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葡萄酒行业品种多,价格平民化,市场存在乱象,应调整产品结构,强化市场竞争力

   导读:葡萄酒行业品种多,价格平民化,市场存在乱象,应调整产品结构,强化市场竞争力。中秋节临近,走亲访友带点啥,不少年轻消费者会选择葡萄酒。近几年,人们对生活品质、健康养生需求攀升,葡萄酒市场增长迅猛。不管在烟酒专卖店还是在大型商超,形形色色的葡萄酒引人注目。近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参考行业报告《2017-2022年中国葡萄行业运营现状及十三五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中秋节临近,走亲访友带点啥,不少年轻消费者会选择葡萄酒。近几年,人们对生活品质、健康养生需求攀升,葡萄酒市场增长迅猛。不管在烟酒专卖店还是在大型商超,形形色色的葡萄酒引人注目。近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从大圩葡萄园到法国酒庄,葡萄酒品牌琳琅满目,价位多在100元/瓶左右。

  品种产地多样,价格日益平民化

  “买两瓶立减17元”“特定品牌买一送一”“原价168元,限时特价69.8元”……8月底,在合肥市南二环路与合作化路交口的一家超市酒类货架区,黄色促销标签格外醒目。“以前中秋节走亲访友大家都买白酒,现在不少年轻人喜欢选购葡萄酒。 ”该超市工作人员表示,“你看,这些都是促销的葡萄酒,性价比很高,既有进口的,也有国产的,还有咱本地大圩的葡萄酒呢。 ”

  六安人刘路是葡萄酒的拥趸,大学刚毕业时受经济条件以及进口酒价位影响,他一般挑选100元/瓶以内的国产葡萄酒,现在选择更多了。 “100元左右,除了国产酒,你还可以选择进口酒,在超市、跨境直销中心甚至网上都能买到,很方便。 ”刘路说。

  近日,记者走访发现,在省城多家大型连锁超市的酒类货架上,几乎有一半售卖的是葡萄酒——干红、香槟、起泡酒等品种丰富;法国、澳大利亚、智利等葡萄酒产地日益多样化;最便宜的本地葡萄酒促销价只需9.9元/瓶,较高价格的进口葡萄酒几百元一瓶,平均看来,价位多在100元/瓶左右。

  “店里最高价位的是这款法国进口葡萄酒,2000多元/瓶。 ”9月1日,在合肥市一家烟酒专卖店内,店员打开一个木制盒子展示给记者,“但卖得最好的还是这种100多元1瓶的进口葡萄酒,以前这种进口酒都得两三百元1瓶,这几年便宜了不少。 ”

  这家专卖店店员的说法,得到了省葡萄酒商会秘书长叶彬的赞同。 “这几年,高端消费受阻,进口高端葡萄酒价格波动较大。以大家比较熟悉的82年拉菲为例,炒的最高价时需要十几万元1瓶,现在售价腰斩。 ”叶彬表示,高端红酒市场的低迷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人对高档奢侈品的理性回归。同时,葡萄酒价格也日益亲民,“法国原装进口葡萄酒,以前卖得最好的是三四百元1瓶的,现在是一两百元1瓶的”。

  日前发布的中国葡萄酒消费者行为数据也显示,因葡萄酒是舶来品,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进口葡萄酒,100~300元是葡萄酒的主流消费价格段。国内葡萄酒市场不断发展和成熟,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日益理性,不再盲目追求大牌和高价产品。从进口葡萄酒来源国看,法国和智利仍坐拥瓶装葡萄酒最大输出国和散装葡萄酒最大输出国的宝座,进口葡萄酒的来源趋向多样化。

  消费者认知度不高,部分商家以次充好,进口酒概念纷杂、真假难辨。

  市场存在乱象,质量良莠不齐

  虽然接触葡萄酒已经有几年时间,但面对市场上日益增多的葡萄酒品种和产地,刘路也经常犯难。

  在合肥市政务区一家高端超市内,进口葡萄酒品种有上百种,有的在标签上注明“原装进口”,有的标签上则标注的是 “原瓶进口”“原酒进口”。

  刘路曾经疑惑地问过营业员:“究竟哪种才是正宗原装进口酒? ”而营业员支吾着说不清楚。

  对此,叶彬介绍,进口葡萄酒既有包装完整的原瓶进口酒,也有部分是散装酒。 “散装酒入境时,盛放在集装箱内的一个大皮囊里。进了口岸后,进口商用设备将葡萄酒抽进储存罐运走,然后再进行分装。 ”根据规定,进口葡萄酒在国内灌装的,必须标注灌装或分装地点。 “原瓶进口是指从葡萄酒到瓶子的包装,都是从国外进口,且在国外就灌装完毕,进入国内可以直接销售。而原装进口、原酒进口,就比较难说了。 ”

  除了概念纷杂让消费者“雾里看花”之外,真假难辨更让人头疼。以法国拉菲品牌为例,每年原产地的 “拉菲”葡萄酒只有20万瓶左右,但中国市场每年消费的“拉菲”数量就有20多万瓶,表明市场上销售的“拉菲”不少是假货。业内人士分析,由于大部分消费者并不了解进口葡萄酒的价格构成及定价方法,有些不法商家趁机对所售葡萄酒产品随意加价,导致价格混乱。一些经销商甚至把几十元一瓶的葡萄酒自行配一个高档包装,标价数百元出售。

