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加减法”奏效:煤钢行业业绩惊天逆转

相关市场调研报告《2017-2022年中国煤炭化工市场运营态势及十三五投资动向研究报告


  曾经的“亏损王”陕西煤业,2015年亏损近30亿元,2016年预计实现利润25亿元~30亿元。武钢股份(现已退市)从2015年亏损超过75亿元中扭亏,2016年预计盈利4.06亿元。截至目前,65家预报业绩的煤炭、钢铁上市公司中,54家盈利报喜,其中有36家成功扭亏为盈。


  2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信部副部长徐乐江(中)介绍煤炭、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成效。

 

  不仅是上市公司,而且是整个行业在供给侧改革中迎来转机。工信部副部长徐乐江近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2016年钢铁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02倍,亏损企业亏损额比2015年同比下降了51%。

 

  从亏损面逾八成到大部分公司扭亏为盈,煤炭、钢铁上市公司一年业绩惊天逆转背后是供给侧改革提供的巨大推力。这一份份业绩喜报,也报出了供给侧改革一年成效之喜。

 

  从煤炭行业执行减量生产工作制度到实施逆向调控,从两大钢铁企业宝钢武钢合并到着手清空“地条钢”,检视过去一年煤炭、钢铁去产能过程发现,供给侧改革需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短期和长期、减法和加法、供给和需求4大关系。

 

  这也是2017年供给侧改革攻坚所要遵循的。在去产能量化目标下,我们需要怎样的企业?怎样的市场?怎样的能源或产品?怎样的行政管理手段?

 

  煤钢上市公司接连报喜

 

  2016年2月上旬,国务院先后公开发布了《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两个重磅文件(业界分别称“6号文”、“7号文”)。由此,两个均存在产能严重过剩的传统行业有了更密切的连结。

 

  设立财政专项奖补资金、严格要求依法依规淘汰落后过剩产能等多项政策是针对两大行业的共同政策工具。针对煤炭行业,又额外提出了276个工作日减量生产制度。

 

  在政府有形之手的一系列引导下,2016年我国累计淘汰煤炭产能3亿吨左右,超出预定目标5000万吨,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同比下降9.4%;累计淘汰钢铁产能6500万吨,超额完成4500万吨的计划目标。

 

  从严重宽松到紧平衡,供求关系的急速变化令市场预期发生改变,煤炭、钢铁价格触底回升。环渤海动力煤指数从2016年年初的370元/吨涨至年内最高点607元/吨,螺纹钢期货价格则从2015年12月的最低价1600元/吨一路上涨到2016年12月最高位3500元/吨水平线。

 

  诸多深陷巨亏泥淖的企业也得以喘息,2015年的“巨亏王”们纷纷翻身。2015年巨亏29.89亿元的陕西煤业,预计2016年将实现利润25亿元~30亿元,中煤能源从前年亏损25.2亿元转为预计盈利18亿元~22亿元。

 

  陕西煤业、中煤能源将这一奇迹归结于2016年供给侧改革政策影响,称去产能使煤价企稳回升,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提高。

 

  钢铁行业业绩转变与煤炭行业惊人相似。除武钢股份外,2015年亏损73.6亿元的酒钢宏兴预计2016年实现盈利7800万元,马钢股份预计2016年实现净利润12.28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48.043亿元。鞍钢股份预计去年实现净利润16.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2.03亿元。

 

  绩优公司则再创业绩高点。宝钢股份预计2016年全年净利增幅高达770%;河钢股份预计盈利15亿元~16亿元,同比增长161.57%~179.01%。

 

  “作为去年供给侧改革成果最为显著的行业之一,钢铁业大力推进淘汰落后产能,确实在促进企业扭亏为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府在执行力度上动了真格。”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说。

 

  而在去产能促进行业回暖的过程中,政府的财政补贴托底政策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企业平稳度过落后和过剩产能出清期。酒钢宏兴公告显示,截至2016年11月25日,公司累计收到化解产能财政专项奖补资金2.26亿元,并用于化解产能过程中职工分流安置工作相关的费用支出。

