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网讯:
去年中国钢铁市场需求增速趋缓,产能过剩的天花板已经触手可及。目前,我国钢铁工业产能庞大,而且非理性的扩充产能仍然存在。据统计,2013年钢铁产能预计温和增长8%,这也意味着,过剩压力会进一步加剧。从这个角度看,钢铁工业的内部环境尚未出现明显改善的迹象。与此同时,钢铁产业的外部环境逐渐转暖,给正在艰难转型的钢铁工业带来了一丝希望。钢铁产业要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改善自身运行质量,为更深层次的结构调整做好准备。工业化后期钢铁企业发展更应“外拓内控”。
1.需求重点关注:政策性稳增长投资
2009年以来,钢铁工业的不景气,除了产能过剩的原因外,很大程度上也源自于宏观经济增速的显著下滑。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报告认为,2013年,在财政刺激和大型投资项目加快实施速度的推动下,中国经济增速可达8.4%。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而在六大任务中并没有提到控制通胀,传递出将稳增长摆在首位的明显信号。这其中,经济增速的显著下滑是主要原因,通胀压力的减小也是一个重要支撑因素。中国总体经济增速的回升有望使钢铁工业的外部环境得到改善。
近来,也有相关政策利好钢铁产业。2013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将主要投向保障房和城镇基础设施、三农、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等领域。发改委在去年12月审批了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电网建设项目,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发改委投资研究所分析称,今年投资增长将超过去年,达到24%左右。如果投资增速确实能够达到这个水平,那么今年钢铁工业的外部环境会大大优于去年。
2.出口重点关注:亚洲和美国市场形势
根据统计数据,2012年1月-11月份我国出口钢材5088.39万吨,同比增长12.67%,出口形势较稳定。这段时间,我国钢材出口的最大市场是东盟,占26.22%,11个月累计出口量增长48.63%。同期我国对中东、美国和非洲的钢材出口都出现较大幅度上升,向美国出口钢材累计增长31.54%,显示美国复苏比较强劲。下降比较明显的是欧盟,2012年1月-11月份我国对欧盟27国的钢材出口量下降32.19%。
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状况看,美国的复苏比较稳定,到2012年12月份,失业率已经降至77%,较近三年失业率的高点下降了2.5个百分点。而欧洲主要国家的失业率却逐月上升。综合来看,欧盟国家的出口前景暗淡。因此,未来我国钢材出口主要应关注亚洲和美国市场,而在亚洲市场则要加强与东盟的合作。
3.远期重点关注:城镇化带来的机遇
短期来看,钢铁最为重要的用户行业——房地产业目前仍处于相对均衡的状态。未来几年内,房地产业的发展仍将是国内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支柱。虽然去年房地产行业已经连续三年增速下降,但是去年7月份以来,房地产投资累计增幅已经呈现逐月上升的态势,五个月内增长了1.3个百分点,显示房地产投资有所企稳。未来数年内,钢铁行业关注的重点主要是在城镇化方面。城镇化的推进意味着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铺开。未来数年内,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更新、改造将是最重要的投资方向,政府推动的公共部分条件改善,为住宅、商业、工业提供了巨大的开发空间。而房地产作为投资品的属性,将随着城镇化的大规模推进逐步淡化。
总之,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际环境方面的内涵和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必须深刻理解、紧紧抓住、切实用好这样的新机遇,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为钢铁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