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葡萄酒也要分小包装酒一杯羹,年轻人也是小瓶装酒的忠实追随者,他们喜欢在非正式的场合享用葡萄酒,而不是端正地坐在正餐餐桌前品尝。但传统的750ml玻璃瓶装葡萄酒不仅得随身带上开瓶器,还要准备相应的高脚玻璃杯,给人古板且老派的感觉。
近年来,国内的葡萄酒消费热潮逐渐兴起,从2008年开始,进口葡萄酒开始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几乎全世界的葡萄酒生产厂商都来到中国,争夺这个世界上最新最大的葡萄酒消费市场。2009年到2012年,瓶装进口葡萄酒的进口总量的比例由37%增长至65%,而到了2013年上半年,中国从国外进口的葡萄酒比例又比同级上涨了20%,进口红酒仍旧占据国内红酒市场90%的份额,占绝对优势。
而进口红酒的价格也远没有想象中的昂贵,虽然去年八月我国对欧盟进口葡萄酒提出了“双反”调查,但入夏以来,消费市场中的进口葡萄酒价格“未增反降”。夏季本就是葡萄酒的销售旺季,由于夏季高温燥热,对身体有益的葡萄酒颇受大家欢迎。为了刺激顾客的购买欲,整个行业的价格战已经开打。
但一瓶750ml的标准装葡萄酒如果一个人喝,科学的喝法至少得分四五次方能喝完。众所周知的是,葡萄酒与空气接触后很容易走味,即使迅速把瓶塞复原也难以避免类似情况发生,常常会出现剩下的红酒因变味而不得不被丢弃的现象。因此,小瓶装的葡萄酒会受到追捧也就顺理成章。
年轻人也是小瓶装酒的忠实追随者,他们喜欢在非正式的场合享用葡萄酒,而不是端正地坐在正餐餐桌前品尝。但传统的750ml玻璃瓶装葡萄酒不仅得随身带上开瓶器,还要准备相应的高脚玻璃杯,给人古板且老派的感觉。
小包装的葡萄酒相对来说好处多多,它不仅能有效地控制饮用的酒量,也能保持最新鲜的口感。尤其是它便于携带,在诸如高尔夫球场和海滩上等通常不提供葡萄酒的场合,你可以自备酒水,随时拥有唇齿留香的美妙滋味。同时,你也不必边喝边担心剩余的部分变成残酒———这种随性的方式少了拘束感,也是时尚潮流的体现。
葡萄酒在人们的概念中多半还与浪漫挂钩,如你与你的另一半正在进行一次气氛怡然的烛光晚宴,你想点红酒可你的伴侣却心仪白葡萄酒时,那么各要一小瓶就避免了一方必须做出让步的情况,让约会的甜蜜得以延续。
实际上早在1999年法国一家著名的酿造商就已经推出了四分之一瓶装香槟。近几年,在国外市场上,小瓶葡萄酒不仅逐渐被大众接受,还频频在时装展、夜总会、新潮酒吧、名人婚礼等高档场所露面,甚至还有公司白领把它们带进办公室。根据市场调查公司提供的数据,小瓶葡萄酒的销售额要比葡萄酒整体市场的增幅快,去年前者在美国市场的销量增加了10.3%,后者只有6.2%。
但在国内,前些年375ml和187ml的小瓶装葡萄酒多半只能在高档酒店或飞机上的头等舱及商务舱内才可以见到。如今在国内葡萄酒市场上,小包装也仅出现在进口葡萄酒品牌中:如意大利的索来利干红葡萄250ml和200ml瓶装的圣霞多肯爱玫瑰红低泡葡萄酒;美国舒特家族出产的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等则有250ml和187ml的小包装;法国驰名品牌马爹利、轩尼诗、人头马等高端酿造集团更推出了50ml精品包装的微型酒,售价都在50元左右。
相对而言的,国产酒如张裕等老牌大企业则还是清一色的750ml包装,最小也是500ml的瓶装红酒。再加上今年年初遏制三公消费对红酒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高端红酒市场前景低迷,中低端价位的红酒已经成为了销售主力。越来越多洋葡萄酒以平民价格进入商超货架,曾经国产酒在价格上的优势也荡然无存。
在今年7月举办的第七届烟台国际葡萄酒博览会国际葡萄酒产业发展论坛上,便有专家指出:“中国的葡萄酒企业除了将眼光放在酿造“顶级佳酿”上,也可以考虑放下身段做一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葡萄酒,提高中国的葡萄酒消费量。”如果酿造企业能考虑改换成375ml或者187.5ml包装的酒类产品,那么便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抢占市场。
倘若中国的葡萄酒企业愿意采纳这样的建议,那么在不久的将来,葡萄酒市场也会出现更多的小瓶包装产品。
相关分析报告:中国葡萄酒市场现状调研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2013-2017)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