 

  *ST八钢收到财政部拨付的中央企业2016年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增加去年非经常性收益约0.95亿元。

 

  “政府在企业职工的分流安置方面起到了重要的稳定托底作用,保障了钢铁去产能工作的平稳推进。”李新创说。

 

  强势政策先于量化目标出场

 

  2016年煤炭、钢铁行业去产能,政府的手段可谓“大刀阔斧”。2017年,供给侧改革又将选择何种路径,备受期待。

 

  尽管今年煤炭、钢铁行业去产能的量化目标尚未出台,但可以确定的是,对落后产能,政策一如2016年毫不留情,最典型的例子则是今年上半年前清空“地条钢”。

 

  日前,国家发改委等5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落实有保有压政策促进钢材市场平衡运行的通知》首次明确,2017年6月底前依法全面取缔生产建筑用钢的工频炉、中频炉产能,严禁向制售“地条钢”的企业提供任何形式的授信支持。

 

  更多的政策消息已在业界流传,如煤炭行业276个工作日减量生产制度即将再度开启等。

 

  凡此种种证明,在今年煤炭、钢铁行业去产能中,政府的强势政策已出场。业内外已将煤钢行业前景与供给侧改革捆绑在一起,期待煤钢去产能过程中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短期和长期、减法和加法、供给和需求的关系。

 

  2月17日,国家能源局公布的《2017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提出,今年力争关闭落后煤矿500处以上,退出产能5000万吨左右。这一低于市场预期的指标令煤炭行业人士倍感意外。

 

  “无论从国家发改委、中煤协相关负责人的此前讲话流露的信息,还是各煤炭主要产地公布的去产能计划,淘汰产能都远高于5000万吨。”资深煤炭行业研究人士、今日智库总经理薛文林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能源局这组数据只占淘汰产能的一部分。去年下半年,相关部门多次提到要通过减量置换方式用先进产能置换落后产能,预计今年这项工作将全面启动,从而减少低端供给和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

 

  由于去年是供给侧改革发力的第一年,政策工具比较多,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特别是276个工作日政策短期内令煤价大幅提升。但从深层次看,煤价急速上涨也对下游电力等行业造成了较大冲击。

 

  “政府调控在与市场力量的拉锯战中,既不能对市场过分强硬但也不能缺位,一定会适当且灵活运用政策工具来保障经济健康稳定运行。276个工作日制度逐步演变为‘在276~330个工作日之间灵活调整’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一位煤炭业专家说。

 

  这位专家说,在供给侧改革中,更多应实施市场化行业重组,做减法去掉几个企业,才能做加法迎来有竞争力的企业;减少无效供给,提供有效的高端供给。传统行业也只有度过短期的阵痛,才能迎来长期的前景。

 

  事实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去年底就在公开场合表示,发改委正在研究推进煤企上下游相关行业跨行业兼并重组,将支持打造跨行业、区域、所有制的企业平台。

 

  今年初,国务院国资委举行央企、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提出,要推动企业集团层面兼并重组,加快推进钢铁、煤炭、电力业务整合,探索海外资产整合。

 

  在企业层面上,宝武合并提供了首个供给侧改革“加减法”范本。两家合并后的粗钢产量合计达到5840万吨,位居中国第一、全球第二。业内人士指出,合并后将优化企业资源配置,重合产品发挥协同效应,区域布局更趋合理化,并推动钢铁去产能。

 

  同时,地方的“加减法”也在做起。山西省副省长王一新近日在山西焦煤集团调研时表示,要切实用好西山煤电这个上市平台,通过上市公司解决企业的体制机制问题,同时充分发挥好市场化融资功能,通过一段时期的努力,切实把这个平台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炼焦煤市场上的龙头老大;山西焦煤西山煤电要认真谋划好未来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切实推动内部专业化重组。

 

  “下一波的煤炭供给侧改革红利或在兼并重组中收获。”一位熟悉煤炭企业的市场分析人士如是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发展向好 经营效益持续提升 智能化、绿色化已成必然趋势

