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大豆播种面积不断下降 16年大豆产量同比减少 2.88%

  我国大豆产量位居世界第四,从生产格局看,东北产区、黄淮海产区和南方产区是中国大豆主产区。其中,黑龙江是我国最大的大豆生产基地,大豆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 40%。2015 年中国大豆种植面积 680万公顷,比历史最高的 2005年减少了 279 万公顷,降幅达到 29%,15/16 年度大豆产量预计为 1180 万吨,同比减少 2.88%,比 04/05 年度的最高值减少 560 万吨,降幅高达 32.2%。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2年中国大豆市场运营现状及发展定位分析报告

中国大豆播种面积不断下降
 
中国大豆产量连年下降
 
  东北地区大豆质优粒大,含油率高,是我国最大的大豆生产基地。虽然东北产区大豆单产仅处于全国中游水平,但东北地区土地资源较为丰富,适合大豆等机械化种植的作物,因此东北仍是全国最主要的大豆产区。从 2009 年开始,东北大豆播种面积开始逐年下滑,其中,黑龙江是全国大豆播种面积最大的省份,近年来降幅明显。2014 年黑龙江大豆播种面积 258 万公顷,同比增长 6%,在经历了连续5 年下降后略有上升,比 2008年减少 146 万公顷,降幅达 36.2%,比 2006 年最高值减少 167 万公顷,降幅达 39.3%。
东北大豆单产处于全国中游水平
 
东北主产区播种面积自 09年开始下滑
 
2014年主要省份大豆种植面积占比
 
  从产量来看,自 1993 年以来,黑龙江大豆年产量始终处于 400 万吨以上,占全国总产量的 40%左右。其中,2006年达到历史最高点 653 万吨,2008 年以后进入减产周期,并在 2013 年跌破 400 万吨,仅为 387 万吨,2014 年产量有所恢复,回到 460 万吨。从大豆总产量的影响因素来看,黑龙江大豆产量基本上随播种面积的变动而变动,也就是说,近几年大豆总产量下降主要是因为大豆播种面积减少。
黑龙江大豆产量随播种面积变动
 
黑龙江大豆产量与全国大豆总产量变动一致
 
2014年主要省份大豆产量占比
 
全国大豆产量分布
 
  大豆种植面积自 2009 年以来不断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大豆种植比较收益低。2009 年以来,由于玉米消费强劲,价格上涨较快,2014 年玉米平均出售价格为 112元/50 公斤主产品,比 2008 年上涨54.3%。而国产大豆市场受进口大豆挤压,价格上涨较慢,201年大豆平均出售价格为 219 元/50 公斤主产品,比 2008 年上涨了 19.1%,涨幅远低于玉米。因此大豆与玉米的价格比价越来越低,并自 09 年起低于成本比价且差距逐渐扩大。种植玉米的每亩净利润始终高于大豆,从而导致农民由种大豆改为种植效益更高的玉米。尤其是东北地区,2014年黑龙江种植玉米的每亩净利润为 203 元,而种植大豆的每亩净利润仅为 31 元,二者相差将近 6 倍。
大豆和玉米平均出售价格
 
大豆玉米的价格比价从 09年超过成本比价且差距逐渐扩大
 
全国玉米每亩净利润高于大豆
 
黑龙江大豆种植比较收益明显低于玉米
 
  2014 年我国停止大豆收储政策,对东北和内蒙古大豆开始目标价格直补试点,放开国产大豆市场,受此政策影响,国产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并未继续下降,开始出现企稳态势。2014 年全国大豆种植面积为 685 万公顷,在经历了从 08 年开始连续 5 年下降后终于止跌,由于单产水平的提高,大豆产量下降幅度低于种植面积下降幅度。
大豆种植面积 14年开始企稳
 
大豆产量下降幅度相对较小
 
  种植结构调整有望提升国产大豆种植面积与产量。国家层面已经开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计划到 2020 年,调减玉米种植面积 5000 万亩,其中 2016 年力争调减 1000 万亩;2016年 4 月农业部印发《关于促进大豆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 2020 年大豆面积达到 1.4 亿亩,比目前增加 4000 万亩。由于大豆种植主要受比较收益的影响,而由于玉米价格大跌、临储政策取消的影响,农民种植玉米的意愿也有所降低,预计这将扭转国产大豆播种面积减少的态势。
预计 16年玉米播种面积自 03年以来将首次下降
 
