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内火锅料制品行业发展大致经历了哪些重要阶段

        工业化的鱼糜制品生产起源于日本,发展初期规模较小。1959 年日本开发了“冷冻鱼糜生产技术”,成功解决了原料鱼蛋白质冷冻变性的问题,使原来易腐败、廉价高产的初级水产品转变成能制造高品质、富有弹性的深加工食品的极佳原料。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2年中国火锅底料市场运营态势及十三五投资动向研究报告

        速冻鱼糜的开发解决了鱼糜制品的原料供应和质保问题,从而使鱼糜制品加工厂可以不受地点和季节的限制取得原料,并均衡生产,此举大大推动了日本鱼糜制品产业的发展,日本鱼糜制品年产量也从 1953 年的 2 万吨迅速增加到 1973年的 118.7 万吨。在日本年消费量约 300 多万吨的速冻食品中,各类鱼糕、鱼丸、虾丸等鱼糜制品仍是主要消费品种。
        日本的鱼糜制品生产技术先传播至台湾地区后,于 90 年代初引入中国大陆,因此我国速冻鱼糜制品的生产技术、管理、消费习惯等深受台湾地区的影响。同时,由于速冻肉制品与速冻鱼糜制品均属于初级农产品的下游深加工制成品,其生产工艺基本一致,因此,速冻肉制品在国内的发展情况及市场情况与速冻鱼糜制品相似,整体表现为行业内企业众多,市场集中程度较低。
        在国内,速冻鱼糜制品、速冻肉制品等火锅料制品行业的工业化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
速冻鱼糜制品行业市场化程度示意图
 
        低质成长期(1998 年~2000 年),此时生产企业以台资或台资背景的企业为主,代表企业有海霸王等,销售区域主要局限在福建、广东一带,产品用途比较单一,主要用于火锅配菜,定位为价格较高端的小众产品,仅供酒店等高端消费群体食用。
        品片萌芽期(2001 年~2005 年),中小民营企业开始大量介入,国内本土势力得到快速发展,新兴企业代表主要有发行人、福建海壹食品有限公司、海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销售区域逐步跨出沿海向广阔的内陆市场渗透,产品用途仍以火锅配菜为主。
        品牌发展期(2006年~现在),速冻食品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逐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全国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带动了浙江、广东等地区企业的强势介入,外围销售区域、全国化通道进一步打开和拓宽,价格水平逐步趋向大众化,企业更为注重产品创新,片类、棒类等产品陆续出现,并广泛应用于关东煮、麻辣烫、烧烤、煮汤、配菜等多种消费形式。
        2012 年,全国各类速冻食品生产企业数量已增加至 2,529 家,行业逐步进入资本竞争和品牌竞争阶段,但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得益于地理环境、生产经验等因素,我国速冻鱼糜制品、速冻肉制品等火锅料制品的生产主要集中于福建、山东等区域,且其占领了行业中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速冻鱼糜制品的消费水平正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持续快速增长。为对这个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进行规范,国家在 2003 年出台SCT 3701-2003《冻鱼糜制品》,并在 2005 年纳入第二批 QS 认证目录,2006 年国家质检总局专门为速冻鱼糜制品设立中国名牌产品,大力促进了行业的发展。
        2002 年以来,速冻鱼糜制品产量高速增长,至 2014 年已达 151.79 万吨,
2002-2014 年我国速冻鱼糜制品产量规模(单位:万吨):
 
