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矿产起源及需求波动性分析(图)

        从地质学角度说,地质时代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5 个时期。 太古代是地质发展史中最古老的时期,时间从约 40 亿年前开始,该时期延续时间为 15 亿年,是地球演化史中具有明确地质记录的最初阶段。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命的形成都发生在这时期,大约 39 亿年前,地球形成最初的永久地壳,至 35 亿年前大气圈、海水开始形成。 

        太古代的特征是原始地壳形成,火山喷发,地壳在板块运动之前类似海洋孤岛。由于时代久远,地壳地质只能靠基本构想:主要由片麻岩、花岗岩等组成,富含金、银、铁等矿产,构成各大陆地壳的核心。且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非洲、南美的东北部、加拿大、芬兰、斯堪的那维亚等地;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大部分贵金属和基本金属矿藏(铁、铜、锌、镍和金)都源于太古代。 

        有色行业涉及到的采矿,大多发生在地壳范畴,而且是地壳很表层的位臵。全球最深的矿也就 4000 多米,但是地壳的平均厚度大概 17 公里,这个范围涵盖 92 种元素以及 300 多种同位素。其包含铝硅层(上层)和镁硅层(下层)。 

图表:地壳结构(从上到下)

        在太古代之后,需要着重说明的两个地质时代是古生代和中生代两个时代。其中古生代的后半段中,各大陆都分布以蕨类为主的大森林,成为地质历史上重要的造煤时期。而中生代是大陆分裂的重要时期,北美洲、南美洲分别与非洲分裂,南极洲和澳洲脱离。

        此外,中生代各地都有强烈的造山运动,褶皱、断裂和岩浆活动都极为活跃,许多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矿床的形成都与这时的岩浆活动有关。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

        针对矿产和地质成形的关系,可以这么理解:40 多亿年前地壳中就已经形成了基本金属和贵金属,3 亿年前煤炭开始形成,2 亿年前稀有金属开始大规模出现在地壳中。 

图表:太古代后的地质年代
 

        参照了矿产的起源,再对比需求端:7000 万年前人类开始出现,5000 年前金属开始被人类使用,40 年前以美元为计价单位的全球性大宗交易形成。矿产分布属于长周期因子,其稳定性造成容易形成寡头局面,从而增强金融属性。而需求端属于短期变动较大的因子,突发的需求容易造成供给吃紧,从而引发价格异动。 

图表:商品交易是历史上很短暂的时期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银粉市场供不应求 行业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未来发展将更加侧重于技术创新

我国银粉市场供不应求 行业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未来发展将更加侧重于技术创新

银粉行业起源于20世纪初,最初被用作导电材料和防腐材料。不过到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电子工业的蓬勃发展推动了银粉在电子元器件制造中的广泛应用。进入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飞速进步使得银粉的需求持续攀升,同时,新制备技术的涌现以及新应用领域的开发也为银粉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进入21世纪后,纳米

2025年06月27日
我国微细球形铝粉行业:应用领域不断延伸 高端产品存在明显供给缺口

我国微细球形铝粉行业:应用领域不断延伸 高端产品存在明显供给缺口

我国微细球形铝粉行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应用领域不断延伸,既包括铝颜料、耐火材料等传统应用领域,更拓展至太阳能电子浆料、火箭推进剂、核废料处理、电容器积层电极箔、半导体氮化铝等战略新兴领域。近年来我国微细球形铝粉产量和市场规模逐年递增,但高端产品供不应求。此外,截至2023年底,我国共有13家微细

2025年06月23日
“金银比”修复周期 全球白银向“工业金属主角”转型 行业长期配置价值仍存

“金银比”修复周期 全球白银向“工业金属主角”转型 行业长期配置价值仍存

当前,白银行业从“贵金属配角”向“工业金属主角”转型。不过,在供需缺口持续扩大、工业需求结构性增长及“金银比”修复的多重驱动下,白银行业仍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2025年06月20日
我国钢帘线行业出口需求持续旺盛 产品结构正不断优化升级

我国钢帘线行业出口需求持续旺盛 产品结构正不断优化升级

近年来,我国钢帘线产量总体呈现上升态势;出口市场表现更为亮眼,出口量快速增长。同时我国钢帘线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预计未来将向更高强度级别升级。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钢帘线头部企业加速推进全球化布局,通过海外建厂、合资合作等方式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2025年06月13日
我国硅钢行业已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突破 “双碳”下高牌号硅钢或将迎来结构性景气

我国硅钢行业已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突破 “双碳”下高牌号硅钢或将迎来结构性景气

尤其是进入21世纪,我国硅钢行业更是取得了显著成就,不仅产能规模跃居世界前列,还掌握了高端取向硅钢等核心技术,满足了特高压、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的特殊需求。目前我国硅钢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跟跑至领跑的突破,硅钢“卡脖子”成为历史,有力保障了国民经济发展、国防军工和重大工程建设需求。

2025年05月31日
我国无取向硅钢行业生产能力提升 终端需求提档升级推动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发展

我国无取向硅钢行业生产能力提升 终端需求提档升级推动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发展

随着国内硅钢供给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我国无取向硅钢产品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在2021年实现由硅钢净进口向净出口的转变,并在之后保持净出口量的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无取向硅钢出口量80.5万吨,净出口量73.2万吨,创历史新高。

2025年05月30日
我国铜材行业稳健发展 下游新能源汽车、空调刺激铜箔、铜管产量高增 市场呈集群化

我国铜材行业稳健发展 下游新能源汽车、空调刺激铜箔、铜管产量高增 市场呈集群化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铜材主要生产国之一,铜材产量近五年均维持在2000万吨以上。从产量占比看,我国铜材生产以铜线材为主,而铜箔、铜管分别受新能源汽车、空调发展刺激,产量实现高增。从地区发展情况看,我国铜材行业呈现集群化发展状态,产量前五大省份总占比达72%。

2025年05月27日
我国海绵钛产量全球占比不断提升 行业对外贸易格局发生重大改变

我国海绵钛产量全球占比不断提升 行业对外贸易格局发生重大改变

2018-2024年我国海绵钛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均不断增长,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活力。在全球格局方面,2020-2024年我国海绵钛产量全球占比稳步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从产业布局角度观察,其呈现显著的区域集中与企业集中特征。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我国海绵钛产量持续提升和生产技术进步,其贸易格局发生重大改变,已由净进口状态转

2025年05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