大豆玉米价格比价自 15年下半年开始回升
 
  1996 年以来,我国大豆消费总量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并于 2005 年突破 4000 万吨,到2015 年大豆国内消费量已达到 8720 万吨,并且还有增长的趋势。1996 年我国大豆消费总量为 1407 万吨,占世界消费总量的 10.7%;2015 年中国大豆消费总量为 8720 万吨,占世界消费总量的 29%。20 年间我国大豆消费总量增长了 5 倍,占世界消费量的比重提高了近 20%。预计2016 年我国大豆消费量将达到 9500 万吨以上,占世界消费量比重约 30%,并可能在2017 年突破 1 亿吨。
中国大豆消费量及增速
 
  我国大豆消费呈刚性增长,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带动下,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植物油等植物蛋白消费量的增加刺激了对大豆的直接需求,对畜、禽、鱼等动物蛋白消费的增加使得作为高蛋白饲料原料的豆粕消费量迅速上升,因而又间接地刺激了对大豆的需求。蛋白需求刚性增长对大豆需求形成了拉动作用,未来大豆需求仍将保持增长态势。
中国豆油消费量及增速
 
中国豆粕消费量及增速
 
  我国大豆的消费结构主要分为榨油消费、食用及工业消费和种用。2003—2015 年国内消费量持续增加,复合增长率为 7.83%;与此同时,压榨消费量也迅速增长,复合增长率 8.4%,占国内消费量的比重稳定在 80%左右;食用及工业消费量有所增长,到 2015年达到 1100 万吨,占国内消费的 12.7%;种用大豆消费量则有所下降,2015 年仅为48 万吨,占国内消费的 0.56%。可以看出,我国大豆榨油消费量比重持续上升,食用及工业消费和种用比重持续下降,近年来中国大豆需求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榨油大豆需求的增加。
我国大豆消费结构变化
 
大豆榨油消费量迅速增长
 
大豆食用及工业消费量变化情况
 
种用大豆消费量变化情况
 
  我国耕地面积基本饱和,大豆产量的增长受到了制约,而 20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以来,由于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对蛋白需求的迅速增长带动大豆需求的迅速增加,而国内大豆生产增长相对缓慢,大豆产需缺口不断增大,增加进口成为弥补国内需求缺口的唯一选择。1996 年是中国大豆贸易的转折点,中国由大豆净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此后进口量逐年上升,成为全球最大的进口国。2015 年中国进口大豆 7835 万吨,占全球大豆进口的 63.4%,是国产大豆产量的 6 倍,占国内大豆消费量的 90%左右,大豆消费对外依存度逐年提升。
中国大豆进口变化情况
 
  大豆进口大量增加与 2000 年以来我国大豆压榨产能迅速扩张也有很大关系, 2000 年我国日压榨大豆300吨以上的油厂在100家左右,全年大豆压榨能力首次突破1000万吨。2015 年进口大豆压榨量为 6950 万吨,占榨油消费总量的 96.5%。企业压榨进口大豆具有很高的积极性,主要因为(1)进口大豆成本低,相较国产大豆具有价格优势,因而压榨进口大豆利润更高;(2)压榨企业的生产能力向沿海地区集中,地理位置方便利用加工进口大豆。
大豆压榨大部分来源于进口大豆
 
压榨企业生产能力向沿海集中
 
大连进口大豆压榨利润高于国产大豆
 
  大豆需求主要来自压榨,其拉动因素一是饲料养殖业对豆粕需求的增长,二是食用油需求的刚性增长。预计 16 年中国大豆需求继续增长,主要基于:(1)豆粕消费中90%以上是用于各类饲料,所以饲料行业景气度状况对豆粕需求的影响非常明显。随着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量的逐渐回升以及猪价持续上涨,饲料企业将迎来销量的全面增长,对豆粕的需求量将大幅增加。(2)豆油在我国主要用于食用,占总消费量的 85%以上,食用消费是拉动豆油消费的主要因素,随着中国经济企稳,豆油消费将继续稳健增长,这些因素将带动中国大豆需求继续增长,预计 2016 年中国大豆消费 9525 万吨,同比增长 9.23%。
豆粕主要用于饲料消费
 