  “由于葡萄酒兴起还是最近几年的事,消费者普遍对其认知度不高,也导致了葡萄酒市场存在乱象。 ”叶彬建议,一方面可以增加消费者的鉴别能力,另一方面也需加强监管。比如,法国将葡萄酒分为4级,即法定产区葡萄酒 (级别简称AOC)、优良地区餐酒、地区餐酒、日常餐酒。法定产区葡萄酒是葡萄酒最高级,只能用原产地种植的葡萄酿制,不能和其他产地的葡萄汁勾兑,得到专家认证后,才可以成为法定产区葡萄酒,售价上也理所当然高于其他3个级别的产品,这种分级制度使市场上的葡萄酒高低层次清晰,方便管理。

  进口酒市场份额增加,价格走低施压本土品牌,国产酒跌破10元/瓶

  调整产品结构,强化市场竞争力

  “9.9元一瓶葡萄酒,这个价格从来没有见过。 ”9月1日,在省城一家大型连锁超市内,市民王宇看到促销台上的一瓶本地葡萄酒价格后颇为惊讶。“这款葡萄酒,原价接近20元一瓶,现在厂家直销做活动,为推广品牌才降到这么低的价格。”超市促销员告诉她,“本地葡萄、本地酒厂,运输成本、原料成本大大降低,价格自然低。法国低档酒在本地可能也就卖一两欧元。 ”

  在这家超市内,多款国产葡萄酒价格都在50元以下。随后记者走访了多家超市发现,不少国产葡萄酒打出了“买一赠一”“满额立减”等优惠信息,其中以15~80元之间的葡萄酒打折力度最大。其中一款标价为43.9元的国产某品牌干红葡萄酒,折后只需39.9元,并且参与买一赠一活动,折合下来相当于一瓶不到20元。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国产红酒频频降价,一方面由于国产红酒品牌越来越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另一方面也与进口葡萄酒价格走低有关。 “随着智利、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葡萄酒进口关税逐步降低或取消,进口葡萄酒市场价格中的水分被挤压,价格逐步下调,其与国产酒的价格差距也进一步拉近。目前,国产低价葡萄酒受到了同等价位的进口葡萄酒的冲击,市场竞争压力增大。 ”

  不久前,国内葡萄酒企业半年报陆续亮出,国内葡萄酒企业普遍出现业绩下滑的态势。其中,根据中国食品有限公司发布的2016年半年度业绩报告,中国食品旗下酒

  品类业务分部——长城葡萄酒上半年收入 12.85亿港元(约10.79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0.9%,其中长城葡萄酒销量减少11%。另一边进口葡萄酒份额则在不断增加。据海关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进口葡萄酒总量达29979.2万升,同比增长21.9%,创近五年同期增速的新高。

  国产葡萄酒在高端市场缺乏品牌,中端市场又缺乏质量,因此只能在低端市场,近年来消费升级导致国产葡萄酒业绩出现了下滑。

  业内专家建议,进口葡萄酒来袭,本地企业需进一步加强对产品质量的重视,缩短产业链、降低渠道费用、强化品牌优势,保证在中低价位市场的竞争力。而在中高端市场方面,酒企可利用酒庄酒的质量和特色形成价格优势,从而发展中高端市场。

  怎么选?

  面对超市内琳琅满目的葡萄酒,很多消费者表示不知道如何挑选正宗的葡萄酒。省葡萄酒商会相关人士建议,首先可以看看葡萄酒的颜色是否自然,酒面是否有不明悬浮物,瓶底的少许沉淀是正常的结晶体,但酒质变化时颜色有浑浊感。其次可以查看酒瓶上的标识,进口葡萄酒必须要有中文标识,如果没有,有可能是走私或假冒伪劣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有些几十元的进口葡萄酒上写着经过橡木桶陈酿,这个可能性很小。 ”叶彬告诉记者,一个正宗的法国橡木桶,均价在5000到10000元左右,可以酿造大约300瓶750ML的葡萄酒。平摊到一瓶酒下来是17~33元之间的成本,再加上原料、加工、运输等成本,一瓶葡萄酒如果只卖几十元,根本赚不到钱,更何况,大部分进口葡萄酒还需要算上48.2%的综合税率。

  此外,如果有机会,可以尝试品尝一下葡萄酒的口感,饮第一口酒的时候,酒液经过喉头时,正常的葡萄酒是平顺的,问题酒有刺激感。咽酒后,残留在口中的有化学气味或者臭气味,则不正常。

  怎么存?

