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黄金市场分析

  虽然“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但在国际金融危机阴霾仍未完全散去的背景下,黄金依然被市场视为安全的避险所。6月18日,国际金价创出了每盎司1262.10美元的新高。同日的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8月合约也收于创纪录的每盎司1258.3美元,盘中一度触及每盎司1263.7美元的历史高点。

  随着金价的节节攀升,各种揣测也甚嚣尘上。高盛6月17日发布研究报告称,金价有望在年内涨至1400美元/盎司高点,其理由是“美国低利率政策助涨黄金,欧债忧虑情绪也引发了交易所交易基金和各大央行对黄金的投资兴趣”。在市场的热潮中,中国的黄金投资方将何去何从?

  事关人民币战略

  金融危机后,中国在黄金市场上的动向引起国际关注。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09年末,中国黄金储备是1054吨,全球排名第五。今年两会期间,央行副行长、外管局局长易纲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过去几年里中国以一个比较合理的价格增持了400多吨黄金。而按最保守的估计,现在中国民间积累的黄金也已超过3000吨。

  上海期货交易所副总经理滕家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虽然黄金在商品属性上是“小品种”,但从金融属性来看,由于历史上黄金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黄金却又是一个“大品种”,黄金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伦敦、纽约是世界黄金现货、期货交易中心。伦敦更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场外交易中心。以2009年伦敦贵金属协会(LBMA)的黄金成交清算量为51.66亿盎司,黄金清算金额为5.0万亿美元。

  滕家伟表示,从国际上来看,英国的伦敦、美国的纽约,黄金市场都成为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有力支撑。而中国要建立以人民币定价的国际金融中心必须在黄金的问题上有所作为。

  央行现在也正在制订中国黄金市场发展的长远规划,包括黄金业,中国黄金产业等一系列发展规划,央行上海总部金融市场管理部副主任王振营日前在“第七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透露出这样的信息。

  在该论坛上获悉,包括央行、银监会、证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正在推进黄金交易人民币化的工作。王振营坦言:“黄金市场发展和另外一个中国大战略相联系,就是人民币战略,一个国家的强盛和货币走向国际化紧密相连。一个货币走向国际化有两个重要的方面或者标志,一个标志就是在结算,还有一个标志是对金融产品的标价。”

  王振营还强调,“选择一个金融产品用人民币标价,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哪个金融产品最适合?肯定是黄金,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发展中国的黄金市场,将中国的黄金市场向世界释放出影响力,其中暗含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就是把人民币的作用带进来。”

  在“第七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中国黄金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炳南表示,目前黄金市场未来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金融机构的参与,而这些金融机构的监管主体——一行三会都应当对黄金市场的发展负有监管责任。

  黄金开采“急功近利”?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俄罗斯央行在今年第一季度增加了26吨的黄金储备;菲律宾增加了10吨的黄金储备。国际市场猜测中国也在“悄悄的大量购入黄金”。而这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一些国际炒家唱多黄金市场的重要理由。

  但在去年年末和今年3月份,央行副行长胡晓炼、易纲分别发表言论,对高位金价发出了警告,并表示了在增持黄金问题上的谨慎。

  这让很多国际炒家有点摸不到头脑,《福布斯》杂志也以此评论中国对购进黄金的态度“令人捉摸不透”。中国黄金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炳南告诉记者:“央行作出这样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增持黄金作为战略层面东西一定是做了不说,说了不做。黄金是重要的全球性资源,关系到国家资源安全、金融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必须进行统筹考虑。”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常务理事谭雅玲也表示:“在央行是否应该增持黄金,何时增持黄金的问题上,没有必要公开说,也不应该跟随国际风声陷入被动。”

  在谭雅玲看来,相比国际黄金市场对中国黄金战略的影响,当前更棘手的问题是中国国内黄金资源的安全。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公布的数据,过去5年内,中国黄金消费需求平均年增速为13%。记者从央行上海总部获悉,2009年,中国已经超过南非成为世界第一黄金生产国(实现313.98吨),也超过了印尼成为世界第一消费国。

  谭雅玲认为,在这些“第一”的背后恰恰是国家的黄金战略缺乏综合规划,各地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急功近利”地寻找金矿大肆开采,而这种“吃老祖宗饭”的做法长期来看是无法维系的。

  据中国黄金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开采黄金的县市一级区域达到500多个,成为重要的财政来源。但与此同时,包括产业集中度很低等一系列问题也暴露出来,以2009年我国生产黄金近314吨为例,是由800家矿企创造,平均每家不足0.4吨。

