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铜业产能高于需求行业价格面临下跌风险

        导读:铜业产能高于需求行业价格面临下跌风险,中秋过后,在美联储暂时放弃削减QE的刺激下,铜价出现抗跌回升的修复性行情。

        在美联储暂时放弃削减QE的刺激下,铜价出现抗跌回升的修复性行情。不过,业内人士提醒,暂时放弃削减QE并非利好,铜价难以复制去年四季度涨势。

        中秋过后,在美联储暂时放弃削减QE的刺激下,铜价出现抗跌回升的修复性行情。然而,我们关注到在LME铜涨幅可观的情况下,沪铜跟涨并不明显。我们认为,美联储未削减QE,短期给市场带来“膝跳反应”式利好,但是长期来看切莫过度乐观。在美国经济复苏大体持稳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的趋势是不会改变的。而从供需面来看,9月份国内铜产出集中释放,而海外铜矿产出也在加快,旺季需求不及预期,过剩压力将在四季度加剧。特别是中国经济转型之际,经济难回到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周期,地产泡沫和产能过剩,以及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等都将导致四季度经济面临下行风险。恰逢10月份铜消费旺季临近尾声,双重压力会导致铜价难以复制去年四季度的反弹行情,警惕超预期下跌的风险。

        暂时放弃削减QE并非利好

        短期美联储暂时放弃削减QE并不意味着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中断,削减QE只是时间问题,10月份和12月份依旧是重要的时间窗口,但是由于9月份美联储与市场沟通失败,这可能导致后市一旦真正削减QE,那么市场受到的冲击更大。

        从美联储启动退出QE到结束购债、收缩资产负债表和启动加息将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资本流向的逆转和利率的上升将是一个中长期过程,廉价融资的时代可能很快结束。在这个过程中,全球不可避免地会陷入一个新的不确定性时期。

        美债务问题会迎来新一波冲击

        长期以来,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针对债务上限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尽管两党都认为需要降低赤字和削减债务从而避免屡屡突破债务上限,但对于究竟是削减哪一项财政支出却无法达成一致性意见,目前僵局的关键还是在于如何减少政府开支。根据以往经验,这场斗争最有可能的结果是:经过艰苦的谈判,债务上限还要继续提高几千亿美元,将控制债务规模问题再往后推。对美债投资者而言是“温水煮青蛙”,走一步看一步。

        尽管最终会达成上调债务上限的协议,但是,谈判双方也都在不断试探对方底线,这将导致问题解决的过程一定会颇费周折,市场波动会加剧,不排除短期的恐慌情绪出现,这将对金融市场形成冲击。

        产能过剩压制价格

        近期价格企稳的关键原因是库存回补,但补库存的持续性受到产能过剩的压制,潜在产能的释放将压制价格上涨。在当前融资成本较高的环境下,企业的库存投资也会受到抑制。从9月以来的情况看,库存回补势头预计将走向衰落。

        债务周期、产能过剩和地产泡沫带来的负面因素并存。按照模型计算,目前中国经济过剩产能超过30%,过剩产能压低了投资回报率,上市公司资产回报率(ROA)降低到3.5%的历史低点,比其9%的历史高点下滑幅度巨大;非金融上市公司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与债务规模之比降到6%(高点20%),甚至低于贷款成本。在地方债务越吹越大,以及资本在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不断下降之际,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债务整顿。

        供应压力将再现

        精炼铜方面,铜精矿加工费不断上扬,刺激铜冶炼厂企业产出加快。7月以来亚洲铜冶炼费用上涨近三分之一,至两年以来最高水准。9月份,中国冶炼厂铜精矿现货精炼加工费一度触及每吨100美元,每磅10美分。8月中国电解铜产量为56.05万吨,环比增长2.59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1.16%。

        从库存角度来看,由于8月份下游厂商基本完成了补库,保税区铜库存较7月份出现明显地回升,大约从35万吨升至45至50万吨左右。预计随着产出释放和下游完成备货,上期所铜库存将在9月中旬开始回升。

        需求不够强劲现货升水持稳

        铜消费主要是电力行业,下半年资金持续紧张,加上铜杆线供应端的增加,令线缆、漆包线等铜杆消费企业可以随用随拿,不会在原料备料上占用过多资金。从贸易商和冶炼企业的订单来看,市场销售并不是很好,多数企业在旺季补库存时期,下游采购却没见起色,特别是江浙地区订单低迷,华南地区相对较好。持货商急于逢高换现,积极调降升水出货,现铜供应压力增加,品牌多样,中间商依旧青睐低价货源,下游维持谨慎心态,对高升水认可度低。

