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5年中国辣酱市场品牌现状及全球辣酱进出口情况分析

导读:2015年中国辣酱市场品牌现状及全球辣酱进出口情况分析。2012年我国辣椒酱产量达到416万吨,2013年行业产量达到458万吨,2015年全国辣酱产量为514万吨。

相关行业报告《2017-2022年中国辣酱产业竞争现状及十三五投资动向研究报告 

  近几年我国辣椒酱产量快速增长,据相关资料统计显示,2011年我国辣椒酱产量达到365万吨,同比2010年增长14.06%2012年我国辣椒酱产量达到416万吨,2013年行业产量达到458万吨,2015年全国辣酱产量为514万吨。近几年我国辣椒酱产量情况如下图所示:


  目前辣椒酱已被普通家庭和各类食品行业广泛使用,比如用来和各种蔬菜和肉类混合制作各种食品,或制作炖菜、汤类和调料酱。其独特的味道和保健功能使辣椒酱在国内市场上的消费量和贸易量都在不断上升。 

  据统计资料显示,2013年我国国内市场辣椒酱消费量达到417.5万吨。2015年国内消费量为468.3万吨,近几年我国辣椒酱消费量情况如下图所示:


  中国是全球辣椒酱头号消费国和生产国,消费人群超过5亿,全国辣椒酱生产厂家多达数千家,但其中不乏作坊式生产。 


  中国巨大的辣椒酱市场吸引了国外众多辣椒酱品牌的进入,但是中国独有的辣椒酱消费习惯与口感,使得国外品牌的渗透率并不高,群众认可度偏低,如美国、韩国辣椒酱产品主要占据少量高端市场。据相关协会统计,国外品牌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不到10%

 

  我国辣椒酱行业属于完全竞争的市场,业内生产企业众多,并已形成了若干全国性品牌主导市场、部分区域品牌作为补充的竞争格局。 

  近几年国内辣椒酱制品生产企业纷纷提价。一些知名品牌,如老干妈、阿香婆等,在价格上都有很大程度的上涨,一件货大约有8-10元的提价。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客观原因是受原料价格上涨的影响,比如我国辣椒价格呈50%以上的增长,有些品种甚至达到了12倍的增长,色拉油也有30%以上的增长。而更为关键的是,大企业有一定的品牌积累和比较稳固的消费市场,为了下一步发展的需要,必然将涨价提到日程上来。 

  调味品在食品产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是消费者一日三餐的必需品,同时也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加工领域。根据中国调味品协会数据,我国每年调味品营业额约占食品工业额的10%左右,是典型的“小产品、大市场”,调味品行业保持了稳健的发展。尤其是在2003 年以后,调味品行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调味品市场的产品将朝着产品多样、复合方便、营养健康等方向发展。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辣椒及辣椒深加工产品产区,中国辣椒酱产量居全球首位,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以中南、华东、西南地区为中心的三大辣椒酱产业聚集区,中南、华东、西南三地企业的产量、销售额占全国的比例较高。 

  辣椒酱是一种复合调味料,所谓复合调味料是指不同的调味品,配以蔬菜及其制品或动物肉品、水产品、植物油、香辛料,以及调味辅料,制成具有不同风味、形态和功能的各类调味食品。家庭常制作的鲜辣酱,是在辣椒中加入白酒、食盐、酱油、味精等调味料,然后再在密闭的瓶或罐中白然发酵一段时问后即可食用。工业化的生产现多采用人工发酵。辣椒酱口味的不同、特点的突出主要是在于调配过程,由于加入配料的不同,使得辣椒酱实现了风味的多样化。 

  据统计目前全球辣椒酱年产量在800万吨左右,当中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区域辣椒酱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85%以上,是全球最主要的辣椒酱供给市场。 

  从需求来看,亚洲地区同样是全球最大的辣椒酱消费区域,消费占比在70%左右,北美市场消费占比在8%左右,欧洲消费占比约为13%


  据统计:2014年全球辣椒进出口贸易总额为97.6亿美元。当中进口贸易总额为50.92亿美元;出口贸易总金额为46.71亿美元。

 

  从全球辣酱贸易来看,中国、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是全球主要的辣酱出口国,出口主要集中在欧美等国家。 

