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钢铁业产能过剩、竞争激烈,企业面临生存困局

        导读:钢铁业产能过剩、竞争激烈,企业面临生存困局。新世纪以来,伴随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我国钢铁产量在过去14年里增加了5倍多。业内人士认为,经济增长推动钢铁产业发展,产能爆发式扩张有其客观合理性。但2014年粗钢产量增速大幅下滑,今年上半年,全国粗钢产量4.1亿吨,同比下降1.3%,为近20年来首次下降。这些数据预示着,我国粗钢消费很可能已到峰值区,行业或将进入长达10年至22年的深度调整期。

参考《中国钢铁行业调查及未来五年投资决策分析报告

        新世纪以来,伴随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我国钢铁产量在过去14年里增加了5倍多。业内人士认为,经济增长推动钢铁产业发展,产能爆发式扩张有其客观合理性。但2014年粗钢产量增速大幅下滑,今年上半年,全国粗钢产量4.1亿吨,同比下降1.3%,为近20年来首次下降。这些数据预示着,我国粗钢消费很可能已到峰值区,行业或将进入长达10年至22年的深度调整期。
        钢铁产能不顾警示执着扩张
        全国工商联冶金企业商会名誉会长赵喜子介绍说,2000年,国家规划粗钢产量1亿吨,实际消费量1.3亿吨;2005年,规划产量1.4亿吨,表观消费量3.53亿吨;2010年,规划产量3.4亿吨,表观消费量6.2亿吨。去年,粗钢产量达8.23亿吨,增速大幅回落,但仍创历史新高。
        在新世纪的前几年,业界“产能过剩”的警告已经出现,伴随多次钢铁行业宏观调控,粗钢产量14年间增加了5倍多,产能达10亿吨,民营钢企产能、产量增速最快。赵喜子介绍说,2000年,民营钢企产能只有1700万吨。从2001年至2014年,平均每年增加6000万吨产能,其中三分之二以上是民营钢铁。2012年,100万吨以上民营钢企达240家,比2009年增加了100家,2009年以后的4年是钢铁产能增长最快的时期。
        钢铁第一大省河北2000年钢材产量只有1306万吨,占全国的不到10%;2007年,粗钢产量超过1亿吨;2014年,粗钢产量1.85亿吨,占全国的22.4%。其中,民营钢企2001年粗钢产量仅为280万吨,2013年产量达1.25亿吨,13年间增长了43倍,是第二钢铁大省江苏钢产量的1.48倍,是世界第二大产钢国日本钢产量的1.13倍。民营钢企产能迅速扩张的重要原因是,在“淘汰落后”政策引导下,企业为求生存,普遍“拆小上大”。
        一面是过剩喊“多”,一面是市场喊“渴”。赵喜子说,不是钢铁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增长,而是经济增长推动钢铁产业发展。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召唤,民企难以抑制钢铁投资冲动。新世纪以来,我国钢铁产业发展事实表明,没有民营钢企的补位,单靠国企无法支撑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行业出现阶段性结构性过剩
        因为前些年钢材市场需求旺盛、利润丰厚,民间资本纷纷涉足钢铁,导致钢铁产能迅速扩张。赵喜子称,2005年前后,吨钢利润达1000元,行业内有一种“百万吨现象”,即按吨钢投资3000至5000元建设一座钢厂,三到五年就能收回全部投资。
        多名钢铁企业负责人用很多形象语言描述钢铁行业最红火的年代。“投资两条生产线,挣钱像用耙子搂一样”,“一座钢厂就是一台印钞机,日进斗金”,“迁安的钢铁厂老板用麻袋装钱一口气买十几辆奔驰”……直到现在,迁安、武安的首富仍然是钢铁厂老板。
        2008年金融危机,钢铁行业深受影响,2009年的“4万亿投资”让钢铁“回光返照”。据了解,从2009年到2010年,我国钢铁产能又增加1亿多吨。但从2010年开始,钢铁行业真正走入下行通道,钢材价格一路下跌。到2014年,钢价跌到20年前水平,一斤只卖1块钱“白菜价”。同时,吨钢利润也大幅下滑,有人形容“最早一吨钢能赚一部手机,后来能赚二斤猪肉,到2013年上半年只能赚一瓶矿泉水。”
        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副会长宋继军认为,钢铁行业由盛转衰,主要原因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民经济增长从高速转为中高速,经济需求不足导致钢材需求萎缩,钢铁产能出现阶段性、结构性过剩。武安普阳钢铁公司总经理石跃强说,目前钢铁行业下游的房地产、造船、工程机械行业普遍需求不足,大型基建项目也少了。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当前的钢铁产能属于阶段性、结构性相对过剩。由于前些年行业进入门槛低,产品同质化严重,多数亏损,少数有利润,判断相对过剩的依据是利润微薄。2014年,河北钢铁行业销售利润率只有1.87%,吨钢利润只有113.24元,赢利水平好于2013年,也好于全国重点钢铁企业,但与最兴盛时期比相去甚远。
        过剩就需要调整和升级
        去年,国民经济增速下滑到7.4%,国内粗钢消费量较上年增长0.9%,增速大幅回落6.65个百分点。中国的钢材消费是否已经达到顶峰?
        赵喜子判断,我国人均粗钢消费量、人均产钢量还会有一定上升,但空间很小,已经接近顶峰,预计8至10亿吨是粗钢消费的峰值区。比照日本、韩国水平,我国钢材消费高峰可能是2018年,之后将进入低增长期和衰减期,最后进入安定期。峰值期过后的10年到22年是最困难时期,欧美、日本称为“钢铁危机”,当前国内钢铁行业难关不是三两年能过去的。
        钢铁行业由盛转衰,钢铁产能由“财富”变成“包袱”。一些钢铁企业负责人认为,从短缺经济到过剩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任何国家都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不平衡问题。钢铁产能过剩现象不单中国有,过去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也有,有过剩才有竞争,有竞争就有调整和发展。么占坤说:“产能过剩有利有弊,利处是能保证完全竞争,促进技术进步。”
        当前,钢铁行业已经进入深度调整期,业内普遍不看好今年形势。么占坤认为,从今年开始,国家取消含硼钢出口退税,国内竞争将更加激烈,钢铁行业整体效益不会好于去年,2016年春天最困难。武安普阳钢铁公司总经理石跃强介绍说,钢贸商不敢下合同,钢厂合同接单非常困难,再加上环保、资金压力,预计有一些企业会在今年趴下。
        宋继军认为,钢材价格跌下来很难再涨上去,钢价跌回20年前水平,但去年行业效益好转得益于铁矿石和焦炭价格下降。总体判断,当前钢企正在求生存的低谷期徘徊,企业之间的较量是看谁能把成本降到最低,谁就能活下来享受2017年至2020年下一波经济繁荣。部分企业也希望一批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倒闭,进而改变当前的供需结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载体铜箔行业分析:IC载板打开需求增长空间 市场竞争格局正在重塑

