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年国内锡的生产与消费情况,全球锡消费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2011年亚洲精锡消费占全球消费总量的69%,其中我国占41%。目前我国的锡消费中,电子信息工业方面用锡居主导地位,主要以焊锡和易熔合金的形式消费,占锡消费总量的70%左右、镀锡板消费锡占15%、化工用锡只占锡消费总量的9%~10%。
一直以来,我国锡产业也面临着储量减少、私挖滥采现象严重等问题,为保护锡资源可持续发展,规范锡矿开采和使用,国家不断出台各类政策措施,包括保护性开采、关税调整、出口配额管理、设置指令性生产上限等。在资源和政策的共同限制下,中国锡精矿及精炼锡产量增长速度逐渐放缓。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海关和安泰科资料,2007~2011年我国锡市场供求情况见表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界,2001~2007年间我国锡精矿及精炼锡产量年增长分别为7.5%和6.8%,而2008~2010年期间中国锡精矿及精炼锡产量年增长率下滑至5.2%和3.3%。中国锡精矿及精炼锡的供给收缩,也是导致近年来全球锡供给增长有限的一个重要原因。2011年中国锡产量15.59万t,同比增长3.93%。
全球锡消费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2011年亚洲精锡消费占全球消费总量的69%,其中我国占41%。目前我国的锡消费中,电子信息工业方面用锡居主导地位,主要以焊锡和易熔合金的形式消费,占锡消费总量的70%左右、镀锡板消费锡占15%、化工用锡只占锡消费总量的9%~10%。我国长期以来在出口精锡的同时,又不得不进口高附加值的锡化合物,特别是锡的有机化合物产品。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锡的应用才起步不久,前途广阔。
观研天下在《中国锡市场投资价值与投资策略分析报告(2012-2016)》中显示我国精锡的消费在2010年保持着强劲复苏的态势,全年的锡消费达到14.68万t,同比增长11.1%。2011年锡的消费量达到15.5万t,同比增长5.58%。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