豆油主要用于食用消费
 
生猪存栏量开始回升
 
近期猪价持续上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QLY)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近年来,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健康意识增强及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销量与市场规模不断上升。从市场结构看,行业呈现“能量饮料主导、运动饮料占比提升”的鲜明特征,其中运动饮料以9.66%的年均增速成为增长亮点。渠道布局上,线下仍为核心销售阵地,同时线上渠道份额逐步提升,渠道结构持续

2025年10月14日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我国是茶消费大国。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多饮茶、饮好茶正逐渐成为健康生活的新风尚,推动我国茶叶内销市场总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达到240.4万吨,同比增长0.27%,2013-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3%。2024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241.3万吨左右,同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红茶作为我国第二大茶类,近年来产量和产值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在多重因素推动下,其内销市场整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内销量和内销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红茶内销量占茶叶总内销量的比重已从2020年的14.30%提升至2024年的15.90%,反映出国内茶叶消费结构逐渐向红茶倾斜。从出口来看,自2022年起,我国

2025年10月13日
我国“柿业超级大国”地位稳固 但深加工不足仍是产业升级核心痛点

我国“柿业超级大国”地位稳固 但深加工不足仍是产业升级核心痛点

我国是全球柿子种植大国以及生产大国,其种植面积占比超九成、产量占据四分之三。据初步统计,2023年全球柿子种植面积达到109.2万公顷(1638万亩);其中中国柿子种植面积达100.6万公顷(1509万亩),占全球比重达到92.1%。2023年全球柿子产量达到528.4万吨;其中中国柿子产量超400万吨,占比75%以上

2025年10月10日
凉味剂行业:WS系列产品取代薄荷醇趋势显著 中草香料增长速度领先

凉味剂行业:WS系列产品取代薄荷醇趋势显著 中草香料增长速度领先

薄荷醇,也叫薄荷脑,是使用范围最广的传统凉味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日化、烟草等行业。下游市场平稳发展下薄荷醇需求保持稳定,目前全球薄荷醇每年消耗量约 4 万吨。2021年全球薄荷醇市场规模约为 47 亿元,预计 2028年全球薄荷醇市场规模将达到 75 亿元,2021-2028 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6.9%。

2025年10月06日
冷链发展下我国NFC果汁行业供给能力增强 市场规模强劲增长 农夫山泉稳坐龙头

冷链发展下我国NFC果汁行业供给能力增强 市场规模强劲增长 农夫山泉稳坐龙头

NFC果汁在加工过程中受热时间比较短,所以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水果原有的营养成分、新鲜水果的原汁原味。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提升和市场消费升级,NFC果汁迎来广阔增长空间。2019-2024年我国NFC果汁市场规模由30亿元增长至64亿元,CAGR达16.4%。期间2020年经历疫情冲击短暂下滑,但随后快速复苏并加速增长,我国N

2025年09月30日
我国黄油行业:下游B端使用场景不断扩容打开空间 市场高度依赖进口

我国黄油行业:下游B端使用场景不断扩容打开空间 市场高度依赖进口

近年来,我国烘焙品类热度上升,市场规模稳步扩张,带动黄油等固态乳制品的需求增长。2024年,我国烘焙市场规模突破6110亿元,同比上年增长8.8%,这一增速远超众多传统食品行业。预计到2029年,我国烘焙食品市场规模将历史性地突破8595.6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稳健维持在7.3%左右。

2025年09月24日
冷链技术升级+消费渠道多元化下我国冷冻烘焙食品快速发展 企业正加速入局

冷链技术升级+消费渠道多元化下我国冷冻烘焙食品快速发展 企业正加速入局

冷冻烘焙食品是烘焙产业的重要分支。烘焙又称为烘烤、焙烤,是指在物料燃点之下通过干热的方式使物料脱水变干变硬的过程。虽然我国烘焙行业发展时间较短,但近年在消费升级趋势下,消费场景多元及消费者对于烘焙食品健康营养的追求,带动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025年09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