我国载体铜箔行业分析:IC载板打开需求增长空间 市场竞争格局正在重塑

长期以来,载体铜箔市场被日本企业垄断,是我国半导体产业链中“卡脖子”的一环。然而,在AI、5G、汽车电子驱动芯片需求爆发、国家战略推动供应链自主可控、以及国内厂商技术突破的三重共振下,格局正在重塑。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IC载板生产国,正迎来载体铜箔国产替代的黄金窗口期。目前,我国头部载体铜箔厂商已实现从0到1的技术突破,

2025年09月10日
中国粉末冶金行业分析:新能源与航空国产化驱动 百亿市场迈向高端制造新蓝海

中国粉末冶金行业分析:新能源与航空国产化驱动 百亿市场迈向高端制造新蓝海

汽车作为粉末冶金行业最大的应用领域,粉末冶金技术以其近净成形、材料利用率高、可制造复杂零件等独特优势,在汽车轻量化、节能减排、性能提升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崛起和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粉末冶金市场应用正从传统的发动机和变速箱领域,向电驱动系统、电池结构件、传感器等新领域高速扩张,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根据相

2025年09月08日
钠离子电池带来需求增量 金属钠行业市场价格上扬 国产规模与技术优势突出

钠离子电池带来需求增量 金属钠行业市场价格上扬 国产规模与技术优势突出

当前全球金属钠消费集中于靛蓝粉和医药中间体领域,分别占比55%、34%;金属钠还可作为原子能反应堆的冷却剂以及钠-硫电池的负极材料,这两个新兴领域的需求空间正逐渐打开。

2025年08月30日
精密冷锻件行业:汽车领域需求增长动力十足 三重壁垒构筑稳定竞争格局

精密冷锻件行业:汽车领域需求增长动力十足 三重壁垒构筑稳定竞争格局

数据显示,2021年国外乘用车冷锻件需求量达91.3万吨,我国乘用车冷锻件需求量为43.0万吨,提升空间达48.3万吨。考虑促消费政策逐步落地,国内汽车市场复苏及整车价格战愈演愈烈,我国乘用车冷锻件替换动力十足,需求量将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达82.4万吨,与国外的应用差距将逐渐缩小。

2025年08月23日
我国高碳铬铁行业总供给下降 产能“南弱北强” 市场企业竞争“一超多强”

我国高碳铬铁行业总供给下降 产能“南弱北强” 市场企业竞争“一超多强”

近年来,在家电、轨道交通、建筑装饰等下游市场共同推动下,我国不锈钢行业呈现稳健发展态势,产量持续上升,为高碳铬铁行业提供了强劲动力。数据显示,全国不锈钢粗钢产量已从2020年的3013.90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3944.11万吨。2025年1-6月,产量继续保持良好增势,达到2016.86万吨,同比增长5.17%。

2025年08月22日
我国铜加工产量占据全球半壁江山 行业盈利承压及需求升级倒逼企业向深加工转型

我国铜加工产量占据全球半壁江山 行业盈利承压及需求升级倒逼企业向深加工转型

资源端匮乏,产业优势集中于铜加工行业。2024 年,我国铜精矿产量受限于原料储量等因素,仅占全球总产量的7.8%;而我国精炼铜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41.3%,阴极铜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 51.7%,铜加工材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47.9%。

2025年08月15日
“反内卷”提出 我国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进入产业优化新阶段 部分企业宣布减产

“反内卷”提出 我国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进入产业优化新阶段 部分企业宣布减产

钢铁行业一直是供给侧“反内卷”先锋。2011-2015年,由于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以及钢铁产能的无序释放,钢铁行业供给过剩幅度逐年显著。为化解产能过剩,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提出在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的基础上,用5年时间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优化产业结构并提高产能利

2025年08月11日
涨价潮来袭+中国自主技术进入快车道 全球显示玻璃基板行业供给结构进入崭新阶段

涨价潮来袭+中国自主技术进入快车道 全球显示玻璃基板行业供给结构进入崭新阶段

随着能源成本的增加,玻璃基板企业利润受到严重影响,纷纷上调产品价格以应对能源成本的通胀压力。显示玻璃基板涨价潮来袭,根据数据,2023 年下半年和 2024 年下半年,主要玻璃基板制造商分别将玻璃基板价格上调了超过 10%。2024 年Q3、2024 年Q4玻璃基板价格分别上涨 3%和7%。

2025年08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