓解稀土市场供需矛盾,北方稀土决定实施限产保价,全年冶炼分离产品生产量较工业和信息化部下达给公司的2015年稀土总量控制计划指标量减少10%左右。此消息一出,厦门钨业、南方稀土等五大稀土集团纷纷跟进,打响限产保价战。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稀土生产指标分配方案,六大稀土集团生产总量占全国总量超过90%。稀土大集团一起减产,势必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市场低迷下的限产保价

  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我国稀土产品价格急跌,今年前期出现“小阳春”,但之后便一路下行,中间没有出现大幅反弹,累计跌幅达20%。

  有分析认为,今年稀土价格的大幅下滑与出口限制的取消有很大关系。百川资讯分析师杜帅兵表示,稀土出口限制取消,相当于出口价格下降了20%-25%,稀土出口关税取消会整体拉低国际稀土市场价格,而国外稀土企业生产成本较高,将会对其销售产生阻力。因此,国内稀土出口量会大幅度增加。

  据国家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9月累计出口稀土23400万吨,同比上涨16%,而1-9月累计出口总金额比去年同期少了6%。


  今年年中,中国五矿集团、中国铝业等六大稀土集团整合重组方案获得批准备案,行业兼并整合大幕快速推进,六大集团拥有矿产资源、上下游一体化的优势,竞争得到提升。但是即便如此,不少龙头企业也陷入亏损境地。

  五矿稀土发布的最新公告显示,预计今年1-9月亏损6500万-7500万元,厦门钨业则称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10亿元,同比增长27.85%,但净利润减少3500多万元。

  大集团的兼并整合并没有抑制低迷的稀土市场,除了出口限制取消带来的影响,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供需失衡。

  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占恒表示,产能过剩是困扰我国稀土行业发展的老问题,在2011年之前,全国稀土上游产品产能在18万-20万吨。2011年行情红火时,国内又掀起一轮稀土投资热,当年年底产能约30万吨。据估算,2014年全国稀土上游产品产能在40万吨左右。产能过剩严重影响了行业健康发展。

  此次六大稀土集团抱团限产保价,中投顾问冶金行业研究员苑志斌认为,这将有利于扭转我国稀土出口量增价低的局面,并提高企业去库存的进度。不过也有券商分析师表示,目前稀土企业产能远大于配额,同时行业整合进度低于预期,仅依靠行业自身力量难以出现较大复苏。政策层面上,如果打黑和收储相关政策不出台,产品价格难以出现反转,企业盈利或将承受压力。

  金融多元化支撑行业发展

  在六大稀土集团限产保价的同时,另有消息称,六大集团正计划与有关部门谈判收储事宜。南交所稀土产品交易中心负责人吴海明分析认为,稀土收储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一方面稀土作为国家战略储备资源,国家每年会进行两次稀土收储;另一方面现在稀土价格触底,已到收储最佳时间段和价格点。

  国家收储计划的实施会消化一部分库存,促使部分产品价格企稳回升,提振市场信心,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分析人士认为,彻底改变稀土目前价格低迷的现状,除了减产外,还需另寻出路。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我国稀土产业整体处于中低端水平,上游开采、分离环节产能过剩,下游应用产业发展滞后,导致稀土市场行情长期低迷。加之私挖盗采、买卖加工非法稀土矿产品、违规生产等问题时有发生,特别是随着稀土资源税的提高,南方稀土矿的非法盗采活动猖獗,进一步导致市场产品供给过剩,价格低迷,严重损害了企业和国家利益。

  因此,大力推进稀土行业整治,加快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但在此背景下,稀土企业要发展、要转型,面临着生产运营成本高、资金周转难等多方面的问题。长期以来,稀土行业融资渠道少、门槛高,给稀土企业的发展造成阻碍。

  今年,随着六大稀土集团的加速整合,稀土行业拉开了金融多元化发展的序幕。

  据了解,南交所稀土交易中心针对中小企业资金周转难的问题,推出了稀土产品质押融资服务。通过南交所稀土产品交易中心,企业可将自有稀土产品进行质押,如果产品质量检测合格,即可得到货物价值50%-70%的资金,整个过程不到1周的时间便能完成。

  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成立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投融资分会,意味着中国稀土行业具备了建立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金融投资平台的能力。在投资分会的推动下,产业互动将更加密切,优质企业的项目将得到有利孵化和对接,上市、定增、并购等方式都将得到更大的推动和支持。

