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国内外艺术品金融市场发展规模分析


  越来越多的财富管理人认为艺术品和收藏品应该纳入财富管理服务范围。从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巅峰至今,市场整体呈现下滑态势,即便偶有精品出现,即便人们将目光更多地转向周边市场,国内艺术品成交并未再现前几年的旺盛,成交总量、成交总额与平均成交价格,均未大幅提振。现对艺术品金融市场规模分析。

  艺术金融的广义为以艺术品为财务资产用于个人或机构财务管理的一系列金融服务,其转化艺术品的价值为金融工具。艺术投资及艺术融资为艺术金融市场的两大活动。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一般由财富创造的出色增长促成,特别是亚洲等新兴市场。

  从近年的一些市场现象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拍卖公司有意在对消费者进行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通过提高消费者的艺术素养与审美水平,在三个动机背后,助推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促进着市场发展。2016年嘉德春拍特设花香供佛环节,发掘古代瓷器的插花功用,在探究插花艺术的同时助推瓷器艺术品的推广。在国民艺术素养提升的同时,三种动机会愈加凸显,从而促进艺术品市场健康平稳。

  《2016-2022年中国艺术行业发展态势与十三五投资方向研究报告》显示,近几年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产业结构,第三产业的增长迅速。2016年国民生产总值突破74万亿元,比增6.7%,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38万亿元,增长7.8%。在GDP所占比重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8.6%,第二产业占比39.8%,第三产业占比达51.6%。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5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27235亿元,比上年增长11%(未扣除价格因素),文化产业占比GDP的4.6%。

艺术品金融市场规模分析

  而世界各国文化产业发展也呈现上升趋势。来自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达5.26%的平均值,约3/4的经济体在4.0%至6.5%之间,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近年来这一比重已超过10%。在文化消费方面,2012年美国、日本等国居民文化娱乐消费比重达5%左右。

  另一个利好表现在投资收藏的财富规模在不断增加。根据巴克利银行的推荐数据,机构投资者与高端人士会配置5%的资产进行艺术品投资。王杰以保守5%进行估计,按中国家庭财富130万亿元这样一个保守数字计算,艺术品市场的需求则有6万多亿元。按可流动的有效需求占总需求的1/3这个假定来计算,则有2万多亿元的规模,而目前预测的规模最高只有几千亿元。与当今活跃的金融市场容量相比,显然有极大提升的空间。

  近些年,艺术金融的发展的确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艺术品市场异常繁荣的今天,艺术金融已经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产业链条,并已真正进入到体系化、产业化的发展阶段。虽然目前艺术品金融的最大玩家仍是超级富豪家族,但受访人群中,78%的财富管理人认为艺术品和收藏品应该纳入财富管理服务;72%的收藏家出于热爱而购买艺术品作为投资,只有6%的收藏家出于投资目的而购买艺术品。

  艺术品信托具有财产管理以及融资融物相结合的特点,自2005年艺术品基金开始出现,2010年业内宣称“中国艺术品基金元年”,银行与公司纷纷推出艺术品基金。根据用益信托的统计数据,国内发行艺术品信托产品10款,发行规模为7.58亿元。仅仅一年时间,进入2011年后的艺术品基金达到顶峰状态,国内艺术品信托产品发行量增至45款,达到55亿美元的规模。这样的增长速度可以说是近乎疯狂的。一年时间,完成626.17%的增长规模,其中的水分可想而知。在这头脑发热行径之后,市场步入调整期,一盆冰水浇下来,所有人的头脑开始清醒。2012年开始艺术品信托产品发行数量骤减,2013年减至13款,2014年仅8款,2015年~2016年迄今为止还没有发行任何艺术品信托产品。据业内人士获悉,由于产品太少,用益信托自2013年起已不再编制相关的市场报告。艺术品信托是否就此退出市场,仍是未知数。