        由于速冻鱼糜制品和速冻肉制品的快速发展,加上我国居民收入、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营养丰富、食用方便的速冻鱼糜制品及速冻肉制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使我国火锅料制品行业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以速冻鱼糜制品、速冻肉制品为主的火锅料制品行业增速保持在 30%左右,2010 年火锅料制品的市场销售规模达到 160 亿元,占整个速冻食品市场的 31%,虽然与速冻面米制品的销售规模 350 亿元仍存在较大差距,但从发展速度来看,未来五年市场规模将与速冻面米制品不相上下。
        我国速冻食品起步较发达国家晚,虽然近些年发展速度快,但目前我国人均年消费量不足 10 千克,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加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社会分工细化,生活节奏日益加快,速冻食品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成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我国对速冻食品的消费需求将逐渐与发达国家靠拢。
        在以速冻鱼糜制品、速冻肉制品为主的火锅料制品市场,人们的消费习惯也随着生活的富裕而发生转变,休闲食品逐步得到发展,鱼丸、肉丸等火锅料逐渐以关东煮、麻辣烫、烧烤等休闲食品形式风靡市场,消费方式的多样化拓展了市场对该类速冻食品的需求。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QLY)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膳食纤维产能利用率持续上行 中国市场产销两旺、增长速度快 发展潜力大

全球膳食纤维产能利用率持续上行 中国市场产销两旺、增长速度快 发展潜力大

随着全球大健康产业发展,膳食纤维行业快速增长。近年来,国内营养健康类政策陆续发布,一方面要求居民形成科学膳食习惯,另一方面支持企业研究开发功能性膳食纤维等健康食品。在此背景下,中国成为全球膳食纤维主要生产地和消费市场。国内产销两旺,行业正迎来蓬勃发展黄金时期,未来市场规模增速将快于全球。

2025年04月18日
新国标正式实施!我国成人奶粉行业扩容确定性较高 头部乳企拉快布局进度

新国标正式实施!我国成人奶粉行业扩容确定性较高 头部乳企拉快布局进度

由于婴配粉市场受新生儿数量影响正在萎缩,成人奶粉作为竞争格局尚未明晰的潜力赛道增量空间更可期待;同时,在国内老龄化背景下,成人奶粉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行业扩容确定性较高,尤其是中老年市场潜力较大。此外,2025年2月8日起,成人奶粉新国标正式实施,驱动乳企从“粗放式扩张”转向“精细化创新”,通过配方升级、精准细分和品质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辣味休闲食品行业: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2737亿 卫龙稳坐龙头地位

我国辣味休闲食品行业: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2737亿 卫龙稳坐龙头地位

休闲食品俗称“零食”,在正餐以外的时间里或休闲时间食用的包装食品。其种类丰富且消费人群广泛,拥有巨大的市场体量。目前我国休闲零食行业正处于“量价齐升”的黄金发展期,市场持续扩容。根据2024年天猫零食节消费报告显示,截止到2024年,我国零食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5万亿元大关。而这也将给辣味休闲食品带来广阔的发展机会。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卤制品消费增速放缓 行业规模增长受困 头部企业纷纷转型寻求差异化发展

我国卤制品消费增速放缓 行业规模增长受困 头部企业纷纷转型寻求差异化发展

如今,卤味生意是越来越难做!2024年,“卤味卖不动”等相关话题多次登上热搜,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而随着头部上市企业绝味食品、周黑鸭、煌上煌等2024年业绩的出炉,似乎更加佐证了这一说法。同时面临经营持续承压,2024年头部卤味企业纷纷转型寻求差异化,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当下,卤味赛道作为消费行业的重要分支,正处于“存量

2025年04月15日
我国魔芋行业:高产量、低成本下极具发展潜力 深加工市场提升空间广阔

我国魔芋行业:高产量、低成本下极具发展潜力 深加工市场提升空间广阔

在我国,不仅魔芋的应用开发很多样,种植历史也已经有两千多年,目前广泛分布于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湖北等省份。魔芋在全世界大约有 130 种,而我国就有 30 多种,由于部分品种毒性较强,所以目前我国主要栽培三大类品种,即花魔芋、白魔芋、珠芽魔芋。

2025年04月14日
我国休闲零食行业正处量价齐升黄金发展期 质价比时代供应链将成重要竞争力

我国休闲零食行业正处量价齐升黄金发展期 质价比时代供应链将成重要竞争力

目前我国休闲零食行业正处于“量价齐升”的黄金发展期,市场持续扩容。根据2024年天猫零食节消费报告显示,截止到2024年,我国零食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5万亿元大关。

2025年04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