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铁矿石期货发展利好分析与风险示警

        导读:铁矿石期货发展利好分析与风险示警,据大商所工业品事业部王淑梅介绍,国际铁矿石衍生品市场发展只是近几年的事,国际大宗商品衍生品市场发展历程中,战略地位仅次于原油品种的铁矿石衍生品种一直缺位,是因为长协定价模式下企业并不用担心铁矿石价格波动风险。

        中国报告网获得的最新消息,铁矿石期货近期获批上市引市场多方期待,近日市场人士认为,近年来国际市场涌起铁矿石衍生品开发高潮,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铁矿石消费国,在国际铁矿石衍生品市场竞争中应有作为,铁矿石期货获批使中国在国际铁矿石衍生品市场上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利于中国抓住国际铁矿石衍生品市场发展先机。

  据大商所工业品事业部王淑梅介绍,国际铁矿石衍生品市场发展只是近几年的事,国际大宗商品衍生品市场发展历程中,战略地位仅次于原油品种的铁矿石衍生品种一直缺位,是因为长协定价模式下企业并不用担心铁矿石价格波动风险。1960年至1980年间,国际铁矿石贸易采用的是长期合同价模式,1980年至2010年采用年度谈判的“长协”定价模式,2009年长协谈判破裂,铁矿石国际贸易进入了以指数、现货多元定价模式并存,至目前现货指数定价开始成为市场主流的阶段,这一阶段铁矿石价格随行就市,定价短期化,价格波动也频繁剧烈,国际铁矿石衍生品市场建设即是在这一背景下起步的。

  据大商所提供的资料,2010年,铁矿石的年化价格波动率为18.6%,2012年达到24.3%。2012年我国港口平均铁矿石库存为9400万吨,按主流现货年平均价格900元/吨计算,产业每月承担的铁矿石价格风险为116亿元,而2012年我国80家大中型钢铁企业利润总额仅为15.8亿元,原料价格风险是利润的7倍以上,企业经营雪上加霜,产业迫切需要风险管控工具。

  长协定价模式的瓦解催生了产业避险需求,国际上一些先知先觉的衍生品交易所开始将品种创新方向瞄向铁矿石,铁矿石掉期、期权、期货等衍生产品相继被开发推出,以求在国际铁矿石市场格局演变中占得先机。2009年4月27日新加坡交易所(简称新交所)率先推出铁矿石掉期交易,并于2012年9月10日推出铁矿石期权交易,2013年4月8日又推出铁矿石期货交易。2010年下半年,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简称CME)即推出了以TSI指数为基础的铁矿石掉期期货,之后又陆续推出以普氏指数为基准的掉期期货及期货期权,2013年5月,CME也推出以TSI指数为标的的铁矿石期货。2011年初,印度商品交易所(ICEX)和印度多种商品交易所(MCX)便先后推出铁矿石期货合约。

  但国际市场上铁矿石消费集中在中国,所以国际铁矿石衍生品多以中国到港铁矿石价格指数为交易标的,然而指数价格统计的科学合理性一直受到市场质疑,这也使得己推出的铁矿石衍生品市场流动性不是太高。但去年来新加坡交易所(SGX)推出的以中国天津港口62%品位的铁矿石价格为参照指数的掉期交易己现活跃态势,2012年交易量为21.8万手(1.089亿公吨),今年1至8月价交易量己达30万手左右。

  “国际市场铁矿石掉期交易的日益活跃,倒逼国内金融市场尽快上市铁矿石期货品种,以便为国内广大的钢厂和现货贸易商提供避险服务,并争取未来定价的主动。”永安期货研究院负责人张逸臣说。

  张逸臣介绍,新交所衍生品交易量约70%成交来自亚洲客户,30%为欧洲客户,亚洲客户中,来自中国客户的成交量占比约为1/3,这显示国内行业企业亟需铁矿石期货避险。

  但市场人士认为更为重要的,是国际铁矿石定价话语权争取的问题。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教授指出,美国、新加坡等推出的铁矿石衍生工具大都采用中国港口到岸价格指数作为交易标的,主要客户也是面向中国产业群体,但国内的企业却没有参与到规则体系的设计中,对国外市场的监管制度和规则也不了解。从衍生品市场发展的规律来看,较早推出的衍生产品一般会占得市场先机,更具有先发优势。未来以国外衍生品市场为定价基准的模式一旦形成,则国内企业将不得不到境外从事高成本和高风险的套保。因此这一新形下,需要尽快推出国内铁矿石期货,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以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定价影响力。