  艺术品信托极速的发展与衰落,期限较短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西方的艺术品基金往往长达8~15年,而中国艺术品信托、基金期限较短成为普遍现象。根据用益信托的统计数据,2012年之前发行的艺术品信托产品多为24个月为期限,2013年之后发行的才出现24个月以上的,最长年限60个月。由此可见,我国的艺术品信托还处在探路的阶段。在期望短期获益的利益驱使下,短期套益的短线操作居多,致使投资风险明显加大。其次,2012年文交所清理整顿,挤压了艺术品信托的推出空间,也加大了艺术品信托的风险。艺术品信托经过这一轮惊心动魄的旅途后,等待它的将是重生。但未来,还有待市场更成熟、更稳健地发展。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老年群体涌入!我国KTV行业线上与线下市场均迎挑战 出海、AI或助其破困境

中老年群体涌入!我国KTV行业线上与线下市场均迎挑战 出海、AI或助其破困境

近年来,我国KTV行业迎来至暗时刻,经营场所数量断崖式下滑,而且以剧本杀、密室逃脱为代表的娱乐形式层出不穷,并且成为年轻人选择首选,中老年群体逐渐成为市场主要消费群体。此外,我国KTV行业面临来自线上与线下的冲击和挑战,出海、融合AI技术、跨界合作等方式有望助其突破困境。

2025年02月20日
我国主题乐园行业分析:接近6成品牌实现盈利 本土企业继续扩张市场

我国主题乐园行业分析:接近6成品牌实现盈利 本土企业继续扩张市场

虽然国内外市场环境复杂,我国本土主题乐园品牌持续走扩张之路。再者,截至2023年9月,中国主题乐园市场渗透率仅为27%,而发达市场平均水平高达68%,国内市场需求仍然尚未被完全满足。因此,外资品牌加码中国市场布局,本土品牌继续扩张之路,我国主题乐园市场将愈发激烈。

2024年12月31日
我国海洋主题乐园行业分析:游客人数超5千万人次 市场需求潜力仍可观

我国海洋主题乐园行业分析:游客人数超5千万人次 市场需求潜力仍可观

海洋主题乐园是以海洋为主题,集海洋生物研究与展示、海洋动物表演、环境教育、海洋科普、海洋文化传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娱乐空间。由于海洋生物保育技术难度高、国际动物组织对采购渠道管控严格,所以我国成规模的海洋公园数量不多,2022年为82座,游客人数为5060万人次,仅占城市级主题公园的15%。

2024年12月31日
我国二次元行业现状分析:市场规模超两千亿 多家品牌相继入局

我国二次元行业现状分析:市场规模超两千亿 多家品牌相继入局

随着二次元行业逐渐从萌芽走向成熟,市场已从内容产业环节拉动转向内容产业和周边衍生产业双向拉动,并且伴随着动画、漫画、游戏等市场表现出色、线上二次元传播平台逐渐成熟与普及,推动着我国二次元行业发展。根据数据显示,2016-2023年,中国二次元产业规模从189亿元增长至2219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42.2%。

2024年11月21日
《黑神话:悟空》出圈后 我国文博游行业持续火热 多个增量新市场涌现

《黑神话:悟空》出圈后 我国文博游行业持续火热 多个增量新市场涌现

在2024年文博游相关产品预订用户中,45岁及以下用户出游人次占比达到86%。由此可见,文博游已成为年轻人热衷的出游方式。而且,由于文博游因兼具教育性和趣味性,也成为众多家长为孩子选择的课外拓展方式之一。

2024年09月23日
推广渠道再变革 我国网络文学行业流量大战开启 IP链规模超千亿

推广渠道再变革 我国网络文学行业流量大战开启 IP链规模超千亿

近几年,网络文学依靠移动网络流量红利,可随时随地阅读的网文深受人们喜爱,再加上免费阅读平台上线,吸引较多下沉市场用户,网文用户人数不断增加。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网络文学阅读市场规模达404.3亿元,同比增长3.8%,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5.37亿人,同比增长9%。

2024年08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