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依据 |
具体分类 |
释义 |
按照酵母分类 |
艾尔啤酒(精酿啤酒) |
采用"上面酵母"发酵而成,酵母会在麦汁顶端进行发酵,发酵时间较长 |
拉格啤酒(工业啤酒) |
采用"下面酵母"发酵而成,酵母会在麦汁低端进行发酵,发酵时间较短 |
|
按照麦汁分类 |
低浓度 |
原麦芽汁浓度为6-8°P,酒精含量为2%左右 |
中浓度 |
原麦芽汁浓度为10-12°P,酒精含量为3.5%左右 |
|
高浓度 |
原麦芽汁浓度为14-20°P,酒精含量4.9%-5.6%左右 |
|
按照杀是否菌分类 |
鲜啤酒 |
不经巴氏灭菌或瞬时高温灭菌的新鲜啤酒,存放时间较短 |
熟啤酒 |
经过巴氏灭菌或瞬时高温灭菌的啤酒,口味稍差,保质期长 |
|
纯生啤酒 |
采用物理方法进行无菌过滤,产品稳定性好,保质期可长达半年以上 |
|
按照颜色分类 |
淡色啤酒 |
淡黄、金黄或棕黄色,淡黄清透明亮、金黄香气突出、棕黄略带焦香 |
浓色啤酒 |
红棕或红褐色,麦芽香味突出,口味醇厚 |
|
黑色啤酒 |
深红褐色或黑褐色,口味浓醇,泡沫细腻 |
|
按照包装分类 |
瓶装啤酒 |
材料多为玻璃,多数为熟啤酒 |
罐装啤酒 |
材料多为铝合金或者马口铁,多数为熟啤酒,罐装啤酒体轻、携带方便 |
|
桶装啤酒 |
木桶、铝桶、塑料桶等多种类型,有时也称 “扎啤”,多为不杀菌或瞬时杀菌的生啤酒 |
2016年-2020年我国啤酒销售量有所下滑。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啤酒消费量为3796.3万千升,2020年我国啤酒消费量为3826.4万千升。

一、优势分析
(1)啤酒含有丰富的糖类、维生素、氨基酸、无机盐和多种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称为“液体面包”,适量饮用,对增进食欲、促进消化、消除疲劳均有一定效果。
(2)啤酒是激情消费品,每年大型体育赛事来临都会刺激啤酒的消费量。因此全国的体育赛事和各种活动为啤酒消费打开了空间。夏季各地的啤酒节,也拉动啤酒的消费激情。在国外有慕尼黑啤酒节、英国伦敦啤酒节和美国丹佛啤酒节并称世界最负盛名的三大啤酒节。在国内则有著名的青岛啤酒节。(3)啤酒替代品的代替作用不明显。在销售价格上,啤酒销售价格最低,消费量最大,其替代品很难发挥代替作用;在价值方面,消费场合不同,替代作用不明显。
二、劣势分析
(1)啤酒过量饮用会降低人体机能,使胃黏膜受损,造成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并且患口腔癌和食道癌的危险性比烈性酒高3倍。
(2)随着物流成本和人力成本的上升, 啤酒行业利润越来越少。2012 年我国啤酒行业总资产同比增长了10.46%;主营业务收人同比增长了9%;但是实现利润总额却同比下降了9.47%。与其他行业相比,啤酒行业利润甚至不及搬运工报酬,这种微利环境给啤酒行业的中小品牌带来了恶劣的生存环境,众多的啤酒企业因此而倒下。(3)近年来,我国啤酒行业进入调整趋稳期,产量有所下滑。2019年,我国啤酒产量为3765万千升。2020年初,我国爆发疫情,疫情期间餐饮门店暂停营业、家庭聚餐大幅减少,啤酒主要消费渠道和消费场景受到抑制。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啤酒产量为3411万千升,同比下降9.4%。

三、机遇分析
(1)啤酒行业进入成熟期,产品升级成为主题
我国啤酒产业发展至现在已经达到成熟期,产量持续走低,消费见顶,行业外部拉动力量较小。行业想要持续发展,必须积极进行产品结构升级,持续推进行业整合。未来,渠道改造,品牌升级,产能整合,内生增长将成为啤酒行业内主题。(2)啤酒行业推出中高端产品—精酿啤酒
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居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给高端啤酒消费提供了必要条件,我国精酿啤酒发展潜力巨大。据数据显示,从2015年-2019年,我国精酿啤酒的消费量从68.6万千升上升到87.3万千升,精酿啤酒的消费量占啤酒比重从1.4%上升到2.4%。

四、威胁分析
(1)上游市场成本上升
2018年啤酒产业上游市场成本上升。玻璃材料价格上涨12%,瓦楞纸上涨 5%。而2018年3月,作为啤酒酿造主要原料的进口大麦,价格更是同比上升了21.7%。(2)产品结构以经济型拉格为主,吨价与毛利率较低
2016年我国啤酒总销量为4563万千升,其中经济型工业拉格啤酒3372万千升,占总销量的73.9%,远高于世界主要啤酒市场。导致我国啤酒企业销售吨价较低,且高同质化下价格战频发。
(3)争夺大众化市场我国每瓶价格低于3元的啤酒约占销售总额的73%,而单价在3-10元之间的占25%,单价在10元以上的只占2.2%,因为对消费者市场的疏于考察以及现实中成本竞争的压力,大多数厂家无法通过开发高档次产品来获得消费者的溢价,只能集中精力争夺附加价值低的大众化市场,产品的差别性不大。
欲了解更多内容,请参阅我们的行业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啤酒市场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
《2021年中国啤酒市场分析报告-市场规模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中国报告网专注于行业分析与产业研究,多年来持续追踪数千个细分行业,是业内领先的资深行业分析报告提供方,曾为数千家企业(包括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和数十家国内五百强企业)提供了详实的行业分析报告,并获得了客户认可。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