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未来数字出版业发展中需解决的问题

         导读:未来数字出版业发展中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由于受到互联网、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等新兴媒体的冲击,全球封装型出版市场出现了萎缩与下滑的趋势。

         参考《2012-2016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研究与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1.电子出版物规模相当有限,且出现了萎缩趋势

         由AllianceforAuditedMedia公司主持的针对北美210家纸媒出版社的大规模研究与统计中显示,在这些纸媒出版社中介入移动数字出版业的比例已经高达90%。在我国以数字化期刊、手机出版、电子书等为代表的出版形式正在迅速发展。这种快速发展也是基于数字出版的强大优势,虽然相对于纸质图书出版而言,其摆脱了书号配发的制度限制以及在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发展瓶颈,但是其在强大的互联网发展与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竞争中却处于明显劣势。我国《2011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出版产业九大类构成的营业收入方面占有比较优势的分别为出版发行业、印刷复制业以及数字出版。数字出版虽然在营业收入方面排名较为靠前,但其利润与所占比例却不成正比,其中电子书的利润总额只有1.28亿元。

2.封装型介质(如CD-ROM)电子出版物产品市场需求越来越小

         近年来由于受到互联网、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等新兴媒体的冲击,全球封装型出版市场出现了萎缩与下滑的趋势。据相关部门预测,到2015年全球蓝光光盘的产量增幅将会大幅度放缓,而CD类光盘、DVD类光盘的复制量将会大幅度下降,其分别可能下降到2009年的17%和36%,这种逐年萎缩的态势将会继续持续。从我国的国内市场来看,其前景也不容乐观。据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统计,我国光盘复制的产品结构在2007年发生了重大的调整,其中CD类产品产量大幅下滑,而DVD类产品在增量有限的背景下也未得到大幅发展。尤其是在2012年前三季度该问题的表现更为明显,大部分IT设备厂商为了压缩成本而大幅减少光盘的配送量,使得只读类光盘的国内市场出现了20%的萎缩,另外在加工贸易额方面可录类光盘也呈现下滑态势。

3.传统电子出版物生存空间面临激烈挤压

         近年来商务网站进军电子书市场已经成为热门的行业话题,据业内专家分析,Kindle打入中国市场使国际运作模式引入了中国,在一定程度上也规范了业内市场。除了亚马逊等商家,电信运营商也正在对数字阅读领域进行布局,并开始新型的基地公司化独立运营。中国联通也采用淘宝模式的内容商合作,对阅读的运营支撑平台和基地技术平台进行专区运营与升级。另外掌阅书城(iReader)等的快速发展使运营商探寻到了数字阅读的潜力,并在电子书平台鼎立的背景下有了更多的选择与话语权。目前电子书行业仍处于培养用户付费习惯与跑马圈地阶段,但是其飞速发展无疑对传统电子出版物的生存空间进行挤压。

4.电子出版物成为出版社发展的鸡肋

         出版社在经历了数字出版领域的拓荒期后,电子出版物也日益成为其发展过程中的鸡肋。从目前的市场情形分析来看,某一出版社或者出版集团建立的网站在发展过程中显示出势单力薄的态势,其影响力也可谓微乎其微,尤其是在渠道商面前更表现出话语权的缺失。从我国目前数字出版领域来看,IT技术提供商仍然是其领域的主体,其中北大方正就通过数字化整合集成占据了主流的数字出版市场。由于网络阅读具有免费性等优势,导致传统出版社在此领域中收益日益下滑。《中国数字出版市场深度调研与盈利空间评估报告(2013-2017)》显示,手机出版日益成为数字出版的亮点,其收入也达到了26.66%的占有率。据《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手机网民数量达4.2亿,上网终端的龙头被手机所取代。

         在智能手机迅速普及的发展态势下手机出版迎来了新的机遇,但对于传统出版社而言,由于移动阅读平台中95%以上内容是原创的网络文学而非传统出版物,加之分成权、推广权以及标准权等缺失,使得移动阅读的快速发展并未对其带来推动作用。

5.侵权成本低以及版权归属等问题制约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

         从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现状来看,侵权盗版问题仍是制约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我国目前处理版权纠纷的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网络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后者是针对作品在网络传播中技术链接行为做出的行政规范。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设立“信息网络传播权”,以解决网络出版中的版权问题。但是从法律的内容规定方面来看,侵权人在侵犯著作权或相关权利时的惩罚机制尚未完善,侵权的低成本在无形中助长了侵权盗版的气焰。另外纸书版权和数字版权的分离也是除侵权违规低成本之外的重要制约因素,它使得数字出版的版权归属问题难以厘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的发展。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老年群体涌入!我国KTV行业线上与线下市场均迎挑战 出海、AI或助其破困境