  据了解,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投融资分会还将组建协会内优质企业出资成立的战略资源新材料产业基金,同时还将为协会会员企业进入“新三板”挂牌、主板上市及上市公司的增发等提供法律、财务、退出通道的多方面服务。

  相关行业资讯请查阅:中国稀土产业发展格局及未来五年未来趋势研究报告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铜矿行业分析 智利资源最为丰富 中国供给不足 进口规模持续增长

全球铜矿行业分析 智利资源最为丰富 中国供给不足 进口规模持续增长

产量方面,近年来受疫情影响,全球铜矿产量增速有所放缓。2022年全球铜矿产量为2200万吨,2000-2022年CAGR为2.3%。铜矿主要产区产量维持在 1400 万吨附近,智利作为铜矿储量大国,产量占比最高,为24%。

2024年06月28日
政策环境利好 我国再生铅行业正处于上升期 产量保持稳步增长

政策环境利好 我国再生铅行业正处于上升期 产量保持稳步增长

近年来,我国再生铅行业仍处于上升期,在利好政策实施和废铅供应稳定等因素推动下,其产量呈现稳步增长态势,由2016年的193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326.03万吨,且已形成安徽省、江苏省、河南省、江西省、河北省、山东省和湖北省七大再生铅主产区。随着再生铅产量上升,我国铅原料对外依存度得到进一步下降,2021年降至14%,

2024年06月21日
我国铜行业现状分析:供应量进一步紧张 多重因素推动市场需求增长

我国铜行业现状分析:供应量进一步紧张 多重因素推动市场需求增长

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铜矿产量为170万吨,占全球铜矿产量的7.7%,铜矿库存约为669万吨。同时,我国矿山矿石相对世界主流矿山平均品位水平而言相对较低,且矿石品位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我国铜矿品位下降至0.56左右,进一步加剧国内铜矿紧缺的程度、开采难度及其开采成本。

2024年06月15日
汽车等下游发展带动全球精密冲压特殊钢规模扩大 我国高端产品进口依赖度较高

汽车等下游发展带动全球精密冲压特殊钢规模扩大 我国高端产品进口依赖度较高

我国汽车产业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全球分工和汽车制造业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下,我国汽车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全球汽车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产销量增长,对精冲钢产品的需求急剧增加,刺激精密冲压特殊钢产量提升。

2024年06月15日
我国覆铜板行业供需及对外贸易现状:产销量双双下滑 进口均价持续上涨

我国覆铜板行业供需及对外贸易现状:产销量双双下滑 进口均价持续上涨

虽然我国覆铜板出口量始终大于进口量,但其出口额却始终低于进口额。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覆铜板进口以高端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高,使得进口均价始终大于出口均价,且近年来呈现上涨态势,由2017年的8.71万元/吨上升至2023年的19.55万元/吨。

2024年06月07日
全球铸造加工行业现状分析 年产量维持在1.1亿吨左右 产能逐步向新兴市场转移

全球铸造加工行业现状分析 年产量维持在1.1亿吨左右 产能逐步向新兴市场转移

铸造毛坯因近乎成形,而达到免机械加工或少量加工的目的降低了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制作时间,铸造是现代装置制造工业的基础工艺之一。近年来机械工业和其他工业如化工、仪表等的发展,给铸造业创造了有利的物质条件,使得全球铸件产量维持高位,在1.1亿吨左右。

2024年06月07日
海内外企业积极布局 我国玻璃基板行业规模恢复增长 市场仍存在诸多挑战

海内外企业积极布局 我国玻璃基板行业规模恢复增长 市场仍存在诸多挑战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电子产品普及和更新换代,液晶显示器件需求量不断增加,进而推动玻璃基板市场规模扩大及产量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玻璃基板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10亿元,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333亿元;2022年玻璃基板产量达到5468万平米,呈现小幅恢复增长。

2024年05月31日
我国不锈钢管行业现状分析:“大而不强”特征明显 市场竞争呈多元化分散化

我国不锈钢管行业现状分析:“大而不强”特征明显 市场竞争呈多元化分散化

随着下游市场需求增多,中国不锈钢管加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我国已成为不锈钢管主要生产国,2023年,国内年产不锈钢管约348万吨,约占全球产量的65%,约占不锈粗钢的9.5%。

2024年05月3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