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植物油消费和饲料粮需求谁更胜一筹

  1、植物油消费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关于植物油消费的统计数据仅包括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食用植物油购买量和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植物油消费量,缺乏国内植物油消费总量的统计。按统计局的数据匡算,中国在过去十余年间,中国全国人均植物油消费量稳定增长,2012年已经突破8千克/人,如表1所示,并且在近两年呈现趋缓之势。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植物油消费量是根据中国城乡人口加权获得,显然,这两个数据均显著低估了中国植物油实际消费量。农业部公布数据相对较高,是因为其数据是植物油的全国人均占有量,而不是食用消费量,忽略了库存、工业消费、高估产油率,同时把所有大豆都视为产油大豆。相比较而言,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和美国农业部(USDA)公布的数据较为接近,而且二者均是食用消费量,低于农业部公布的全国人均占有量,比统计局公布的购买量要高,较为准确。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2年中国食用植物油行业发展态势及发展态势预测报告

各种来源的大陆植物油消费量(单位:公斤)
 
  考虑到中国食用植物油的消费习惯,除了在餐桌饮食中摄取植物油外,还存在“牙齿榨油”。即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对一些干货,例如瓜子、花生、松子、榛子等有较大消费量,同时,豆腐、豆奶、豆浆等豆制品也是国人的偏爱。瓜子、花生、松子等,虽经过炒制,未直接榨油,但其自身含油率较高,经过牙齿咀嚼,在体内亦可完成油脂转化过程。而豆制品也是如此,豆制品属于大豆加工的副产品,但其自身含油也会在人体内得以消化,完成对油类的摄取。所以,本研究考虑的摄取植物油的渠道,不仅仅有从超市购买的植物油,也应当包括这些未通过“直接榨油”而是“牙齿榨油”的油料加工产品。故而本研究在匡算食用植物油时,采用了一种大胆的算法,即将油料作物中所有油量(除部分损耗),经过直接或间接渠道都被人体吸收,也就是说一种油料作物所含有的植物油,均可被人类所吸收(不计损耗)。给定了各种油料产量及进出口量,结合其含油率,即可算出该油料作物的“可榨油量”供给。再加上这种油料的净进口,可以得到该油料的总供给。最终加总中国各种油料供给,即可匡算出中国食用植物油的消费量。
中国1983-2012年食用植物油消费量匡算
 
  总的来看,在新的匡算方法下,不考虑库存情况时,中国2012年食物植物油的总供给可达到3713.54万吨,这与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有些出入,但相对比较准确。中国人均食用植物油量已达到27千克,并且呈现上升趋势。这意味着人均占有量没有农业部公布的那么高,即使考虑到其中的工业用途或其他非食用需求可能在300万吨左右,再减去300万吨库存,那么人均食用植物油量仍旧应该不超过23公斤。由此可见,国家粮油中心和USDA的数据更加可信,其中USDA的数据最为接近,所以,本研究在匡算植物油缺口更加倾向于USDA的统计的大陆植物油人均消费量。
  2、肉类消费、饲料粮量消费分析
  相比植物油消费量,肉类消费的估算就更加困难,原因在于中国肉类消费统计制度存在较大的缺陷,中文文献中钟甫宁和卢锋较早认识到肉类在生产量与居民直接消费量两者间存在较大的差异,1995年中国人均肉类的生产量是消费量的2.6倍。尽管诸多学者从多个维度去分析生产量与消费量之间差异的来源,但是人均肉类消费量数据仍存在较大的缺陷。按照统计局的统计,2012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购买35.71公斤肉,如表3所示,显然这个数据低估了城镇居民家庭消费量,至少这个数据没有把在外消费量纳入到统计系统中。马恒运、袁学国等诸多学者的经验研究都支持肉类在外消费的比例相对较高,统计局统计低估了人均肉类消费。
  农业部公布的全国人均猪肉占有量为39.6公斤,这意味着中国猪肉人均消费量不可能超过39.6公斤,所以,USDA统计中大陆的猪肉消费统计数据可能高估了大陆猪肉消费。考虑到中国禽肉的快速增长,禽肉的消费量应该会超过10公斤以上水平。
  饲料粮需求是引致性需求,是从肉蛋奶等派生出来的需求,因此,肉蛋奶和水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状况是饲料粮需求的原动力。从发达经济体的粮食消费来看,在经济发展初期,人们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粮食直接消费随着收入提高逐渐增加,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时,粮食直接消费量则逐渐降低,而粮食间接消费由于动物性蛋白需求提高呈现增加趋势。饲料粮是指为满足养殖动物需要,以原粮形式被直接制成饲料所消耗的粮食,主要包括玉米、稻谷、小麦、谷子、高粱及薯类等。在这里我们主要考虑玉米、小麦、稻谷以及大豆,同时对饲料粮的供给量进行新的匡算。考虑到稻谷在近些年直接用作饲料粮,我们可以将稻谷总供给量的一部分直接转化为饲料粮供给;麦麸、豆粕作为传统饲料,只需将小麦、大豆供给量与出麸率和出粕率结合,即可算出这部分饲料粮的供给;而玉米作为主要饲料粮,其主要用途便是饲料,除了部分工业消费和种子消费之外就是饲料消费。其中,所有作物的供给量均考虑产量与净进口量加总。匡算的人均饲料粮消费,整体呈现了明显的增长趋势。
各各来源的大陆肉类消费量(单位:公斤)
 
