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0年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市场情况及发展趋势分析

       一、 文化产业投融资市场总体情况

       从总体情况来看,2019-2020年H1,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数量及金额均呈下降态势。根据数据显示,2019-2020H1,我国文化产业领域共披露投资事件3438起,其中有2695起事件披露投资金额,披露总投资金额达2037亿元人民币,单笔平均投资金额超过7500万元人民币。

2019-2020年H1我国文化产业投资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 文化产业投融资市场具体情况

       从投资领域来看,2019-2020年H1,我国文化产业投资热门领域包括信息服务业、教育培训业、设计服务业等,其融资数量分别为1524起、650起、397起,融资金额分别为904.1亿元、405.4亿元、310亿元。

2019-2020年H1我国文化产业细分领域投资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投资轮次来看,2019-2020年H1,我国文化产业投资事件相对集中在A轮、B轮、天使轮,占比分别达到34.7%、15.2%、21.3%。

2019-2020年H1我国文化产业投资数量轮次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2020年H1,我国文化产业投资金额相对集中在A轮、B轮、C轮、E及以后,占比分别为14.2%、14.7%、12.1%、35.9%。

2019-2020年H1我国文化产业投资金额轮次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投资地域分布情况来看,2019-2020年H1,我国文化产业投资数量及金额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其投资数量分别为1197起、629起、342起、322起,投资金额分别为1037亿元、247亿元、151.4亿元、160亿元。

2019-2020年H1我国文化产业投资地域分布情况

省市

数量(起)

金额(亿元)

北京

1197

1037

上海

629

247

深圳

342

151.4

杭州

322

160

广州

139

30.2

南京

92

32.7

成都

81

39.8

苏州

72

28.5

武汉

53

9.8

厦门

50

11.2

天津

36

15.1

西安

27

2.5

合肥

25

21.7

香港

23

15.5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投资阶段来看,2019-2020年H1,我国文化产业投资数量集中在扩张期、初创期、种子期,占比分别为41.4%、28.4%、18.1%。

2019-2020年H1我国文化产业投资数量阶段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2020年H1,我国文化产业投资金额集中在扩张期、初创期,总占比达到83.6%。

2019-2020年H1我国文化产业投资金额阶段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 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从2020年我国文化产业关键词及特征来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包括产业数字化进程加速;“文化+科技”双轮驱动;文化要素市场化配置;县域美学经济兴起;深化改革畅通内循环;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下沉市场引领文化普惠;对外文化贸易结构升级;全媒体融合深化。

2020年我国文化产业关键词及特征

序号

关键词

特征

1

文化数字科技

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

2

文化大数据

新模式新业态涌现

3

乡村文化扶贫

数字领域投融资活跃

4

文化经济双循环

乡村消费促产业升级

5

盲盒经济

文旅扶贫助力攻坚

6

国漫探索中国道路

高质量文化需求增长

7

RCEP促文化贸易

数字文化引领出海

8

文创联名

传统文化活化传播

9

破圈层作品

IP产业链闭环运营

10

文化遗产活化

非遗资源价值再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产业数字化进程加速:一方面,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及网民规模持续增长,个性化、网络化文化消费需求持续攀升;另一方面,新基建、产业深度融合的推进将进一步释放市场供应潜能。这些因素都将加速文化产业数字化进程,促进产业供给结构、新业态培育、消费习惯巩固、数字化治理水平等优化升级。

       “文化+科技”双轮驱动:以VR游戏、在线逛展、沉浸展览、特效电影、智慧旅游、在线教育、直播带货等业态为代表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场景中,“文化+科技”进一步融合发展将使中国文化产业面向更加广阔的全球市场。

       文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双循环战略的实施将要求加快文化生产要素市场化建设。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激发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活力;促使文化要素在不同所有制企业间、区域间、城乡间的流通;文化经济政策的制定应着眼长期,避免形成政策依赖和过度的行政干预;注重技术、数据等要素在公共文化服务、文化数字化战略中的价值,加强相应的产权认定、资源整合、价值开发。

       县域美学经济兴起:美学经济对生态环境要求极高,县域美学经济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中,将获得更广阔的发展基础。

       深化改革畅通内循环:畅通内循环要求深化推进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四五”规划提出要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着重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疫情期间各地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场馆工作重心迅速转移至线上,加快数字化建设,加大线上数字文化资源开放,不断整合资源、创新提升服务质量。

       下沉市场引领文化普惠:国内下沉市场下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基础庞大,消费表现出较高活力,能够在面向市场需求整合科技与优质乡村文化资源的同时,引领地方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对外文化贸易结构升级:2020年8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商务部印发《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在北京等28个省、市(区域)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将大力推进数字服务、版权服务、在线教育等新兴业态、模式的发展,为对外文化贸易提供发展导向,助力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区域发展结构优化升级。

       全媒体融合深化:“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建好县级融媒体中心。我国媒体融合成果显著,融合进程不断加快,下一步需要进一步深化融合,提升融合质量。