  根据FAO统计数据:2013年美国鲜辣椒产量达到88.93万吨,产量较上年同期下降12.31% 


  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根据美国的出口统计发布了最新数据:2013年美国从韩国进口辣椒酱总额达1619万美元,同比上涨7.1%。与五年前相比(925万美元),增加了75%2013年,美国辣椒酱的进口规模同比上涨2.6%,达7.2719亿美元;其中,韩国产辣椒酱的占比达2.2%,排名第七;与五年前相比上升一位。 

  加拿大是美国辣椒酱的最大卖家,占比达24.5%。其次为:墨西哥(17.4%)、意大利(15%)、泰国(9.9%)、日本(5.4%)及中国(5.3%)。美国的辣椒酱市场规模2014年达到11亿美元。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拉美裔和亚裔人口在美国的持续上升导致美国辣椒酱市场也快速上涨。 

  美国NBC电视台介绍利用韩国辣椒酱制作的饮食,受到当地美裔韩人的极大关注。虽然美国进口韩国辣椒酱比重上涨,但仍只在韩国人聚集地销售。目前正在商讨通过美国在线购物网站和商超打开突破口,加大韩国产辣椒酱在美国的占有率。

 

资料来源:互联网,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YS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市场作为功能饮料第一大品类,近年发展势头向好,销量与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这一态势背后,是消费基础夯实、企业营销见效、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共同驱动。当前市场竞争呈现高度集中特征,头部企业主导行业格局,2024年行业CR4超过75%,其中东鹏饮料市场份额持续提升,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行业领先地位。值得关注的是,与

2025年10月16日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随着消费习惯养成,现制咖啡从社交饮品转向日常消费品。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饮用者人数已达1.3亿人,较2018年增长0.9亿人。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623.5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930.4亿元,同比增长18.9%。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当前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一方面,黑茶作为六大茶类之一,虽然近两年产量、产值呈现不断增长态势,但其增速有所放缓。尤其是2024年出现明显放缓。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黑茶产量为47.32万吨,同比增长3.32%,较2023年增速下降了4.12个百分点;产值为319.41亿元,同比增长2.9%,较202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近年来,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健康意识增强及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销量与市场规模不断上升。从市场结构看,行业呈现“能量饮料主导、运动饮料占比提升”的鲜明特征,其中运动饮料以9.66%的年均增速成为增长亮点。渠道布局上,线下仍为核心销售阵地,同时线上渠道份额逐步提升,渠道结构持续

2025年10月14日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我国是茶消费大国。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多饮茶、饮好茶正逐渐成为健康生活的新风尚,推动我国茶叶内销市场总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达到240.4万吨,同比增长0.27%,2013-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3%。2024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241.3万吨左右,同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红茶作为我国第二大茶类,近年来产量和产值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在多重因素推动下,其内销市场整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内销量和内销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红茶内销量占茶叶总内销量的比重已从2020年的14.30%提升至2024年的15.90%,反映出国内茶叶消费结构逐渐向红茶倾斜。从出口来看,自2022年起,我国

2025年10月13日
我国“柿业超级大国”地位稳固 但深加工不足仍是产业升级核心痛点

我国“柿业超级大国”地位稳固 但深加工不足仍是产业升级核心痛点

我国是全球柿子种植大国以及生产大国,其种植面积占比超九成、产量占据四分之三。据初步统计,2023年全球柿子种植面积达到109.2万公顷(1638万亩);其中中国柿子种植面积达100.6万公顷(1509万亩),占全球比重达到92.1%。2023年全球柿子产量达到528.4万吨;其中中国柿子产量超400万吨,占比75%以上

2025年10月10日
凉味剂行业:WS系列产品取代薄荷醇趋势显著 中草香料增长速度领先

凉味剂行业:WS系列产品取代薄荷醇趋势显著 中草香料增长速度领先

薄荷醇,也叫薄荷脑,是使用范围最广的传统凉味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日化、烟草等行业。下游市场平稳发展下薄荷醇需求保持稳定,目前全球薄荷醇每年消耗量约 4 万吨。2021年全球薄荷醇市场规模约为 47 亿元,预计 2028年全球薄荷醇市场规模将达到 75 亿元,2021-2028 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6.9%。

2025年10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