  铁矿石期货在国内获批让市场人士看到了希望,而且在业界看来,中国有着开展铁矿石期货的强大现货基础,理应及早参与到国际铁矿石定价话语权的争取中。

  据了解,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2012年中国铁矿石消费量10.5亿吨,占世界消费总量的59.4%。铁矿石消费区域相对集中,环渤海地区是我国铁矿石最大的消费区,其中河北、山东、辽宁是我国铁矿石消费前三大省区,2012年三省消费铁矿石4.4亿吨,占全国总消费量的42.1%。同时,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2012年,我国进口铁矿石7.4亿吨,进口金额达956亿美元,进口量约占世界贸易量的65.5%,进口区域主要集中在北方环渤海及周边地区。国际铁矿石衍生品市场普遍以中国到港铁矿石价格为基础编制指数,也从另一角度说明了中国强大的现货基础。

  同时,大商所拟推出的铁矿石期货从中国强大现货基础出发,设计为以实物进行交割的期货合约,能够真实反映市场供需关系,体现公允的市场价格,有助于构建客观、公正的定价体系,这一设计无疑更能提高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定价影响力。

  “大商所上市的铁矿石期货合约,其代表性和流动性预计会超过SGX。一方面,大商所铁矿石期货作为全球唯一一个以现货实物交割为主的期货品种,其能够吸引国内外广大的钢厂和贸易商参与;另一方面,大商所已经上市了焦煤、焦炭等相关品种,目前来看市场运行良好,为同是大宗干散货铁矿期货上市运行积累了经验。由于铁矿石市场影响因素复杂,波动率高铁矿石上市之后,铁矿石期货上市后,预计对国内行业内投资者的吸引力较大。”张逸臣说。

  因此,“当前形势下中国参与到国际铁矿石衍生品市场竞争中来,并不算晚,在国际铁矿石衍生品市场启动初期,依托强大的现货市场支撑,中国推出自己的铁矿石期货或能占得先机”,胡俞越表示。他说,国内铁矿石期货品种的上市,将在国际铁矿石衍生品市场进一步强化中国因素,同时国内企业可以以一种更低的交易成本、更直接便捷地参与到市场中来,使其交易意愿在主场得到最大限度的反映,从而利于逐步提升中国钢厂、贸易商等行业企业的议价话语权。

  胡俞越同时也提醒市场,尽管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基本上都是以衍生品市场价格为定价依据,但并不是说推出期货等衍生品就能取得定价权。大商所工业品部相关负责人在谈到铁矿石期货与定价权关系时即表示,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只是为定价权的争取提供了平台和筹码,定价话语权的大小还与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程度、市场开发程度、企业实力和定价经营模式等有关。来自国内一家钢企的研究人士指出,短期看铁矿石期货在国内推出对于国际市场铁矿石定价体制和价格体系影响不大,在国内期货市场尚未开放的情况下,阶段内国内铁矿石期货品种还是要突出为行业企业提供一个公开、公正的价格参考作用,同时也为国内行业企业提供规避风险的通道,“在此基础上,应稳妥推动国内铁矿石期货市场的对外开放,从而为在全球市场增强国内市场价格权威性和影响力创造条件,特别是市场的对外开放是争取价格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基础条件。”这位研究人士表示。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铸件行业应用广泛 市场拥有广阔发展前景 当前汽车工业是最大需求领域

我国铸件行业应用广泛 市场拥有广阔发展前景 当前汽车工业是最大需求领域

近年来,随着技术和工艺的不断提升,我国铸件工业的产品种类日益丰富,包括冷铸、热铸、铸锻件和沉淀铸件等。这些零件不仅可以作为零部件使用,而且满足了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此外,新材料的开发利用也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使行业的方向更加多元化,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2025年04月19日
我国镁行业分析:镁价显现较大上行弹性 新型现代产业集群逐渐形成