       文化遗产价值创新转换:通过创新生产方式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促进文化遗产价值的创新转换,延续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根脉。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zlj)

        欲了解更多内容,请参阅我们的行业分析报告: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中国报告网专注于行业分析与产业研究,多年来持续追踪数千个细分行业,是业内领先的资深行业分析报告提供方,曾为数千家企业(包括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和数十家国内五百强企业)提供了详实的行业分析报告,并获得了客户认可。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客服邮箱: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数字阅读市场规模快速扩大 广告等收入跃升为主力收入来源 出海节奏转向平稳

我国数字阅读市场规模快速扩大 广告等收入跃升为主力收入来源 出海节奏转向平稳

近年来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持续扩大且增速加快,2024年达6.70亿,占网民整体60.47%;市场营收同步快速增长,2024年超660亿元,且营收结构显著改变——广告及其他收入占比快速跃升,2024年超越订阅收入,成为支撑市场增长的主力。在国内竞争加剧、优质内容充足及文化出海政策支持下,行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但受外部环

2025年09月18日
我国有声阅读行业:用户规模庞大但营收有限 有声书主导地位弱化

我国有声阅读行业:用户规模庞大但营收有限 有声书主导地位弱化

近年来,我国有声阅读市场营收规模持续扩大,增长势头强劲。其中,订阅收入虽仍是第一大收入来源,但占比呈下滑趋势。与此同时,行业面临“用户规模庞大与营收贡献有限”的显著反差,2024年用户规模超6亿,渗透数字阅读用户超九成,但营收占比不足两成。在内容层面,作品总量突破2000万部,有声书主导地位弱化。此外,行业积极拥抱AI

2025年09月12日
我国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规模稳步增长 “蓝天”行动继续发力下市场不断规范化

我国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规模稳步增长 “蓝天”行动继续发力下市场不断规范化

知识产权代理是将创新成果转化为专利权利的重要环节,也是连接发明人和审查员的桥梁纽带,高质量的专利代理是支撑专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规模稳步增长,机构数量与代理师数量不断增加。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专利代理机构总量达到5269家,同比增长16.6%;备案商标代理

2025年09月03日
谷子经济行业:“吧唧”为主流、卡牌热度高涨 国谷消费爆发、游戏IP表现亮眼

谷子经济行业:“吧唧”为主流、卡牌热度高涨 国谷消费爆发、游戏IP表现亮眼

随着二次元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深度渗透,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热衷于收集和购买充满创意与个性的周边产品,为谷子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Z世代作为泛二次元主力贡献谷子经济主要消费额,其消费动机从“功能需求”转向“情感共鸣”与“社交货币”。

2025年07月10日
中老年群体涌入!我国KTV行业线上与线下市场均迎挑战 出海、AI或助其破困境

中老年群体涌入!我国KTV行业线上与线下市场均迎挑战 出海、AI或助其破困境

近年来,我国KTV行业迎来至暗时刻,经营场所数量断崖式下滑,而且以剧本杀、密室逃脱为代表的娱乐形式层出不穷,并且成为年轻人选择首选,中老年群体逐渐成为市场主要消费群体。此外,我国KTV行业面临来自线上与线下的冲击和挑战,出海、融合AI技术、跨界合作等方式有望助其突破困境。

2025年02月20日
我国主题乐园行业分析:接近6成品牌实现盈利 本土企业继续扩张市场

我国主题乐园行业分析:接近6成品牌实现盈利 本土企业继续扩张市场

虽然国内外市场环境复杂,我国本土主题乐园品牌持续走扩张之路。再者,截至2023年9月,中国主题乐园市场渗透率仅为27%,而发达市场平均水平高达68%,国内市场需求仍然尚未被完全满足。因此,外资品牌加码中国市场布局,本土品牌继续扩张之路,我国主题乐园市场将愈发激烈。

2024年12月31日
我国海洋主题乐园行业分析:游客人数超5千万人次 市场需求潜力仍可观

我国海洋主题乐园行业分析:游客人数超5千万人次 市场需求潜力仍可观

海洋主题乐园是以海洋为主题,集海洋生物研究与展示、海洋动物表演、环境教育、海洋科普、海洋文化传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娱乐空间。由于海洋生物保育技术难度高、国际动物组织对采购渠道管控严格,所以我国成规模的海洋公园数量不多,2022年为82座,游客人数为5060万人次,仅占城市级主题公园的15%。

2024年12月31日
我国二次元行业现状分析:市场规模超两千亿 多家品牌相继入局

我国二次元行业现状分析:市场规模超两千亿 多家品牌相继入局

随着二次元行业逐渐从萌芽走向成熟,市场已从内容产业环节拉动转向内容产业和周边衍生产业双向拉动,并且伴随着动画、漫画、游戏等市场表现出色、线上二次元传播平台逐渐成熟与普及,推动着我国二次元行业发展。根据数据显示,2016-2023年,中国二次元产业规模从189亿元增长至2219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42.2%。

2024年11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