中老年群体涌入!我国KTV行业线上与线下市场均迎挑战 出海、AI或助其破困境

近年来,我国KTV行业迎来至暗时刻,经营场所数量断崖式下滑,而且以剧本杀、密室逃脱为代表的娱乐形式层出不穷,并且成为年轻人选择首选,中老年群体逐渐成为市场主要消费群体。此外,我国KTV行业面临来自线上与线下的冲击和挑战,出海、融合AI技术、跨界合作等方式有望助其突破困境。

2025年02月20日
我国主题乐园行业分析:接近6成品牌实现盈利 本土企业继续扩张市场

我国主题乐园行业分析:接近6成品牌实现盈利 本土企业继续扩张市场

虽然国内外市场环境复杂,我国本土主题乐园品牌持续走扩张之路。再者,截至2023年9月,中国主题乐园市场渗透率仅为27%,而发达市场平均水平高达68%,国内市场需求仍然尚未被完全满足。因此,外资品牌加码中国市场布局,本土品牌继续扩张之路,我国主题乐园市场将愈发激烈。

2024年12月31日
我国海洋主题乐园行业分析:游客人数超5千万人次 市场需求潜力仍可观

我国海洋主题乐园行业分析:游客人数超5千万人次 市场需求潜力仍可观

海洋主题乐园是以海洋为主题,集海洋生物研究与展示、海洋动物表演、环境教育、海洋科普、海洋文化传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娱乐空间。由于海洋生物保育技术难度高、国际动物组织对采购渠道管控严格,所以我国成规模的海洋公园数量不多,2022年为82座,游客人数为5060万人次,仅占城市级主题公园的15%。

2024年12月31日
我国二次元行业现状分析:市场规模超两千亿 多家品牌相继入局

我国二次元行业现状分析:市场规模超两千亿 多家品牌相继入局

随着二次元行业逐渐从萌芽走向成熟,市场已从内容产业环节拉动转向内容产业和周边衍生产业双向拉动,并且伴随着动画、漫画、游戏等市场表现出色、线上二次元传播平台逐渐成熟与普及,推动着我国二次元行业发展。根据数据显示,2016-2023年,中国二次元产业规模从189亿元增长至2219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42.2%。

2024年11月21日
《黑神话:悟空》出圈后 我国文博游行业持续火热 多个增量新市场涌现

《黑神话:悟空》出圈后 我国文博游行业持续火热 多个增量新市场涌现

在2024年文博游相关产品预订用户中,45岁及以下用户出游人次占比达到86%。由此可见,文博游已成为年轻人热衷的出游方式。而且,由于文博游因兼具教育性和趣味性,也成为众多家长为孩子选择的课外拓展方式之一。

2024年09月23日
推广渠道再变革 我国网络文学行业流量大战开启 IP链规模超千亿

推广渠道再变革 我国网络文学行业流量大战开启 IP链规模超千亿

近几年,网络文学依靠移动网络流量红利,可随时随地阅读的网文深受人们喜爱,再加上免费阅读平台上线,吸引较多下沉市场用户,网文用户人数不断增加。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网络文学阅读市场规模达404.3亿元,同比增长3.8%,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5.37亿人,同比增长9%。

2024年08月24日
我国文创行业分析 市场受消费者兴趣驱动 目前已进入稳定发展期

我国文创行业分析 市场受消费者兴趣驱动 目前已进入稳定发展期

文创产品销售渠道包括B站、抖快等视频平台以及线下商店。线下商店是消费人群获取文创产品的热门途径,但随着视频平台、内容平台、电商平台等成为主要信息获取渠道,文创产品线上销售渠道占比逐渐提升。根据数据,文创产品信息获取渠道中视频平台占比22.4%,线下商店占比21.4%。

2024年05月16日
短视频电商异军突起 我国图书出版发行行业规模企稳回升 但挑战仍存

短视频电商异军突起 我国图书出版发行行业规模企稳回升 但挑战仍存

在细分市场方面,2023年,我国图书零售各细分市场规模增减不一,其中文化教育书细分市场销售同比增长8.23%,少儿读物细分市场销售同比增长3.19%,而社会科学书细分市场销售同比下降1.08%,文学艺术书细分市场销售同比下降1.98%,科技生活书细分市场销售同比下降1.68%。

2024年05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