  张炳南认为,在央行的长期黄金规划中,应该从全产业链的角度来考虑黄金的发展,应该鼓励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集团参与国际产业大分工,避免产业集中度低、开采方式混乱而丧失在全球黄金市场应有的地位。对此,谭雅玲的观点是:“中国应该重视虚拟黄金(探明的黄金资源量)的保存,减少对于黄金资源的开采。”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铸件行业应用广泛 市场拥有广阔发展前景 当前汽车工业是最大需求领域

我国铸件行业应用广泛 市场拥有广阔发展前景 当前汽车工业是最大需求领域

近年来,随着技术和工艺的不断提升,我国铸件工业的产品种类日益丰富,包括冷铸、热铸、铸锻件和沉淀铸件等。这些零件不仅可以作为零部件使用,而且满足了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此外,新材料的开发利用也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使行业的方向更加多元化,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2025年04月19日
我国镁行业分析:镁价显现较大上行弹性 新型现代产业集群逐渐形成

我国镁行业分析:镁价显现较大上行弹性 新型现代产业集群逐渐形成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统计,2024年,中国镁资源储量占全球70%。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24年,全球原镁产量为112万吨,同比增长12%;其中,中国原镁产量102.48万吨,同比增长24.73%,推动中国原镁全球产出占比从2023年的82%增长至2024年的92%。

2025年04月18日
我国钛材行业发展现状:消费量逐年递增但增长放缓 市场双寡头竞争格局稳固

我国钛材行业发展现状:消费量逐年递增但增长放缓 市场双寡头竞争格局稳固

我国钛材行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正处于发展调整阶段,不断向高端方向转型发展。近年来,我国钛材消费量逐年递增,但自2021年起其增长速度增速逐渐放缓。同时我国钛材产量持续增长,生产主要集中在陕西、江浙、珠三角等地区。从竞争来看,我国钛材行业集中度较低,且市场呈现以宝钛股份为领头羊的"一超多强"格局。值得注意的是,

2025年04月10日
钨行业:供给压力推动价格高位运行 国内进口量及再生利用量增多以保障消费

钨行业:供给压力推动价格高位运行 国内进口量及再生利用量增多以保障消费

全球钨资源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中国为最大钨储藏国。中国钨矿储量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江西、云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由于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全球钨供给面临压力;我国受钨精矿总量控制指标影响,钨产量增长乏力。钨矿供应紧张,推动钨价持续高位运行。钨应用广泛,消费结构稳定,为满足市场需求,近年国内钨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激增,且钨

2025年04月09日
国内不锈钢焊管行业供需双弱 出口量持续增长 友发集团为龙头企业

国内不锈钢焊管行业供需双弱 出口量持续增长 友发集团为龙头企业

近年来受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重大项目开工延后,房屋新开工和施工均疲软影响,我国不锈钢焊管需求量及价格均呈现下降趋势。需求端表现不及预期,钢厂有所亏损,生产积极性下降,不锈钢焊管产量也明显下降。国内不锈钢焊管供需两弱,国外购买力较强,推动不锈钢焊管出口步伐加快。国内不锈钢焊管生产企业日益增多,但大型企业较少,目前友发集团

2025年03月27日
我国电解铝行业供应弹性有限 消费量将保持增长 产能向清洁能源地区转移

我国电解铝行业供应弹性有限 消费量将保持增长 产能向清洁能源地区转移

我国电解铝产能扩张速度超过需求扩张速度,产能过剩现象严峻。在国家政策调控下,我国电解铝逐渐形成产能天花板,供应弹性有限。电解铝下游以建筑、交通、电力为主,受益于房地产回暖及光伏、汽车产业发展,我国电解铝总消费量将持续增长。

2025年03月24日
我国取向电工钢行业:动态产能、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上升 出口需求持续旺盛

我国取向电工钢行业:动态产能、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上升 出口需求持续旺盛

我国取向电工钢下游需求结构较为单一,以变压器为主,2020年占比在88%左右。近年来,我国取向电工钢动态产能、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呈现持续上升态势。从产品结构来看,磁感取向电工钢是我国取向电工钢市场中的主流产品,近年来其产量不断攀升,2024年同比增长28.11%。此外,我国取向电工钢行业基本上实现自给自足,同时还有部分

2025年03月24日
我国不锈钢行业供需矛盾突出 出口市场持续走强 大型企业凭借广泛布局占据主导

我国不锈钢行业供需矛盾突出 出口市场持续走强 大型企业凭借广泛布局占据主导

我国不锈钢产量增速已高于国内粗钢,在国际供给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其中300系不锈钢产量占比超50%,为我国不锈钢最大细分品类。不锈钢环保、性能优势突出,应用由建筑、汽车、家电拓展至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表观消费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整体来看,我国不锈钢行业运行呈现强供给、弱需求的特点,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出口持续走强。

2025年03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