我国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发展向好 经营效益持续提升 智能化、绿色化已成必然趋势

有色金属冶炼是全球基础工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市场发展受到经济和技术以及市场需求等各方面因素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有色金属冶炼工业高速发展,逐步摆脱以往粗放的生产模式,冶炼加工技术日趋成熟,部分工艺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新材料、军工、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有色金属冶炼行业保

2025年07月05日
我国银粉市场供不应求 行业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未来发展将更加侧重于技术创新

我国银粉市场供不应求 行业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未来发展将更加侧重于技术创新

银粉行业起源于20世纪初,最初被用作导电材料和防腐材料。不过到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电子工业的蓬勃发展推动了银粉在电子元器件制造中的广泛应用。进入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飞速进步使得银粉的需求持续攀升,同时,新制备技术的涌现以及新应用领域的开发也为银粉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进入21世纪后,纳米

2025年06月27日
我国微细球形铝粉行业:应用领域不断延伸 高端产品存在明显供给缺口

我国微细球形铝粉行业:应用领域不断延伸 高端产品存在明显供给缺口

我国微细球形铝粉行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应用领域不断延伸,既包括铝颜料、耐火材料等传统应用领域,更拓展至太阳能电子浆料、火箭推进剂、核废料处理、电容器积层电极箔、半导体氮化铝等战略新兴领域。近年来我国微细球形铝粉产量和市场规模逐年递增,但高端产品供不应求。此外,截至2023年底,我国共有13家微细

2025年06月23日
“金银比”修复周期 全球白银向“工业金属主角”转型 行业长期配置价值仍存

“金银比”修复周期 全球白银向“工业金属主角”转型 行业长期配置价值仍存

当前,白银行业从“贵金属配角”向“工业金属主角”转型。不过,在供需缺口持续扩大、工业需求结构性增长及“金银比”修复的多重驱动下,白银行业仍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2025年06月20日
我国钢帘线行业出口需求持续旺盛 产品结构正不断优化升级

我国钢帘线行业出口需求持续旺盛 产品结构正不断优化升级

近年来,我国钢帘线产量总体呈现上升态势;出口市场表现更为亮眼,出口量快速增长。同时我国钢帘线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预计未来将向更高强度级别升级。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钢帘线头部企业加速推进全球化布局,通过海外建厂、合资合作等方式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2025年06月13日
我国硅钢行业已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突破 “双碳”下高牌号硅钢或将迎来结构性景气

我国硅钢行业已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突破 “双碳”下高牌号硅钢或将迎来结构性景气

尤其是进入21世纪,我国硅钢行业更是取得了显著成就,不仅产能规模跃居世界前列,还掌握了高端取向硅钢等核心技术,满足了特高压、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的特殊需求。目前我国硅钢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跟跑至领跑的突破,硅钢“卡脖子”成为历史,有力保障了国民经济发展、国防军工和重大工程建设需求。

2025年05月31日
我国无取向硅钢行业生产能力提升 终端需求提档升级推动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发展

我国无取向硅钢行业生产能力提升 终端需求提档升级推动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发展

随着国内硅钢供给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我国无取向硅钢产品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在2021年实现由硅钢净进口向净出口的转变,并在之后保持净出口量的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无取向硅钢出口量80.5万吨,净出口量73.2万吨,创历史新高。

2025年05月30日
我国铜材行业稳健发展 下游新能源汽车、空调刺激铜箔、铜管产量高增 市场呈集群化

我国铜材行业稳健发展 下游新能源汽车、空调刺激铜箔、铜管产量高增 市场呈集群化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铜材主要生产国之一,铜材产量近五年均维持在2000万吨以上。从产量占比看,我国铜材生产以铜线材为主,而铜箔、铜管分别受新能源汽车、空调发展刺激,产量实现高增。从地区发展情况看,我国铜材行业呈现集群化发展状态,产量前五大省份总占比达72%。

2025年05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