我国镁行业分析:镁价显现较大上行弹性 新型现代产业集群逐渐形成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统计,2024年,中国镁资源储量占全球70%。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24年,全球原镁产量为112万吨,同比增长12%;其中,中国原镁产量102.48万吨,同比增长24.73%,推动中国原镁全球产出占比从2023年的82%增长至2024年的92%。

2025年04月18日
我国钛材行业发展现状:消费量逐年递增但增长放缓 市场双寡头竞争格局稳固

我国钛材行业发展现状:消费量逐年递增但增长放缓 市场双寡头竞争格局稳固

我国钛材行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正处于发展调整阶段,不断向高端方向转型发展。近年来,我国钛材消费量逐年递增,但自2021年起其增长速度增速逐渐放缓。同时我国钛材产量持续增长,生产主要集中在陕西、江浙、珠三角等地区。从竞争来看,我国钛材行业集中度较低,且市场呈现以宝钛股份为领头羊的"一超多强"格局。值得注意的是,

2025年04月10日
钨行业:供给压力推动价格高位运行 国内进口量及再生利用量增多以保障消费

钨行业:供给压力推动价格高位运行 国内进口量及再生利用量增多以保障消费

全球钨资源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中国为最大钨储藏国。中国钨矿储量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江西、云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由于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全球钨供给面临压力;我国受钨精矿总量控制指标影响,钨产量增长乏力。钨矿供应紧张,推动钨价持续高位运行。钨应用广泛,消费结构稳定,为满足市场需求,近年国内钨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激增,且钨

2025年04月09日
国内不锈钢焊管行业供需双弱 出口量持续增长 友发集团为龙头企业

国内不锈钢焊管行业供需双弱 出口量持续增长 友发集团为龙头企业

近年来受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重大项目开工延后,房屋新开工和施工均疲软影响,我国不锈钢焊管需求量及价格均呈现下降趋势。需求端表现不及预期,钢厂有所亏损,生产积极性下降,不锈钢焊管产量也明显下降。国内不锈钢焊管供需两弱,国外购买力较强,推动不锈钢焊管出口步伐加快。国内不锈钢焊管生产企业日益增多,但大型企业较少,目前友发集团

2025年03月27日
我国电解铝行业供应弹性有限 消费量将保持增长 产能向清洁能源地区转移

我国电解铝行业供应弹性有限 消费量将保持增长 产能向清洁能源地区转移

我国电解铝产能扩张速度超过需求扩张速度,产能过剩现象严峻。在国家政策调控下,我国电解铝逐渐形成产能天花板,供应弹性有限。电解铝下游以建筑、交通、电力为主,受益于房地产回暖及光伏、汽车产业发展,我国电解铝总消费量将持续增长。

2025年03月24日
我国取向电工钢行业:动态产能、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上升 出口需求持续旺盛

我国取向电工钢行业:动态产能、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上升 出口需求持续旺盛

我国取向电工钢下游需求结构较为单一,以变压器为主,2020年占比在88%左右。近年来,我国取向电工钢动态产能、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呈现持续上升态势。从产品结构来看,磁感取向电工钢是我国取向电工钢市场中的主流产品,近年来其产量不断攀升,2024年同比增长28.11%。此外,我国取向电工钢行业基本上实现自给自足,同时还有部分

2025年03月24日
我国不锈钢行业供需矛盾突出 出口市场持续走强 大型企业凭借广泛布局占据主导

我国不锈钢行业供需矛盾突出 出口市场持续走强 大型企业凭借广泛布局占据主导

我国不锈钢产量增速已高于国内粗钢,在国际供给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其中300系不锈钢产量占比超50%,为我国不锈钢最大细分品类。不锈钢环保、性能优势突出,应用由建筑、汽车、家电拓展至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表观消费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整体来看,我国不锈钢行业运行呈现强供给、弱需求的特点,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出口持续走强。

2025年03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