        现货升贴水来看,目前长江有色市场现货升水报210元~310元/吨,对比历史数据,依旧处于合理范围。而反映进口溢价的洋山铜现货溢价报175美元~200美元/吨,没能突破8月初的220美元/吨的高点,反映出尽管持货商惜售,但是下游不买账。而铜期现基差也处于合理的范围,截至9月24日,铜期现基差为820元/吨,处于历史分布区间的下沿,这也意味着现货升水处于合理的范围,不足以驱动铜价的上涨。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铸件行业应用广泛 市场拥有广阔发展前景 当前汽车工业是最大需求领域

我国铸件行业应用广泛 市场拥有广阔发展前景 当前汽车工业是最大需求领域

近年来,随着技术和工艺的不断提升,我国铸件工业的产品种类日益丰富,包括冷铸、热铸、铸锻件和沉淀铸件等。这些零件不仅可以作为零部件使用,而且满足了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此外,新材料的开发利用也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使行业的方向更加多元化,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2025年04月19日
我国镁行业分析:镁价显现较大上行弹性 新型现代产业集群逐渐形成

我国镁行业分析:镁价显现较大上行弹性 新型现代产业集群逐渐形成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统计,2024年,中国镁资源储量占全球70%。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24年,全球原镁产量为112万吨,同比增长12%;其中,中国原镁产量102.48万吨,同比增长24.73%,推动中国原镁全球产出占比从2023年的82%增长至2024年的92%。

2025年04月18日
我国钛材行业发展现状:消费量逐年递增但增长放缓 市场双寡头竞争格局稳固

我国钛材行业发展现状:消费量逐年递增但增长放缓 市场双寡头竞争格局稳固

我国钛材行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正处于发展调整阶段,不断向高端方向转型发展。近年来,我国钛材消费量逐年递增,但自2021年起其增长速度增速逐渐放缓。同时我国钛材产量持续增长,生产主要集中在陕西、江浙、珠三角等地区。从竞争来看,我国钛材行业集中度较低,且市场呈现以宝钛股份为领头羊的"一超多强"格局。值得注意的是,

2025年04月10日
钨行业:供给压力推动价格高位运行 国内进口量及再生利用量增多以保障消费

钨行业:供给压力推动价格高位运行 国内进口量及再生利用量增多以保障消费

全球钨资源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中国为最大钨储藏国。中国钨矿储量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江西、云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由于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全球钨供给面临压力;我国受钨精矿总量控制指标影响,钨产量增长乏力。钨矿供应紧张,推动钨价持续高位运行。钨应用广泛,消费结构稳定,为满足市场需求,近年国内钨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激增,且钨

2025年04月09日
国内不锈钢焊管行业供需双弱 出口量持续增长 友发集团为龙头企业

国内不锈钢焊管行业供需双弱 出口量持续增长 友发集团为龙头企业

近年来受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重大项目开工延后,房屋新开工和施工均疲软影响,我国不锈钢焊管需求量及价格均呈现下降趋势。需求端表现不及预期,钢厂有所亏损,生产积极性下降,不锈钢焊管产量也明显下降。国内不锈钢焊管供需两弱,国外购买力较强,推动不锈钢焊管出口步伐加快。国内不锈钢焊管生产企业日益增多,但大型企业较少,目前友发集团

2025年03月27日
我国电解铝行业供应弹性有限 消费量将保持增长 产能向清洁能源地区转移

我国电解铝行业供应弹性有限 消费量将保持增长 产能向清洁能源地区转移

我国电解铝产能扩张速度超过需求扩张速度,产能过剩现象严峻。在国家政策调控下,我国电解铝逐渐形成产能天花板,供应弹性有限。电解铝下游以建筑、交通、电力为主,受益于房地产回暖及光伏、汽车产业发展,我国电解铝总消费量将持续增长。

2025年03月24日
我国取向电工钢行业:动态产能、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上升 出口需求持续旺盛

我国取向电工钢行业:动态产能、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上升 出口需求持续旺盛

我国取向电工钢下游需求结构较为单一,以变压器为主,2020年占比在88%左右。近年来,我国取向电工钢动态产能、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呈现持续上升态势。从产品结构来看,磁感取向电工钢是我国取向电工钢市场中的主流产品,近年来其产量不断攀升,2024年同比增长28.11%。此外,我国取向电工钢行业基本上实现自给自足,同时还有部分

2025年03月24日
我国不锈钢行业供需矛盾突出 出口市场持续走强 大型企业凭借广泛布局占据主导

我国不锈钢行业供需矛盾突出 出口市场持续走强 大型企业凭借广泛布局占据主导

我国不锈钢产量增速已高于国内粗钢,在国际供给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其中300系不锈钢产量占比超50%,为我国不锈钢最大细分品类。不锈钢环保、性能优势突出,应用由建筑、汽车、家电拓展至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表观消费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整体来看,我国不锈钢行业运行呈现强供给、弱需求的特点,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出口持续走强。

2025年03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