  在电影里,葡萄酒大多存储在地下酒窖内,与白酒不同,葡萄酒的存储也颇有讲究。

  省葡萄酒商会相关人士表示,越陈越好的观念不适用于葡萄酒,贮藏时间的长短取决于酒中单宁的含量,单宁多则需要贮藏时间长。通常,好酒可以贮藏15至25年,其他的一般不超过10年。葡萄酒对于温度要求较高,理论上温度要求12摄氏度左右,家庭少量贮藏室温也可以。要求避光,因为紫外线会使酒早熟。避免振动水平放置,保持软木塞湿润,防止空气进入,葡萄酒氧化。也要避免过于潮湿,以防细菌滋生。

  开过的酒应该将软木塞塞回,把酒瓶放进冰箱,直立摆放。通常,白葡萄酒开过后可以在冰箱中保存一个星期,红葡萄酒可以保存两三个星期。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KL)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消费积极定调 我国白酒行业销售收入及利润整体上升 酒企实现控货挺价

消费积极定调 我国白酒行业销售收入及利润整体上升 酒企实现控货挺价

白酒作为顺周期板块,其基本面与宏观经济周期呈相关性,所以随着消费复苏及国家积极出台消费政策,白酒消费市场预期提升。回顾2024年,我国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的第三年,白酒从业者仍在名品价格倒挂、动销不足、终端市场库存难以消化的牢笼中苦苦挣扎,同时进入2025年春节后,国内酒业进入淡季。因此,我国白酒企业们先后出台“控量

2025年03月29日
我国啤酒行业:市场疲软 多家头部企业业绩下滑 目前正面临结构性机会

我国啤酒行业:市场疲软 多家头部企业业绩下滑 目前正面临结构性机会

需求端呈现出收缩趋势。有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啤酒人均年消费量自2013年的峰值33升降至2023年的27升,且90后和00后对啤酒的消费占比仅占32%,他们更倾向于选择低度潮饮和预调酒。另外根据国食品饮料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啤酒行业营业收入减少5.7%,成为食品饮料行业中唯一一个下滑的品类。

2025年03月26日
“一起一落”因素驱动 我国低度酒行业市场规模超千亿 “轻量化”等或成发展方向

“一起一落”因素驱动 我国低度酒行业市场规模超千亿 “轻量化”等或成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低度酒行业建设和市场教育工作均已完成。近年来,在年轻人逐渐成为、主要消费人群以及传统酒业市场持续低迷的背景下,我国低度酒行业快速发展,市场规模已经超过千亿。那么我国低度酒行业品牌们该如何抓住这波市场机遇,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呢?

2025年03月15日
我国酱酒行业发展现状:主销价格带整体下移 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速放缓

我国酱酒行业发展现状:主销价格带整体下移 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速放缓

自2019年起,我国酱酒产能不断扩张,2023年同比增长7.14%;但进入2024年其产能扩张进入拐点,产能出现近6年来首次下降。同时我国酱酒行业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逐年递增,但自2022年起,其增长速度均呈现逐渐放缓的趋势。值得一提的是,在价格维度,我国酱酒已形成中高端、次高端、高端和超高端四个主销价格带。

2025年03月03日
我国预调酒行业进入规范化、健康化发展阶段 长期看前景广阔且渠道下沉空间大

我国预调酒行业进入规范化、健康化发展阶段 长期看前景广阔且渠道下沉空间大

当前我国预调酒市场洗牌已完成,行业进入规范化、健康化发展阶段,市场重回增长轨道,2019-2023年CAGR 为 18.93%。从消费者偏好来看,消费群体主要为18-34岁的年轻人,口感、口味和酒精度数是消费者购买预调酒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市场格局来看,我国预调酒市场集中度高,市场呈现明显的寡头垄断格局。

2025年02月07日
新型烟草制品行业现状:欧美市场占比大且增速快 HNB集中度高于雾化电子烟

新型烟草制品行业现状:欧美市场占比大且增速快 HNB集中度高于雾化电子烟

新型烟草制品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尤其在北美、西欧和东欧地区,新型烟草制品规模占比大且增长速度快。新型烟草制品中雾化电子烟(Vape)和加热不燃烧电子烟(HNB)市场规模较大;随着消费者需求趋向多样化,以口含烟为代表的新兴产品将迅速成长。

2025年01月24日
全球威士忌行业分析:美国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国产区基本雏形已形成

全球威士忌行业分析:美国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国产区基本雏形已形成

威士忌可以分为苏格兰威士忌、爱尔兰威士忌、美国威士忌、加拿大威士忌、日本威士忌五大类,其中美国威士忌原料丰富,而其实施禁酒令使美国威士忌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威士忌品类认知正逐步普及,自购需求逐步涌现,我国威士忌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提升,并且产区规模雏形不断完善,挤进全球产区前列指日可待。

2025年01月20日
控烟背景下我国烟标行业发展面临挑战 市场竞争加剧 部分企业开始缩减相关业务

控烟背景下我国烟标行业发展面临挑战 市场竞争加剧 部分企业开始缩减相关业务

各烟标印刷企业与各省中烟公司之间原本稳固的合作关系出现松动,市场竞争趋于激烈,相关上市企业开始缩减相关业务。目前烟标行业整体较为分散,市场集中度低,CR5为10.42%。烟标头部企业包括劲嘉股份、东风股份、陕西金叶、新宏泽等。

2024年12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