中国1983-2012年人均饲料粮匡算
 
  3.肉类和植物油消费的对比
  从图3来看,肉类和植物油消费增长速度均下降,但是植物油增长速度仍旧高于肉类增长速度。由此可见,相比较肉类需求而言,植物油消费仍旧会出现增长趋势,只是增长速度相当于之前有放缓趋势。显然,植物油需求仍呈刚性增长,尚看不出拐点。
  同样,根据本文测算的植物油和饲料粮增长速度,在1992-2013年之间植物油增长速度相对较快,之后呈现较慢的增长速度,如图4所示。但是2006年之后饲料粮开始出现较快的增长,但是并没有超过食用植物油增长速度。
1990-2014年植物油和肉类增长速度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QLY)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膳食纤维产能利用率持续上行 中国市场产销两旺、增长速度快 发展潜力大

全球膳食纤维产能利用率持续上行 中国市场产销两旺、增长速度快 发展潜力大

随着全球大健康产业发展,膳食纤维行业快速增长。近年来,国内营养健康类政策陆续发布,一方面要求居民形成科学膳食习惯,另一方面支持企业研究开发功能性膳食纤维等健康食品。在此背景下,中国成为全球膳食纤维主要生产地和消费市场。国内产销两旺,行业正迎来蓬勃发展黄金时期,未来市场规模增速将快于全球。

2025年04月18日
新国标正式实施!我国成人奶粉行业扩容确定性较高 头部乳企拉快布局进度

新国标正式实施!我国成人奶粉行业扩容确定性较高 头部乳企拉快布局进度

由于婴配粉市场受新生儿数量影响正在萎缩,成人奶粉作为竞争格局尚未明晰的潜力赛道增量空间更可期待;同时,在国内老龄化背景下,成人奶粉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行业扩容确定性较高,尤其是中老年市场潜力较大。此外,2025年2月8日起,成人奶粉新国标正式实施,驱动乳企从“粗放式扩张”转向“精细化创新”,通过配方升级、精准细分和品质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辣味休闲食品行业: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2737亿 卫龙稳坐龙头地位

我国辣味休闲食品行业: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2737亿 卫龙稳坐龙头地位

休闲食品俗称“零食”,在正餐以外的时间里或休闲时间食用的包装食品。其种类丰富且消费人群广泛,拥有巨大的市场体量。目前我国休闲零食行业正处于“量价齐升”的黄金发展期,市场持续扩容。根据2024年天猫零食节消费报告显示,截止到2024年,我国零食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5万亿元大关。而这也将给辣味休闲食品带来广阔的发展机会。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卤制品消费增速放缓 行业规模增长受困 头部企业纷纷转型寻求差异化发展

我国卤制品消费增速放缓 行业规模增长受困 头部企业纷纷转型寻求差异化发展

如今,卤味生意是越来越难做!2024年,“卤味卖不动”等相关话题多次登上热搜,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而随着头部上市企业绝味食品、周黑鸭、煌上煌等2024年业绩的出炉,似乎更加佐证了这一说法。同时面临经营持续承压,2024年头部卤味企业纷纷转型寻求差异化,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当下,卤味赛道作为消费行业的重要分支,正处于“存量

2025年04月15日
我国魔芋行业:高产量、低成本下极具发展潜力 深加工市场提升空间广阔

我国魔芋行业:高产量、低成本下极具发展潜力 深加工市场提升空间广阔

在我国,不仅魔芋的应用开发很多样,种植历史也已经有两千多年,目前广泛分布于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湖北等省份。魔芋在全世界大约有 130 种,而我国就有 30 多种,由于部分品种毒性较强,所以目前我国主要栽培三大类品种,即花魔芋、白魔芋、珠芽魔芋。

2025年04月14日
我国休闲零食行业正处量价齐升黄金发展期 质价比时代供应链将成重要竞争力

我国休闲零食行业正处量价齐升黄金发展期 质价比时代供应链将成重要竞争力

目前我国休闲零食行业正处于“量价齐升”的黄金发展期,市场持续扩容。根据2024年天猫零食节消费报告显示,截止到2024年,我国零食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5万亿元大关。

2025年04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